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唐朝一個小縣令,單槍匹馬就滅掉一國,卻差點被皇帝治罪

2020-12-21 瘋狂的歷史君3

想必大家都聽到這這麼一句振奮人心的話,叫做「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這不單單是出現在電影情節裡的,在唐朝也是有這麼個故事發生的,僅僅是個小縣令,就帶兵把一個國家滅了,原因就是這個小縣令奉令出使他國的時候,這個國家的國王不再臣服於大唐,把他扣押了。

這個縣令叫王玄策,就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但是有一次,他奉皇上的命令去印度的瑪卡達國出使,這裡有朋友就可能會問到了,就這麼一個普普通通的小官,為什麼要派他去出使這個小國家呢?原因就是之前這個國家來唐朝納貢的時候,是由這個小縣令負責送回去的,故而這次選擇王玄策出使該國。

要知道,從唐朝出發直到古印度,中途會歷經很多臣服於大唐的小國家,王玄策路過吐蕃,還去這個國家呆了會,為啥呢?因為文成公主在這,王玄策就去面見了文成公主。然後又路過了尼泊爾,這個國家可以說對唐朝唯命是從,王玄策去了就受到了尼泊爾國王的以禮相待,然後就到達了這個目的地,也就是印度瑪卡達國,一到達這個國家卻出事了,這個國家的國王被謀權篡位了,換了新主。

本來吧,這就是個小國家,你謀權篡位也不關我的事(王玄策就是這麼想的),你該怎麼接待我這個唐朝的使臣就怎麼接待就行了,但是這個新上任的國王也不知道腦子抽哪門子風,直接把王玄策以及所有大唐來的人都給抓起來看押了。這王玄策就有些惱怒了。也是幸好剛上任,這個國王有很多事情有處理,也僅僅是把王玄策等人住了起來,就沒後續了,虧得王玄策聰明,就被他給逃了出來,但是接下來又遇見一個難題了,這個國家竟然敢扣押大唐使臣,肯定是要付出代價的,但是這長途跋涉的,要是回到大唐搬救兵那太費勁了,於是王玄策就去了尼泊爾國借兵去了。這個尼泊爾國王當然不像不像印度瑪卡達國王這樣腦子抽風,說借就借,非常順利的借給了王玄策七千兵力,有的朋友可能會說這七千兵力也太小氣了,其實不然,對於這麼一個小國家來說,七千兵力可以說的能拿的出來的所有兵力了,當然不出意外的,王玄策就帶領這七千兵殺了回去,順順利利就滅掉了該國。

回到唐朝後,王玄策向皇上提及此事,生怕皇上怪罪自己未先告知就私自動手,沒想到皇上卻龍顏大悅,賞賜了王玄策一番,真可謂是應證了「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啊!

相關焦點

  • 後唐、南唐,都是唐朝的尾巴嗎?
    唐朝極盛時,西至西域,北至大漠,國力空前強盛。圖-西安古城俯瞰但安史之亂後,唐朝國力大衰,疆域不斷縮水,已和後來的北宋極盛時沒多大區別了。到了晚唐,曾經萬邦來朝的唐朝早已分崩離析,皇帝形同木偶,號令不出長安,群雄割據,逐鹿天下。
  • 在繁榮昌盛的唐朝,因為一個人,佛法差點被滅,到底是什麼原因?
    在繁榮昌盛的唐朝,因為一個人,佛法差點被滅,到底是什麼原因?提起佛教我們大家都會想到西遊記中唐僧的西天去取經,佛教也就是那時候流傳到中國來的也就是說佛教其實並不是源於中國,而是在很久以前的時候從西方傳到中國來的。
  • 魏徵和房玄齡,誰才是唐朝貞觀之治的最大功臣?
    動動手指點個關注吧魏徵和房玄齡,誰才是唐朝貞觀之治的最大功臣?唐朝有一個特別牛掰的皇帝,在各種電視劇、小說、評書中都是正面形象。這個皇帝很很有意思,自己是殺了兄長當上了太子,然後自己的太子又造了反,而最終的繼承人卻娶了他的女人,而也正是這個女人,差點使得唐朝滅亡。但不管如何,這個皇帝還是相當有名,算得上是史上最為英明的幾位皇帝之一。他在位的23年,被史學家稱為貞觀之治。這段時間,算是唐朝上最為著名的一段時間。
  • 唐代最牛外交官王玄策橫掃古印度:火牛陣碾壓萬象軍,一人滅一國
    在中國歷史上乃至世界歷史上,有一位空前絕後的唐代外交官,他在作為外交使團正使出使古印度時,居然能夠憑一己之力,創下了一人滅一國(中印度)、橫掃古印度全境的奇蹟。這位外交官就是唐代的王玄策。一、王玄策其人王玄策,漢族,河南洛陽人,生卒年月不詳,曾任融州黃水縣令,後升遷為散朝大夫,是唐太宗和唐高宗年間的文官。他曾在貞觀十七年(643年)、貞觀二十一年(647年)、顯慶二年(657年)三次出使印度。憑一人之力滅掉中印度,橫掃古印度全境的創舉就發生在他第二次出使印度的時候。
  • 唐朝有幾個好皇帝?三個世人公認,一個充滿爭議
    唐朝是中國歷史上最輝煌的大一統王朝,鼎盛時期疆域面積約為1237萬平方公裡,朝貢國多達三百餘個。唐朝國祚共計二百八十九年,在此期間出現了多次盛世景象。在封建時代,一個國家的強盛與帝王本身有很大關聯,那麼唐朝時期有哪些帝王當擔得起好皇帝這個稱呼呢?答案是共有三個半。
  • 唐朝皇帝異常痴迷的神奇藥丸,據傳有長生的功效,卻害死5位皇帝
    文/格瓦拉同志唐朝皇帝自認為是老子的後代,不僅崇尚道教(武則天除外),而且異常痴迷道士們吹噓的長生術,為達到延年益壽、長生不死的效果,經常食用一種名為金石的「神奇」藥丸。按照史料的記載,在唐朝的歷史上共有5位皇帝直接或間接死於金石藥,堪稱皇室的「頭號殺手」,而第一個死於這種丹藥之下的,正是「千古一帝」唐太宗李世民。據史書記載,唐太宗晚年身患癰疽,為了治病並延年益壽,便在方士的建議下服用金石藥。這點,可在他與大舅哥、宰相長孫無忌的對話中找到證據。
  • 通過地圖看唐朝版圖變遷:一個龐大帝國,最後走向瓦解
    在講唐朝之前,還是要先提一下隋朝。隋朝重新統一了自西晉以來200多年的分裂局面,在隋文帝楊堅的「開皇之治」下,隋朝愈發強盛。公元914年,李存勖滅掉劉仁恭父子勢力,次年滅魏博軍。公元916年,耶律阿保機稱帝,建立契丹國,次年劉巖稱帝,建國大越(次年改稱南漢)。公元923年,李存勖滅後梁,建立後唐,隨後吞併王鎔的趙國,次年吞併岐國,奪取河西走廊,統一北方。公元925年,李存勖大軍攻破成都,前蜀滅亡,同年契丹開始攻打渤海國。
  • 此縣一個家族太霸氣,把縣令一職承包了六百年,皇帝還不敢換外人
    魯西南一個九百平方公裡的小縣城,舉世聞名,有一個家族,世代擔任縣令,六百年間一直沒有改變過,此縣就是山東省曲阜縣,此家族是……?恭喜你猜對了!從北宋開始,孔氏族長被皇帝冊封為衍聖公,爵位是世襲的,當時的衍聖公相當於正八品官員,比縣令小一級;元朝時期,衍聖公被提升至三品;明朝時更牛,再度提升為正一品,和當朝丞相一個級別;清朝時,衍聖公無法再升格了,一品之上,那就是皇帝本人了。
  • 中國歷史上最牛外交使節,以一人之力,借兵滅掉天竺一國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的貞觀二十一年,發生了「唐朝使節一人滅掉古印度」的事。當時,王玄策作為大唐使節出訪天竺,結果中途遭受天竺國王的伏兵襲擊。該國國王見到了取經的玄奘,問了一些當時唐朝的情況,得知唐太宗是一位開明君主後,決定和唐朝建立大使關係。此後摩揭陀帝國國王派了一個使團來到長安。唐太宗接見後,很高興,過了兩年,派了一個使團回訪,本文的主人公王玄策擔任副使。王玄策是洛陽人,早期曾在廣西擔任過縣令,後來被提拔為朝散大夫。
  • 大唐帝國的迴光返照,唐宣宗李忱和他的大中之治
    這抹亮光就是唐宣宗李忱在位的十三年「大中之治」,李忱的一生是傳奇的一生,它一生經歷了五個朝代,他是唐憲宗的兒子,穆宗的弟弟,敬宗,文宗,武宗的叔父(三朝叔父)。李忱在兄弟中自幼就以愚笨出名,成為兄弟們嘲弄的對象,甚至成為侄子們嘲笑的對象。很多人都覺得他是傻子,但當被宦官擁立,當上皇帝的時候,大家才知道這人不是傻,是太聰明了,這樣善於掩藏自己人,會是傻子嗎?
  • 像鄭板橋這樣有天賦的學者,當了一個縣令,那他是怎麼斷案的?
    像鄭板橋這樣有天賦的學者,當了一個縣令,那他是怎麼斷案的?鄭板橋到濰縣當縣令,多少有些委屈。像他這樣有天賦的學者應該找個知府什麼的當,當看看滿朝武文時,沒有幾個人的才能知識能趕上他。因此,當鄭板橋收到詔令時,他肚子裡有很多火,覺得皇帝太看不起自己了,一個小縣長有什麼好做的。但是皇帝的命令很難違抗,他不得不上任。可到這濰縣沒幾天,鄭板橋就喜歡上了這裡。雖然這個濰縣位於山東北部,但它有江南的味道。鄭板橋的字寫得很好,畫得也很好。一旦有了好的山水,官場上的不愉快事情就會被拋出九霄雲外。
  • 王玄策締造「一人滅一國」神話,為何在中國歷史上沒有留下痕跡?
    感謝日本玄幻文學宗師田中芳樹的代表作《天竺熱風錄》,自本世紀以來,王玄策這位冷酷的歷史人物立刻受到了歷史愛好者的追捧,他所創造的「一人滅一國」的軍事勝利,更被吹噓為「世界歷史上空虛的奇功」。此處所稱的「一人滅一國」,發生在唐朝貞觀二十年(647年),當時身為唐朝外交官的王玄策率領8000吐蕃、尼婆羅僱傭軍,一舉擊潰了洗劫了唐朝使團的天竺國,並將其國王阿羅那順押到長安,並將其獻俘。不過,與網絡熱捧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史書中關於王玄策戰功的記載卻少之又少,許多記載都是一筆帶過,完全沒有體現出對「世界歷史上空前絕後的奇功」應有的尊重。
  • 唐朝皇帝開國皇帝李淵的家譜是在一個無名村莊發現的
    家譜是與家族的血緣關係相關的,其次是家譜的內容,他記錄了家族生殖和遺傳的起源。從這個角度看,家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對於家族,不可能沒有譜系。家譜是一本簡單的書,但他涉及很多卻。家譜學涉及歷史學、民俗學、人口學、社會學、經濟學等學科,其重要性不可替代。
  • 我國史上最強一個朝代,連續8個皇帝卻無一昏君,唐朝都自愧不如
    中國在幾千年的封建歷史中經歷了很多朝代更迭,其中較著名的就是大唐盛世,歷經289年的唐朝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是一個鼎盛王朝,它將中國推向了世界,是封建時期最有實力的一個朝代, 其實不然,唐朝的繁盛是部分皇帝的心血積累而來,唐代末期的皇帝昏庸無為,將唐朝推向了滅忙,
  • 唐朝鼎盛時期——貞觀之治
    丨本文章由華珍看文化原創獨家發布,歡迎眾多讀者前來領略~~·今天來給大家講一下,唐朝貞觀之治的創始人-李世民。當時唐朝剛剛建立,疆土只限於關中和河東一帶,尚未完全統治全國,因此,李世民經常出徵,逐步消滅各地割據勢力。逐漸統一了全國,此時李世民威望增高,尤其是在虎牢之戰後班師返京的時候,收到長安軍民的隆重歡迎。到了公元621年,李淵又下詔特許天策府自置官署,李世民因此開設文學館,收攬天下學者入官做顧問,並逐漸形成了一個小政府機構。
  • 他曾力圖挽救唐朝,卻因一重大變故成為一代昏君,使唐朝走向覆滅
    公元805年,唐德宗李适病逝,享年64歲,和唐朝前面9位皇帝相比,李适在登基前並沒有經歷什麼波折,順風順水就坐上了寶座,可惜他把一手好牌生生打爛了。從初期,百姓以為是上蒼派來拯救眾生的皇帝,可是到最後卻是在官員、百姓的唾棄中潦草結束一生,他到底經歷了什麼?
  • 歷史上說豬能上樹唐朝是真的假的,其中覆滅典故的由來是什麼呢
    哈嘍大家好,又到了和大家見面的時間,最近小編在家裡看古裝電視劇都快看的走火入魔了,小編也是閒來無事又重溫了一遍《隋唐英雄傳》小編特別注意到了其中的李世民是一代明君,非常的體恤百姓,為人非常的正直,身邊有很多的能人,在他的治理下唐朝發展的非常的好,國力充沛,民心所向。
  • 論唐朝皇帝李氏的由來,以及唐朝的興盛和衰落
    唐朝是我國史上一個有名的朝代,這個朝代的繁華昌盛至今仍被後人津津樂道。但是唐朝真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其強大之處又表現在哪裡?讓小編帶大家來了解一下。李淵在公元618年建立了唐朝,定都於長安,在唐高祖李淵的統治下,唐朝一度十分繁榮,在最鼎盛的時候唐朝所佔領的疆域十分遼闊。
  • 淺談西漢縣令長及其行政關係
    因此,西漢縣令長的行政類別亦分為縣令(長)、侯相和邑(道)長。   在漢代,縣按人口多少可劃分為大縣和小縣。萬戶以上為大縣,長官為縣令,秩在六百至一千石之間。不滿萬戶為小縣,長官為縣長,秩在三百至五百之間。縣令長由中央任命,作為地方一級行政機構,縣有較獨立的行政系統。侯國是列侯的封地,是對功臣的賞賜。列侯僅有食封地賦稅之利,而無治民之權。
  • 中國九個大一統朝代的開國皇帝,楊堅統一天下最容易,朱元璋最難
    新朝取代西漢之後,由於新朝不得人心導致天下大亂,華夏大地有多個勢力割據一方,他也以西漢皇室正統名義起兵反抗新朝,最後在各地勢力聯合下,新朝滅亡,隨後他正式登基稱皇帝建立東漢,並發動統一戰爭,最終滅掉其餘所有割據勢力,統一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