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滅絕後第一代海洋霸主,體長18米、又細又長,將鯊魚當小菜!

2020-12-16 騰訊網

在恐龍滅絕時,曾統治海洋的巨型海生爬行動物也跟著滅絕,造成了海洋出現2500萬年的權力真空,從而被鯊魚牢牢佔據。而面對小行星撞擊、火山噴發後出現多樣的環境,陸生脊椎動物也趁機進行登峰造極般的演化,不過大海豐富的食物資源還是令其非常著迷。於是就有許許多多的陸生脊椎動物重新返回海洋,再一次地適應了水中的生活。

在始新世(距今約5千萬年前)時期,陸地出現一種叫巴基鯨的水陸兩棲四足動物,被學界認為是最古老的鯨。經過多年的迭代更新,大約在4000萬年前,它們演化成了恐龍滅絕後的第一代海洋霸主——龍王鯨。

海中「龍王」,古鯨亞目中的明星物種!

龍王鯨(學名:Basilosaurus),又名械齒鯨(Zeuglodon),屬於已滅絕的古鯨亞目龍王鯨科物種,生存在距今4000-3500萬年前的始新世,生活在北美與北非的淺海環境中。

人類最早發現龍王鯨的化石是在1830年,當時的研究人員在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發現一些大型化石,其中兩塊脊椎骨化石在1832年被送到美國哲學會解剖學家理察·哈蘭(Richard Harlan)博士手中。哈蘭以為是一種巨大的海洋爬行動物,隨即將其屬名命名為:Basilosaurus,其希臘文原意為「帝王蜥蜴」。

隨後哈蘭博士陸續收集了一些「帝王蜥蜴」的牙齒、頜骨和其他骨頭化石並在1839年帶到了英國,英國皇家外科醫學院的著名比較解剖學教授理察·歐文(Richard Owen)對它們進行了檢查。當時歐文試圖確定這些化石是屬於哪種大型爬行動物,是否屬於恐龍。結果他詳細研究脊椎骨相關化石後發現,它不是什麼恐龍或其他爬行動物,而是一種哺乳動物。因為其牙齒化石顯示的是屬於哺乳動物特徵的異型齒,於是他提議將該物種重命名為「Zeuglodon cetoides」。

然而,基於分類命名法規的命名優先權,龍王鯨的屬名必須被保留,所以我們中文將其翻譯為「龍王鯨」。有趣的是,在龍王鯨被驗明正身後,有個叫亞伯特(Albert Koch)美國人在1845年收集了一批龍王鯨化石,拼成了一條長達34.7米的「大海蛇」,四處展出收取門票。遺憾的是,在1871年的一場大火中,龍王鯨化石被付之一炬。

恐龍滅絕後第一代海洋王者,體型苗條、修長,戲稱「麵條鯨」!

撒哈拉沙漠在史前屬於熱帶淺海,是一片汪洋。自19世紀後期以來,古生物學家在埃及南部法尤姆省的沙漠深處一處遺址(被稱為「鯨之谷」)裡挖出很多古鯨化石,其中關於龍王鯨的化石就有500多件。由此古生物學家們還原了龍王鯨的真實面貌。

從體型上看,龍王鯨全長約為18米左右。但和現代鯨類相比,龍王鯨的身體更纖細、瘦長,最寬也不超過2米,因此也被網友戲稱為「麵條鯨」,故古生物學家推測其體重不會超過15噸

而據化石研究發現,龍王鯨的骨盆與後肢(0.6米的小短腿)在逐漸退化,其頸部變短,前肢可發揮划槳功能,短小的後肢在遊水時並不起作用;腰椎尾椎發達,是較為自由鬆散的連結結構,使得脊椎骨具有更大的扭曲能力,可充分地上下擺動,因而能遊動推進。

但即便如此,龍王鯨在始新世的海洋中絕對是體型最大的生物,並位在食物鏈的頂端。因為在它的骨骼中所保留下來的胃含物,發現含有鯊魚的牙齒和魚、海牛、烏龜和小型鯨豚骨頭遺骸。而龍王鯨的牙齒化石磨損嚴重,表明它在進食時會咀嚼。而在很多「多留頓鯨(Dorudon Atrox)」的骨頭上發現咬痕,並且咬痕多集中在頭骨,顯示龍王鯨曾向多留頓鯨發出致命一擊,證實它不屬於清道夫型的食腐(屍)動物。

另外從部分矛齒鯨顱骨化石上殘餘的齒痕進行推算,龍王鯨的咬合力可高達1.6噸(3600磅/平方英寸),或為最強咬合力的哺乳動物。而鯊魚在享受了2500萬年的無敵後,在擁有如此苗條又頗具咬合力的大海怪面前,一時間被打得抱頭鼠竄。不過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飽受壓迫的鯊魚家族演化出史上最carry的鯊魚——巨齒鯊……

黯然落幕,一代比一代強!

通過掃描龍王鯨骨骼化石發現,龍王鯨的脊椎骨不像現代鯨類的實心,反而是空心的,或充滿了骨髓液。理論上講,脊椎骨出現中空結構很容易因內外壓力不平衡導致脊柱受傷。如果壓力太大,椎骨會被壓碎,所以龍王鯨只能在淺海裡稱王稱霸。同時龍王鯨的頭部沒有像現代鯨類一樣具備額隆(melon)、腦部也較小,沒有回聲定位功能,因此科學家推測龍王鯨日常獨居,在淺海裡遊蕩捕食、見誰吃誰,只到繁殖期才會湊一塊。

正當龍王鯨在淺海裡浪蕩時,在距今3400萬年前的始新世-漸新世過渡期,地球發生持續40萬年的氣候劇變。那時全球氣溫下降8℃,南極的冰蓋急劇擴大;海平面下降導致大片淺海消失。適應不了冰冷海水和深海環境的龍王鯨在饑寒交迫的情況下,一代天驕就此黯然退出了歷史舞臺。

但正所謂「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在龍王鯨為代表的古鯨亞目滅絕後,現代鯨類中的齒鯨亞目、鬚鯨亞目迅速崛起,重新接管龍王鯨的生態位,並在1300萬年前,誕生鯨類家族最強戰力——利維坦鯨。直到如今,地球海洋依舊被鯨類統治著。

綜觀脊椎動物的演化史,鯨類無疑是非常成功的一個類群。它們為重返海洋,從陸生到水生,身體結構做出了一次次偉大的蛻變。而它們的演化還在進行,我們人類不應過多幹預,未來還有很多「鯨」奇奧秘等著我們去發現......

—END—

相關焦點

  • 滅絕的遠古巨獸古蜥鯨,吃的蝦竟然是地球霸主?
    一、滅絕的遠古巨獸古蜥鯨世界上最早的鯨魚:古蜥鯨。古蜥鯨也叫作械齒鯨,是一種肉食性鯨魚,身長18米,是大白鯊身長的3倍。根據最近發現的化石告訴我們,大約在5000萬年前,海洋中出現了最早的鯨魚,也是海洋中唯一的哺乳動物。據推算,鯨魚的祖先很有可能就是從中獸進化而來的,中獸是生活在溪流邊的哺乳動物,它們體長只有2.4米,以魚為食,但是經過一系列的演變之後,進化成步行鯨。
  • 海洋中的可怕捕食者,鯊魚和海洋霸主的愛恨情仇
    ,軟骨魚類和真骨魚類倖存,至此軟骨魚類迎來了最鼎盛的時期,各種奇形怪狀的鯊魚層出不窮,例如著名的「旋齒鯊」,科學家為了搞清楚它螺旋狀的牙齒長在哪裡消耗了不少的腦細胞。好景不長,就在鯊魚從大滅絕中恢復過來準備重新登頂海洋霸主之位時,大量的陸生脊椎動物選擇重返海洋,它們就是著名的「海洋爬行動物」,就在軟骨魚類和海洋爬行類動物爭奪海洋霸主寶座的時候,現代鯊魚的祖先「板鰓亞綱」誕生,鯊魚再次迎來了巔峰時期。
  • 巨齒鯊從未滅絕?咬合力達18萬牛的史前霸主,或躲在海洋最深處!
    雖然科學家也沒有證據表明巨齒鯊在數百萬年前滅絕,但同樣並不意味著巨齒鯊會藏在海洋的某個地方。而在人類歷史上,有許多目擊者聲稱他們曾見過巨大的鯊魚,還有各種各樣的巨型鯊魚插圖,甚至還有一些照片。其中最著名的照片是1942年一艘德國潛艇在開普敦海域附近搜索盟軍艦隊,意外碰到了疑似巨齒鯊的海洋動物並拍下了照片。
  • 恐龍時代的海洋霸主是誰?滄龍真能幹掉霸王龍嗎?
    說起恐龍時代的霸主,可能大家腦海中中就會浮現出滄龍,很簡單,因為《侏羅紀世界》中滄龍躍起一口咬下大半條條鯊魚的長鏡頭肯定嚇了大跳,也就是這個鏡頭,讓筆者在下載的高清片源中翻來覆去把玩了好幾次!要說恐龍時代的霸主可不少,因為恐龍時代實在是太久了,從2.3億年前的三疊紀到侏羅紀再到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晚期,橫跨地質史將近1.6億年,所以在這漫長時間中,霸主可多了!
  • 恐龍存在1億多年後就滅絕了,為什麼鯊魚卻存在了5億多年?
    如今可以說人類是地球的主人,而前一個主人就是那些體型強大的恐龍。我們都知道,恐龍早在很久以前就已經滅絕了,但在滅絕前,它們已經稱霸了地球將近1.6億年的時間,這個時間也算是很長的了,但是還有一種生物在地球上的存在時間更長,那就是鯊魚。
  • 史上最成功的海爬家族,體長40釐米到26米不等,碾壓同期蛇頸龍
    生命起源於海洋,但在遠古時期,有些生物登上陸地後,又返回到了海洋生活,如現存的鯨、已滅絕的魚龍等。在恐龍統治陸地、翼龍主宰天空之時,稱霸全球海洋的動物就是魚龍。
  • 鯊魚存在了5億多年,而恐龍只存在一億多年,鯊魚有什麼秘訣?
    看過電影《巨齒鯊》的朋友想必都會對影片中擁有巨大牙齒的巨齒鯊心有餘悸,而每當我們提起海洋中最可怕的物種,第一個想到的可能就是鯊魚了。鯊魚是目前已知的地球上體型最大的魚類,它們的體重可以達到20噸,身體可以長到三層樓那麼高。鯊魚是當今海洋世界中當之無愧的霸主,位於海洋食物鏈的頂端。
  • 最強的海洋恐龍有哪些,海裡面最厲害的恐龍你絕對不知道!
    注意以下幾種遠古海洋動物只是名字帶有龍,並不是恐龍,為了方便下面簡稱為海洋恐龍史前時期的地球物種非常豐富,除了陸地具有代表性的動物恐龍外,海洋裡還生活著各種兇猛異獸,從已知地球上發現的動物來看,海洋裡的動物無疑體型更為巨大
  • 鯊魚躲過多次物種滅絕,如今因為人類,它們將面臨滅絕!
    人類除了對宇宙之外的事情感興趣之外,對大海深處的生物極為感興趣,因為科技有限,大海被蒙上了一層神秘面紗,說起大海大家都會聯想到鯊魚,甚至有很多電影都和鯊魚題材有關,很多人非常害怕鯊魚會攻擊人類等等,然而近幾天科學家發布了一項新數據,或許在未來地球上再也不會出現鯊魚的身影了,為何海洋霸主會消失呢?
  • 恐龍滅絕之後的地球霸主,主要以鱷魚為食,至今後代仍在人間
    恐龍作為地球霸主,曾統治了地球1.6億年的時間,相比之下人類才在地球進化了十幾萬年。恐龍時代在6500萬年前突然終結,那麼在恐龍滅絕之後,誰成為了新的地球霸主呢?首先,恐龍滅絕後地球上許多地區出現了劇烈的氣候變化,大型生物基本銷聲匿跡,但僥倖存活下來的巨獸依然有不少。當時的地球屬於群雄爭霸的時代,恐鳥和鱷魚都橫行一時。然而說到此時的地球霸主,卻是另外一種巨獸。它是一種蛇,名叫泰坦蟒。泰坦是傳說中的巨人,可想而知泰坦蟒的體型有多大了。
  • 恐龍滅絕後人類誕生前,地球霸主是誰?多數人談之色變!
    恐龍滅絕後人類誕生前,地球霸主是誰?多數人談之色變!在地球環境逐步變化的情況下,曾經統治地球1.6億年的恐龍時代,在6500萬年前被終結。在恐龍之後又進入了人類時代,那麼在人類出現之前,恐龍滅絕之後,統治地球的是什麼生物呢?
  • 恐龍時代的「海洋霸主」滄龍能否與霸王龍一較高下?為什麼?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滄龍在恐龍時期(三疊紀到白堊紀),「霸主」這個詞並不是恐龍的專屬,因為恐龍只是泛指陸地上的爬行動物,也就是中生代蜥形綱下鳥臀目和蜥臀目下所有動物的總稱。而會飛的、水裡遊的爬行動物並不是恐龍,比如會飛的翼龍屬於蜥形綱翼龍目。
  • 鯊魚作為海洋的霸主,比恐龍年紀都大,為何它產的卵是螺旋狀?
    其實這個東西,說穿了也沒什麼,就是鯊魚的卵。你可能對此感到很驚奇,堂堂海中霸主的卵就長這樣,和想像中的不一樣啊。其實這真的是鯊魚的卵,而且還有個好聽的別稱——美人魚的錢包。而鯊魚作為海洋的霸主,比恐龍年紀都大,為何它產的卵是螺旋狀呢?
  • 曾經的海洋霸主,巨齒鯊也敬它三分,滅絕原因讓人哭笑不得
    根據外媒消息報導,俄羅斯的科研團隊在永凍土層中發現了猛獁象的活性細胞,並將之完整地保存下來。該團隊的研究人員表示稱,後續有可能利用現代克隆技術復活著這種史前巨獸,既可以用於研究用途,亦可將他們投放回北極圈地帶,有助於恢復生態平衡。
  • 堪稱史前海洋最精彩的決戰,巨齒鯊和滄龍,誰更厲害一點?
    說起鯊魚,很多人都想到那鋒利的牙齒和它們的速度,因為這點,人們在海裡遊泳的時候,最害怕遇到它們,但其實現代的鯊魚種類,已經不像遠古時期的鯊魚那麼厲害了,根據資料顯示:最大的鯊魚是鯨鯊,其體長可達20米,但這種是以浮遊生物為食的,而最大的食肉鯊魚,不過才6.5米長,重3.2噸。
  • 盤點地球史上出現過的5大恐怖海洋生物,它們都是各個時期的霸主
    而長陳敬龍身長約為13米,最具特點的是頸部昌達三點七米左右,有76個頸椎是人類的十倍以上。三角形的小頭和場景約佔體長的一半。因為我長得像蛇一樣的頸部而得名。但科學家發現他們的頸部相對僵硬,主要不是魚和烏賊等,而它們的近親短頸的設計龍則恰恰相反,他們的頭骨長達三米左右,脖子短。儘管它們的體型龐大,但也是優秀的獵食者,甚至不是其他場景。車應龍在海裡,他們用四個其中之遊泳能夠達到每小時十公裡的速度。
  • 你以為同一個時代的恐龍滅絕,鯊魚倖存了下來?並不是這樣!
    其實鯊魚和恐龍並不是同一個時代的物種,當然您不要以為鯊魚能生存下來是因為在小行星撞擊之後出現的,恰恰相反,鯊魚最早出現在地球上的時候,恐龍還不知道在哪呢!2.滄龍:中生代海洋中最大的頂級掠食者,身長達到了21M,體重超過了40噸,強大撕咬能力,鯊魚根本就不是對手!也許是恐龍生活的太安逸了,沒有熬過白堊紀晚期的小行星撞擊?其實並不是,恐龍也並不只是一個物種,恐龍一樣有來自大自然的很多威脅,有時候它們的威脅來自另一個種類的恐龍,比如霸王龍等!
  • 梅爾維爾鯨VS巨齒鯊——誰才是海洋霸主?
    它號稱「史前第一兇猛巨獸」,或許很多人都沒聽過,但它是早在1300萬年前出現的史前巨獸,如果現在還未滅絕,那就真的是很嚇人了。而科學家也沒有人誰能有幸見證它長啥樣,只通過目前極少的化石樣本得出結論:它和目前世界上已知體型最大的肉食性魚類---巨齒鯊,同為頂級掠食者。
  • 遠古時期的海洋霸主!你知道哪些?
    一、滄龍作為中生代海洋中,毋庸置疑的頂級掠食者,雖然存在的時間不是特別長,但是卻一路乘風破浪,迅速崛起直至稱霸海洋,滄龍這種體長達到21米,體重達到33噸的巨型龐然大物戰鬥力異常恐怖,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它們屬於群居動物
  • 恐龍滅絕後人類出現前,哪種動物統治地球?它將深海生物吃了個遍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 我們人類生活的地球經歷了成千上萬年的演變至今,生活了一代又一代的生物體,其中最強大的生物大概要數到恐龍了吧,統治地球上萬年,不過還是由於各種原因滅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