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貧困地區網點金融服務 農業銀行精準扶貧成效顯著

2020-12-23 中國金融新聞網

  2020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全面收官之年。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脫貧攻堅是一場必須打贏打好的硬仗,是我們黨向全國人民作出的莊嚴承諾。作為農村金融服務的「國家隊」「主力軍」,農業銀行始終以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作為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有關脫貧攻堅的決策部署,堅定扛起金融扶貧的政治責任,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全行動員,全面行動,最大限度投入各項政策資源,最大力度發揮國有大行系統優勢,為全力以赴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成就貢獻農行力量,各項金融扶貧工作取得了積極進展和顯著成效。

  全力以赴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扶貧貸款投放力度明顯加大。今年前三季度,累計投放金融精準扶貧貸款2,279.5億元,帶動服務貧困人口299萬人,9月末貸款餘額4,741.3億元,比年初增加826.6億元,增幅21.1%,高於同期全行貸款增幅9個百分點。截至9月末,832個國家扶貧重點縣貸款餘額12637億元,比年初增加1722.6億元,增幅15.8%,高於同期全行貸款增幅3.7個百分點。

  金融扶貧創新能力明顯增強。截至9月末,在貧困地區共設立「三農」產品創新基地36個,2016年以來,共創新推出金融扶貧產品80餘項,總結提煉了政府增信扶貧模式、特色產業扶貧模式等25種金融精準扶貧模式。

  基礎金融服務水平明顯改善。自2019年以來,累計新建開業124個鄉鎮人工網點和88個自助網點,共投入43臺移動金融服務車。「惠農通」電子機具對832個扶貧縣覆蓋率達87.9%,比年初提高1.3個百分點。掌銀、網銀、掃碼支付等網際網路服務渠道已覆蓋全部貧困縣。

  消費扶貧專項行動取得明顯效果。今年前三季度,累計直接購買貧困地區農產品2.3億元,幫助銷售貧困地區農產品11.6億元,分別是去年同期8.7倍、6.4倍。

  定點扶貧工作取得明顯成效。截至9月末,全面完成中央單位定點扶貧責任書全年各項指標任務。對4個定點扶貧縣累計直接投入無償幫扶資金8,704.8萬元,幫助引進無償幫扶資金1,800萬元。

  積極推進貧困地區金融服務網絡建設

  2020年12月15日,農業銀行在北京舉辦「貧困地區網點助力脫貧攻堅網點『雲開業』發布會」,向公眾集中展示了2019年以來新建開業200餘個鄉鎮網點風採。新建開業的貴州畢節野馬川支行和四川涼山州螺髻山支行兩個網點,既是近年新建物理網點的代表,也是農業銀行服務貧困地區的近4000個網點的縮影。紮根在脫貧攻堅一線的農行人,攻堅克難,矢志不渝,用貼心的服務和暖心的產品,與當地群眾攜手奔小康,以實際行動踐行著「大行德廣,伴您成長」的誓言。

  ——農業銀行認真落實脫貧攻堅政治責任。通過建立「人工網點+自助網點+惠農通服務點+網際網路線上渠道+流動服務」五位一體服務渠道體系,有效延伸貧困地區金融服務網絡。農業銀行加大貧困地區網點建設力度,自2019年以來,累計新建開業124個鄉鎮人工網點和88個自助網點,其中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新建38個、未摘帽貧困縣新建22個,網點直接服務和輻射周邊群眾超過1200萬人。經過不懈努力,在西藏雪域高原、在雲南怒江大峽谷、在青海大柴旦腹地,都能看到標識醒目的農行網點和金融扶貧路上辛苦奉獻的農行人。

  ——農業銀行依託新建網點,推進惠農通服務點建設。惠農通服務點在「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覆蓋率91.7%,村民們「足不出村」就能獲得取款、查詢、消費等基礎金融服務。同時,農行員工走村入戶宣傳國家扶貧金融政策,收集農戶金融需求。因地因情制定差異化金融服務方案,創新金融產品,解決貧困地區農戶融資難、融資貴、農產品銷售渠道單一等問題,助力農戶脫貧奔小康。

  ——農業銀行以網點為主陣地,構建「網點場景+線上服務」新模式。實施「網點+掌銀」協同策略,廣泛舉辦扶貧商城「愛心購」、特色產品「專場購」、合作單位「消費購」等活動,助力貧困地區農特產品走向全國、打響品牌、賣出好價。今年以來,農業銀行直接購買和幫助銷售的扶貧產品超過14億元,推動形成「消費扶貧」的宣傳示範效應。

  ——農業銀行以網點為支撐,大力推進移動金融服務。進一步聚焦「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探索通過移動金融服務車,為未設銀行網點的偏遠鄉鎮和行政村提供小額取現、自助繳費、現金匯款、代收代付等上門服務,滿足群眾的日常金融需求,有效打通基礎金融服務「最後一公裡」。自2019年試點以來,共投入43臺移動金融服務車,服務客戶近10萬人次。

  ——農業銀行努力為貧困地區群眾提供優質、智能的服務體驗。大力推進貧困地區網點智慧化轉型,為貧困地區網點配備超級櫃檯1.06萬臺,網點90%的常用業務均可通過超級櫃檯辦理,業務辦理效率大幅提升。農業銀行在具備條件的貧困地區鄉鎮建設5G智慧網點,讓貧困地區百姓在家門口也能體驗到和城市居民同等品質的金融服務。同時,農業銀行也高度關注貧困地區客戶差異化需求,當了解到涼山州昭覺縣部分彝族群眾因不識字、業務辦理籤名難的訴求,第一時間研究解決方案,研發指紋籤名功能,少數民族客戶「手指輕按」即可成功辦理業務,被彝族群眾點讚。農業銀行還專門研發了網點設備少數民族語言顯示、語音導航等特色功能,目前已開通維吾爾語、藏語、哈薩克語、朝鮮語、蒙語5種少數民族語言,更好地服務少數民族地區百姓。

  使命呼喚擔當,使命呼喚未來。農業銀行將認真貫徹黨中央各項決策部署,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金融服務理念,持之以恆、堅持不懈地提升金融服務能力,用心用情做好服務「三農」工作,為推動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做出更大貢獻。

  農行雲南鎮雄以勒支行:努力把每一項平凡工作做好

  雲南鎮雄,位於雲南省東北、雲貴川三省結合部的烏蒙山腹地,素有「雞鳴三省」之稱,集革命老區、高寒山區、貧困地區於一體,屬全國革命老區縣和深度貧困縣,是雲南27個深度貧困縣和全國52個掛牌督戰縣之一,全縣總人口171萬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56萬人。

  為切實貫徹落實中央脫貧攻堅決策部署,進一步延伸貧困地區服務網絡,農行雲南分行在鎮雄設立鄉鎮營業網點。2019年12月25日,鎮雄以勒支行正式對外提供金融服務,輻射服務周邊5個鄉鎮30餘萬人。

  以勒支行的員工們,始終「把每一項平凡工作做好就是不平凡」作為自己的座右銘。始終把老百姓的金融服務需求放在第一位,力求把業務做得更細緻、把服務做得更暖心。讓網點跟老百姓的距離更近一點、提供的服務更優一點、服務的範圍更大一點,是以勒支行堅守的根本。

  2018年,當地突然遭遇非洲豬瘟,農戶餘光瓊家的300多頭豬在短短幾天之內全部死亡,餘光瓊在幾天之內從人人羨慕的養豬大戶成為人人同情的破產老闆。2020年,她聽說農行在以勒設立網點,並在鄉鎮發放惠農貸款,就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到網點諮詢。第二天當以勒支行客戶經理頂著烈日出現在她家門口,她激動地說:「我以為你們不會來的,只是隨口給我說說,現在真的來了,太高興了」。經過調查後,以勒支行向她發放了27萬元惠農貸款。現在的她,修起了新豬圈,養起了100多頭豬,日子越過越有勁頭。

 農行雲南分行為獨龍族群眾方便辦理業務,特地在獨龍江鄉設置的惠農支付點。

  農行安徽臨泉分行:把基礎金融服務送到貧困戶身邊

  安徽臨泉縣,工業基礎薄弱、當地主要以種植業和養殖業為主,貧困人口較多,大部分人口更是靠外出務工才能謀出路。

  今年,農行安徽分行進一步延伸貧困地區金融服務網絡,在安徽北部選擇臨泉縣鮦城鎮、利辛縣望疃鎮、靈璧縣下樓鎮新設人工網點,將基礎金融服務送到貧困村鎮農民身邊。9月份以來,農行臨泉鮦城分理處、利辛望疃支行、靈璧下樓支行陸續開業。三家新網點開業後,農行員工迅速走村入戶,摸排建檔立卡貧困戶信貸需求,進行全覆蓋式的金融知識普及宣講。

  「以前想都不敢想,銀行上門辦理貸款服務,手續很簡便,農行服務真是貼心。」走進臨泉縣養殖專業合作社內,養殖戶符國明提起農行辦理的惠農e貸,高興地豎起了大拇指。

  符國明是臨泉鮦城鎮的養殖大戶,他的養殖場有300多頭羊和60多頭牛都正處在快速生產期,尚待出欄,但受今年疫情影響,原材料價格普遍上漲,手頭資金短缺。在了解到農行的政策後,符國明向農業銀行鮦城支行尋求資金幫助。農行鮦城支行迅速開展實地調查,不到一周,20萬元「惠農e貸」就進入符國明帳戶。「熬過這一段時間,自己的羊和牛就能賣出好價錢,再進一些幼牛,養殖規模又可以擴大了,自己的發展又上了一級臺階」,養殖大戶符國明懸著的一顆心終於放了下來。

  在利辛縣望疃鎮,一位剛脫貧的貧困戶開起了養牛場,生意正做的紅紅火火,卻因維修廠棚資金周轉出現困難。農行利辛望疃支行在了解情況後,第一時間組織人員上門調查,為養牛貧困戶發放了貸款。「望疃鎮有了農行,我們這些幹種養殖的老百姓生產經營終於有盼頭嘍」,養牛農戶的眼中泛出了淚花。

  產業發展,銷售是關鍵。農行臨泉分行攜手臨泉中原牧場,將臨泉本地土特產上線農行電商平臺——扶貧商城,大大擴大了本地農產品銷路。同時,農行臨泉縣鮦城鎮分理處還設立了網點「智慧貨架」,將當地土特產「搬」到了農行網點展示臺,為農產品的銷售建立了線上線下貫通的銷售渠道。

  農行河南南陽馬山口支行:耕耘美麗鄉村創造美好生活

  馬山口鎮,位於國定貧困縣河南南陽市內鄉縣,是有著一千多年歷史的文明古鎮,素有「中州名鎮」之稱。農行馬山口支行是農行河南分行在內鄉縣馬山口鎮新設立的營業網點,網點的增設,將為周邊5個鄉鎮約16萬人(包括貧困人口1萬餘人)提供優質的金融服務。

  馬山口支行採用農業銀行最新的網點形象標準。功能分區合理,客戶動線流暢,智能化設備一應俱全,突出了網點智慧氣息;網點大廳懸掛了《馬山口賦》橫匾,充分體現了當地文化特色;設置了「三農」扶貧產品展示臺,突出服務「三農」和金融扶貧。新設網點吸引了大量客戶及當地群眾辦理業務。附近村民對農行新網點優美的廳堂環境、全功能智能設備、貼心服務讚不絕口。

  馬山口支行自今年9月29日開業以來,網點服務團隊不斷探索適合當地發展的服務模式,深入鎮政府、村委、企業、田間地頭,充分了解村民金融需求,為月季種植戶提供惠農e貸特色產品——「月季貸」,為馬山口鎮數個村支兩委班子成員提供「村委助富貸」產品;同時,馬山口支行以農戶信息建檔方式為專業大戶發放惠農e貸,以政府增信方式為貧困戶提供扶貧小額貸款,利用「抵押e貸」、「納稅e貸」等線上金融產品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充分滿足不同產業、不同類型客戶的金融需求,全面推動金融扶貧、普惠金融在馬山口鎮落地生根。

  農行青海大柴旦支行:紮根「鹽澤」助 「脫貧」

  在青海柴達木盆地北緣,有一大片鹽澤之地,這裡平均海拔3400米,屬於典型的內陸高原荒漠地區。長期以來,惡劣的環境導致金融服務缺位,金融基礎設施薄弱成了困擾當地農牧民的難題之一。

  2019年10月,農業銀行青海分行在大柴旦地區設立支行。以前,當地居民辦理金融業務要去200公裡外的德令哈市,來回坐車需要三四個小時,費時費力、成本很高。如今,現代化的金融網點、乾淨整潔的營業大廳、快捷方便的智能設施、溫暖舒心的網點服務使客戶免於奔波之苦,金融服務的體驗得到了有效提升。

  距離大柴旦鎮70公裡外的馬海村是青海唯一的哈薩克族村落,也是距離大柴旦鎮最遠的村落。為進一步延伸服務觸角,大柴旦支行在村裡設立了「惠農通服務點」,使村民享受到「足不出村」就能實現取款、消費、查詢等基礎金融服務,切實改善了當地支付金融環境。如今,一個服務點、一張銀行卡、一部POS機、一臺驗鈔機搭建成的平臺,已基本滿足了馬海村村民的金融需求,農牧民不僅可以實現轉帳、消費、查詢、繳費,還能領取新農保養老金和各項惠農補貼。

  馬春燕,是青海省海西分行大柴旦支行的一名普通員工,從大柴旦支行建立之初就在這裡工作。長期的工作經歷讓她了解到,青海很多偏遠地區的農牧民文化程度不高,有些甚至不識字,也聽不懂普通話,農業銀行的移動金融服務車對他們而言是享受金融服務、便利生活的大民生,對促進偏遠地區金融服務均等化具有重要的意義。

  茫茫戈壁灘讓大柴旦支行的員工們倍加思念家人朋友,大家的思緒常常飄向媽媽做的家常菜、朋友們在大城市的多彩生活。但是,大柴旦支行的員工們沒有畏難,更沒有退縮,他們紛紛表示,將繼續發揚「胡楊精神」,發揮傳幫帶作用,在農業銀行服務城鄉、助力脫貧的過程中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

2019年10月農行青海大柴旦支行開業。 

  農行四川阿壩分行:雪山草地的金融拾穗人

  位於川西北高原的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屬於典型的革命老區、少數民族聚集區,以及高原高寒、經濟落後和地質災害頻發地區,全州13個縣市均屬全國「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8.42萬平方公裡遼闊廣袤的土地上,居住著94萬藏羌各族百姓。

  為解決該地區部分鄉鎮金融服務空白、當地老百姓對線上金融適應性不足等問題,農業銀行阿壩分行以延伸金融服務為己任,近三年新建金融服務空白鄉鎮網點,先後在州內8個縣建成開業12個空白鄉鎮網點。

  「以前去縣城辦業務來回要跑30多公裡,費時費錢費精力,現在好了,各莫鄉家門口有了農行,簡直方便多了。」牧民仲尕甲在農行阿壩各莫支行開業現場說到。今年8月8日,該行轄內6家金融服務空白鄉鎮網點同步揭牌對外營業,最遠的一個網點距離縣城90公裡,滿足了12個行政村、1.5萬農牧民基礎金融服務需求。

  在藏寨羌鄉,農行阿壩分行設立1279個惠農通服務點,鄉鎮覆蓋率100%,行政村覆蓋率91.4%,基本實現了農牧民足不出村即能滿足「取、繳、轉、匯、查」以及涉農補貼等服務。

  樸實的金川縣鐵基村村民,一半以上都不會說漢語,更不識漢字,新設在海拔4500米金川縣阿科裡鄉的農行惠農服務點,使三個牧場村的農牧民在家門口就完成了原來需要往返180公裡崎嶇山路跑銀行、跑社保的事情,服務點成了當地百姓的金融站、連心橋。

  農行的移動金融服務車,在當地老百姓眼裡,是既新奇又喜聞樂見的事。開著流動服務車的農行人,翻過雪山、走過草地,停留在田間地頭、駐足在百姓身邊,將金融基礎服務送到藏寨羌鄉,該行今年2臺流動銀行服務車在全州巡迴出動20餘次。

農行西藏阿里分行為當地農牧民提供流動金融服務。

農行惠農卡進侗鄉。  

相關焦點

  • 為脫貧攻堅注入金融活水 光大銀行探索精準扶貧譜新篇
    自黨中央作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部署以來,作為金融國家隊,光大銀行在光大集團黨委、集團扶貧辦統一部署、指導下,充分發揮對接市場、信息靈活的優勢,不斷探索提高金融服務的廣度、深度和密度,引導金融資源精準投向貧困地區,支持貧困地區發展特色優勢產業脫貧致富,讓貧困地區的群眾也能享受到「光大速度」和「光大服務」帶來的便捷金融生活。
  • ...打造金融服務鄉村振興主力銀行——對話中國農業銀行山東省分行...
    益虎行長:我行始終把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金融服務工作作為頭等大事和中心任務,提高政治站位,強化責任擔當,把最優惠的政策、最優勢的資源投入到貧困地區,助力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2016年以來,累計投放精準扶貧貸款150億元,帶動貧困人口21.5萬人次,其中20家深度貧困縣支行近5年貸款年均增速26.4%,高於全行貸款平均增速19.3個百分點。
  • 恆豐銀行保山支行深入貧困地區開展金融宣傳
    中國經濟新聞網訊(■李強 鄧道勇)為加強對當地貧困人口的金融知識普及,恆豐銀行保山支行在金融知識普及月走進隆陽區芒寬鄉高黎貢山春霖農業咖啡種植園,精準對接貧困地區建檔立卡戶,廣泛開展了一系列金融政策、金融扶貧產品及反假電信詐騙等宣傳活動。
  • 重慶農商行:深化金融服務 力擔服務鄉村振興「主力銀行」
    截至2020年3月末,該行支持全市農業產業化企業超過450家、發放貸款金額超過100億元。如何發揮金融扶貧的積極作用,助力鄉村振興?重慶農商行一直在嘗試。據悉,該行積極傾斜信貸資源、單列資金規模,持續加大對貧困區縣的信貸投入力度。
  • 金融活水灌溉貧困地區 延伸服務帶來發展活力——農行貴州省分行...
    農行赫章野馬川支行負責人劉璐表示,今後,野馬川支行將紮根鄉土,以「惠農e貸」為基礎積極發展「三農」業務,為基層農業產業、工商戶、小微企業等提供金融服務,讓父老鄉親滿意而歸。在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作為「三農」金融服務的國家隊和主力軍,農行貴州省分行聚焦貧困鄉鎮,深耕金融服務渠道建設,選擇金融服務薄弱、輻射人口較多的鄉鎮,以延伸服務渠道、創新服務模式、再造服務流程、提升服務質效的方式,下沉和優化貧困地區服務網絡、提升貧困地區金融服務能力,再次拓寬貧困地區金融服務半徑。
  • 中信銀行重慶分行:注入金融活水 聚力脫貧攻堅
    中信銀行重慶分行高度重視金融精準扶貧工作,結合「兩不愁三保障」要求認真履行定點幫扶責任,通過加大產業扶貧支持力度,創新金融扶貧模式,強化建檔立卡貧困戶金融服務支持等形式全力助推打贏脫貧攻堅戰,踐行「成為有擔當、有溫度、有特色、有尊嚴的綜合金融服務企業」的中信銀行發展願景。
  • 貴州精準扶貧的特色之路:創設農村金融致富學校,「融資」更要...
    為促進金融支持與產業扶貧有效融合,切實增強貧困地區發展內生動力,貴州在實踐中探索出了一條可複製可推廣的「六強六推」模式。據了解,2020年11月23日,貴州最後9個貧困縣退出貧困縣序列,拔掉了千百年來的「窮根」。尤值一提的是,「融資」更要「融智、融志」。
  • 中國電信武漢分公司以信息化加速精準扶貧見成效
    奏響信息化扶貧新樂章中國電信武漢分公司以信息化加速精準扶貧見成效消費日報網訊(記者畢偉兵 通訊員王雲鶴)"信息化既是扶貧手段,更是脫貧內容"。黨中央明確提出實施"網際網路﹢"扶貧行動,要求把握信息化步伐加快的大趨勢,加強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儘快縮小貧困地區與其他地區的"數字鴻溝",以"網際網路﹢"推動解決"扶貧"薄弱環節和民生短板。面對新時期新要求,中國電信武漢分公司依託豐富的信息化應用和集成能力,實現對貧困村和貧困戶的精準識別、精準匹配、精準幫扶與精準管控,以信息化加速精準扶貧見成效。
  • 堅持精準幫扶,魯渝殘疾人扶貧協作取得顯著成效
    ,近三年來,共投入資金近2000萬元,實施幫扶項目20餘個,幫扶貧困殘疾人20000餘人,貧困殘疾人的幸福指數不斷提升。2020年,山東省為重慶市及區縣殘疾人事業提供省級幫扶資金480萬元,市縣級幫扶資金728萬元,捐款物折款166.49萬元,近2萬名殘疾人受益,魯渝殘疾人扶貧協作取得顯著成效。
  • 人行湘西州中支聯合相關部門推進金融精準扶貧工作
    截至目前,我州1110個貧困村先後退出、8市縣先後實現脫貧摘帽,貧困發生率降至0.65%。全面提高脫貧質量,全面提升群眾滿意度,全面夯實基層基礎,離不開金融的有力支持。人行湘西州中支促請州政府繼續把金融精準扶貧工作納入政府目標管理。
  • 當好金融扶貧主力軍——江西郵儲銀行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紀實
    作為金融扶貧的國家隊和主力軍,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火熱實踐中,江西郵儲銀行認真履行根植城鄉、服務「三農」、服務地方經濟的重任,充分展現了國有大型商業銀行的責任、擔當與作為,把黨中央的惠民政策與貧困戶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夢想有機融合,構建扶貧工作「一盤棋」,提高金融服務「普惠性」,創新扶貧「新模式」,在贛鄱大地上交出了一份金融扶貧圓滿的「郵行答卷」。
  • 「千院計劃」帶火鄉村旅遊 產業扶貧的北京銀行方案
    ,完善「金融+扶貧」常態化工作機制,走出了一條特色化的金融精準扶貧道路。與貧困和低收入地區專業合作社開展深入合作,引入本地特色綠色食品,推動如批發市場、電商企業、大型超市等市場主體與貧困村建立長期穩定的產銷關係,實現貧困戶與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確保貧困戶獲得穩定收益。
  • 後疫情時期金融扶貧攻堅路徑與對策
    疫情的暴發和持續時間基本覆蓋了春耕農時,部分貧困地區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流動資金不足,種養先期投入不力,扶貧帶動能力相應削弱。部分貧困地區產業發展沒能達到較高水平,加工鏈和銷售網小、散、弱的特質造成秩序混亂,抵禦能力不夠。徘徊在國家扶貧標準之上的邊緣貧困人口,受疫情衝擊偶然因素影響,收入驟減、支出增加,返貧可能性大幅增加。對城鎮低收入群體而言,就業增收難首當其衝。
  • 嫩江農商銀行提升金融服務水平 助力縣域經濟發展
    嫩江農商銀行提升金融服務水平 助力縣域經濟發展 時間:2020-12-14 16:30:49  來源:嫩江市融媒體中心 「走千企、進萬家「。年初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和監管部門的精心指導下,嫩江農商銀行緊緊圍繞這一服務主題,支持企業復工復產,助力脫貧攻堅,不斷開拓創新,深耕」三農「沃土,著力提升服務,助推縣域經濟快速發展。我市海江鎮勝利現代農機合作社,通過農商行逐年增大的貸款發放以及國家扶貧資金等專項款的投入,讓合作社用幾年的時間迅速發展了起來,帶動一方百姓脫貧致富。
  • 脫貧答卷上的農行印記廣西篇:金融活水滋潤八桂大地
    農行廣西分行始終不忘服務「三農」初心,牢記金融扶貧使命,充分發揮金融扶貧國家隊和主力軍作用,舉全行之力紮實推進金融服務脫貧攻堅各項工作,加大貧困地區信貸投放力度,為打贏脫貧攻堅戰不斷注入金融活水。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增收脫貧廣西分行針對貧困地區農戶金融服務需求,創新推出到戶信貸扶貧產品,全面推廣掌銀、網銀等線上服務渠道,打造全流程、全線上化作業新模式,既讓貧困地區農民群眾享受到便捷金融服務,又解決了貧困農戶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等問題。2016年以來,該行累計發放個人精準扶貧貸款3.4萬戶、金額53億元。
  • 「點單」扶貧固成效——中國科協在嵐縣精準扶貧新舉措成效凸顯
    聯繫中國科協企業創新服務中心、中國農學會邀請到中國農業大學、中國農科院、瀋陽農業大學和山西農業大學等單位,以李天來院士為代表的一大批專家學者,先後來嵐縣進行手把手、面對面的農業技術培訓,共計培訓近千人次,幫助增強貧困農民的就業創業能力,堅定實現鄉村振興的信心和決心。
  • 支持「三農」 服務地方|思南縣2020年度勞動模範徐暉
    關心群眾,擔當金融精準扶貧的主力軍徐暉以「精準」為工作準則,帶領思南農商銀行在轄內全面啟動並快速推進金融精準扶貧工作。同時更充分發揮思南農商銀行基層網點多、覆蓋面廣的區位優勢,深入一線開展貧困戶基本生產生活信息及金融需求情況的摸底調查,並對建檔立卡貧困戶開展金融服務檔案建設,實行「一戶一檔」全覆蓋,用兩個100%落實精準扶貧,取得了積極成效。截止目前,累計向13365戶貧困戶發放扶貧小額貸款6.38億元。
  • 度小滿金融服務實體新高度:開創金融扶貧新模式 助力小微淬鍊金融...
    為此,度小滿金融基於多維度的應用與數據場景,通過大數據與人工智慧技術,實現客戶的識別與風控,有力拓展了傳統金融的服務模式與邊界。成立僅一年,2019年9月,根據中國人民大學發布的《普惠金融賦能就業研究報告》顯示,度小滿金融信貸服務通過科技賦能,在服務小微、推動就業方面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 寧津農商銀行:金融扶貧中的農商力量
    寧津農商銀行深入貫徹省聯社黨委脫貧攻堅決策部署,進一步加大金融扶貧支持力度,做好金融精準扶貧工作,截至目前,累計向21戶扶貧企業、新型經營主體、小微企業主發放專項扶貧貸款金額7670萬元,累計走訪戶數1964戶,帶動建檔立卡380戶貧困戶獲得信貸資金支持,實現金融夢想,用實際行動展示了扶貧中的金融力量
  • 以心攻堅 用情扶貧 華夏銀行打造「1+6」精準扶貧模式
    2020年,出資500萬元設立華夏銀行助力和田地區脫貧攻堅產業扶貧幫扶基金,通過創新扶貧方式助推和田地區脫貧鞏固提升。     在金融扶貧方面,華夏銀行不斷發揮專業優勢,聚焦三農服務,加大普惠金融幫扶力度,持續尋找為和田地區企業提供信貸支持的機會,截至2020年9月末,在新疆地區投放各項涉農貸款餘額51.98億元,助力當地企業實現從「輸血」到「造血」轉變,為實現助農脫困、幫助貧困戶增收致富、提升群眾生產生活質量發揮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