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吃什麼傳統食物?2019清明節習俗吃啥為什麼吃青團

2020-11-23 閩南網

  清明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第108天。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中國漢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節對於中國人來說有著重要的意義,每個節日我們都有獨特的食物來紀念慶祝,那麼清明節吃什麼傳統食物?

  節令食品

  由於寒食節與清明節合二為一的關係,我國北方一些地方還保留著清明節吃冷食的習慣。在山東,即墨吃雞蛋和冷餑餑,萊陽、招遠、長島吃雞蛋和冷高粱米飯,據說不這樣的話就會遭冰雹。泰安吃冷煎餅卷生苦菜,據說吃了眼睛明亮。晉中一帶還保留著清明前一日禁火的習慣。很多地方在完成祭祀儀式後,將祭祀食品分吃。晉南人過清明時,習慣用白面蒸大饃,中間夾有核桃、棗兒、豆子,外面盤成龍形,龍身中間扎一個雞蛋,名為「子福」。要蒸一個很大的總「子福」,象徵全家團圓幸福。上墳時,將總「子福」獻給祖靈,掃墓完畢後全家分食之。上海舊俗,用柳條將祭祀用過的蒸糕餅團貫穿起來,晾乾後存放著,到立夏那天,將之油煎,給小孩吃,據說吃了以後不得疰夏病。

  關於民間寒食習俗的記載,幾乎是突然地出現在東漢的文獻中,主要集中在山西地區。即使在寒食習俗頗為盛行的唐宋時代,其傳播範圍也不出北方。晉陸翽《鄴中記》最早談到寒食中的特殊食物:「寒食之日作醴酪,煮粳米及麥為酪,搗杏紅煮作粥。」直到唐宋時期,人們仍在食用這種涼大麥粥。

  我國南方部分地區清明節時有吃青團的風俗,青團又稱清明餅、棉菜饃餈、茨殼粿、清明粑、艾葉粑粑、艾餈、清明果、菠菠粿、清明粿、艾葉餈粑、艾粄、艾草糕、清明糰子、暖菇包、艾草青團、清明糰子等等。將雀麥草汁和糯米一起舂合,使青汁和米粉相互融合,然後包上豆沙、棗泥等餡料,用蘆葉墊底,放到蒸籠內。蒸熟出籠的青團色澤鮮綠,香氣撲鼻,是本地清明節最有特色的節令食品。上海也有的人家清明節愛吃桃花粥,在掃墓和家宴上愛用刀魚。

  在浙江湖州,清明節家家裹粽子,可作上墳的祭品,也可做踏青帶的乾糧。俗話說:「清明粽子穩牢牢。」清明前後,螺螄肥壯。俗話說:「清明螺,賽只鵝。」農家有清明吃螺螄的習慣,這天用針挑出螺螄肉烹食,叫「挑青」。吃藕是祝願蠶寶寶吐的絲又常又好。吃發芽豆是博得「發家」的口彩。吃馬蘭頭等時鮮蔬菜,是取其「青」字,以合「清明」之「青」。

  艾粄(bǎn)

  客家人有句老話,叫「清明前後吃艾粄,一年四季不生病」。艾粄是清明節客家人必備的傳統小食。首先是將採摘回來的鮮嫩艾草洗淨,放鍋中煮熟後撈起,瀝乾水份,煮艾草的水要保留備用。然後將煮熟的艾草剁成草泥,草泥剁得越細越爛越好。艾草泥剁好後,用煮艾草的水,加上糯米粉一齊和拌成團。然後把準備好的芝麻、眉豆、花生等餡料包進麵團裡,再封口捏成圓形、長形等形狀,放入鍋中隔水蒸15-20分鐘後即可出爐。

  暖菇包

  暖菇包是泰寧的傳統特色小吃。暖菇原料學名鼠麴草,又叫佛耳草,當地人稱為暖菇草。每年清明前夕,田間地頭長滿鼠麴草,毛茸茸、鮮嫩嫩的,正是採摘的好時節,也是製作暖菇包的好季節。在泰寧,製作暖菇包南北片有些差異。南片製作,用的是新鮮採摘的暖菇草原料,形似圓月,類似包子;北片的用暖菇粉製作,形似彎月,更像水餃。南片的一般在清明前夕吃,圖的是新鮮口味,不講太多規矩。

  饊子(sǎn)

  我國南北各地清明節有吃饊子的食俗。「饊子」為一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時叫「寒具」。寒食節禁火寒食的風俗在我國大部分地區已不流行,但與這個節日有關的饊子卻深受世人的喜愛。現在流行於漢族地區的饊子有南北方的差異:北方饊子大方灑脫,以麥麵為主料;南方饊子精巧細緻,多以米麵為主料。

  雞蛋

  民間習俗認為,清明節吃個雞蛋,一整年都有好身體。清明節吃雞蛋其源起是先秦時代某些地區有禁火習俗,多日的禁火寒食,煮熟的雞蛋是度過這一時期的最好的食品儲備。清明節這天雞蛋除了吃,還可以玩,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畫蛋」,另一種則是「雕蛋」。畫的五顏六色雞蛋可以吃;而「雕蛋」則僅供玩賞。

延伸閱讀:

責任編輯:凌芹莉

相關焦點

  • 4月4號清明節吃什麼 清明節吃什麼傳統食物
    4月4號清明節吃什麼 清明節吃什麼傳統食物 4月4號清明節已至,清明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民族比較重要的傳統節日,我們每個節日都有特定的傳統美食,清明也不例外,下面,跟著山東中公教育小編一起來看下:4月4號清明節吃什麼 清明節吃什麼傳統食物
  • 清明節吃什麼 清明節的傳統美食
    清明節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清明節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說到清明節吃什麼,不同地方有不同的飲食習俗,不同節日吃的東西也是不一樣的。那你知道清明節吃什麼嗎?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清明節吃什麼:18種清明節傳統食物 各地飲食習俗一覽
    說到清明節【清明節幾月幾號】吃什麼,不同地方有不同的飲食習俗,如江南吃青糰子、客家人吃艾粄、廈門吃薄餅……具體清明節吃什麼?小編為您介紹18種節氣美食,不妨來看看清明節的傳統食物吧。》》清明節與寒食節有什麼區別  清明節吃什麼?
  • 清明節吃青團,這一習俗是怎麼來的,2000年以前就有人吃了
    歡迎來到封塵舊事,解說民俗文化清明時節雨紛紛,這是杜牧寫的一首反應清明時節的詩,在傳統文化中,清明節是由「清明」節氣、寒食節、上巳節三者共同融合而成的重大節日。清明節的時候,很多地方會做一些傳統糕點,比如江南地區家家戶戶都會做一些青團,既用來當做貢品,也會自己吃。那麼為什麼清明節要吃青團呢?青團是用艾草的汁拌進糯米粉裡,再包裹進豆沙餡兒或者蓮蓉,不甜不膩,帶有清淡卻悠長的青草香氣。因此青團才會成為江南一帶祭祀祖先的供奉品。
  • 清明節吃什麼?清明節傳統飲食習俗匯總
    清明節吃什麼?清明節傳統飲食習俗匯總時間:2020-04-03 23:23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清明節吃什麼?清明節傳統飲食習俗匯總 4月4日是我國的四大傳統節日之一的清明節,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
  • 清明節小知識:清明節吃什麼?關於清明節飲食習俗,你了解多少?
    1、青團吃青團是南方尤其是江南一帶的風俗習慣。青糰子通常是用漿麥草的植物做成皮,細膩的紅豆沙做成芯,放入鍋中蒸熟即可。2、艾粄艾粄是客家人必備的清明節傳統小吃3、雞蛋我國民間習俗認為,清明節吃個雞蛋,可以一整年都有好身體不生病
  • 清明節的由來起源是什麼?盤點清明節的傳統習俗和傳統食物
    今天是清明節。清明節自古以來就有關於祭祀掃墓和踏青折柳的習俗,除此以外,清明節還有哪些習俗呢?清明節習俗是指在清明節前後進行的祭奠先人的習慣風俗。小編整理清明節的由來起源和2019年清明節踏青活動盤點。清明節由來和起源清明是我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
  • 清明節為什麼要吃青團?原來該傳統由來已久
    文|互動百科再過幾天就是清明節了,你們那裡有什麼特殊的習俗嗎?小編這幾天在晚上衝浪發現,青團一下子火了起來,甚至還上了好幾次熱搜。不過,小編詢問了身邊好幾個人,竟然都沒吃過青團。今天,小編就來帶大家了解一下,青團到底是啥?
  • 清明節吃什麼 清明節有哪些食俗
    三月即將結束,而四月即將到來,四月初的清明節也即將到來。清明節不僅是我國的四大傳統節日之一,而且還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清明節主要的風俗活動有掃墓祭祖和踏青遊玩。那麼,清明節有哪些習俗啊?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清明節要吃的「4種」食物,除了青團,其他3種也是要吃的!
    清明節要吃的「4種」食物,除了青團,其他3種也是要吃的!清明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在這一天有很多傳統習俗,比如祭祖,當然還有一些清明節專門要吃的食物,所以接下來要跟大家介紹的就是清明節的一些特色美食,中國地大物博,分南北兩方,因為氣候環境的原因,南北方的飲食習俗不一樣,在清明節這天要吃的食物也不一樣,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 2017年清明節吃什麼好? 清明節12種傳統美食盤點
    2017年清明節吃什麼好? 清明節12種傳統美食盤點時間:2017-04-04 19:47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17年清明節吃什麼好? 清明節12種傳統美食盤點 今天是清明節。清明節吃什麼好?
  • 清明節江南吃「青團」,你的家鄉又吃什麼?
    清明節距今已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節除了掃墓或者踏青外,貌似吃食上也有講究,有些傳統飲食風俗一直保持至今,比如說江南吃青團!【青團】青團,漢族傳統節日食品。吃青團主要是流行於江南一帶的清明節,寒食節等節日。
  • 清明節吃什麼 12種傳統食物
    說到清明節吃什麼,不同地方有不同的飲食習俗,如江南吃青糰子、客家人吃艾粄、廈門吃薄餅……具體清明節吃什麼?小編為您介紹18種節氣美食,不妨來看看清明節的傳統食物吧。  清明節吃什麼?  1、青糰子  清明時節,江南一帶有吃青糰子的風俗習慣。
  • 清明節吃什麼食物好
    >清明節吃什麼食物好2017-03-30 09:40:31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清明節的別稱為寒食節  冬至後一百零五天謂之寒食,從前這天禁火,吃冷食,故又稱「冷節」、「禁菸節」。民間傳說寒食是為了紀念春秋時的介子推被火焚於綿山,晉文公下令禁火。介子推是山西人,所以冷食習俗在山西首先流行。舊時寒食斷火,次日宮中有鑽木取新火的儀式,民間也多以柳條互相乞取新火。春分後十五天為清明,是郊遊的好日子。
  • 吃青團、祭祖先,清明節的習俗怎麼來的?一個流傳悠久的歷史謠言
    4月5日是我們的清明節,與春節、端午、中秋這些陰曆節日不同,這是傳統節日中不多的陽曆節日。古代農曆並非陰曆,而是陰陽合曆,其中年、時按陽曆劃分,由此衍生二十四節氣;月、日則是按陰曆劃分,由此衍生了各種傳統節日。清明節是由「清明」節氣發展而來,到今天自然也就是公曆節日了。不過在唐代以前,清明節並不是一個大節日。
  • 清明節吃什麼 市民現場學做青團和清明粑粑
    清明節不只是祭掃和哀思,也有不少傳承下來的傳統風俗食物。4月4日,在重慶市涪陵區美心紅酒小鎮景區的脫貧攻堅集市處,工作人員製作了最傳統的清明食物——青團和清明粑粑,和遊客一起感受清明節文化。現場教遊客製作傳統食物「好吃,以前在小時候在外婆家裡吃過青團和清明粑粑,早就已經忘了是什麼味道了。」遊客孫小姐說,她很想學習一下是怎麼製作的,回去也做給爸爸媽媽和弟弟嘗嘗。「摘下艾草上面的艾葉,洗乾淨之後用水焯一次,打成汁,和進麵粉裡。」
  • 清明節吃什麼東西食品 中國清明節18種傳統食物介紹
    清明節吃什麼東西食品  在飲食方面,清明節又稱「寒食節」,有些地方還保留著清明禁火吃冷食的習慣。不過,「有些人是不適合吃冷食的。在清明時節,凡是耗損或阻礙陽氣的情況都應該避免。「陽氣」升發是指脾胃的運動收縮,因此人們春季的食慾通常比較好,不過要注意飲食適度,保護脾胃的正常功能。」
  • 清明節傳統習俗有哪些?清明節的由來和全國各地清明節習俗盤點
    全國各地清明節習俗盤點上海清明節習俗上海清明節的主要活動是掃墓、踏青,每年清明前後祭掃出行人次近千萬。由於改革開放推動公墓化的興盛,而相關選址以外省的蘇州、嘉興等地為主。
  • 清明節的由來及清明節來歷及意義 全國各地清明節習俗一覽
    2019年清明節來了,你了解清明節的來歷和傳統習俗嗎?中國地廣物博,不同地方過清明節有哪些不同的方式和民俗呢?小編整理清明節的來歷和全國各地清明節習俗盤點。清明節簡介清明是我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
  • 清明節前後為何要吃青團?還可以吃什麼?
    我們很多南方地區的人到了清明節這天,都會吃青團,但是很多朋友並不知道清明節為什麼吃青團?吃青團的由來:清明節吃青團是為了紀念大將李秀成,李秀成打仗的時候流落到偏遠的地方,沒有吃的很飢餓。這個時候,老百姓為了幫助他,就準備了一些艾草汁和糯米粉混合,做成了美味的青團,據說他吃了之後打了勝仗,正好又是在清明節時期,所以吃青團一直流傳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