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歷史真實案件記述,旨在:
「破解犯罪心理,捍衛人間正義!」
「探查人性陰暗,杜絕犯罪發生!」
有的時候很佩服古代的那些斷案之人,尤其是在《洗冤錄》沒有問世之前,斷案者只能依靠斷案經驗的不斷積累,來減少冤假錯案的發生。
比如今天記述的這個春秋時期的一樁殺人案,明明漏洞百出,卻無從下手,期間多次判決卻都被推翻,一幹嫌疑犯也因此被關在大牢之中整整十年。好在十年後來了一位新縣令,2天內用一個錢袋破了案,可謂奇之又奇。
河邊剛發現屍體,一婦人就來尋人
齊惠公三年的一個清晨,某個小縣城的百姓們向往常一樣開始了一天了勞作。商人們忙著開門做生意,漁夫們忙著到河裡撈魚,孩童們忙著上學堂,看上去一片祥和熱鬧的景象。
然而不一會有人在河邊發現了一具男屍。這可不得了,好奇的百姓紛紛跑來圍觀,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在議論。
沒多久縣令帶著衙差就趕到了河邊,驅散人群,開始驗屍。
仵作稍作查驗之後告訴縣令「大人,此人是頭部遭受重創而死,之後才被拋入河中。」
縣令聽聞覺得事態嚴重,剛準備命人把屍體送到亦莊,就聽到一位衙差大喊「大人,有位婦人到府衙尋人,說是丈夫昨夜外出至今未歸。」
於是縣令命人抬著屍體返回了府衙。
回到府衙之後,縣令看到一位年輕漂亮的婦人在大堂上焦急地轉圈。
婦人看到縣令後馬上說道「大人,夫家昨夜外出打酒,結果一去不返,至今都未歸家,望大人幫忙尋找。」
縣令說道「且看這剛從河中撈起的死屍是不是你的夫家。」
婦人一聽到死屍二字頓時一驚,但遲疑了一下之後就馬上上前查看。這一看可不得了,可不就是自己的丈夫嗎。婦人一陣驚呼後就大哭起來。
縣令命人把婦人扶起,然後開始詢問「且把你和丈夫的情況說一遍。」
婦人邊哭邊說「回大人,小女子姓徐,父母早逝,家中還有一個哥哥名叫徐繼。夫家姓戴,老母親健在。而我與丈夫成婚已有四年,家中還有二男一女兩個孩子。」
縣令聽完之後命人把死者信息記錄好,並在城中貼滿告示,如有在昨夜見過死者的,可以到府衙通報。
隨後縣令對著婦人又問道「把昨夜的情況說一說。」
「回大人,丈夫有一好友人稱潘才子。昨晚潘才子和其書童來到我家,說是要走個遠親,但天色已晚特來投宿。丈夫見二人風塵僕僕,就出去打點酒回來給二人解解乏,誰能想到如今卻成了一具屍體。」
縣官問道「潘才子現在何處?」
婦人回道:「還在家中。」
縣令一邊派人去把潘才子請來,一邊繼續向女子問話。
「從屍體的查驗來看,你的丈夫是被人砸死後投入河中,且身上的財物都未曾丟失,那麼你的夫家可有什麼仇家?」
「回大人,夫家老實本分,不從有過仇家。」
「那你丈夫......」
大約詢問了一個半時辰後(換算現在時間等於3個小時),潘才子跟隨衙差來到了大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