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來信調查:長江禁漁為何還有禁而不止現象

2020-12-17 人民日報

江西鄱陽湖都昌磯山附近水域,漁民退捕上岸。傅建斌攝(影像中國)

去年初,農業農村部、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聯合印發了《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和建立補償制度實施方案》。《方案》明確要求,「2019年底以前,完成水生生物保護區漁民退捕,率先實行全面禁捕」「2020年底以前,完成長江幹流和重要支流除保護區以外水域的漁民退捕,暫定實行10年禁捕」。

時至今日,十年長江「禁漁令」實施已有半年。近日,多位讀者向本報反映,長江流域非法捕撈情況依然存在。「禁漁令」執行情況如何?護漁執法還存在哪些短板?形成全時空監管格局還需要做哪些工作?近日,記者在安徽、湖北、江蘇等地進行了調查。

禁令之下,依然有人鋌而走險,非法捕撈野生江鮮

「我自小在江邊長大,長江沿岸還有一部分人在進行非法捕撈。」6月20日上午,記者走訪安徽某市一家大型農貿市場時,一名魚販告訴記者,偷捕活動常常在夜間進行,私下售賣,隱蔽性強,不易被漁政部門發現。

當記者詢問哪兒可以買到刀魚時,另外一名魚販給了記者一個外地商販的電話。隨即,記者撥通電話,與對方取得了聯繫。在電話中,這個外地商販告訴記者,長江目前已禁漁,偷捕刀魚違法,並且不讓記者提「江鮮」二字,顯得很謹慎。

經過一番「討價還價」,商販通過微信告知記者,可以安排江邊漁民捕撈。如果想要購買,第二天早上9點,就可從某沿江城市運來。但是現在只有小刀魚,1.5兩以下,每斤為幾百元。據介紹,在清明節前後,刀魚價格更高,3.5兩左右的,能賣到幾千元錢一斤。

記者調查發現,禁令之下,雖然各地加大了打擊力度,但非法捕撈野生江魚的現象依然時有發生。

江蘇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5月底,今年全省共查獲違法違規案件125起、175人,清理取締各類違禁漁具1600多件。

5月23日早晨,記者隨民警在江蘇鎮江市丹徒區江心洲江邊巡查時,遇到村民小組長陳老伯。在陳老伯的帶領下,在一個不起眼的小水灣處,民警起獲了一張地籠網。地籠網以鐵絲或竹片為骨架,用窗紗做成細長紗筒,魚蝦一旦遊進地籠,不論大小都很難逃出。

5月12日晚,湖北武漢市農業綜合執法督察總隊聯合武漢市公安局水上分局,在長江武漢段水域查獲一起自捕自銷江魚違法案件。現場查獲涉案嫌疑人員兩名,快艇一艘,高壓電瓶及電捕設備一套,漁獲物7.85千克。據介紹,嫌疑人經營一家江魚酒店,漁獲物中部分用作酒店自銷,部分賣到了集貿市場。

「根據執法查處的情況分析,全市餐飲酒店仍存在少數自捕自銷野生江魚牟利的情況。」湖北武漢市農業綜合執法督察總隊總隊長王文高介紹,禁漁令的頒布對於長江漁業資源的保護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由於少數人的消費習慣,非法捕撈野生江魚有利可圖,一些人受利益驅使鋌而走險。

長江南京段。賀友保攝(影像中國)信息來源:2019年1月印發的《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和建立補償制度實施方案》

出現商船船員利用小艇捕撈、生產性垂釣等新情況

「5月1日傍晚,我和朋友看到江上有人划船,定睛一看,竟在非法電魚!」5月9日下午,在長江航運公安局蕪湖分局和縣派出所,舉報人邢先生回憶道:「我們勸說兩名電魚人立即停止非法捕撈,他們不但不當回事兒,還衝上前來謾罵我們。」

「禁漁期非法捕撈水產品,絕不姑息!目前,已經抓捕了兩名犯罪嫌疑人,並繳獲了電魚船和電魚設備等工具。」安徽馬鞍山市農業綜合行政執法支隊副支隊長夏德軍說,馬鞍山市自2019年7月1日起對長江幹流和5條重要通江支流與石臼湖實施長達11年半的全面禁捕。「不管捕獲物數量多少,但凡在禁漁期內非法捕撈水產品,我們都要堅決查處。」

「這些偷捕行為主要集中在晚上,甚至是凌晨,給巡查、執法帶來了很大困難。」夏德軍表示,夜間非法捕魚,一旦被漁政執法人員發現,不法分子會想盡辦法逃逸。執法艇相對於偷捕者的小艇來說,噸位較大,一旦強行靠近,容易造成翻船事故,漁政執法人員和偷捕者的人身安全都難以得到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在日常監管過程中,尤其是今年以來,還發現非法捕撈出現了一些新情況新手段。夏德軍說,一些商船、運輸船停靠在指定水域後,船員會在空閒時間,利用船上攜帶的小艇,從事非法捕撈。安徽蕪湖市農業農村局總農藝師廖曉紅說,還有一些沿岸居民把自家的農用船當做漁船,甚至用塑料盆加馬達的方式進行非法捕撈。

記者從安徽安慶市有關部門了解到,安慶市長江流域重點水域全面禁捕後,漁業資源恢復明顯。但隨之而來的是,娛樂性垂釣迅速演變為群體生產性垂釣,對天然漁業資源造成較大影響。令人擔憂的是,目前針對使用多線多鉤、長線多鉤、單線多鉤、爆炸多鉤等生產性垂釣行為並沒有相關處罰條款。

此外,非法捕撈的群體構成日趨複雜。中國海監江蘇省總隊漁政執法處處長陳建榮說,從查處的涉漁案件看,專業漁民違法捕撈案件佔比少了,反而一些原先並非漁民的人在利益驅動下開始偷捕,且組織嚴密、分工明確、手段隱蔽。一些社會閒散人員也常常使用簡易捕魚裝置冒險偷捕,隨機性、機動性、分散性較大。

水域點多面廣,執法面臨新挑戰,人手少、裝備不足等問題凸顯

讓長江休養生息,十年「禁漁令」實施,這對漁政執法部門提出了更高要求,由此暴露出的一些工作短板值得重視。記者採訪了多地漁政執法部門,執法力量薄弱、裝備不足是普遍問題。

「蕪湖市漁業漁政管理中心,既要負責漁政管理,也要負責漁業生產,一共只有10個在編人員,真正在漁政管理上的連一半都沒有。」廖曉紅舉例說,長江在無為市境內共有50多公裡,但是無為市負責漁政管理的只有四五個人。以前是階段性禁捕,現在對重點水域設定長達十年的禁捕期,需要常態化監管,人手捉襟見肘。

漁政部門力量相對薄弱,在其他沿江地市也有類似情況。夏德軍介紹,馬鞍山市漁政執法崗位,一共有10個編制,但目前只有2人,下面的區縣編制更少,負責的水域點多面廣,包括長江幹流和通江支流等禁捕工作,力量更顯不足。

缺少執法裝備也是個問題。廖曉紅介紹,不少縣區沒有專屬執法艇。很多時候,他們在進行漁政執法行動時,要聯合長江航運公安局等部門,借用他們的裝備。另外,現在偷捕漁船大多體積較小、吃水淺,傳統執法艇噸位大、吃水深,不易靠近漁船。所以配備體積較小、方便操作的快艇對於強化漁政執法工作來說非常必要。

王文高說,非法捕撈案發地大多在偏遠鄉村、通江支流、交界水域。這些地區往往江面水流複雜,又處於執法管屬交界地帶。如果執法人員不足、裝備不夠,很難有效監管。

針對漁業行政執法存在的困難,一些地方積極動員群眾護漁。江蘇揚州市江豚保護協會志願者陳宜林從事長江保護已經10年。陳宜林說:「我們有兩條船,會不定期沿江巡護。發現有偷捕的人,會立即通知漁政部門查處。」

對此,湖北省農業農村廳有關負責人也建議全面推行群管群護機制。湖北省長江流域沿江、沿湖有禁捕執法監管任務的縣(市、區),需要合理配置執法力量,提升行政執法的專業性。同時,結合禁捕執法實際,加強漁政執法碼頭、重點水域遠程監控、執法無人機、漁政船艇等裝備和能力建設,形成與保護管理任務相適應的監管能力。

加強部門合作、地域聯動,形成禁漁合力,實現常態化監管

長江禁漁,不能單單依靠漁政部門。湖北省農業農村廳有關負責人表示,目前長江禁漁存在很多共性的難題。比如,漁民上岸後的安置問題,一些漁民面臨生活困難;偷偷捕魚的利益誘惑大,執法力量不足;從捕、運、銷到餐桌,非法捕撈已形成地下產業鏈。因此,禁漁是一項系統工程,需多措並舉,加強部門合作、地域聯動,形成禁漁合力。

一名來自湖北漢川市城隍鎮的漁民李師傅告訴記者,他家幾代人都在長江和漢江上以捕魚為生。去年12月,按照禁漁令的規定,漁政部門收了他的船和捕撈證,雖然補償了8萬元,但是對於他們一家未來的生活出路來說,是遠遠不夠的。

「我父親60多歲了,不可能再出去打工。我是小學學歷,也只能在附近打打零工補貼家用,收入不穩定,一個月能賺個兩三千就不錯了。」李師傅說,他們村像他這樣的漁民還有幾十戶,大部分都是五六十歲的人,上岸之後自謀生路非常困難。這些人除了捕魚沒有別的手藝,難免有人會偷偷幹起「老營生」。

長江禁漁,不僅要加強監管、嚴格執法,更要做好上岸後的漁民安置工作。位於安慶市大觀區的安慶漁港,曾經是安慶市境內漁船停靠數量最多的地方。如今,映入眼帘的只有一艘艘行駛在「黃金水道」中的貨運商船,數條漁船聚在江面一起打魚的場景一去不復返。

安慶市大觀區漁政站站長何廣勝說,根據國家政策對退捕漁民進行補償,破解漁船有接近7萬元的補貼,退漁轉產補貼3.4萬元,網具回收補貼2萬元。同時,還有8萬元補貼是以「生活困難補助」的形式分10年發放,每年8000元。當然,現有政策確應不斷完善,因為漁民就業、生活狀況是動態變化的。今後可以探索建立聯繫人幫扶制度,及時掌握困難家庭情況,精準幫扶。

隨著長江大保護工作的不斷深入,漁業管理和漁政執法內容多、任務重、要求高,對完善相關漁業法律法規,提高漁政執法人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陳建榮建議,推動「由捕轉護」的執法監管模式,吸納長江退漁上岸漁民轉產就業,加入長江護漁隊伍。同時,加強與公安、海事、市場監管等部門聯合聯動,對違法捕撈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嚴厲打擊長江非法捕撈行為,努力構建長江禁捕管理長效機制。

有禁令,就要抓落實(編後)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當前和今後相當長一個時期, 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長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也是維護我國生態安全的重要屏障。長期以來,受水域汙染、過度捕撈等影響,長江水生生物的生存環境日趨惡化,生物多樣性指數持續下降,漁業資源嚴重衰退。資源越捕越少,生態越捕越糟,漁民越捕越窮。十年禁漁,留出更多空間和時間,讓長江休養生息,為子孫謀利造福,勢在必行。

然而,記者調查發現,禁令之下,偷捕未止,仍然有人非法捕撈、私下兜售野生「江鮮」。這反映了一些地方在貫徹禁令的過程中存在責任落實不到位、工作推進不紮實的情況。長江禁漁是一項系統工程,從捕撈、運輸、銷售、餐飲的全鏈條監管,到實現漁民退捕上岸、轉崗就業,每個環節都要跟得上、做到位。如何健全執法合作機制,提升執法能力?如何強化省際協作,實現全時空監管?如何強化全民生態意識,發揮沿江群眾護漁作用?如何切實解決上岸漁民的生產生活困難?這些都要下一番繡花功夫,必須考慮得周全一點,把針腳縫密一點、壓實一些。

為全局計,為子孫謀,一定要把「禁漁令」落到實處。沿江每一個地區,每一個相關職能部門,都要充分認識到長江禁捕退捕工作的重要性和複雜性,紮實工作,為落實長江大保護、推動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作出應有貢獻。

(來源:人民日報)

相關焦點

  • 浙江舟山抱卵梭子蟹違規銷售緣何禁而不止?
    浙江舟山抱卵梭子蟹違規銷售緣何禁而不止?        瀏覽量: 3016 次 我要評論   有關人士:有待進一步加強宣傳形成共識,並加大聯合執法力度  根據市民反映,日報曾於5月5日刊發記者調查稿
  • 長江禁漁,保護的不只是魚
    推進長江大保護和堅持綠色發展的突破口  復旦大學發展研究院教授陳家寬從20世紀80年代起就開始呼籲長江保護。他告訴科技日報記者,長江禁漁並非只是為了「保護一條魚」。判斷江河湖泊生態系統是否健康有兩大標準:一看水、二看魚。
  • 長江的十年禁漁和「無魚」困局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副所長陳大慶如此評價長江的漁業資源現狀。據陳大慶介紹,他們在對長江中遊四大家魚的調查中發現,上世紀80年代至本世紀初,漁獲物中四大家魚的比重不僅呈現明顯的下降趨勢,由20%以上下降至10%以下,而且優勢年齡組也由3-4齡衰退至1-2齡。「所捕獲到的魚日益低齡化、小型化、低值化。」
  • 湘江10年禁漁!為長江大保護貢獻「長沙力量」!
    湘江是長江流域洞庭湖水系的重要河流,在長江經濟帶保護與發展的大局中,佔有重要地位。 禁漁,湖南責無旁貸,長沙責無旁貸。「海陸空」巡查一體為長江禁漁貢獻長沙力量長江在湘岸線163公裡,湖南大大小小5000多條河流匯聚湘資沅澧「四水」,「四水」匯聚洞庭、連湧長江,我省96%以上的區域都屬長江流域。
  • 從南京長江頻現江豚飛躍看,長江禁漁是否有必要永久實行?
    長江永久性禁漁這點我是不太贊成的,畢竟長江魚類資源在禁漁一段時間後肯定會達到一個非常可觀的規模,到時候我們只要適量捕撈的話完全是可以實現可持續利用的。不過雖然不能永久性禁漁,但是設置十年的禁漁期我還是非常贊成的。
  • 長江十年禁漁
    原標題:長江十年禁漁   長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是我國生物多樣性最具典型性的一條河流。但現在的長江「病」了,魚也越來越少了,一些流域甚至出現「無魚區」。
  • 武漢今年禁漁期刑拘45人 長江全段2020年全面禁漁
    漁政部門透露,為更好保護長江300多種魚類資源,保護水域生態環境,農業部正在進行相關調研及前期試點工作,力爭在2020年實現長江全面禁漁。­  非法捕魚設備五花八門­  10時許,在漢江集家嘴段武漢水上公安碼頭岸邊,堆放著九艘小漁船,還有成堆的漁網:長達百米的攔河網、霸王罾、地籠、迷魂陣……五花八門。
  • 長江白鱘滅絕,長江十年禁漁|拯救瀕危物種,迫在眉睫!
    長江禁漁十年白鱘的滅絕的原因是因為其生活的水域遭受破壞而白鱘本來物種就稀少白鱘滅絕大自然失去的是整個物種!長江禁漁十年的通告長江十年禁漁這將是長江史上最大規模休養生息但是白鱘再也不會回來了人類的保護,是否來晚了一步呢?
  • 拿什麼拯救長江?長江白鱘剛宣告滅絕,就抓到十年禁漁期內捕魚!
    近日,長江黃石港區海事處查獲首起長江十年禁漁令啟動後非法捕魚活動。執法人員發現,非法捕魚者使用的漁網細密且帶電,捕捉上來的魚裡還有4公分左右的魚苗,已經被電得一動不動。據相關專家介紹,這是一種毀滅性的捕魚方法,對整個長江流域的生態環境都有著不可逆的巨大傷害。
  • 長江已到「無魚」等級 十年全面禁漁迫在眉睫
    這樣的捕撈對長江的漁業資源造成了毀滅性破壞﹗」曹文宣說。2﹑十年禁漁刻不容緩提起即將落實的「十年禁漁」政策﹐已經85歲高齡的曹文宣仍有些激動。早在2006年﹐曹文宣就首次提出長江流域全面禁漁十年的建議。
  • 長江十年禁漁為解「無魚」之困
    這一空前嚴格的禁漁措施,為長江流域擺脫「無魚」困境帶來了希望。    作為世界上水生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河流之一,長江涵養著多種多樣的魚類,然而近幾十年來,長江的魚類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減少,生物完整性指數也到了最差的「無魚」等級。
  • 長江十年禁漁 只為年年有魚
    大半年前,農業農村部發布通告明確,長江流域水生生物保護區,自2020年1月1日零時起率先實行全面禁捕;長江幹流和重要支流除保護區以外天然水域,最遲自2021年1月1日零時起實行暫定為期10年的常年禁捕,其間禁止天然漁業資源的生產性捕撈。這一空前嚴格的禁漁措施,為長江流域擺脫「無魚」困境帶來了希望。
  • 2020年1月1日起,長江十年禁漁,讓長江魚好好休養生息
    農業農村部官網近日發布關於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範圍和時間的通告,宣布從2020年1月1日0時起實施長江十年禁漁計劃。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坐長江輪時,隨處可以看到江豚,它們「衣食無憂」,吃得胖乎乎的就像小豬一樣。長江流域的居民對此習以為常,而江豚那時也只是普通物種,和珍稀保護物種挨不上邊,描述的情景讓我神往。1992年筆者第一次在長江遊玩時,也看到了江豚在船邊翻滾跳躍,雖然只有零星的幾隻。而2018年長江淡水豚科考結果顯示,長江中的哺乳動物江豚種群數量為1012頭(2006年調查數據為1800頭)。
  • 「小產權房」為何屢禁不止(來信調查)
    山西長治市的市民來信反映,在長治,「小產權房」屢禁不止,尤其是城市周邊,大量開發建設,導致房地產市場無序發展,群眾利益得不到保障。希望這種亂象得到糾正。 近年來,國家相關部門就明確要求對在建、在售的「小產權房」堅決叫停,嚴肅查處。
  • 鹹寧長江禁漁「百日攻堅」見聞 漁船上岸 餐館「變臉」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周鵬 攝)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周鵬 通訊員 朱江茂 江恆 實習生 劉穎長江鹹寧段共計128公裡。長江禁捕行動開展以來,鹹寧市圍繞「船、捕、販、食、轉」五字訣,開展長江流域禁漁「百日攻堅戰」。7月底至8月初,湖北日報全媒記者沿江探訪其進展。
  • 長江禁漁行動丨保護長江流域 做個合格的「蓑笠翁」
    長江禁漁行動丨保護長江流域 做個合格的「蓑笠翁」 2020-08-16 17:11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長江全面禁漁,黃河呢?|黃河魚類資源面臨嚴重威脅
    關注中國綠髮會,訂閱綠色未來前段時間,長江白鱘滅絕一事登上各大媒體,有關部門為了保護長江水域魚類資源,已經著手實施了「10年禁漁」,相信在未來這10年裡,長江魚類資源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修養。但與長江情況相似的還有黃河,用一釣魚者的語言表示:「如果等有一天黃河徹底沒魚了,再採取補救措施,就沒有任何意義了,黃河也應該永久禁漁」。
  • 仙桃:打好長江「十年禁漁」市場監管「組合拳」
    長江禁漁違法違規行為攻堅整治行動成效明顯。「門店名稱已變更,新的招牌馬上就會安裝。」1月3日,位於漢江邊上一家江魚館店招中的「江」字被拆除後略顯彆扭,門店老闆朱先生介紹,正按照要求整改,確保合規經營。為落實「十年禁漁」部署保護長江流域生態環境仙桃市市場監管局近期在全市範圍內組織開展專項行動打出一套推動長江「十年禁漁」市場流通環節監管「組合拳」拓展宣傳手段「長江『十年禁漁』市場監管工作屬末端治理,面對的市場主體眾多,必須廣泛宣傳,贏得理解才能順利推動。」
  • 十年禁漁,長江為什麼要禁十年之久?
    長江「十年禁漁」是黨中央為全局計、為子孫謀的重大決策,是推動長江共抓大保護和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的重要舉措。江蘇迅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全面推進我省長江流域禁捕退捕工作,讓長江儘快休養生息,扭轉長江生態環境惡化趨勢。以往都是兩三個月,現在為什麼要禁十年呢?
  • 豎好長江禁漁第一面旗
    直門達村通天河大橋「長江源頭第一哨」的藏族民兵守橋班老班長元丁說:「43年前我在通天河大橋上當班長的時候,就不容許來往的客商和當地居民捕魚,現在國家有了明確的規定,當地政府和農牧漁政部門對規章制度的宣傳非常到位。群眾也經常去河邊察看有沒有違規行為,長江禁捕老百姓都非常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