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魚」知時節當春乃食「鯿」

2020-12-27 手機鳳凰網

  蒜茸水瓜羅秀粉蒸鯿魚

  農家大盆蒸鯿魚

  鯿魚丸浸瓜青

  普寧豆醬蒸鯿魚

  順德公蒸鯿魚

  欖角蒸鯿魚

  芫荽豆腐滾鯿魚湯

文圖/羊城晚報記者 劉星彤

廣東人對「春鯿秋鯉夏三黎」這句俗語,無不耳熟能詳。春天要吃鮮嫩的淡水魚,必定會想到鯿魚。

經歷了水溫偏低的冬天,鯿魚從江的底層向上遊動,浮到水中段,不僅吃到了豐盛的營養物質,身體的活動量也大為增加,因而肉質達到最肥美狀態。從2月直到4月底,市場上買到的鯿魚大都身形肥碩,很容易烹製出一道鮮肥的家常菜———到了5月份,鯿魚的美味指數可就下降了,所以說,好「魚」還要知時節,當春須吃鯿魚!

鯿魚

——淡水魚中的「極品」

鯿魚的外形特徵明顯———身子大、扁寬,頭部小,看著有點兒比例失衡的就是它了。

說起鯿魚中的「名種」,要數曾讓毛主席不吝讚美的武昌魚———1956年毛主席在武漢暢遊長江食過鯿魚後,寫下「才飲長江水,又食武昌魚」的詩句,原本名不見經傳的湖北鯿魚名傳天下。

實際上,相比長江中下遊一帶,廣東的鯿魚並不遜色。在番禺石基鎮清河東路上的品味園酒家,總廚銀師傅告訴記者,由於廣東多鹹淡水交匯地帶,良好的地理位置使得本地亦產出不遜於武昌魚的鯿魚,肉質同樣嫩滑,且味道鮮美。

長期以來,不少嘴刁的老廣認為,鯿魚是上不得臺面的淡水魚,吃起來雖美味,但檔次不夠,營養亦欠佳。其實鯿魚在古書中早有記載———《詩經》中說:「豈其食魚,必河之魴,」這「魴」即是今天的鯿魚。《湖北通志》中亦有「鯿魚……產樊口者甲天下」的字句,可見,若非味美出眾,古人何以對這種魚如此偏愛?說鯿魚是淡水魚中的極品,也許並不為過。

鯿魚的家族成員較多,市場上能買到的主要可以分為三種———

一是生長在長江三角洲一帶的三角鯿,背脊較高,刺高,身子較黑,其口感甜爽、肉質實。由於運輸成本等原因,三角鯿的價格稍貴,被公認為是最好吃的鯿魚。

二是西江鯿,長在西江一帶,魚肚白色,背部為黑色。刺朝上方生,較挺立。其肉質滑,但無三角鯿那樣厚實。

三是自養的淡水鯿,身為白色,背脊較矮,刺向後方生長,是便宜的大眾化魚種,滋味稍遜。

蒸出來的美味———老廣最愛

鯿魚在市場上很容易買到,拿回家收拾乾淨,用在廣東家喻戶曉的清蒸做法烹製,全家人無不喜食。

通常,主婦們將魚收拾並清洗乾淨後,抹乾魚身,用鹽在魚身內外擦勻,而後將薑絲、肉絲、菇絲(或欖角、冬菜)與少許鹽拌勻,鋪在魚身上,淋上生油用猛火蒸熟。

除了最普通的清蒸,坊間亦有不少獨具嶺南鄉土特色的鯿魚做法。其中較多見的,是風行於珠三角一帶的「欖角蒸鯿魚」。這是一道典型的農家風味,在順德一帶尤其流行。

據品味園的銀師傅介紹,欖角本身即是惹味配料,不但可去腥,同時易提升魚的鮮味。在烹製前,可先將欖角經冰糖蒸製,使其帶有絲絲甜味,與本身的苦澀味相融合,作用於鯿魚身,滋味便更是特別。

另一道「農家大盆蒸鯿魚」,適合一家人共同享用,除鯿魚外,還加入了白貝、河蝦及冬瓜,魚身原條呈上或切碎皆可。魚、蝦、貝三樣鮮味經蒸製後,彼此的鮮味交融在一起,匯成老廣所說的「合味」,此時再加入少許豉油,既更入味,同時亦不失卻原味。 漁皇城市明珠酒家的大廚表示,鯿魚的粵式做法始終以蒸為主,既能保留箇中滋味,又與廣東的氣候相宜。為了豐富口味,可在搭配的醬料與食材上花心思,如崇尚原味的「順德公蒸鯿魚」,不加醬油,只用花生油與鹽花調配,烹調時鯿魚不經水衝,而是直接下鍋,最大限度地保留鮮味。

「普寧豆醬蒸鯿魚」則選用普寧香口豆醬,加入魚骨湯調配,口味鹹香。

另一道「蒜茸水瓜羅秀粉蒸鯿魚」,將鯿魚與春天至靚的水瓜相搭配,加入惹味的蒜茸,同樣不遜色。

家庭烹製鯿魚小貼士:

1.挑選:通常說來,1-2斤的鯿魚最好吃,因其處於壯年期,肉質上乘。選購時,應挑個頭大、遊水速度快、雙眼炯炯有神的。

2.處理:和其他淡水魚一樣,鯿魚內腹部的一層「黑衣」腥味最重,烹調前應刮掉,以保證味道鮮美。

3.烹製:清蒸鯿魚等淡水魚最好「先灼後蒸」,把魚放入沸水內燙幾下後再撈起,可除去腥味與血汙,同時防止魚身的可溶性營養成分和水分外溢,最大限度地保證魚肉的鮮味與營養。鯿魚採用生燜、煮或做湯等做法時,一定要先煎,藉助熱油的香味去腥及增加鮮美度。

其他做法亦精彩

———滾、浸、煮

除了各種蒸法,鯿魚亦可與淡湯或清水做出不同的組合,採用滾、浸、煮等方法。總的來說,亦是清鮮的味道。

家庭中易做的「芫荽豆腐滾鯿魚湯」,以濃香醇鮮見長。先將鯿魚煎至兩邊金黃,而後加入淡湯或清水,猛火滾開3-5分鐘。大廚教路,此湯中可加入薑片和肉片,前者去腥,後者增加鮮味,而家庭內滾的時間不妨稍長,可令湯水更濃。豆腐可在調好味後加入,至上碟時放入芫荽。

「魚丸浸瓜青(絲瓜脯)」稍顯麻煩,但並不複雜。需將鯿魚起肉,打成魚膠做成魚丸,與白粥水及瓜脯相配,在春夏之交可幫助消食、養顏。絲瓜青亦可換做苦瓜青,將苦瓜刨成一條條細細薄薄的瓜青,然後放入。

此外,家庭製法亦可採用簡易的生燜法,或做成「番茄煮鯿魚」———將鯿魚切大塊,稍煎一下後加少許湯,放入番茄塊、薑片慢慢煮,最後加入糖、鹽調味,煮成的鯿魚即滋味鮮甜。

劉星彤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鳳凰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焦點

  • 好雨知時節 當春乃發生——雨水後感之
    雨水:好雨知時節 當春乃發生作者:桃源君昨天2020年2月19日14:10庚子年農曆正月(小)廿六雨水至,萬物始萌動春雨至,萬物生。此時大地回暖,雨水潤澤萬物,天地間一派開春氣象。石泉老人書:好雨知時節雨水,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個節氣,一般在每年公曆2月18-20日,這時太陽黃經位於330°。
  • 今日雨水|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今日12時57分迎來雨水節氣口罩遮攔不住微笑病毒阻擋不了勇氣春日的雨水定能衝刷盡陰霾櫻花樹下,期待與您再相遇雨水節氣的到來使人充滿希望它告訴人們嚴寒的冬季就要過去冰封的大地將接受雨露的滋潤在古人眼中雨水的標誌性物候有三一候,獺祭魚
  •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春天是杜浦的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春天是唐伯虎的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裡桃花仙,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春天是佚名的楊柳青青著地垂,楊花漫漫攪天飛。春天是鳥語花香,春天是五彩繽紛,春天是來了。
  •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雨」字飛花令來了!
    果真是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啊。關於「雨」字,有多少飛花令呢?1.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唐—杜甫《春夜喜雨》)2.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宋—嶽飛《滿江紅寫懷》)3.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唐—杜牧《清明》)4.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
  •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很多人只知前四句卻不知後四句更妙
    大家好,這裡是有趣的文字。我們聽雨是在繁忙的生活的生活中的一點愜意,而古人聽雨卻是因為一年的希望。春風吹動,萬物始蒙。是真正的春天到了,也是一年農忙的開始。千年之前,有一位詩人便因為喜春雨而作了一首詩。我們人人都會吟」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文章中常化用的」隨風潛入夜,當春乃發生「,句句名句,美的令人心醉。但是鮮少人知道這首詩還有後四句。今天就讓我們走進詩人杜甫和他的《春夜喜雨》。
  •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看杜甫對春雨的喜愛
    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本文用「好」開頭,來描述雨來的恰到時候,一般來說,「好」是用來稱讚人的優點,「知」是人的感官名次,只有人才有思考,現在用「好」「知」形容春雨,把春雨擬人化,引起與讀者的共鳴,春天是萬物生長的季節,春雨此時降落在大地,滋潤萬物,不正好符合時機嗎?後句驗證了春雨的「好」,點出了好的原因。
  • 杜甫「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中的「發生」何意?能懂的是高手
    《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詩看上明白如話,但其中有兩個字卻並不好理解,這就是「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中的「發生」。它看起來簡單,但不少人卻理解錯了。或許有朋友會說,這個「發生」不就是春雨下下來了這個事實嗎?我們平時也經常會說「發生了一些事情」,難道不就是這個意思嗎?如果是這樣理解,就顯然太大白話了。
  • 春雨: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文/宋佳璐)
    杜甫寫過這樣一首詩: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杜甫在這首詩中把春雨寫的很靜,給人一種它輕輕的來,又輕輕的去了的感覺,更給人一種春雨一定是這麼安靜,這麼柔和,但不一定都是這樣的,有時,春雨也會很頑皮。春雨像是一個頑皮,活潑的孩子。
  •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十場最好的雨,十首最美的詩詞
    沾衣欲溼杏花雨3、春夜喜雨唐 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洋溢著詩人的強烈的喜愛之情。詩人運用擬人手法,細緻地描繪了春雨的特點和成都夜雨的景象,熱情地謳歌了來得及時、滋潤萬物的春雨。詩人對春雨的描寫,體物精微,細膩生動,繪聲繪形。全詩意境淡雅,意蘊清幽,詩境與畫境渾然一體,是一首傳神入化、別具風韻的詠雨詩。
  •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每次下雨都會想,如果不下雨該多好。懂事後,知道了雨水有很多好處,雨水可以淨化空氣,雨水可以滋潤大地,萬物生長靠太陽,也靠雨水。前幾天,天氣很熱,溫度從20多度一下升到37度,想著,還沒到立夏,夏天就來了嗎?今年的夏天來得太早了吧。熱了兩天,又慢慢降溫了。今天,一大早起來,涼涼的,拿起手機看了看天氣預報,顯示的是未來三天都有雨。
  • 吃魚好時節 春季食魚有訣竅(組圖)
    (原標題:吃魚好時節 春季食魚有訣竅(組圖))   春季,魚類開始外出覓食
  • 當春乃發生——西安「春發生」的美味故事
    浙江在線陝西西安4月5日訊(特派記者 沈正璽)4月5日下午,第七屆「全國網絡媒體陝西行」活動走進春發生飯店,「春發生」是西安餐飲名店,以腸子、肚子為主料的「葫蘆頭泡饃」,是西安有口皆碑的名吃。  走進春發生的大廳,滿滿當當一桌子展示的精美菜品,賺足了大家的眼球,更吊足了大家的胃口。春發生飯店始建於1920年,是以經營陝西地方風味小吃「葫蘆頭泡饃」聞名的老字號飯店。二十年代的一位文人在品嘗了該店用料考究、味香不絕的葫蘆頭泡饃後,興致頓生,遂取杜甫《春夜喜雨》詩中「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的名句,為該店題寫了店名「春發生」,從此,店裡的生意開始興旺發達。
  • 視頻|雨水:豬油八寶飯,當春乃發生
    杜甫有詩:「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正逢農曆新年中的雨水節氣,也著實為節日增添了祥瑞之氣。此時自己動手製作一款豬油八寶飯也有著吉祥與平安的寓意。這一年之首的手作料理美食令人期待又興奮,濃烈的節日氣氛也隨之氤氳開來。雨水節氣,氣溫回升,降水增多。
  • 春來魚鮮躍 水產界的小鮮肉是誰?
    此時不食,可能便要與這些上好的江鮮海鮮擦肩而過,再苦等一整年了。因而這趟覓食之旅,只有一個宗旨:鮮!從淡水的河鮮、長江江鮮到珠江口海域的海鮮,原來城中有這麼多甘香、鮮甜滋味!A 【江中鮮】近期,從長江裡捕撈出來或者養殖的各種江鮮,會大量地在當地的水產市場上市銷售。而城中幾乎每家江南菜館的招牌上,鰣魚、河豚和各種江鮮魚類都是近期的主打。
  • 魚味無窮,食在鄱陽 看完流口水
    食 在 鄱 陽鄱陽自古「稻飯魚羹」,是江南「魚米之鄉」,魚是除稻之外的主食之一。長此以往,食有所擇,燴有所究,從而形成了色濁、味膩、鮮辣的獨特風格,且「無魚不成宴」。又有「鄱陽四時魚」之說,便是春鯰、夏鯉、秋鱖、冬鯿「視時而食」的講究。再有那「鄱陽三鮮」的銀魚、鳳尾魚、鰻鱺,鄱陽人的桌上常客,卻能讓你直呼饕餮。
  • 春季要釣好大眼鯿,這些釣法馬虎不得!
    大眼鯿又名伍氏華鯿,外形與翹嘴魚、白條魚相似。獨特的區別是眼睛又大,身體側線鱗54~60;背鰭條短,最長分枝鰭條小於頭長;臀鰭條略少,基部稍短。為一群小型魚類,側扁,頭後背部隆起,腹部明顯下凸,尾柄短而高,從腹鰭甚至肛門間有腹稜。
  • 穀雨時節,不負好時光!
    「時雨乃降,五穀百果乃登」。 穀雨最主要的特點是春雨綿綿,有利於穀物生長。雨生百穀,反映了「穀雨」的農業氣候意義。它是古代農耕文化對於節令的反映。 白居易在《春日閒居三首》中寫道:「陶雲愛吾廬,吾亦愛吾屋。屋中有琴書,聊以慰幽獨。是時三月半,花落庭蕪綠。舍上晨鳩鳴,窗間春睡足。
  • 杜甫《春夜喜雨》詩賞,好雨知時節,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詩歌賞析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這句詩,把雨擬人化,說它「知時節」(它是一場「懂事兒」的雨),從而表現作者對這場雨的誇讚,同時也流露出作者的喜悅之情。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 「百花」當春乃發生(報告文學)
    當春乃發生(報告文學)施秀萍2020年9月中旬,《甘肅日報》脫貧攻堅宣傳周採訪團走進甘肅省白銀市靖遠縣,副總編輯王東帶隊,我是隊員之一。房乃發是靖遠縣融媒體中心主任,負責對接相關採訪事宜。自明1437年靖遠建衛至清道光年間,靖遠房氏一門習文尚武,屢出名宦將才,任職將軍、守備、同知、學正、訓導及恩貢者就有二十餘人。當然,這些只是能在歷史文化遺蹟中,尋找到的一星半點。二「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房乃發之名蓋出自杜甫之詩。
  • 鯿花(長春鯿)都藏在什麼地方,如何找到它們?
    鯿花,學名長春鯿。長的有點象武昌魚,又不是武昌魚。這魚不大,小者七、八兩,大者一、二斤。莫看其小,鯿花最肥。吃起來,又肥而不膩。因為鯿花雖然脂肪含量極其豐富,卻又不是長滿肥油,脂肪含在肌肉中。肉嫩味鮮。鯿花可煎可燉,煎燉皆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