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餐飲企業「傍」購物中心轉型 爭搶商場餐飲

2020-12-19 中國江西網

  知名餐飲品牌與大型購物中心的合作被認為是連鎖餐飲業發展的主流方向。從去年紅谷灘萬達廣場的開業,到近日開張的世茂廣場,再到未來的銅鑼灣購物廣場、綠地中央廣場,南昌的ShoppingMall(大型購物中心)將越來越多,集百貨、餐飲、娛樂等功能於一身的大型購物中心,也越來越多受到南昌餐飲老闆的青睞。「今年的餐飲不好做,我們一直在謀求轉型的路上探索著。」南昌紅牛春天餐飲集團董事長助理吳女士透露,江西餐飲企業正謀求轉型,爭食「商場餐飲」蛋糕。

  老品牌以新名字入駐商場

  伴隨著大型購物中心的陸續開張,江西本土餐飲品牌的新面孔也頻頻亮相,在世貿廣場餐飲區,「小石城」、「西江月」這些品牌,如果不冠之以公司名稱,很難讓人意識到這是江西本土餐飲企業的品牌。據介紹,從紅谷灘萬達廣場到世貿廣場,入駐大型購物中心的江西餐飲企業品牌都沒有以老名稱入駐,如紅牛春天餐飲集團入住世貿廣場採用的名稱是「西江月」,而不同於之前的「紅牛春天品味餚」、「紅牛春天青花餚」;菜餚故事餐飲有限公司的「小石城」也讓人耳目一新。

  為何採用新的名稱,老品牌名不是更有親和力嗎?問其原因,吳女士透露,往ShoppingMall方向靠攏,就要求我們設計出符合ShoppingMall商業業態的新模式,而不是傳統街邊店的做法,推出新品牌是為更好地切合商場餐飲的特性。「以『西江月』為例,從裝潢、菜式到服務稱呼等細節,都與之前的分店不一樣,希望能以新制勝,吸引消費群體的同時增強品牌的滲透度。」

  而對於不以老品牌入駐這一做法,也得到某大型購物中心營運部工作人員熊先生的印證:「來招商洽談時,多數餐飲企業會表示要做一個不同的模板,稱其為大型購物中心量身打造的小灶。」

  本地餐飲品牌稍顯單薄

  不過,這只是本土小部分餐飲企業的選擇。記者對南昌部分大型購物中心中的餐飲布局進行了調查,發現除肯德基、麥當勞等快餐巨頭外,粗略估算下來,外來連鎖品牌佔據了較大的分量,來自重慶、湖南、四川等各地的餐飲雲集,江西本土餐飲品牌身在其中略顯單薄。以萬達廣場為例,三層餐飲店有20餘家,本土品牌僅佔4席。而根據世貿廣場一層的樓層導引圖,四五層總計20多家餐飲店中,江西本土餐飲品牌也不足兩成。

  相比江西餐飲企業的主動融入,外省一些餐企步伐明顯要快很多。以重慶小天鵝火鍋為例,他們就和大型商業地產商籤訂了合作協議,並將這種與大型商業地產合作的「店中店」模式作為小天鵝未來擴張的主要方向。

  分析

  易與商場客源形成有效互補

  江西餐飲企業瞄準ShoppingMall,在省烹飪餐飲飯店行業協會秘書長高駿看來,這種做法是我省餐飲經營者經營意識提高的一種表現。「這樣可以規避傳統街邊門店的市場風險,且有助於商場餐飲進一步做強做大。」他也期待在這場轉型中,商場管理者和餐飲企業可以共贏,更希望江西能夠脫穎而出專攻「商場餐飲」的強勢品牌。

  採訪中,江西一從事時尚中餐廳、風味特色小吃等餐飲細分行業投資管理公司的單店店長王女士說:「不同於傳統街邊店的選址標準,做商場餐飲更容易與商場客源形成有效互補。但大型購物中心的租金、物管、空調、人員工資等費用都比較高,可謂寸土寸金。」面對硬性投入高、短距離黏性消費的餐飲業,能否在商場餐飲中實現共贏,經營者、商場管理者都拭目以待。

  ■記者修傑淼、實習生曾喬/文

相關焦點

  • 海底撈首個購物中心開業 跨界商業地產的餐飲企業都有誰?
    在零售市場不振,利潤持續下滑的背景下,百貨、超市、奢侈品等零售商跨界商業地產已不是新鮮事,但人氣火爆的餐飲企業加入商業地產跨界大軍頗讓有點不能理解。9月15日,海底撈(需求面積:800-1500平方米)自建的首個購物中心簡陽旭海時代廣場開業,成功引起大家的關注。這次海底撈不再以「變態服務」博眼球,而是玩起了跨界購物中心的戲碼。
  • 購物中心餐飲比重已超40% 「+餐飲」須因地制宜
    在不少傳統百貨店嘗試轉型時,增加餐飲業態也往往成為調整的首選。不僅僅是購物中心,對於便利店而言,餐飲相關政策的放寬也成為行業機遇。北京社會消費品零售額破萬億元後便利消費需求日益增加、早餐工程「退路進店」政策規劃、企業的盈利渴望,都在推動著便利店餐飲政策解綁。
  • 老牌商場引進餐飲,桂林颳起商場「轉型」風
    近年來商業地產快速發展,桂林的一座座新商場也是拔地而起,對於一些以純購物為主的老牌商場來說,要同時面臨網際網路零售和新商圈的挑戰,而一些新建的大型商業綜合體,應對電商的壓力也很大。在這些壓力和挑戰之下,桂林一些大型商場紛紛颳起了「轉型升級」之風,而餐飲消費和親子消費成為了「搶灘」熱點。
  • 從街邊攤到購物中心 貴州風味餐飲的進階之路
    2017年最新誕生的小籠包屬於絲戀和優太餐飲的合作品牌,除了主打產品「小籠包」,由絲戀掌勺的小吃也成為店裡不可或缺的部分。而貴州餐飲龍頭企業雅園新開創的小雞黔行,在改良的辣子雞之外,菜單上滿滿都是貴州小吃,戀愛豆腐果、雷家豆腐圓子、洋芋粑、水城迷你烙鍋、貴陽燉雞飯、辣雞豆花粉、絲娃娃……可見也是看中小吃這塊「香餑餑」。
  • 從街鋪擠進購物中心 餐飲品牌廣州大遷徙
    摘要 趁購物中心在一二線城市遍地開花之際,越來越多的餐飲企業也開始湧入有客流優勢的購物中心。   趁購物中心在一二線城市遍地開花之際,越來越多的餐飲企業也開始湧入有客流優勢的購物中心。在中式快餐深耕了7年之久的72街也不例外,他們於近日不僅完成升級變身,還同時推出了子品牌「三個辣椒牛肉粉」。「這次改變我們希望能打開購物中心的大門。」72街副總裁易正偉向南都記者表示,此前一直讓他苦惱的是快餐連鎖不那麼受購物中心的歡迎。
  • 蘇州:購物中心餐飲面臨生死博弈 熱餐飲下的冷思考
    「進購物中心等商業設施的餐飲商家,最快的不到一年就關門撤退了」,市區餐飲企業開進商業設施的新一輪開店潮中,無論綜合體、購物中心,還是大超市、百貨商家內,短短數年間,黯然退場的餐飲企業數量不少。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作為本地多家老字號、知名小吃首次「抱團」,進駐大超市「探路」的美食廣場,朱鴻興美食廣場開業5年後的撤退,引發業內的警覺與反思。
  • 淄博颳起「商場餐飲」經濟風潮 多元化餐飲商場發力
    如今在淄博,要說去哪裡吃飯,在商圈繁華的淄博,茂業天地、彩世界、永旺購物中心、凱德購物廣場等商場內集聚的餐飲店越來越受到市民的熱烈歡迎,這些商圈集購物、娛樂、餐飲於一體
  • 餐飲企業「戀上」綜合體 美食入駐增添商場人氣
    近幾年,城市商業綜合體不斷湧現,越來越多的餐飲企業「戀上」綜合體,而美食的入駐又為綜合體聚集了大量人氣。「嘿,奇怪了,一家商場有哪些服裝、鞋子品牌記不清,有哪些好吃的卻記得特別牢。」不少消費者深有同感,那些散落於商業綜合體各個樓層的餐飲店,總能讓人如數家珍。
  • 商家盈利25% 什麼樣的餐飲更適合進入購物中心?
    趁購物中心在一二線城市遍地開花之際,越來越多的餐飲企業也開始湧入有客流優勢的購物中心。在中式快餐深耕了7年之久的72街也不例外,他們於近日不僅完成升級變身,還同時推出了子品牌「三個辣椒牛肉粉」。「這次改變我們希望能打開購物中心的大門。」72街副總裁易正偉向記者表示,此前一直讓他苦惱的是快餐連鎖不那麼受購物中心的歡迎。
  • 購物中心六大業態的10年發展:百貨、超市、餐飲等
    中國商業地產的發展,離不開零售業態,每個購物中心或商業綜合體都有多種業態組成,傳統的有百貨、超市、餐飲、零售、休閒娛樂等五大業態,隨著購物中心的發展,業態組合也開始變化,出現快時尚、兒童業態、文化主題體驗等等,以前的主力業態百貨、超市在購物中心的地位有所減輕,特色餐飲、快時尚、集合店、兒童業態則成為當下購物中心最青睞的業態。
  • 為什麼餐飲業態在購物中心如今開始「往下走」?
    進一步按細分業態看,低區餐飲品類排名前三的分別是正餐、飲品店及簡餐。儘管如此,相較2016年,低區餐飲面積佔比增長最多的品類是酒吧、簡餐及飲品店。事實上,在購物中心內部,每個業態有不同的屬性、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業主可以通過合理搭配進而使購物中心整體實現最大化效用。
  • 商場租金較高 天津商場餐飲火爆卻頻頻撤店
    天津市商場尤其是一些商業綜合體內的餐飲企業很火爆,但不少餐飲企業負責人卻反映,我們的店人氣很旺,但經營上不樂觀,主要因為商場的租金太高。  準備創業的「85後」小嶽近期考察了天津市多家大型購物中心的商鋪,他打算開一間有特色的甜品店,他很看好一些大型購物中心餐飲業「人氣」,但動輒數萬元的月租金讓他感到有些吃力。同樣感到吃力的還有一些撤出大型購物中心的商家。
  • 虧損、撤場、退租,超200+商場關門,餐飲該何去何從?
    ,商業地產為了能分一杯羹,購物中心的數量激增。有媒體推算,到2025年,全國將新開業7000家購物中心,商業地產發展過快,餐飲品牌發展速度無法滿足其需求。商場越開越多,也越來越趨同,無論是服裝、零售還是餐飲品牌都差不多。同業競爭也在加劇,幾年前快速擴張的服裝品牌同質化在餐飲板塊重演。
  • 購物中心餐飲品牌陣亡報告:30%成了「炮灰」
    如今,購物中心越開越多,商場中餐飲佔比也從10%一路上升到50%以上。然而,商場給品牌的成長周期也在大幅縮短,數據顯示,商場餐飲淘汰期從5年到3年到縮至1年。甚至,在一些A類購物中心,讓一家餐廳撤場最快只用1.5-3個月。競爭越來越白熱化,商場餐飲「洗牌」開始加速。你要如何成為倖存者?
  • 「宇宙中心」的五道口華聯閉店轉型,購物中心模式能否留客
    據了解,華聯商場五道口店的經營範圍為一至四層,五、六層餐飲業態為五道口購物中心運營。,一位商場工作人員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如今華聯商廈五道口店的品牌難以吸引周邊消費者到場,與隔壁五道口購物中心的反差較大,所以需要轉型。
  • 鄭州:輕餐飲進軍購物中心 店中店模式或成新趨勢
    不經意中,你會發現,它們的興起,也逐漸縮短了自己的購物行程……  看  當吃貨「傍」上了「零食」  「從前有個笑話,說有個人懶,家人出門前給他烙了個大餅套在脖子上,可以轉著圈吃。這挺像我女朋友,去一趟360,轉個圈兒各種零食買到手滿足了。」
  • 餐飲企業數位化轉型
    面對接連倒閉的店鋪,越來越多的餐飲老闆開始意識到餐飲數位化的重要性。餐飲行業面對的受眾是廣大的消費者,而目前消費者的習慣已經越來越網際網路化,尤其是疫情帶來的變化,尤為強烈,智慧餐飲和餐飲數位化普及已經是勢不可擋,線上線下全面打通,可以幫助商戶提高經營效率,為商家提供更多有價值的服務。
  • 餐飲比例提升 昆明多個購物中心打造「美食聯盟」
    愛琴海購物公園 休閒餐飲完美貼合位於昆明西山區廣福路中段的昆明愛琴海購物公園,主體建築達11萬平方米,周邊商業街為5萬平方米,定位於集購物、餐飲、娛樂、休閒、兒童體驗為一體的城市時尚生活中心。就餐飲美食來看,其以71家品牌餐飲的大手筆,給昆明消費者帶來了一個美食體驗指數極強的購物中心,整個餐飲業態佔到了購物中心35%的比例。
  • 長安商場轉型生活中心 「一店一策」助京城老牌商場重生
    人民網北京12月27日電(董兆瑞)今天上午,經過249天閉店調整後,長安商場正式重張開業。據了解,長安商場作為北京市首批「一店一策」改造升級試點商場之一,重張後定位於為周邊社區居民提供多樣服務的「生活中心」。
  • 引入網紅餐飲 悠唐購物中心大換血
    面對新消費時代,購物中心如何創新轉型滿足當下消費需求成為行業面臨的重要課題。近日,悠唐購物中心正在進行餐飲業態的調整,入駐了大量符合年輕客群需求的餐飲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