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非遺傳承人學繪兔兒爺、剪玉兔、畫「王小和」、打腐乳月餅,還跟著王致和的師傅一起探秘傳統的腐乳是如何製作出來的,再去領略下有300多年歷史的王致和如今到底有多「潮」……中秋節馬上就要到來,9月21日,在北京市腐乳科普館,一場以「月是故鄉明,非遺話中秋」為主題的直播活動,將濃濃的傳統民俗和老字號創新活力的氛圍帶給了網友。
圖為京味畫家、傳統繪畫顏料配製技藝第五代傳承人楊信展示畫作王致和卡通形象「王小和」。(圖文/達明)
非遺重溫老民俗 「王小和」現場展「國潮」
中秋節的「紅人」當屬兔兒爺,在直播現場,北京泥彩塑第五代傳承人張忠強給大家講起了兔兒爺的來歷和不同兔兒爺的造型代表的不同寓意,京味畫家、傳統繪畫顏料配製技藝第五代傳承人楊信、國家級非遺剪紙項目傳承人劉曉迪則帶著網友一起「穿越」到兒時,畫兔兒爺,剪月亮、月餅、玉兔,這些「不插電」、又可以全家其樂融融的項目讓網友們找到了記憶中一家子過中秋的美好回憶。
很多對王致和熟悉的人都知道,王致和去年推出了代表著王致和腐乳青、紅、白方三大品類的卡通人物「王小和」。張忠強根據這個卡通形象製作的泥塑版王小和也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愛,而劉曉迪則根據「王小和」的形象進行剪紙創作,並現場印在剛剛在北京時裝周上亮相的王致和特色T恤上,讓351歲的「王致和」和剛剛不到兩歲的「王小和」齊聚一堂。不少網友表示,在傳統印象中,王致和只是出品腐乳、料酒和各種調味品,但沒想到王致和已經擁有了自己的「吉祥物」和這麼「國潮」的周邊產品。「351歲的王致和絕對是不服老!」「被王致和圈粉了!」
圖為繪兔兒爺,讓孩子們領略了匠人精神,感受到老字號的新活力。讓孩子們過了一個有情懷的中秋節。(圖文/達明)
探秘王致和腐乳釀造 網友為精心製作點讚
除了可以看、可以玩、可以賞的非遺,「可以吃」的非遺更是代表了中國的飲食文化。直播現場,主持人就帶領大家一起到「致和醬園」探秘「王致和腐乳釀造技藝」。
圖為「王致和腐乳釀造技藝」工序之一「點槳」,也就是大家熟悉的「滷水點豆腐」。(圖文/達明)
圖為「王致和腐乳釀造技藝」工序之一「搓毛」。(圖文/達明)
圖為「王致和腐乳釀造技藝」工序之一「灌湯」。(圖文/達明)
滷水怎麼能點豆腐?腐乳的前身居然是長滿白色絨毛的「毛坯」,紅腐乳的紅色究竟從何而來?……而直播所演示的,只不過是王致和腐乳製作過程中的幾個步驟。工作人員說,一瓶小小的腐乳,從選擇優質黃豆到最後的成品,工序一共有35道,這也是王致和用351年的時間證明的「腐乳釀造技藝」的非凡之處,觀看的網友也紛紛為王致和的匠心製造點讚。
王致和推「中秋禮盒」主打產品承包「中秋宴」
直播中,很多網友還紛紛替家裡的老人留言,有的網友說:「我奶奶說,過去一塊醬豆腐就是一家子的菜,還不捨得吃。」還有網友表示,「臭豆腐自己一直都不敢嘗試,覺得簡直是黑暗料理。」在直播現場,用紅腐乳做月餅、用臭豆腐做臭鱖魚,這些新鮮的「腐乳菜」更新了廣大網友對於腐乳的舊印象,「花式吃腐乳」成為很多人中秋家宴的主題。
圖為主場人在品嘗王致和新品「腐乳Q包」外出便於攜帶,趣味人設符合年輕人品味。(圖文/達明)
記者了解到,今年中秋,王致和還專門推出了帶有「腐乳月餅」的中秋月餅禮盒,裡面的紅腐乳月餅、五年陳釀飲用黃酒可以說既應景又實惠。在直播中,王致和廚師還現場給大家製作了用紅腐乳、豆沙餡做出的腐乳月餅、鹹香適口的臭豆腐攤雞蛋以及同樣「聞著臭、吃著香」的臭鱖魚,幾種王致和的特色產品幾乎就可以承包一桌子的菜品。
圖為品味「臭豆腐攤雞蛋」。「當晚王致和非遺中秋直播活動,17家平臺同步直播,圍觀人數達到1712352人次。(圖文/達明)
中國烹飪大師、《中式烹調國家標準》編寫專家組組長鄧伯庚說,腐乳不單是佐餐小菜,而用腐乳烹製菜餚,既可以讓料理更加多樣,菜餚更富變化,還可以使滋味更有層次,菜品更加誘人。用臭豆腐烹製菜餚那更是一絕,正可謂「腐乳入餚增美味,特色『奶酪』添菜香!」。營養食品科普專家魏世平現場講起科普了腐乳的營養,比如腐乳中含有多種胺基酸、多肽、B族維生素,以及中秋節前後食物進補等網友關心的話題。
圖為「舉杯邀明月,非遺話中秋」。活動將濃濃的傳統民俗和老字號創新活力的氛圍帶給了網友。(圖文/達明)
活動現場,北京二商王致和食品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陳紅宣告訴記者,這場「非遺話中秋」活動讓孩子們過了一個有情懷的中秋節。雖然是非遺傳統文化,但是讓眾多網友領略了匠人精神,感受到老字號的新活力。「非遺+非遺」的創新,與現代藝術結合。也培養了「年輕粉」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的意識,讓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鮮活」地傳承下去。
(責任編輯:季麗亞 HN003)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