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淚凝紅豆,此物最相思——你可能不知道的紅豆故事

2020-12-17 簡單王小鼠

關於紅豆大家知道多少呢?我們都知道,紅豆自古以來在古文中被賦予了很美好的意境,王維用《相思》:「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古人以送紅豆飾品以定情,以紅豆寄託相思之苦。

不過現在的人沒有古人那麼詩情畫意,紅豆也是作為平時很常見的一種食物,但其實紅豆的種類是很多的,那麼,具體有哪些呢?

一:藤本相思子

此圖紅豆品種有毒,只可入藥

不是王維詩中的紅豆(種子半紅半黑)

相思子,豆科。木質藤本。枝細弱。春夏開花,蝶形花冠,常淡紅或紫色,總狀花序。莢果長橢圓形。種子寬卵形,上端朱紅色,下端黑色。分布於亞洲熱帶;中國南部亦產。種子學名雞母珠,有劇毒,常用為中藥材。

二:常綠喬木紅豆樹,別名相思樹,真正的紅豆、相思豆(種子全紅)

紅豆樹:豆科。喬木。春季開花,蝶形花冠,白色或淡紅色,圓錐花序。莢果木質,長扁圓形,種子鮮紅色,光亮。產於中國中部和華東地區,供觀賞;木材堅重,紅色,花紋美麗,為優良的雕刻和細木工用材。

三:赤豆,又名紅豆。

是蔬食紅豆,與愛情和相思無關(種子暗紅)赤豆:古稱「小菽」、「赤菽」,俗稱「赤小豆」、「紅豆」、「赤豆」、「紅小豆」、「小豆」。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花黃或淡灰色。莢果無毛,種子橢圓或長橢圓形,一般為赤色。原產於亞洲;中國栽培較廣。種子富含澱粉、蛋白質和B族維生素等,可作糧食和副食品,並可供藥用,是進補之品。

紅豆象徵著愛情和相思。相傳漢代閩越國有一男子被強徵戍邊,其妻終日望歸。後同去者歸,惟其夫未返,妻念更切,終日立於村前道口樹下,朝盼暮望,哭斷柔腸,泣血而死。樹上忽結莢果,其籽其形似心,色血紅,晶瑩鮮豔,人們視為貞妻摯婦的血淚凝成,稱為「紅豆」,又叫「相思子」。然而,她的丈夫死裡逃生,來到了家中,見無一人,出門尋找。到村前樹下,見一紅豆手鍊,便知是妻子留下,男子捂心痛苦,後悔不已。

宋人趙崇嶓有:「不剪紅豆枝,相思獨懸懸。」趙彥端:「紅豆不堪看,滿眼相思淚。」程垓:「嘆半妝紅豆,相思有分。」

不知道大家是否看過《相思》呢?這部動畫為上海嘉定800年重點項目之一的「中國唱詩班」系列動畫第二集,整個系列由青年導演林旭堅任監製,璀璨星空動畫製作,新片場發行。 參與製作的還有動畫導演彭擎政,作曲家易鳳林先生。青年曆 史學家李夏恩參與了本片的歷史考證和編劇工作,配樂部分則由團隊新晉成員韋卓成在美國創作完成。

短片以王維的同名詩為傳作背景,以寄寓相思情的「紅豆」為線索,講述了嘉定名士王初桐和發小六娘青梅竹馬、紅豆定情卻無緣廝守的愛情故事。作為一部以古典文學作品為基礎的純手繪動畫,短片在畫面意境上也具有中國特色。用色清淡雅致,與故事背景相得益彰。輔以細膩的人物刻畫和貼合的音樂,美好卻註定悲劇的愛情也增添了一份餘韻頗長的古典氣息。

《相思》中的男主角和六娘都是歷史中真實存在的人物。王初桐字於揚,原名元烈,字耿仲,號竹所,又號紅豆痴儂。紅豆顧名思義代表的是相思,而「儂」又指的誰呢?是不是故事中的六娘呢?在動畫中演繹的只是他們人生中的一部分。後來是怎樣的一個故事呢?

六娘雖嫁給了富商之子,但富商之子整日無所事事,不務正業,很快家產揮霍一空,之後又把六娘賣入青樓,墮入娼家。惟有「涕泗交橫,號慟欲絕」!

命運總是在捉弄人,數年之後,年過半甲的王初桐行到槎水邊,忽聞年少在耳的琴聲,遙想古人去,卻想故人來,進去一看果真是六娘。此時的六娘孤身一人,而王初桐子孫滿堂,兩人已不可能再續前緣,只好以兄妹相稱。此後王初桐暗暗資助六娘,而六娘也畫了一幅肖像給王初桐,並題有「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這一句詩詞,喻指佳人遺世而獨立,王初桐也在上面回了「絕世佳人」不由得讓人感嘆:「老來多健忘,唯不忘相思!」

不知為何,關於紅豆的故事總是這樣悲慘。有情人啊,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不論結局,感謝相遇!

故事的開頭總是這樣,恰逢其會、猝不及防,故事的結尾總是這樣,花開兩朵、天各一方。我是小鼠,一個會編小故事的00後,希望我的故事總有一篇戳中你。想了解更多小故事,更多表白小情話,關注小鼠,再不錯過!!!

相關焦點

  • 「此物最相思」的紅豆居然有毒,確定是相思成疾了
    查閱發現,被稱為相思代名詞的紅豆是中文學名「相思子」的俗稱,為豆科相思子屬的一種有毒植物。而且其葉、跟、種子都有毒,以種子最毒。因其果實顏色鮮麗,意境頗深,是古今文人墨客筆下表達相思的佳代。唐代詩人王維就曾有詩云「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 紅豆,此物最《相思》
    中國唱詩班,不知道小夥伴們有沒有聽說過呢?沒聽過的小夥伴記得去查一下啊,小編真的覺得這個團隊的作品太棒了,讓小編覺得國漫的未來還是有希望的。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他們的作品之一的《相思》,嗯,催淚之作。
  • 紅豆,古往今來最是寄託相思之物
    紅豆又名相思豆,生於山地疏林中,廣布於熱帶地區。我們一般作為食材的品種是紅豆的一種叫赤豆。關於紅豆最有名的是下面這首詩: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唐代詩人王維此詩借物抒情表達相思,委婉含蓄,相思之情,人所共有,卻難於表達。此詩的妙處,全在於託紅豆,寄相思,象徵比擬,言近旨遠,風神搖曳,情思纏綿。故能引發讀者的情感共鳴,具有永恆的藝術魅力。成為千古傳誦的名詩。
  •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
    「」我當什麼寶貝呢,這不紅豆嗎?「」這可不是一般的紅豆,你沒聽過王維的《相思》嗎?「」那你背一個給我聽,背不出,打手心。「」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採擷,此物……此物……此物最相思。「初識不知詩中意,入詩已久仍不覺。
  • 小小紅豆生南國,唯有此物最相思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唐代詩人王維這首傳誦千古的詩篇中所說的紅豆,指的就是生長在南國丹霞山一帶的紅豆。作為「丹霞三寶」之一的紅豆又名相思子,相思紅豆是我國的獨特的文化產品,是中華民族悠久,神秘、古樸的傳統文化。
  • 「紅豆生南國,此物最相思」王維最是擅長的其實不是「相思情」
    說起相思,很多人便不由自主地想起一物,那便是紅豆。林夕為王菲創作的歌曲《紅豆》,更是情歌中的精品,唱盡相思的哀愁。紅豆以相思豆著稱,便要歸功於王維的這首《相思》了。相思紅豆《相思》唐代:王維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 王維《相思》中的紅豆為何常被稱作「相思豆」?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相思》王維這是古代著名詩人王維寫的一首託物言志的詩,借紅豆來寄託對友人的思念之情。相信很多小夥伴從小到大也誦讀過這首膾炙人口的詩作吧,那麼大家都知道為什麼紅豆會被譽為是相思的象徵呢?接下來讓我來帶大家來了解一下吧。紅豆,現今學名「相思子」,生於南國,其果鮮紅渾圓,外表晶瑩剔透,色澤華美,紅豔持久,因而常被南方人作為服飾裝飾物。
  • 國學經典古詩詞:為何紅豆最相思,只因這裡有個悽美的傳說
    此物最相思回眸,是誰妙筆輕點,卻相思漫天?是誰獨倚欄杆,一聲感嘆,讓那無盡的相思綻於指尖?杏花若雨,楊柳岸邊,誰又是那望豆相思的絕世紅顏?一曲相思,曉風殘月,溼了誰的青衫?相思(唐)王維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
  • 紅豆生南國,此物最相思;古人的「相思」並不是我想你那麼簡單
    紅豆生南國,此物最相思;古人的「相思」並不是我想你那麼簡單一句「我想你了」包含了多少的相思之情,這並不是一張機票就能解決的問題,而是:「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的深入骨髓的想念。古代的詩人說起情話來簡直沒有現在人什麼事。
  • 林草科普|紅豆生南國 此物最相思
    唐代詩人王維「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詮釋了紅豆樹古老文化習俗和厚重森林文化與人文文化的歷史淵源。 古樹奇觀 在我國福建、江蘇、安徽、浙江、江西、河南、貴州、陝西和甘肅等地,不乏歷史悠久的紅豆樹名木古樹。 江蘇江陰「顧山紅豆樹」,已載入《世界植物大辭典》。
  • 紅豆為何會被稱為「相思豆」,並且成了古人寄託相思之物?
    紅豆為何會被稱為「相思豆」,並且成了古人寄託相思之物?文|桃紅復含宿雨吖自古紅豆寄相思,從來楊柳傷離別。紅豆一直都是古人寄託相思出現頻率最高的物品。很多人熟悉紅豆可不僅僅是植物,更多都來自於「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這首詩。原本是王維借紅豆表達對友人的思念之情。原本是王維借紅豆表達對友人的思念之情。這位友人正是李龜年,當時他因為安史之亂被迫流放到江南。兩人原本是志趣相投的至交好友,可是政局動蕩使兩人分隔兩地,久久不能相見。於是王維便寫了這首詩來贈與他。
  • 千萬美食,唯有紅豆最相思
    ;清代王士禎在《悼亡詩》中寫道:「江南紅豆相思苦,歲歲花開一憶君」;在《紅樓夢》中也有句:「滴不盡相思血淚拋紅豆」。 而這種「相思」也並不僅限於男女之情,唐朝曾有詩人也用它來表達朋友、親人之間的惦念之情。
  • 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紅豆在詩詞裡到底代表著什麼?
    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紅豆在詩詞裡到底代表著什麼?文/麼麼說到詩詞裡的紅豆,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可能就是王維那個流傳很廣的詩句"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在這句詩裡,紅豆成了詩人寄託相思的物件,他也希望他的情人能夠多多採摘紅豆,互相表達相思之苦。如果提到紅豆的其他詩詞呢?你們可能會說去網上查一堆,所以紅豆在詩詞裡究竟又怎樣的地位?
  • 廣東平遠縣相思谷有國內最大相思紅豆林 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唐代詩人王維的這一首《相思》,是不是讓你想起了相思之情?其實,古詩當中的「相思樹」是真的有其物。在廣東省梅州市平遠縣上舉鎮的相思谷景區,被譽為粵閩贛邊生態環境最好的地方,也是一睹相思樹的好去處。這個地方不僅可以賞楓葉,還可以尋覓「相思樹」,是中國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大規模的原始相思紅豆林。紅豆自古以來就是愛情和友情的信物,為世人所鍾愛和珍藏。
  • 紅豆為何會被稱為「相思豆」?
    紅豆為何會被稱為「相思豆」?眾所周知,在我國有很多文人墨客,詩詞歌賦深受我國的喜愛。因此,為了襯託故事和情境我國有很多東西,被文人墨客賦予了生命。中國家代表著喜慶,春聯象徵過年,燈籠象徵著紅紅火火,就連小小的紅豆,把他賦予為相思豆。
  • 詩詞:世間情愛幾許,唯有紅豆可寄相思。(美文)
    如果你喜歡古詩詞的話,歡迎關注我!紅豆又名相思子。相思紅豆是我國獨特的文化產品,是中華民族悠久、神秘、古樸的傳統文化。「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正因有這兩個主要特性,人們便用紅豆來象徵著情感的赤誠與堅貞。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就像玲瓏的骰子鑲嵌著紅豆,我對你這思念深入骨你知不知道?
  • 一碗紅豆湯,兩行相思淚。不為紅豆,為相思!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偉大的唐朝詩人王維,賦予了紅豆相思之意。卻被我們這些俗人一頓饕餮大餐,全部用來祭了五脹六腑,頗有些大煞風景。細細想來,本不屬於"五穀」的紅豆,原是古人寄託相思的神聖之物。無論是廟堂高客,還是山村野夫,皆願採一把紅豆於懷,寄一份相思於情。此閒情雅致,非今人所能比擬!
  • 6款紅豆甜品做法合集,此物最相思此物最好吃,快來看看吧
    6款紅豆甜品做法合集,此物最相思此物最好吃,快來看看吧紅豆生南國,出來發幾枝。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想必大家都應該聽過這句詩吧,紅豆最相思,也非常好吃有營養,接下來小編就教你6款紅豆甜品做法,快來學習吧,做起來也都是比較簡單的,你還在等什麼!【陳皮紅豆沙】所需材料:半碗紅豆,陳皮3片,冰糖適量。
  • 最相思的紅豆你了解多少,兩種紅豆你都知道嗎
    生活中,人們常常把一些植物寄以美好的象徵,就如紅豆這種植物。就如王維的《相思》中寫道「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勸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又如歌曲《相思》中的描述「春又來,看紅豆開,竟不見有情人去採~」,歌詞唯美,也把它比作情人之間的一種愛慕間的信物。那紅豆你知道多少呢?下面這兩種紅豆你都知道嗎?
  • 古人為什麼把紅豆叫做相思豆?
    王維有詩: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由此古代一般將相思之情寄予紅豆,在七夕情人節的時候往往會使用紅豆來傳達愛意。不僅如此紅豆還用於家人之間的相思,當家人或者親朋好友要遠行時往往都會收到紅豆,意為思念與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