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是新開的小籠店,上海人恐怕都不會不去拔草。因為,小籠是上海人的小籠。小籠包是值得上海人驕傲的事,本該如此。
上海人愛吃小籠包,從開埠到同治光緒年間上海自己風格的小籠包成形,60年代古猗園重開小籠等等,都在這濃縮感極強的城市歷史裡留下了細細一筆。
老上海黑幫片《羅曼蒂克消亡史》裡,黑幫大佬吃起小籠包,也是凝神靜氣,輕提輕嘬。從民國到如今,小籠一直是下到走夫販卒,上到達官貴客都鍾愛的點心。小籠包在上海的代表點心裡,排名第一,應無爭議。
吃一客不錯的小籠包,如今卻不是易事。吃了52家小籠包店,寫了本被全上海土著罵死的小籠包評測的Christopher St. Cavish說小籠是陰性的,用最薄的皮包住儘可能多的肉和湯汁,陰柔在中國審美層次很高,就像馬雲用太極打倒了吳京甑子丹李連杰。然而老外並不真的懂小籠包,雖然他們似乎比上海人更愛吃小籠包。
上海小籠:好食材,好味道
「鮮是要等的」
什麼才是上海人的小籠呢?是沒有無錫小籠的醬油和重糖嗎?是比江蘇湯包的皮更薄?是沒有那麼多卻無鮮味的湯汁?甚至也不全是南翔小籠?因為那是遊客吃的傳說中的食物?
這家新開的上海小籠店,它的回答真簡單:好食材,好味道。
看了太多的形容詞和網紅詞,看這樣的回答是覺得乏味還是眼前一亮?但它對於好食材好味道的解釋卻讓人叫絕,它說:鮮是要等的。
是啊,用味精調出來的鮮不用等,速凍的小籠也不用等,用布丁粉代替熬皮凍也不用等,中央廚房配的餡料也不用等。而這家叫「滿隴春」的小籠店,它的鮮是要等的。
皮凍提前一天熬製,熬的是現在上海幾乎沒有人再做的,有複合鮮味的皮凍。因為除了豬皮,還要加老雞和火腿。所以出來的湯汁有淡淡的黃色,粘唇,滿滿的膠原蛋白化在汁裡。
小籠餡料不用味精,看似簡單,全上海卻沒有幾家做,為什麼?因為不用味精了,就得用夠好夠貴的豬肉,配方也要足夠複雜精確,要有真功夫,它家的肉從五豐換到愛森,最後換到黑毛豬,肉餡調味也是一試再試,才過了口味上的關。
蝦籽蝦仁鮮肉小籠裡有整個的蝦仁,據說光是蝦仁的挑選就試過4到5種不一樣的蝦,舟山直供的紅蝦仁和滑皮蝦蝦味太足,彈性不夠。太大太小的蝦仁不行,河蝦仁也不行,那些防不勝防的泡發蝦仁也不行,這籠蝦仁鮮肉小籠,味濃肉彈,比起港式的鮮蝦雲吞,海派滋味的蝦肉小籠有不一樣的驚豔。
藤椒雞丁小籠看著新奇,吃著驚喜,雞肉的鮮味和藤椒的麻香本來就極配,在小籠裡更是一口吃到高潮,作為一個被迅速認可的新口味有點出乎所有人的意料,連老闆都說,沒想到女生都這麼愛吃這個。藤椒雞丁吃起來麻而不辣,鮮味香味都在,而且汁清肉嫩,整個感覺還是很小籠,這樣的驚喜多多益善!
蟹粉鮮肉小籠家家都有做,好吃的卻寥寥無幾,不然萊萊和佳家也不會排隊了。滿隴春的蟹粉鮮肉真是鮮美無比,為了讓蟹粉鮮肉有足夠的蟹味,蟹粉都用豬油預炒過,加了去腥的辛香料,10年陳的花雕和醋,吊出蟹粉的極致鮮味,屬於一口吃下去眼睛就會發亮的小籠。僅僅為了這一籠蟹粉鮮肉,滿隴春就值得再來。
滿滿蟹黃和滿滿蟹膏小籠,都是滿隴春的季節限量小籠,也是最吸引人的小籠,滿滿蟹黃裡是滿滿一包純蟹黃膽固醇,金燦燦晃瞎了眼,蟹膏鮮極,加了好多的薑蓉去腥去寒,一口一隻的滿足感直接爆棚。兩隻升仙,三隻......好像就有點吃不動了,難怪這裡的滿滿蟹黃和蟹膏都是2隻一賣,太滿足的美味,果然不能貪多,要知道,每隻滿滿蟹黃/蟹膏 小籠,都要用足3兩的母/公蟹,才能拆得出來。兩隻滿滿蟹黃的價格是58,兩隻滿滿蟹膏是68,但真是吃過就忘不掉,相信我,下次去你還會點的。
剛開張的「百年老店」
細節之處打動人心
作為一家細節控小籠店,它有很多讓人一眼愛上的點。
醋有康樂醋和玫瑰醋可以選擇。
黑邊白瓷的廚具精緻而不做作,籠屜上鑲著「滿隴春」的銅牌。
復古的水磨石樓梯,以前老公寓的鐵藝推窗,加上二樓特地淘來的人字拼縫的民國老地板難怪有人說這是一家剛剛開張的百年老店。
裝潢上,滿隴春既有Art Deco風格,又帶著老上海和港式餐廳風情。菜單上既有最經典的小籠口味,又有創新的上海酸奶甜品,還有手工冬釀黃酒。和上海人熟知的本地小籠店們相比,滿隴春從顏值,食物到酒水,都太不一樣了。
創造這樣一家小籠店,有著主理人在背後的思考,無論在1930年代還是現在,上海都是引領潮流的城市,這種潮流,既是發自內心的摩登心態,也是帶有上海歷史的溫情和再創造的潮流。按照他的看法,上海的城市精神是海納百川,而他打造的滿隴春,有上海歷史的痕跡,又有著和城市合拍的摩登感。口味也好、裝潢也好,無不如此。
上海對於生活和品質的要求一直在變高,在這個時代,上海小籠應該有的樣子,是更好的食材和更好的口味,肉要好,汁要正,而不是靠味精和添加劑,滿隴春靠著好的食材和用心,做到不放味精也一樣好吃,更原汁原味,更健康。
即使是一盤簡簡單單的白斬雞,都能吃到久違了的雞味。
總結下滿隴春的食物,好像就是又簡單,又好吃。吃慣味精的人會覺得它家的鮮肉小籠有點淡,但蝦有蝦味,蟹有蟹味,雞有雞味,這樣的簡單又不太容易,堅持不放味精的結果就是食材要更好,處理程序要多,調味要更準,但是,這才對得起上海小籠點心之王的美譽,這是值得上海去珍惜的。
地址:永康路7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