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州兩江新城城西新區全景。
11月24日至27日,由中國報業協會和瀘州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共瀘州市委宣傳部、四川省報業協會協辦,瀘州日報社承辦的「報業助力產業高質量發展峰會」暨「全國報業百名社長總編瀘州行活動」在四川省瀘州市舉行。
四天時間裡,來自全國各地16個省、市區56家新聞單位150餘名報人齊聚瀘州,進園區、訪企業、看項目、聞酒香。感受酒城發展魅力,共同探尋報業發展新路子。
春來南蜀聽花語,風過瀘州帶酒香。深秋時節的瀘州,空氣中瀰漫著酒的濃香味。熱情好客的瀘州人,則在這濃濃的酒香中,向遠道而來的客人講述著瀘州故事。
瀘州市市花——桂花盛開,飄香滿酒城。
山水酒城 釀造幸福
在長江與沱江交匯處,誕生了一座山水酒城,這就是瀘州。瀘州,這是一座釀造幸福的城市。
山與水,賦予了瀘州「醉美、大氣、文明、進取」的風骨,讓這裡傳統與現代交疊,恬靜與動感輝映,產業與城市共融,生產、生活、生態和諧共生。
瀘州,有西南醫科大學、四川警察學院等7所高校,擁有21所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每年可培養各類人才5萬餘人。該市目前已建成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瀘州市人民醫院等6所「三甲」醫療機構,醫療衛生資源條件居四川省第二位、成渝地區第三位,輻射川、渝、滇、黔6000萬人口。
崇文重教,匯聚八方英才;提高醫療衛生水平,打造健康瀘州——這是瀘州的幸福之道。
瀘州釀造幸福,始終奮進在追求幸福的路上。該市先後榮獲全國文明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家衛生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國家園林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水生態文明城市、全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範城市等諸多殊榮。
郎酒集團瀘州濃香基地。
瀘州老窖國寶窖池群傳統釀造技藝。
醉美瀘州 醇香綿遠2012年,瀘州正式獲得「中國酒城」稱號,這是中國唯一的「酒城」。
好山好水釀好酒。長、沱兩江穿城而過,赤水河蜿蜒流轉。她們與瀘州相依相生相擁,賦予了酒城優質的釀酒水源。
「肘江負山,枕帶雙流」。從忠山、鳳凰山匯聚而來的龍泉井水,釀出了營溝頭濃香正源的老窖。學士山中的純陽洞、蜈蚣巖下的天寶洞,是瀘州美酒的「修煉」之地。
川南黔北釀好酒,在中國的白酒地理版圖上,瀘州的優勢得天獨厚——地處中國白酒金三角核心腹地,在長江一帶,與宜賓同為世界上濃香型白酒的最佳原產地;在赤水河兩岸,與遵義同為世界上醬香型白酒的最佳原產地。
因此,瀘州成為世界上濃香型白酒和醬香型白酒最佳原產地的唯一疊合區,擁有瀘州老窖和郎酒兩大中國名酒。
瀘州,是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的「在地球同緯度上,最適合釀造優質純正的蒸餾酒」的地方,是「世界十大烈酒產區」之一,中國首個「世界級白酒產業集群」。
瀘州的優勢不僅於此。
這裡「酒以城名,城以酒興」,瀘州釀酒歷史悠久,始於秦漢、興於唐宋、盛於明清、發展於當代,綿延兩千多年。
這裡還是全國老窖池數量最多、分布最集中的城市,這裡有400年以上釀酒窖池154口、100年以上窖池1619口、30年以上窖池14290口。
千年的歷史積澱、獨特的地理環境和精湛的釀造技藝,造就了高品質的瀘酒。
今天,瀘州正大力實施品牌調整、品質提升、品牌培育「三品」戰略,守正創新,重倉人才,推進白酒產業高質量發展,向著千億目標奮力衝刺。
瀘州非物質文化遺產——雨壇彩龍在堯壩驛展演。
紅嘴鷗飛抵瀘州越冬,東門口長江邊聚集市民觀賞。
四渡赤水 神來之筆瀘州,是一座紅色之城。
這裡扼長江、沱江咽喉,控川、滇、黔、渝要衝,為四川出海南通道和長江上遊重要港口,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
瀘順起義舊址、古藺縣紅軍四渡赤水太平渡陳列館、敘永縣雞鳴三省石廂子會議舊址……銘刻著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豐功偉績。
青山環繞,赤水浩蕩。
赤水河,既是一條「美酒河」,又是一條「英雄河」。
四渡赤水期間,紅軍在古藺取得了二郎灘背水戰、太平阻擊戰等戰鬥的勝利;在敘永縣石廂子彝族鄉主持召開了石廂子會議,在「雞鳴三省」之地實現了中國革命史上的重大轉折。
赤水河畔的二郎鎮,是郎酒的主要產地。二郎鎮口的二郎灘渡口,是紅軍二渡、四渡赤水的重要渡口。正是在這裡,紅軍打贏了「二郎背水戰」,取得了長徵以來的第一次勝利。百姓用美酒慰勞紅軍的佳話傳誦至今。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
今天,在古藺太平古鎮,紅軍走過的馬蹄石階依舊,住過的青瓦木屋如昔。而紅色基因、長徵精神卻早已融入509萬酒城兒女的血脈裡,成為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大戰略機遇、釀造幸福酒城的強勁動力。
灘平山遠人瀟灑,酒綠燈紅水蔚藍」,讓我們漫步酒城,觀山水,品酒香。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讓我們探尋紅軍長徵的足跡,聆聽紅色經典。
「酒逢知己千杯少,風過瀘州帶酒香」,酒城瀘州,等您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