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上滑動閱覽
街頭烤鴨攤上,一隻烤鴨僅賣18元左右。面對如此價格,有人心動,有人心有疑惑——
低價烤鴨,能放心吃嗎?
烤鴨,是不少人的「口中所好」。在大飯店裡,烤鴨動輒上百元一隻。在街頭,市民有時甚至花18元左右就能買一隻色香味俱全的烤鴨。
面對這種價格低廉的烤鴨,不少市民心中產生了疑慮:這種鴨子能放心吃嗎?
近日,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現象:
街邊的低價烤鴨
很受歡迎
每到傍晚下班時分,市區的一些街頭,總會出現幾個賣烤鴨的小販。他們賣的烤鴨,每隻售價從十八九元到二十三四元不等,不僅看起來色澤紅潤,吃起來也口感脆爽。
在市區光榮路附近,一些烤鴨攤掛著剛出爐的烤鴨,各個油光發亮,外焦裡嫩。隔著老遠,就能聞到一股油脂香味。而且,這種鴨子的價格也比較親民,每隻僅賣18元左右。很多下班路過的市民都會買上一隻,拿回家解解饞。
一家烤鴨攤的攤主說,他賣烤鴨已經兩年多了。生意好的時候,一天能賣掉10多隻鴨子;生意差的時候,一天也能賣掉四五隻。
這名攤主說:「主要是在下午賣貨,很多人下班時都會順道帶只烤鴨回家。」
聲音:
太便宜了
會不會有問題
面對這誘人的低價鴨子,有人高高興興地大快朵頤,也有人並不買帳。
市民李先生一家很喜歡吃烤鴨。不過,他們主要是在熟悉的烤鴨店買,每隻的價格約為40元。對於路邊的這種低價烤鴨,他們從沒買過。
李先生說:「那麼大一隻,才賣這個價錢。這些鴨子太便宜了,會不會有什麼問題?」
不少市民認為,偶爾吃一次不要緊,吃多了肯定對身體不好。
調查:
飯店和小攤
用的不是同種鴨子
針對市民的疑問,記者採訪了河北樂壽鴨業有限責任公司行政部經理張曉東。
張曉東介紹,除了運營成本不同之外,街邊烤鴨攤跟知名烤鴨店裡的烤鴨差價那麼大,主要是因為使用的鴨子品種不同。
正規烤鴨店用的都是「北京鴨」,這種鴨子出欄重量都在3公斤以上,其生長周期長,飼養成本高。而街邊烤鴨攤用的通常是「小白條鴨」。
「小白條鴨」30天就能出欄,重量一般不超過兩公斤。在飼養環節,一隻雛鴨的價格約為3.2元。雛鴨飼養30天後,飼料成本約為7元,疫苗、抗體、消毒藥水等防疫成本約為0.2元,人工費和設備折舊費約為1元。因此,一隻「小白條鴨」的飼養成本約為11.4元。
養殖戶以每隻13.5元的價格將「小白條鴨」賣給屠宰廠。在工廠,屠宰、加工每隻鴨子的成本約為兩元,再加上收購的價錢,共計15.5元。
屠宰廠加工後的鴨子是拆開來賣的,售賣每隻鴨子的利潤約為0.7元,其中鴨子主體的售價約為8.2元,鴨絨、鴨胗、鴨掌、鴨舌、鴨腸等部位的售價一共約為8元。街頭烤鴨攤只用鴨子的主體,而物流、烤制的費用分別為每隻3元、兩元。這樣算來,一隻街頭烤鴨的成本約為13.2元。
因此,街頭烤鴨賣18元一隻,可以賺錢。
雖然從生產流程上看,只賣18元左右的街邊烤鴨能夠賺錢,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市面上所有18元左右的烤鴨都符合食品安全規定。對此,有業內人士表示,市民購買烤鴨時,應該選擇證照齊全、環境衛生條件較好的正規商家。
此外,鴨子不同,口感也肯定不同。正規烤鴨店裡的「北京鴨」,生長周期長,脂肪多,適合做烤鴨。街邊烤鴨攤用的「小白條鴨」,生長周期短,肉質嫩,肉量低,更適合燉著吃。
視頻據無錫新聞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