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容易釣的幾種魚,全都釣過的都是骨灰級大師!

2020-12-17 HD大眼魚

春天,魚兒慢慢從冬天過度過來,因為要產卵,所以需要補充大量的營養,因此,吃食慾望會變得比較強。今天就跟釣友們分享幾個關於春季最容易垂釣的幾種魚釣法,快來看看有沒有你喜歡釣的?

春季垂釣野生鯽魚,最好選擇那些連續多日的晴天或者是風和日麗的好天氣,如果是颳風下雨的天氣就不要垂釣了,一方面是因為這種天氣水溫回升的比較緩慢,水溫也偏低,另一方面是風大了在投餌的時候會投不準,很容易出現掛鈎現象。一般最適合出釣的時間是上午的十點到下午三點,太早太晚都不適合垂釣。

鯉魚是我國淡水魚中的常見魚種,它耐低溫,又能抗酷暑,分布在我國很多省份的淡水水域。喜歡群居生活,食性較雜,葷素皆可。春季鯉魚偏愛葷腥,特別是在進入繁殖期前後,也就是五月份(繁殖期約一月左右,不喜進食),在此前後,進食較多,尤其喜歡高蛋白餌料,如蚯蚓、紅蟲等都可以釣到它。水溫>10攝氏度時,開始覓食,水溫<5攝氏度時,基本停止進食,水溫在20-28攝氏度時,食慾最旺盛,活動性也最強。

在南方地區有一種專門對付白條魚(餐條魚)的釣法,這種釣組搭配也被當地人稱之為花籃、螢光串鉤,起初使用這種釣組是運用在海竿上的,在魚情好的時候一次能上好幾條魚,運氣好一天釣獲上百條魚兒是非常輕鬆的,並且裝備釣具以及釣法方面簡單易學,也很適合新手或者老年人使用。

臺釣法最好,懸墜。鰟鮍吃食很猛,但它的嘴很小,所以漂相是多變的。如果是浮漂拉走,這不是鰟鮍,提竿時拉不到魚。鰟鮍吃食雖猛,但很準,一咬住鉤就在嘴裡,漂相是有力地上1目或1目半,或者有力地上下1目或1目半,看似鯽魚的吃相。鰟鮍嘴很小,整體看有些像縮小了的鯿魚,所以提竿不要太用力,只要手腕一抖就可上魚。鰟鮍是一群一群的,釣了一陣之後會突然沒了魚。不要急,一定是起魚時,驚走了魚群。這時就要續窩,續窩時,量不要太大,一小把酒米就行。等上魚時間縮短說明魚又聚集起來了,再撒下一小撮,鰟鮍會聞香聚攏來。

鰱鱅:需要強調的是鰱鱅是兩種魚,即鰱魚和鱅魚也就是咱們所說的白鰱和花鰱。這兩個均屬於四大家魚,因為食性很相近所以並在一起講。這倆貨酸臭腥香都愛吃,釣起來並不難主要是得靠霧化將它引誘至窩點如果你想測試你的魚竿是否抗拉,去釣釣鰱鱅就知道了!

很多釣友喜歡垂釣黃顙魚,這種魚又被稱為黃刺骨,黃噶,都知道這種魚兒有刺有毒,在很多水庫湖泊或者河流中都能看到黃顙魚,而這些野生黃桑個頭都比較小,但是吃鉤的力度一點都不小,很容易吃死鉤,吃的很深,垂釣的時候要多準備幾幅釣鉤。且這種魚兒背部的刺很鋒利,很堅硬,曾經被刺穿過膠底的運動鞋,所以釣友在抓取這種魚兒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不要被魚刺劃傷,如果沒什麼準備的話可以抓著魚兒頭頂的刺再收魚,只是不太方便,如果有條件的話最好準備抹布裹著魚兒取魚,也可以用鉗子把魚刺給剪斷,免得被刺傷或者在魚護中刺到別的魚兒。

羅非是雜食性魚類,也會吃水生植物和水底的零碎,但面對餌料時還是更加偏愛腥味的,對素餌就不怎麼歡迎,記住這一點,對野釣很重要。大部分時候,羅非魚的吃口都很輕,只有在夏季大魚之後吃口才會重一點,特別是在有風的雨天,魚類會趁著渾水又到淺水區,這時候也是釣羅非的好時機。

家鄉叫它饞嘴,只因為沒有什麼是它不吃的,釣魚的時候遇上這種魚,不等魚鉤沉底,餌料早就沒有了,遇上它,基本也就不用考慮釣其他魚了,所以,釣魚人特別的討厭它,不過,這魚味道還是不錯的,用油一炸,炸到酥脆,用來下酒那真是一絕啊!不知道你們那裡這魚叫什麼?

(以上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留言刪除)

相關焦點

  • 這些魚很美味,很多人都見過,但釣過的卻很少,全釣過的堪稱大師
    其中最常見的魚種,當屬鯽魚鯉魚草魚這些已被端上餐座多年的魚種了,然而除了這些魚種外,江河湖泊中卻還有其他各式各樣的魚種。 小編今天準備來跟大家盤點一些很美味,並且很多人都見過,但很少釣過的一些魚,並且在小編看來,如果有誰把以下的這些魚兒都釣過了,那他應該算得上我們釣魚界的垂釣大師了吧。
  • 這些淡水常釣的幾種魚,你喜歡釣哪種,聊聊釣的技巧
    淡水魚中最喜歡釣的魚有這幾種,鯉魚,草魚,鯽魚,都是喜歡的魚種,而鯉魚勁大,拉起來過癮,鯽魚上魚快,吃口輕,挑戰釣技,鯉魚,草魚拉力前期猛,溜魚手感好,也很癮。我們一起簡單的聊聊這幾種魚如何釣。1、鯽魚鯽魚在自然水域佔的比例大,也是最常見的魚種,因鯽魚味道極好,也受到廣大釣友的喜歡,鯽魚是廣大野釣者垂釣的魚種之一。而鯽魚吃口輕,飄向不明顯,也是公認不好釣的魚。釣鯽魚先用酒米打窩,冬季初春季可以打隔夜窩,釣餌優先紅蟲,蚯蚓。
  • 12種最常見的淡水魚你釣過幾種?最後2種我都沒見過
    身為釣魚人不可能只釣過一兩種魚,每種魚的習性不同給我們帶來的做釣樂趣也是不一樣的。今天小飛羅列了12種最常見的淡水魚,大家釣到過哪些?最後2種說實話別說釣到了,我連見都沒見過1、鯽魚。我國分布最廣的魚類之一,品種眾多,常見的有土鯽、銀鯽、白鯽、湘雲鯽等等。
  • 釣了一整年都沒釣到大魚?只要釣到這4種魚,照樣可以吹一整年
    所以很多時候不一定要釣很大的魚,關鍵是看這個魚是否珍稀。就我個人而言,以下幾種魚一年之內碰到一次就夠讓我吹一年的了。1,釣到一條白鱔鰻魚有很多種,一般我們釣到的是指河鰻,和普通的黃鱔不同,它的魚鰓旁邊是有魚鰭的。南方地區比較多的是白鱔,在海裡出生在江河裡長大。
  • 釣友們,說出海釣常釣到的魚中你釣過幾種?
    粵西地區這種魚最多,選對餌料,釣到你手軟,過癮極了!海鱸亦稱鮨。鱸形目鮨科多種魚類的統稱,大部分海生,少量存於淡水。相信沿海城市的人對海鱸這種魚都不會陌生,屬於最常見的一種經濟魚類。肉質鮮美,很適合清蒸。泥猛又名褐籃子魚 ,俗名:籃子魚、泥猛、臭肚、象魚、雉魚、羊嬰、娘咼(閩南叫法),是輻鰭魚綱鱸形目藍子魚科籃子屬的一個種。
  • 這幾種魚釣到可千萬別放生!否則以後很難釣到魚,可就地掩埋
    話說那些放生的奇形怪狀的魚大多數味道不錯,愛吃清道夫的蓑笠哥實名站臺。下面的這幾種魚是放生的入侵物種,如果你有釣到請拿回家煎炸蒸煮,或者就地掩埋!目前情況來看,這些入侵的魚類已經對本土魚類產生極大威脅!
  • 農村最常見的八種魚,你都釣到過嗎?
    鯽魚,只要是釣魚的人,最常釣到的魚就是鯽魚了。黑魚。在農村釣魚也經常釣到,用它來煲湯很是美味,而且很補人,對於傷口恢復有一定幫助。草魚。在農村釣魚,一般釣到草魚,就算是賺了。草魚一般身體長,做酸菜魚味道最佳。鯰魚。
  • 釣這幾種魚時別再釣底了,釣浮才是正確的方法
    很多釣友習慣了釣底,不管釣什麼魚,一到達釣場,第一件事就是到處找底,然後在自認為水深合適的位置通過底釣法來作釣。當然對於釣底層魚這是正確的釣法,如果千篇一律釣底的話勢必會錯過許多中上層魚。在作釣以下幾種魚時,小編認為釣浮才是有效的方法。
  • 釣什麼魚,選什麼釣位,幾種魚的經典釣位,讓你每次都不走空!
    野釣中選擇釣點,需要注意氣候,天氣,地形,魚種類的不同等因素。氣候影響魚的習性,不同的魚類有又不同習性,所以應該釣什麼魚,選什麼釣位。羅列下常見幾種魚類的經典釣位,希望能幫助到各位釣友。所以釣鯉魚,大小水面相連的位置、鏵尖、寬邊窄等等都是不錯的釣位選擇。出入水口、下風口、洄灣、河流拐彎處,食物豐富而且有流水,最容易釣獲鯉魚。水底不平的地方,水深變化較大坡、溝、坎,容易成為鯉魚的魚窩。三、釣草魚草魚是進食量比較大的魚類,就連炎熱的夏季中午也偶爾進食,能吃而且耐高溫,喜高溶氧是草魚的最大特點。
  • 北方淡水魚大全,看看你釣過幾種?
    路亞人,這些年你們都釣過哪些魚種?以下魚種你們都釣到過嗎?最後一個應該很少有人釣到過,知道名字的那就鳳毛麟角了。一、白條白條屬於初級淡水魚。對水質要求較高,繁衍速度較快,嘴饞魚類,此種魚與馬口,翹嘴外形相似。在陽光燦爛,較暖的天氣裡最容易捕捉,喜腥類麵食。是低海拔常見之魚類,喜歡群聚棲息於溪、湖及水庫等水之上層。棲息深度:0至10米。二、翹嘴翹嘴魚學名翹嘴紅鮊,體型較大,體細長,側扁,呈柳葉形。
  • 不要再釣鯉魚鯽魚了,夏天這幾種魚好釣又好吃!
    夏天天氣溫暖,食物豐富,魚兒攝食慾望相當強烈是最好垂釣的季節,幾乎所有的魚兒在夏天都可以釣到。夏天的釣友是幸福的,很多釣魚人家裡的冰箱都塞的滿滿的。就連蓑笠哥,這兩天也買了一個200升的大冰櫃,除了因為冰箱放不下魚了,還可以裝餌料。
  • 釣不到魚改釣蝦,別人半天一小桶,我釣一天只釣到一隻,差在哪?
    立冬了魚口都不怎麼好,最近釣魚總是空軍,釣魚的熱情都不高了,正猶豫著要不要封竿,昨天有朋友叫我去釣魚我都拒絕了,今天又有釣友約我,本來不想出門反正現在的魚都不好釣,不過朋友說這次不是釣魚而是釣蝦,聽釣友說釣蝦比釣魚容易多了,別人釣半天就能釣一小桶,釣友這麼一說惹得我心裡痒痒的,加上心裡對釣蝦有些好奇,就決定一同前往。
  • 夏季野釣遇到這幾種情況,果斷採取離底釣或釣浮
    水底有水草時,沒有清理工具,通常會採用釣離底或打浮釣法來解決。通過改變釣法,解決垂釣時碰到的各類問題。最近有很多釣友都問這麼一個問題:夏季野釣時,釣底沒口時,是否能採用打浮或者釣離底,這種情況要根據實際作釣魚情而定。如果盲目使用只會讓你適得其反!那麼到底什麼時候比較適合離底釣?又該注意哪些細節呢?下面就來給大家詳細分析一下幾種情況適合採用離底釣。
  • 釣紅尾魚再也不打醬油的幾種釣法,用過的都說好!
    提起紅尾魚,想必釣友們想到則是它鮮美的肉質,因此被很多的釣友所鍾愛。紅尾的體型偏長,外表呈銀白色,嘴巴尖尖,尾部呈淺紅色,因此得名為紅尾,也叫紅尾鯝。紅尾屬中等體型的魚類,最大體重可達約5kg,肉質十分鮮美,且無多少腥味,有十分高的食用價值,而且在我國多個水域中都可見到紅尾的身影。
  • 用商品餌總是釣不到魚,釣得還不如傳統釣多,這些都是問題所在
    餌料運用不當雖然我不提倡野釣餌料運用複雜化,但是搭配餌料不能出現原則性的錯誤,真的犯了,是有可能會導致魚不吃餌的。味型不當 餌料的味型有很多種,從香到腥到甜甚至臭都有,其中以香和腥應用最為廣泛,也是廣譜味型,隨便用用都不致於魚不咬鉤。
  • 初秋這幾種魚最好釣,設為目標魚很難打龜!
    基本等半天都沒有口,有口都是小魚。不過蓑笠哥這幾天實踐的過程中得出不一樣的結果:事實上這幾天的魚還蠻好釣,基本都沒有打龜!最近的漁獲都還不錯,大板鯽、鯉魚、羅非收穫都還可以,最讓我意外的是用土炮上了一隻沙鱉,快兩斤(下面配圖都是這幾天漁獲)。
  • 盤點一下小時候河裡最容易釣的魚,人人都可以成為釣魚高手
    相信大家小時候都有過釣魚的經歷,而今天小編就來盤點下小時候釣的最多最容易上鉤的魚,幾乎都是蠢子魚,1:沙塘鱧這種魚最喜歡生活在石頭縫隙中,攻擊路過洞口的小魚小蝦,而且胃口相當大,非常兇猛,並且都是整個吞下
  • 這兩種魚太像了,老釣友都容易認錯,你能看出哪一條是白條魚麼?
    這兩種魚太像了,老釣友都容易認錯,你能看出哪一條是白條魚麼?人們常說知足常樂,但是真正做到的又有幾人呢?剛開始釣魚的時候,覺得能釣上三、四兩的鯽魚就非常不錯了,但是釣著釣著,看到別人釣到三、四斤的大魚非常羨慕,就非常希望自己也能釣到那麼大的魚。
  • 民間釣翹嘴鮊魚的五種方法,盛夏高溫魚難釣,這種魚反而更好釣!
    盛夏時節氣溫高,讓外出釣魚變得比較痛苦,一是魚難釣,收穫不如其他時節,二是氣溫太高,需要忍受高溫。此時出釣,想要在收穫上更有保證,還是應該以耐高溫的魚類為主,比如說翹嘴鮊魚。翹嘴鮊魚分類較多,但是這些白魚長相區別不大,進食特點也比較類似,所以在垂釣上的方法基本一致。
  • 溫差大就釣不到魚?有料有法,大師都是用這3種方法,難怪你不行
    我是釣魚人小程,每天都和大家分享更多的釣魚小妙招,希望大家都能釣上更多的魚!春天就是非常合適釣魚的季節,這應該是很多釣友同意的事情吧,不過小程發現有很多朋友 都在說為什麼釣不到魚?為什麼就是釣不到魚呢?有一些釣友跟難受了連續好幾天都是一無所獲的回家了,這個是為什麼呢?因為春天到了一會兒冷一會熱大家也是知道的,所以魚兒會根據環境的變化而變化,當然就非常難釣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