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發祛毒豬肝腸到武漢 為戰"疫"一線補充營養

2020-12-20 新華網山東頻道

2月17日,祛毒豬肝腸等物資即將從山東青島發往湖北武漢

  2月17日下午5時,滿載3.8噸青英董氏祛毒豬肝腸和麵條等食品、共計8.6噸物資的貨車從山東青島啟程前往湖北武漢。這些豬肝腸將被送上武漢戰「疫」前線,為青島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送上既營養又溫暖的家鄉味道。

  「前線條件很艱苦,我們的醫療隊員們每頓定點供應一個盒飯,駐地附近沒有超市開門,更沒有外賣,我們這些北方的小夥子有時還真吃不飽,因為常常工作到深夜,回到賓館時盒飯有時候都冷了。」青島大學附屬醫院院長、教授董蒨收到來自前線的信息後,心裡五味雜陳,在緊急往武漢調運物資的同時,也向身邊的朋友求助,希望給前線的醫護人員們送上更有營養的方便食品,讓醫療隊員們以強健的身體完成任務,平安凱旋。青島日辰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華君得知此事後立即行動,兩人將目光鎖定在祛毒豬肝產品上。

  2019年,董蒨教授領銜的一項課題獲得2019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而此次捐贈的祛毒豬肝腸就是董蒨教授帶領科研團隊在研發過程中的延伸科研成果。青島大學數字醫學研究院祛毒豬肝研發項目的主要負責人之一夏楠說,豬肝營養豐富,不僅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鐵、蛋白質、B族維生素、煙酸、葉酸,還含有鈣、磷、鋅、硒等礦物質,被譽為「營養寶庫」,但豬肝是豬體內最大的毒物中轉解毒器官,含有有毒的代謝產物和和各種有毒物質。而董蒨在研究中將對人類肝臟的研究成果延伸到了豬肝上,通過對豬肝的超微結構、細胞組織學和解剖學等方面的科學研究、論證,提出了具有獨創性的生鮮豬肝祛毒方法,能有效解決目前豬肝食品中的殘留毒素問題,獲得了四項國家發明專利及日本發明專利,德國、法國、英國的發明專利也已落地。

青島萬福集團的車間正在全力生產祛毒豬肝腸

  張華君決定給前線的白衣戰士們捐贈用祛毒豬肝做成的豬肝腸時,距離下一次給武漢送物資的日期已不到5天,留給青島萬福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生產時間非常緊張。青島萬福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史蕾對這份「有意義的定單」非常重視,連夜組織人員籌備。為了趕工這批送往抗「疫」一線的食品,他們開動了所有能用的生產線,也召集了所有能夠上班的員工,終於趕在2月17日上午完成了3.8噸豬肝腸的生產,經過加工處理,祛毒豬肝腸的口感要優於普通豬肝,而且方便食用,易於存儲,讓一線的醫護人員吃得更安全、放心。

  除了3.8噸的祛毒豬肝腸,張華君還購買了500多箱非油炸速食麵,不同於普通的方便麵,這種麵條是加熱即食的健康食品,每包麵條配上一袋日辰食品生產的調料。「有芝麻醬、麻辣、香菇和蔥油四種口味,就希望他們從醫院回到住處後能再吃上一口健康的熱面。」張華君還為前線醫療隊員們準備了多種蔬菜鮮食湯,菌蔬芙蓉湯、山藥銀耳湯、紫菜蛋花湯、西紅柿蛋花湯……張華君恨不能把能想到的方便又營養的食品都送給前線的醫療隊員。「希望醫療隊員們忙碌一夜後,回到房間能吃上一碗熱騰騰的麵條,吃上一根有營養的祛毒豬肝腸,喝上一碗補充維生素的熱湯。」張華君說。(黃飛 陳曦)(完)

相關焦點

  • 青島研發祛毒豬肝腸送往武漢戰「疫」前線
    17日下午,滿載3.8噸祛毒豬肝腸和麵條等食品的車輛整裝待發,前往武漢。這些豬肝腸將被送上武漢戰「疫」前線,作為青島援鄂醫護人員的營養輔助餐食。身在異鄉抗「疫」一線,他們將吃上青島研發、生產、捐贈的祛毒豬肝腸,嘗到來自家鄉的味道,感受來自家鄉人民的溫暖和牽掛。
  • 目的地:武漢!3.8噸高科技豬肝腸承載家鄉的溫暖與牽掛
    企業加班生產送往武漢的祛毒豬肝腸。    「感動!期待!爭取讓在武漢的援鄂醫護人員吃上家鄉人民送來的豬肝腸。」青島大學附屬醫院援鄂醫療隊隊長牛海濤有些激動。17日下午,滿載3.8噸祛毒豬肝腸和麵條等食品的車輛整裝待發,前往武漢。這些豬肝腸將被送上武漢戰「疫」前線,作為青島援鄂醫護人員的營養輔助餐食。
  • 這是一個充滿愛的故事:青島研發祛毒豬肝送往武漢前線,助力抗擊新...
    半島記者 齊娟「下午3點我們將3.8噸的青英董氏祛毒豬肝腸和麵條全部裝到貨車上,下午4點這些物資將運往武漢送給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他們將吃上青島研發、生產、捐贈的祛毒豬肝,能夠提高他們的免疫力,改善生活條件,同時也感受來自家鄉人民的溫暖和牽掛。」青島日辰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華君激動地說。
  • 青島大學:3.8噸祛毒豬肝腸送往戰「疫」前線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孫軍)連日來,3.8噸青英董氏祛毒豬肝系列產品送到武漢戰「疫」醫護人員手裡。「青英董氏」祛毒豬肝專利技術是源於2019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即由青島大學附屬醫院董蒨教授領銜的 「基於小兒肝膽胰計算機輔助手術系統研發、臨床應用及產業化」項目、國家「十二五」重大課題研發成果的拓展研究新產物。「青英董氏」祛毒豬肝利用獨創的中國和國際專利保護技術將生鮮豬肝進行了「祛毒」處理,有效清除了豬肝內殘留的內毒素等有害物質,解決了百姓關於豬肝可能存在毒素的擔心。
  • 8萬袋速食粥馳援武漢,為一線防疫人員補充能量
    在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後,魅力廚房所屬東錦集團第一時間組織人員與物資,向各地戰「疫」一線捐出了價值千萬員的百萬瓶「日加滿」飲料,還先後向全國20多個城市的40餘家醫院,20多個派出所、特警支隊、交警大隊及志願者協會
  • 豬肝腸: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的意外收穫
    1月12日,在海信CAS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座談會上,青島大學附屬醫院院長董蒨在講述完海信CAS的「故事」之後,現場向媒體記者推薦起了這次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的「意外收穫」——使用外科手術方式祛毒後的豬肝腸。豬肝腸背後,是一個真實的科學研究和探索故事。
  • 費列羅同心戰「疫」再行動 愛心物資馳援武漢一線白衣戰士
    今日,滿載著5.4噸,共計1303箱,價值約135萬人民幣的費列羅愛心物資專車陸續駛往武漢市金銀潭醫院、武漢市肺科醫院、武漢市中心醫院、武漢中醫醫院、武昌醫院及亞心總醫院等6家新冠肺炎定點收治醫院。包括費列羅ROCHER榛果威化巧克力、健達繽紛樂及健達巧克力在內的全線標誌性產品承載著公司點滴責任之心,致敬為疫情防治築起護佑生命堅固防線的白衣人民戰士。
  • 市北公安戰「疫」一線,全力以赴堅守青島主城區西大門
    黨建引領,讓黨旗在戰「疫」中高高飄揚。疫情期間,每天途徑收費站進入青島市區的機動車達1500餘輛。為防止感染病毒人員或疫區密切接觸人員混跡其中,入關進青,給青島主城區的安全造成極大威脅,查控任務十分艱巨。
  • 昨天黃燜圓子今天粉蒸肉,武漢餐飲人堅守戰「疫」一線
    3月8日,武漢國際會展中心方艙醫院的患者施先生感慨。這得益於武漢餐飲人奮戰在抗擊疫情一線,夜以繼日地默默守「胃」。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我市民營企業家、商會組織積極響應號召,主動作為。從2月5日起,武漢豔陽天酒家多位省級、市級非遺技藝傳承人,連續奮戰在供餐一線,先後承擔了8家方艙醫院近30支外地醫療隊和患者的供餐任務,並為多個支援湖北醫療隊駐地以及醫療機構等配送一日三餐。「每天從我到普通員工都是凌晨到店,深夜離開。」董事長餘震彥說。
  • 河南廚師赴武漢《戰「疫」日記》被河南省圖書館收藏
    6月3日上午,河南廚師赴武漢戰疫文獻記錄《戰「疫」日記》贈書儀式在河南省圖書館舉行。武漢封城抗疫期間,鄭州市餐飲與飯店行業協會組織發起了「河南廚師赴武漢用美味奉獻愛心」活動,6名廚師逆行武漢,支援在武漢市青山區抗疫一線的300餘名河南醫務人員,為他們提供支援保障。《戰「疫」日記》以餐飲行業的獨特視角記錄了6名廚師在武漢抗擊疫情期間的日常點滴,內容真誠樸實,情深意切。
  • 戴生岐:為馳援武漢抗疫醫療隊凱旋而歸作
    戴生岐:為馳援武漢抗疫醫療隊凱旋而歸作 為馳援武漢抗疫醫療隊凱旋而歸作(外兩首) 戴生岐 九州方圓山水佳, 仁愛大樹萬古發。
  • 新鄉醫學院三全學院:4名實習學生奮戰在武漢戰「疫」一線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李樹華 通訊員 王德勝  3月3日上午,在武漢戰「疫」一線的郝鶯歌等四名新鄉醫學院三全學院學生,收到了母校的隔空祝福。
  • 鳳城戰「疫」:將「暖一線」進行到底
    鳳城戰「疫」,如火如荼,防疫一線人員的辛勤堅守牽動著無數人的心。病毒無情,人間有愛。鳳城大地湧動起「暖一線」熱潮,為前方提供強有力的後勤保障,彰顯鳳城人民有情有義有擔當的大愛情懷。愛心凝聚,溫暖在一線有難一起扛,共分擔才更堅強。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始終牽動著每一位鳳城人的心。面對這場戰「疫」,越來越多的黨員幹部、企業、個體經營戶、普通群眾、志願者紛紛響應市委、市政府的號召,他們不僅積極投入到抗擊疫情的隊伍中,還踴躍捐款捐物,用實際行動溫暖這座城市。
  • 劉嬋:戰「疫」一線的「指揮員」+「戰鬥員」
    劉嬋:戰「疫」一線的「指揮員」+「戰鬥員」 2020-06-12 16: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黨建引領丨戰「疫」一線 市北公安全力以赴堅守青島主城區西大門
    黨建引領讓黨旗在戰「疫」中高高飄揚膠州灣大橋環灣南收費站是進入青島市主城區的重要門戶和通道,也是青島市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重要防線。疫情期間,每天途徑收費站進入青島市區的機動車達1500餘輛。為防止感染病毒人員或疫區密切接觸人員混跡其中,入關進青,給青島主城區的安全造成極大威脅,查控任務十分艱巨。
  • 19天,20萬份鮮食助力戰「疫」一線
    疫情發生以來,Today全力為湖北戰「疫」一線籌集防護物資。1月28日與長江日報-長江網聯合發起「助力戰『疫』一線飲食保障行動」,為定點救治醫院、綜合醫院、社區醫院配送鮮食等物資。截至2月15日12時,累計為抗疫一線區域配送732次,提供鮮食209299份、其他補給品134423份。
  • 河南廚師赴武漢戰疫記錄《戰「疫」日記》亮相省圖書館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張叢博 6月3日,河南廚師赴武漢戰「疫」文獻記錄《戰「疫」日記》贈書儀式在河南省圖書館舉行。鄭州市餐飲與飯店行業協會向河南省圖書館捐贈《戰「疫」日記》70冊,省圖書館向協會頒發了收藏證書。
  • 「武漢伢」王恆瑋:為「戰」疫,我們全家堅守崗位
    新華社南寧4月8日電題:「武漢伢」王恆瑋:為「戰」疫,我們全家堅守崗位新華社記者胡正航、陳一帆一張退掉的返鄉車票,一場跨越千裡的特殊「團聚」……2020年初,和家人在不同地點、不同崗位共同堅守的日子,是王恆瑋永遠難忘的經歷
  • 關愛一線抗疫醫務人員 匹克捐贈1000雙態極2.0
    匹克作為一家民族企業,面對疫情救援物資短缺的情況下積極支援,通過國外的合作夥伴採購到3000多套防護服,以及300多個護目鏡,並第一時間捐獻到湖北抗疫一線  2020年4月20日,匹克舉辦了主題為「精,益求精」的科技新品」雲發布會,在發布會上匹克體育CEO許志華承諾:向武漢醫務人員,捐贈1000雙態極2.0「百毒不侵」專屬配色跑鞋,以此來感謝奮戰在抗疫一線的醫務人員,正是因為他們不畏生死,與病魔較量,才使疫情取得了階段性勝利,向他們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 美國麻州華僑華人齊心戰「疫」 支援一線醫護人員
    其中萊剋星頓鎮華人協會自2月15日起,就開始為中國戰「疫」籌集善款,購買醫用物資。萊剋星頓鎮華人協會會長王華祖籍四川,曾經在華中科技大學兼職,他說自己也是「半個」武漢人。每天疫情的變化,牽動著他的心。與許多心繫祖籍國的華人一樣,他決定站出來組織捐款。在行動!麻州華人齊心戰「疫」 支援一線醫護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