日本普通家庭的午餐便當,看完終於明白:為啥日本「沒」胖子了

2020-09-04 食不香瞞


日本普通家庭的午餐便當,看完終於明白:為啥日本「沒」胖子了!便當新生活運動,第一個禮拜還沒結束就宣告破功,只因為傻子我明明有剝好的現成慄子可以買,卻堅持要自己剝新鮮慄子,搞得灰頭土臉焦頭爛額。(請前輩先看完文中我實驗過哪幾種剝慄法,再給我建議。)

【慄子燒雞】

入秋後,日本超市裡漂亮飽滿的慄子就拼命向我招手。嫌新鮮慄子處理起來麻煩,又有幹慄子不夠新鮮的迷思,往年我總硬起心腸無視它們的存在。

直到昨天不小心瞄到小小米桶在部落格介紹的紅燒慄子雞,對慄子長久以來的渴望終於潰堤,心一橫將一大袋帶殼慄子帶回家,挑戰慄子燒雞。

這一世人從未挑戰過自己處理帶殼慄子,擔心糟蹋好料,事先上網做了很多功課,參考各方專家食譜。

最後做出來的成果還不錯,慄子鬆軟入味,香菇吸飽湯汁,雞肉也鮮嫩油香。唯一讓人怨嘆的是剝慄子實在太麻煩,到現在指尖都還在痛。剩下那半大包慄子,嗯......

◎主要材料:

食材包括切塊的去骨雞腿肉一副(帶骨雞腿亦可)約300g、新鮮慄子(或幹慄子)10顆、幹香菇4朵、姜3片、細蔥2支、紅辣椒1支(大白怕辣,以紅椒和青椒片取代)。

調味料有醬油2大匙、米酒1大匙、砂糖1大匙、清水適量(我用泡幹香菇的水)。

◎料理步驟:

(若要自己剝&蒸新鮮慄子,備料約30分鐘(或以上)+下鍋烹煮約20分鐘)

前一晚先備料:為了縮短早上做便當的時間,前一晚先將慄子先剝好蒸好(約蒸十分鐘),泡在水裡防止變色,使用已去殼幹慄子的請事先泡軟蒸熟;去骨雞腿肉切塊,用適量醬油和米酒醃好(不醃也無所謂),帶骨雞腿可先川燙雞腿去血水腥味;幹香菇用清水泡發後去蒂切塊,泡香菇水留著備用;姜切片、蔥切段、辣椒切段(青紅椒切片)。

當天早上烹煮:炒鍋內放適量的油燒熱,下薑片、蔥白、辣椒(不吃辣可省略)、雞塊,快炒數下至雞肉表面略微上色,再加入泡發的幹香菇、青紅椒、米酒、醬油、砂糖翻炒均勻。

接著加入適量的水(或雞高湯、泡香菇的水)和蒸軟的慄肉,蓋上鍋蓋小火燜煮至所有食材入味(10~15分鐘左右),中間可開鍋翻攪一兩次,避免黏鍋焦底,並確保所有食材都能均勻沾附醬汁。最後以少許太白粉水勾薄芡,轉成大火收幹湯汁,撒上蔥段即可起鍋盛盤。

◎煮婦筆記:

1. 慄肉接觸空氣易氧化變色,日本超市販售的熟慄子或製作和果子用的慄子泥,通常都會用黃梔子的果實(くちなしの実)煮過,染上鮮亮的金黃色。自家開夥不用這麼計較,泡清水或鹽水就好。

2. 前一晚備料的缺點是,即使泡水防變色,慄肉還是會比新鮮現剝的黯淡一點,若不喜歡放眼望去一片黃土高原,請當天早上再剝慄子。

和醬料同燜時間過長,慄肉也會染上濃厚的醬色,我個人認為燜出醬色才入味,介意的人請自行調整慄子清蒸和下鍋燜煮的時間。

3. 網上建議的燜煮時間差異頗大,有人說十分鐘,有些二十分鐘,有的則建議半小時以上。我差不多燜了十五分鐘,不過這應該沒有標準答案,全視雞肉塊大小和個人喜愛的爛熟和入味程度而定,多實驗幾次就能抓到適合自家人口味的時間。

4. 餐廳大廚做這道菜時,常將慄肉和雞塊分別過油再下鍋炒,成品會更加鮮亮油潤,但我仍堅持在家不起油鍋的最後防線(美其名為了健康,其實是懶得處理那麼多油),這步就省略了。

5. 以下是本人昨晚革命五次尚未真正成功的剝慄心酸路:

1) 熱水燜完用手剝或布搓

網路上的剝慄方法百百種,找了一堆資料後,我決定先嘗試美食天下和小小米桶的做法。

簡單說,就是將買來的慄子放在陰涼通風乾燥處晾幾天,殼與肉之間會產生空隙,比較好剝。要用的時候在慄子殼上割一個小口(或剝到只剩皮膜和底部較難去除的硬殼),小湯鍋將水燒開後加點鹽,放入慄子,熄火蓋上鍋蓋燜慄五分鐘(如果剝到只剩皮膜,小小米桶的方法是只燜一分鐘),燜完後一顆顆趁熱取出剝皮。若太燙手就用乾淨的布搓一下,使皮膜容易脫離,剝好的慄子肉立刻泡水以免氧化變色。

實際執行上的困難是,猴急的我買回慄子當天就想煮,等不了幾天(下廚跟結婚一樣,都是靠衝動不是嗎),新鮮慄子即使用沸水燜了五分鐘後趁熱剝,皮膜和慄肉還是黏的夭壽緊,讓我邊剝邊罵髒話。

2) 煮過燜完趁熱用手剝

於是我又試了小文子介紹的剝慄法。和上一個方法大同小異,差別在於慄子要先煮五分鐘,下鹽巴後再燜五分鐘,燜完後取出剝殼。煮過再燜的慄子,的確只用熱水燜過的好剝一點,但仍沒有想像中容易,有幾顆慄子特別頑強,剝得坑坑疤疤。

3) 熱水燜完放涼用刀削

不甘心的我,心想該不會臺灣的慄子和日本的品種不同吧?決定看看日本人是怎麼剝慄子的。

令我驚訝的是,上網搜尋和查閱食譜書的結果,多數日本人都跟MASA老師一樣,讓慄子泡完熱水澡後,用小刀切掉屁股,耐心將慄殼和皮膜慢慢削除,有些食譜還講究要削出六個方角,和華人嚮往「輕鬆取出一顆完整慄肉」的習慣不同。

難怪我在東京超市裡看到的去殼慄子肉,個個都有稜有角,刀痕明顯可見,完全看不到慄肉上的原始紋路,脫掉衣服的日本慄子連娘親都認不出來了。

4) 火烤後趁熱用溼布搓

大白幫我找到一個日本網頁介紹的剝慄法,是將慄子泡熱水後削除外殼,將帶皮膜的慄肉用大火烤過,烤到皮膜焦黑變硬後,就能趁熱用溼布輕易搓去。

我用這個方法烤了五顆慄子,有兩顆成功,兩顆依然難剝,剩下一顆雖然剝起來很輕鬆,但慄肉不小心烤上烏黑的焦斑,賣相不佳,結局兩勝三敗。

5) 炒過放涼用手剝

炒慄子的方法,靈感來自於MASA老師這篇「非常手工慄子炊飯」文的留言板,網友留言建議:「先把殼切開少許,然後用在鍋炒,一會兒,殼會裂開,盛起待冷,很容易就把殼連皮剝開,慄子是完整的一粒。」

我炒了五顆慄子,炒到花兒都謝了世界末日也快來了,皮膜還是難纏的要命啊啊啊,看似天真無邪的慄子竟然包藏禍心,現在才知道為什麼日本人把慄子殼下這層皮膜叫作「鬼皮」(おにかわ)。

這下更堅定我「日本慄子真的比較難剝,日本人才會愛用刀削法剝慄」的阿Q信念。(拜託誰來告訴我是這樣沒錯,好讓我對自己拙劣的手藝釋懷)

雖然最後成品味道還不錯,屢戰屢敗的的血淚剝慄實驗仍讓拙婦學到教訓:

以後想做慄子料理,還是乖乖買回家多放個幾天再剝(如果這樣還不行就咬舌自盡吧),或是直接在超市買人家剝好的,別再為難自己了。

※後記:住日本的中國網友變形蟲留言「妳說對了,日本的慄子很難剝是品種問題 ...」

原來日本慄子真的比較難剝?我不知道該釋懷自己不是真的那麼手拙,還是該懊惱浪費了這麼多時間實驗臺灣人和中國人介紹的剝慄法。(淚)

【半熟蛋豆皮福袋】

沉寂兩周後,我最愛的鑲嵌填塞類料理再度登場!

好消息是,今天這道一點也不搞剛,只要在油豆腐皮口袋裡打個生蛋,用牙籤封口,下鍋煮成半熟蛋福袋,切開後撒上七味粉和蔥花,簡單又好吃。

昨天晚餐練習試做時給大白嘗了一個,豆皮吸滿了香甜的湯汁,半熟蛋入口即化,他讚不絕口,一直問我從哪學來這麼妙的料理。(感謝留言推薦我這個食譜的網友變形蟲)

這道小菜的日文原名「卵の油揚げ巾著煮」。巾著(きんちゃく,發音為kinchaku)是一種日式傳統束口袋,關東煮中油豆腐皮包餡的料理,由於形狀神似束口袋,也被稱為「巾著」。例如關東煮中我最愛吃的油豆腐皮包日式年糕(麻糬),就是「もち巾著」(發音為mochi kinchaku)。

◎主要材料:

以下為兩人份食材:油豆腐皮1張、雞蛋2個、水200ml、日式高湯粉1~2小匙、醬油2大匙、酒1大匙、砂糖1大匙、醋1/2大匙蔥花、七味粉。

◎料理步驟:(約15分鐘)

油豆腐皮對半切成袋狀,以熱水快速川燙油豆腐皮去除多餘油脂(這一步可省略),擦乾水份,打開「口袋」放在小容器(個人認為量米杯很好用)內,打入整顆雞蛋,以牙籤封口。

用小鍋煮沸約一杯(200ml)清水,視個人口味加入日式高湯粉、醬油、糖、味醂、醋調味。

將包了蛋的油豆腐皮小心放入滾沸的湯汁中,大火煮一分鐘,再轉中火,兩面各煮三分鐘。

用手指輕觸福袋,若感覺裡面的蛋還很軟,就再煮一分鐘左右,熄火撈出福袋。待福袋不再燙手,對半切開盛盤,灑上蔥花和七味粉(七味唐辛子)即可。

◎煮婦筆記:

1. 用菜刀刀背將整片油豆腐皮稍微敲松,在打開口袋時比較不會失手扯破。若使用豆皮壽司專用的豆皮,豆皮本身已有甜鹹味,醬油和砂糖可斟酌減量。

2. 入秋後天氣轉涼,我比較放心讓大白帶半熟蛋便當,天氣炎熱時最好將蛋煮至全熟,以免滋生細菌吃壞肚子。

3. 豆腐皮的厚度和蛋的大小都會影響蛋的熟度,請自行調整時間。原食譜建議「大火煮一分鐘,轉中火兩面各煮三分鐘,視情況再煮一分鐘」,全程共7~8分鐘,但我這次用的蛋比較大顆、豆皮也稍厚,第一次試做大失敗,切開還是液態的蛋汁,第二次總共煮了8分半至9分鐘,才煮出軟硬適中的膏狀半熟蛋。

4. 網友發問:「用牙籤封口完之後丟進高湯裡,雖然手腳小心輕放,但是那個蛋液不會很容易滲出來染到湯裡嗎?怎麼保持的這麼完整呢?」別緊張,湯裡加了醋,就算蛋液滲出來一點點,也會立刻凝固,盛盤時隨手撥掉福袋邊緣凝固的蛋花即可。只要別把封口大開或倒立,大部分蛋液都會乖乖待在口袋裡的。

【甜柿花椰拌豆腐】

前幾天介紹了甜柿洋芋沙拉,立刻有臺灣網友回報,在水果攤看到剛上市的硬柿子,希望我再介紹幾道柿子料理。

恰巧昨天逛超市又買到特價的甜柿,再接再厲,來道十五分鐘內就能上桌的簡單涼拌菜吧。

這道「柿の白和え」,也就是甜柿拌豆腐,是日本秋季食譜中很常出現的小菜,豆腐、胡麻、甜柿和花椰菜,幾樣看似不搭嘎的食材,混在一起卻有說不出的淡雅好滋味。

◎主要材料:

甜柿(最好是硬柿)半個、青花椰菜四分之一株、板豆腐約100g、炒過的白芝麻一大匙(或白芝麻醬)、砂糖一小匙、醬油(淡色醬油尤佳)一小匙。

◎料理步驟:(約15分鐘)

板豆腐用重物壓出多餘水份,或用廚房紙巾包起,放入耐熱容器,進微波爐加熱約五分鐘,將水份瀝乾,靜置備用。

柿子削皮後切成1公分左右的小丁。花椰菜用手剝或用刀分切成小朵後,入小烤箱烤至熟軟。家中沒有小烤箱的,水煮或清炒亦可。

將白芝麻用研磨缽搗碎,加入碎豆腐、砂糖、醬油,最後加入甜柿丁和花椰菜拌勻即可。

◎煮婦筆記:

1. 柿子也可依個人喜好,切成小丁或大片。花椰菜可用四季豆、鴻喜菇、小松菜等蔬菜取代。

2. 喜歡紮實口感的,可直接用手將豆腐剝成小塊,偏愛綿密一點的,可用叉子或湯匙將豆腐搗碎再與其他食材混合。

2. 炒過的白芝麻可用胡麻醬(白芝麻醬)取代,加一點花生醬也可以。亦可做成味噌口味,改用少許白味噌調味。

※※※

今日便當我給85分。

優點是慄子燒雞滋味濃鬱,非常下飯,半熟蛋豆皮福袋簡單漂亮又好吃。

缺點是:

1) 貪小便宜買的柿子不夠紅也不夠甜,

2) 浪費太多時間剝慄子,

3) 慄子燒雞顏色太沉重,慄子香菇雞肉傻傻分不清楚。若要讓慄子保持鮮亮的黃色,又不夠入味,人生真是兩難啊。

【小編碎碎念】

應觀眾要求,從今天起,我的便當系列文中會記錄料理所需的大約時間,也會儘量列出重點小撇步,給各位時間有限卻想自己下廚的煮婦煮夫們參考。

後來問過眾網友的經驗,發現慄子都還挺好剝的,尤其是天津慄,用上面任何一個方式應該都可以輕鬆剝開。我比較衰,只有宇宙無敵難纏的日本慄可以買。


結論是,不要被我嚇到,日本慄子難剝,不代表其他國家的也是喔。

相關焦點

  • 日本普通家庭的一日三餐,看完後明白:日本為啥「沒」胖子!
    日本人的一日三餐,看完終於明白:日本為啥是世界最長壽國家!在日本是很少胖子的,去過日本旅遊的同學們就知道,不管是在東京還是在鄉下,日本的胖子都很少,基本上是看不見的,就算你去肯德基麥當勞也看不到多少胖子,而在國內則是完全不同的情況,不信你周末去肯德基、麥當勞看一看,絕對會顛覆你以往的認知。
  • 日本普通家庭的一日三餐,看完才明白,為啥日本「沒」胖子了
    日本普通家庭的一日三餐,看完才明白,為啥日本「沒」胖子了每當到了夏季就是全民減肥的時候了,無論男女都是如此,但有一個國家卻是例外,那就是日本,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這日本都是瘦人,很少會有胖人,是世界上肥胖率最小的國家,其實他們之所以不胖,跟他們的飲食是有很大的關係的
  • 看完日本家庭的一日三餐,終於明白:在日本為啥很少看見胖子
    看完日本家庭的一日三餐,終於明白:在日本為啥很少看見胖子!在日本的大街小巷裡,很少看見胖子,一般都是穿著西裝革履,比較瘦的年輕人,日本美食這麼多,他們也很愛吃,各種美食都有,但是為何胖子卻這麼少,網友:吃對了方法,那麼我們看看日本是怎麼吃的?
  • 日本普通家庭的午餐便當,看完終於明白:為啥日本「沒」胖子了
    日本普通家庭的午餐便當,看完終於明白:為啥日本「沒」胖子了!便當新生活運動,第一個禮拜還沒結束就宣告破功,只因為傻子我明明有剝好的現成慄子可以買,卻堅持要自己剝新鮮慄子,搞得灰頭土臉焦頭爛額。(請前輩先看完文中我實驗過哪幾種剝慄法,再給我建議。)
  • 日本普通家庭的一日三餐,看完後明白:日本為啥「沒」胖子
    有這麼多好吃的東西,日本為啥「沒胖子」?看他們一日三餐就懂了。一次和在中國留學的日本同學逛超市,她告訴我說,日本的超市賣的大多是1.5L或者是500g裝的油,但在我們這的超市普遍都是5L的廚房用油。剛開始吃中國菜會覺得有點油膩,但是過了一段時間就上癮了,之後工作就胖的不可收拾了。
  • 見識了日本普通家庭的一日三餐,終於明白,為何日本「沒胖子」
    見識了日本普通家庭的一日三餐,終於明白,為何日本「沒胖子」為什麼日本是最長壽的國家?看完日本人的日常飲食,你就懂了在網上公布的數據顯示,日本人的平均壽命女性是87.32歲,而男性是81.25歲,這個數據還在逐年增長中,日本的平均壽命已經連續多年蟬聯世界第一了,不僅平均壽命最長,日本的肥胖率也是全世界最低的國家。肥胖跟長壽與否還是有一些關聯的,過度肥胖就容易患上心血管等疾病。
  • 日本普通家庭的一日三餐,看完後終於明白,日本為啥沒有胖子了
    說起肥胖,相信很多人都對此深惡痛絕,很多人都不明白自己為什麼會突然就胖起來了,其實答案就在你日常的飲食之中。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發現,與我們國家相鄰的日本,美食的品種和數量都不在少數。日本人又特別愛吃,像我們知道的日式料理、刺身、壽司等都是日本的特色美食,而且日本人頓頓都吃大米。
  • 見識日本小戶人家的一日三餐,終於明白,為啥日本「沒」胖子了
    小時候經常看日本動漫劇,對劇中出現的美食真無比憧憬,比如《櫻桃小丸子》裡學校的營養午餐,還有她家餐桌上常出現的那些咖喱飯、燒魚、炸豬扒。即使是平常人家的日常三餐,所有菜式都是一小份一小份的分開裝著非常精緻講究,都說電視劇都是騙人的,不知日本尋常人家的一日三餐會與卡通裡相像嗎?
  • 美國普通家庭的一日三餐,看完終於明白:為啥美國胖子「多」了
    美國普通家庭的一日三餐,看完終於明白:為啥美國胖子「多」了。吃飯是人生中的頭等大事,因為飲食習慣不同,各個國家的一日三餐有很大的差別。比如日本日常飲食以健康清淡為主,小碗小碟,餐餐必有味噌湯和海鮮;韓國就不用多說了,一日三餐中米飯和泡菜必不可少。
  • 日本普通家庭的三餐是什麼樣的?看完才知道,日本為啥胖子少了!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發現,與我們國家相鄰的日本,雖然美食的品種和數量都不在少數,但是他們國家的胖子卻非常少,這是為什麼?    當然,答案也在飲食上面,下面小編就來說一說一個普通日本家庭的一日三餐都是什麼樣的,看完你就知道他們國家胖子為什麼這麼少了,往下看看吧。
  • 日本普通人家的一日三餐,看後終於明白:為什麼日本「沒」胖子了
    文/Dimo日本普通人家的一日三餐,看後終於明白:為什麼日本「沒」胖子了!為什麼日本沒有胖子呢?他們也是世界上肥胖率最低的國家,壽命也是很長的。這和他們健康的飲食習慣有關係,一個普通的日本家庭他們每天吃的飯菜都是很清淡的,少油少鹽很精緻,雖然是少油少鹽的,但是看起來還是蠻有食慾的。日本人的早餐主食就是米飯,而且他們願意喝湯吃醬菜,很多的糖也都是用蔬菜熬製的。烤菜,水煮菜,蒸菜都是和菜有關係的,所以他們以素為主,營養搭配也很全面。
  • 日本普通家庭的午餐便當,看完終於明白:為啥日本人「長壽」了
    日本普通家庭的午餐便當,看完終於明白:為啥日本人「長壽」了!今天又是一個「乍看下很多肉,其實....嘿嘿」的心機便當,四道料理就有四種肉,豬肉、培根、雞腿肉、鮪魚,幾乎每一道都自成一個有肉有菜(有澱粉)的小宇宙,實際上用的肉並不多,不過就幾小條培根、三條粗絲雞腿肉、兩片超薄豬肉片,還有半罐低卡水煮鮪魚罐頭。
  • 日本普通家庭的午餐便當,看完終於明白:為啥日本人「長壽」了
    日本普通家庭的午餐便當,看完終於明白:為啥日本人「長壽」了!日本人的自創變化版,南瓜泥裡包豬肉片,豬肉片又裹了起司塊,或許不夠道地,口感卻溼潤美味的多,重點是製作過程完全戳中我的鑲嵌填塞癖,說什麼都得將它塞進便當裡。
  • 為啥日本胖子如此少,看完日本人的一日三餐後,就明白原因了
    為啥日本胖子如此少,看完日本人的一日三餐後,就明白原因了。對於我們現在很多人,他們在成長生活當中也都是已經踏上了減肥的道路。就想要把自己的一些大肚子和贅肉都給減下去,還並不是一件特別容易的事情呀,所以放眼全世界能夠瘦的又健康又苗條的也都要數日本人了吧,為啥對日本人的肥胖率也是那麼低呢,而對於日本的胖子也是又那麼少,所以看完了日本平日當中的一些飲食之後也就完全明白了,人家那麼瘦還真的是有這道理的。
  • 日本人一日三餐:看完才明白,為啥日本胖子是最少的!
    日本人一日三餐:看完才明白,為啥日本胖子是最少的!哈嘍大家好,如今有不少的人已經踏上減肥的道路,想要把自己的肚子贅肉給減下去,可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放眼全世界能夠瘦得健康又苗條就是日本人了,為什麼日本人的肥胖率這麼低,而且日本的胖子又那麼少呢?在看過日本人的平日飲食也就會明白,人家那麼瘦也真的是比較有道理。日本美食拋開專門的增肥,日本相撲選手和肥仔們,我們就說普通的日本人,而且他們是比較喜歡吃油脂豐富的食物,喜歡吃屎的,他們也會選擇自身,一定是要選擇優質比較豐富的魚肉,就比如說金槍魚油脂是特別肥的。
  • 日本為啥「沒」胖子?看完日本人的一日三餐,你就明白了
    (2017年OECD健康統計局數據)之前一個曾到日本留學的同學告訴吃貨君,在日本,不管是繁華的市中心還是鄉下,胖子都是很少見的,大家都很苗條。她見過為數不多的胖子還是日本的相撲選手。不是有很多美味的日本小零食嗎,有時候還要特地找人從日本帶回來,他們到底是怎麼保持身材的?看完日本人的一日三餐,你就會明白了!
  • 日本家庭的一日三餐,看完你就會明白:為啥日本「沒有胖子」
    日本家庭的一日三餐,看完你就會明白:為啥日本「沒有胖子」。數據統計顯示,日本的肥胖率只有百分之五不到,是世界肥胖率最低的一個國家,為什麼他們那裡沒胖子呢?難道是與生俱來的體質原因?其實並不熟,真正的原因是他們健康的日常飲食。
  • 看日本普通人家的一日三餐,終於明白:日本大街上為什麼胖子少了
    最近在Ins上關注了一位日本的小姐姐,看到她每天分享的一日三餐,真的很有啟發。她分享的一日三餐實在是太精緻了。
  • 看了日本人的一日三餐,終於明白,為啥日本胖子是世界最少
    看了日本人的一日三餐,終於明白,為啥日本胖子是世界最少文/宋宋在如今的社會,越來越多的人都在追求「以瘦為美」,每個人都在踏上減肥這條道路。放眼望去,在世界上最瘦的人就是日本人了,他們的肥胖率可以說是全球最低的。大家知道為什麼嗎?從他們的飲食習慣就可以看出來。對於日本人最喜歡的食物,那一定是刺身了。而日本人在選擇吃肉的時候,大多都會選擇「油脂豐富」的食物,比如金槍魚、鯖魚等油多肉肥的魚類。牛肉更是他們的首選,尤其是油很多的雪花牛肉,一般中國人是吃不慣的。
  • 看完日本人的一日三餐,在看我們的,才發現原來日本胖子少是真的
    為啥日本胖子少?看完他們的一日三餐,在看我們的,差距在這裡!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數據,日本的肥胖率是世界上最低的國家,在我們的印象中,日本的胖子也確實很少,在日本的影視劇中,我們也經常看不到胖子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