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撫養孩子長大,供孩子上大學,為的就是讓孩子找一個好工作,自己在晚年可以安心的養老,可是隨著「新型養老壓力」的蔓延,老人退休後不能安享晚年,還有長壽的母親要照顧,耗費自己很多的精力,成了很多老人們的心結。
7旬老人訓9旬老母親,「新型養老壓力」開始蔓延
劉先生已經70多歲了,靠退休金生活,還需要照顧癱瘓在床的老母親,他還有兩個妹妹,但都遠嫁他鄉了,自己獨自照顧母親,劉先生的老伴去世得早,自己把兒子拉扯大。
劉大爺表示,兒子剛結婚生子,需要經濟上的支持,而他還要照顧自己的老母親,自己還要吃藥,每個月的退休金並不多,讓他每天心裡很壓抑,天天愁眉苦臉的,一天,他在餵老母親吃飯時,她因飯菜不合胃口直接把碗打翻在地,劉大爺本來就很壓抑,一下子爆發出來了,大聲說道「你啥時候死,你能把我拖累死」。
劉大爺想來想去,覺得自己如果每天照顧母親,自己的身體也會抱恙,所以,和兩個妹妹商量了一下,準備一起出錢把老人送到敬老院。
很多網友討論道,「父母養大兒女不容易,在兒女小的時候,父母都沒有嫌棄兒女的屎和尿,現在兒女又憑什麼不照顧父母呢?」還有一些網友表示:「我現在開始準備養老金,等老了不拖累子女」,「劉大爺都70歲了不容易,老母親被送到敬老院,工作人員會照顧得更周到」。
通過這個故事,可以看出「新型養老壓力」,退休老人如果有長壽的父母,他們需要照顧,還要給予子女經濟上的支持,也因為現在生活水平的提高,年輕人需要忙事業,他們的孩子也需要老人照看,這樣就會給退休老人帶來無盡的壓力,所以,退休老人應該如何面對這些壓力呢?
退休老人該如何面對新型養老壓力?
1、讓子女承擔起養老責任
讓子女懂得贍養父母是每個人的法律責任和道德責任,還要他們承擔撫養費的金額,依據子女一個月的工資來規定負擔的金額,就是在經濟上贍養扶助父母,在生活上,為他們提供必要的生活用品和費用,關心和照顧父母,在精神上、感情上尊敬父母,有經濟負擔能力的子女,在父母需要贍養的時候,都應該履行這一義務直至死亡。
2、根據情況送老人去養老院
如果自己有能力照顧老人,當然要照顧,如果自己工作忙,真的是沒有精力、時間、能力照顧老人,可以把老人送到一個照顧周到、設備齊全的養老院,讓老人生活得更好一點,而子女應該時常探望老人,關心、呵護老人,這也是老人養老的一個方式。
3、早日做好養老準備
在年輕的時候,攢一些錢,這樣老了之後,身上出現疾病或者想要出去旅遊,不用向子女要錢,丟失尊嚴,還可以為自己投保一些養老險、壽險、健康險,關鍵時刻可以派上用場,還要多鍛鍊鍛鍊身體,少抽菸喝酒,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老人退休後身體素質才會更好。
退休老人面對子女、孫輩、長壽父母的新型養老壓力時,只會選擇默默忍受,所以子女要體諒父母的不容易,給予父母經濟上的支持,長壽父母也不要經常挑三揀四,體諒一下自己的子女。作為子女,我們有義務贍養父母,如果實在沒辦法照顧父母,子女再商量把老人送到養老院,也要常常去探望一下父母,父母會很高興的。
今日互動話題:對於老人把老母親送到敬老院,您是什麼看法呢?歡迎在下方評論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