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結束,不少考生感嘆,一場高考讓我嘗盡人間冷暖。
執筆:歐陽比文
高考前是「熊貓」,高考後是「狗熊」,這是很多考生的真實寫照,不是爸媽不愛你了,不過在經過了高中的壓力後,他們也終於釋放了,能現出「原型」了。
學生畢業,家長的大考也結束了。之前委屈巴巴、小心翼翼地遞湯水,生怕孩子餓著、冷著,學習分了心,如今是「翻身農奴把歌唱」。
不少考生都有這樣的經歷,考前回家是「皇帝般」的待遇,四菜一湯,想吃啥點啥;考完試了嘛就很現實了,媽媽給做啥吃啥,甚至不給做飯,直接訂外賣嘍。
高考結束後考生曬午餐對比照,和之前有「雲泥之別」
在高中階段,主要集中在高三這一年,為了給孩子提供充足的營養,家長想盡辦法給孩子做各種花樣,從營養配比、葷素搭配到補腦健腦,別小看這一日三餐,可費掉了媽媽不少腦細胞。
這位考生在考試前,媽媽給精心準備了大餐,有燒雞、豬耳、青菜,菜品十分豐富,哪怕是再挑食的孩子,也能食慾大增吧。
還有這天的早飯,大米飯怎麼能配得上我兒高貴的靈魂?必須吃紅豆飯啊,紅紅火火,花樣多,孩子愛吃,搭配上豆腐湯、煎魚、小鹹菜,孩子吃完後上學,一天都精神滿滿的。
為了給孩子吃好飯,家長使出渾身解數,學習上的事幫不上,就從「食補」開始吧。有的媽媽還特意給孩子買了砂鍋,廚藝有的和飯店的手藝都不相上下了。
別急,這只是高考前奏,等到高考結束後你再看看,「滿漢全席」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碗清水煮麵條!「媽,這麵條裡啥也沒有啊?」
「別在那瞎嚷嚷,不是還有幾片西紅柿嗎,咋能說是清湯呢?咋地,還給你放兩個鮑魚在裡面唄?」
「你馬上要上大學了,要獨立了,別煮個麵條都不會,學成個書呆子了。以後這些事情就自己去做吧,喏,把冰箱裡的西瓜切了給我端過來,都和你說口渴了。」
這屆家長真是翻臉比翻書還快,咳咳,其實不是這屆,是每年都這樣。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網友看到這幾張照片,深有同感,紛紛回憶自己的高考歲月,「人生嘛,就是起起落落的,被區別待遇很正常」、「哥們你就知足吧,等成績出來,能忍氣吞聲呆在家裡就不錯了!哈哈!」
高考時這幾道「吉祥菜」,你給孩子做了幾道?
中國凡事都講究好彩頭的,高考是決定人生轉折的大考,自然不敢懈怠。從穿上是「對號」,打叉的不行;媽媽要穿旗袍,旗開得勝;買個紫色的內褲,寓意「指定行」。
今年還新流行了「一舉奪魁」,家長舉著葵花,這創意也是絕了!高考的時候,向日葵是最高光的時刻!
在菜品上,有做紅燒鯉魚的,鯉魚跳龍門;清蒸蹄膀,金榜題名;拔絲地瓜,出類拔萃……都是給孩子討個吉利,預祝金榜題名!
後高考時代,家長要如何調節自己的情緒?
1) 坦然面對孩子的成績,高考雖重要,卻不能決定孩子的一生,學生和家長都盡力了,那麼就接受這個結果。家長和考生都要學會調節自己的情緒,不把彼此當作釋放壓力的對象。
2) 高考後估分、報考或者復讀,都要有個總體的規劃性,建議學生和家長一起,對未來的職業發展、學業有個一致的想法。少些分歧和埋怨,把精力和眼光放在未來!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具備了目標感,就按照計劃一步步去實施,能從很大程度上減少焦慮成分。很多時候我們的不安,都是來自於「不確定」。
3) 和孩子一起去放鬆一下,讓大腦和身體得到充分的休息,對於孩子可以提出更多獨立性的要求和建議,讓孩子有足夠的智慧來面對嶄新的生活,家長也能更放心。
互動話題:在你參加完高考後,父母也會對你「變臉」嗎?
我是糖果媽媽,一個學習成長型的寶媽,專注孕產和育兒,想要輕鬆養娃別忘了關注,糖果媽媽團隊將為您的育兒之路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