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不只是祭掃和哀思,也有不少傳承下來的傳統風俗食物。4月4日,在重慶市涪陵區美心紅酒小鎮景區的脫貧攻堅集市處,工作人員製作了最傳統的清明食物——青團和清明粑粑,和遊客一起感受清明節文化。
現場教遊客製作傳統食物
「好吃,以前在小時候在外婆家裡吃過青團和清明粑粑,早就已經忘了是什麼味道了。」遊客孫小姐說,她很想學習一下是怎麼製作的,回去也做給爸爸媽媽和弟弟嘗嘗。
「摘下艾草上面的艾葉,洗乾淨之後用水焯一次,打成汁,和進麵粉裡。」現場給遊客免費發放青團品嘗的工作人員給孫小姐介紹,景區準備了15斤艾葉和25斤的糯米粉,按3:5的比例和面,蒸製的時候最好是使用粽葉包裹,這樣會讓青團更加清香。
孫小姐邊聽邊問,還用手機簡單的記了下來。忙裡偷閒的景區中餐廳廚師餘勇看到這一幕,也來講了一下清明粑粑的做法:清明粑粑是使用的軟喬草(清明草)和糯米粉製作,將軟喬草切碎,用糯米粉和成麵糊,這個比例依據自己的口味即可,就可以烙成清明粑粑。
不少遊客在一旁聽得津津有味,望著現場擺放的青團、清明粑粑和變成了「綠色」的景區招牌1元饅頭,遊客蔣先生說:「節日裡出來玩,看著這一片綠色系的食物,就特別有食慾,感覺特別健康。」
遊客大包小包買「土味」 附近農戶樂開花
除了吃傳統食物,小朋友還可以現場畫彩蛋,工作人員也給現場遊客普及了清明節的傳統文化習俗。除此之外,脫貧攻堅集市大受遊客歡迎,景區為附近的農戶們免費提供了攤位,農戶們也帶來了自家的「土貨」。
山羊肉、土雞、土鴨、土鵝、青菜、榨菜、橘柑......琳琅滿目的新鮮「土味」,讓遊客們停不下「買買買」的欲望。「前些天已經買了一次這家的土鵝,特別好吃,而且便宜,今天特地過來再賣上一隻。」遊客陳先生說。
景區相關負責人劉永宏表示,清明節傳統文化豐富有趣,除了禁火、掃墓,還有品嘗傳統食物、踏青、蕩鞦韆、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活動。讓遊客體驗這類有意義的社會活動,不僅豐富了節日內容,突出文化主題,還弘揚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清明節期間,景區的脫貧攻堅集市照常開放,農戶們帶來自家的農產品售賣,配合景區活動打折的,景區會按照市場價給予補貼。」劉永宏說,脫貧攻堅集市的開放,不僅讓遊客能夠在遊玩的同時買到便宜正宗的「土貨」,而且也能助力周邊的貧困戶和普通農戶脫貧。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宋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