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精準幫扶,魯渝殘疾人扶貧協作取得顯著成效

2020-12-14 齊魯壹點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韓曉婉 通訊員 李英傑 陳紅光 陳旭 實習生 楊月

2018年以來,山東省殘聯與重慶市殘聯積極開展對口幫扶協作,對口幫扶重慶市14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區縣,以「真金白銀付出、真情實意支持、真抓實幹克難」的理念,全力以赴做好幫扶工作,近三年來,共投入資金近2000萬元,實施幫扶項目20餘個,幫扶貧困殘疾人20000餘人,貧困殘疾人的幸福指數不斷提升。

2020年,山東省為重慶市及區縣殘疾人事業提供省級幫扶資金480萬元,市縣級幫扶資金728萬元,捐款物折款166.49萬元,近2萬名殘疾人受益,魯渝殘疾人扶貧協作取得顯著成效。

假肢適配項目幫殘疾人走向新生活

「貧困殘疾人假肢適配項目」是2020年山東省扶貧協作省級援助資金市級投資計劃之一,為重慶市14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的建檔立卡貧困家庭肢體功能障礙殘疾人免費實施假肢適配,共落實省級財政援助資金168.978萬元,完成288人(301例)假肢適配項目,項目的實施讓常年坐輪椅的殘疾人站了起來,不但不需要家人照顧,還能自食其力,勞動增收。

今年35歲的曹賢輝,是奉節縣羊市鎮紅旗村4組人。7歲那年,因一次意外失去了右腿。2014年被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戶。當年,曹賢輝找親戚東拼西湊了2萬元,購買了33隻波爾多山羊。但因為身體不便,既不能出門學習,又不便出門幹活,對養羊技術可謂一竅不通,導致羔羊的存活率幾乎為零。通過實施魯渝協作貧困殘疾人假肢適配項目,曹賢輝免費安裝了假肢。此後縣殘聯工作人員又幫曹賢輝爭取了駐村工作隊、村上的指導和金融扶貧貸款扶持。有了資金和可以動起來的「腿」,曹賢輝潛心鑽研養殖技術,羔羊的存活率越來越高。目前,曹賢輝的羊圈已達600個平方,存欄羊可達300餘只,全年養羊的純利潤預計可達10萬左右。

今年40歲的萬州區餘家鎮千銀村村民周小琴(因病左小腿截肢),通過魯渝協作貧困殘疾人假肢適配項目,也走向了新生活。「現在,我可以行走自如,過去做不了的事情,現在又能做了。」目前,周小琴在萬州區餘家鎮政府辦公室從事脫貧攻堅信息收集工作,每月有1850元的收入。此外,周小琴還養了雞鴨百餘只,全年總收入接近3萬元。「安上假肢後,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周小琴說:「人生最辛苦的那段路,已經過去了,未來一定會越來越好」。

周小琴利用空餘時間餵養雞鴨

電動輪椅項目幫殘疾人「走」出家門

「電動輪椅項目」是2020年山東省扶貧協作省級援助資金市級投資計劃之一,共投入省級財政援助資金31.022萬元,為重慶市今年剛摘帽的4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的87名重度下肢貧困殘疾人免費配發電動輪椅。

今年60歲的張維幫是受益者之一。張維幫家住酉陽縣小河鎮茶園村12組,肢體二級殘疾,腦梗重度後遺症患者,建檔立卡貧困殘疾人戶。張維幫說:「政府免費配發了電動輪椅後,還進行了輪椅車駕駛及養護知識培訓,現在我可以「駕駛」電動輪椅自主出入,有時還去社區參加活動,生活更方便了,也對未來充滿了信心。感謝黨委政府的關心,感謝山東人民的深情厚意」。

精準幫扶,助力殘疾人精準脫貧

重慶市各區縣精準使用幫扶資金,根據殘疾人不同需求,開展殘疾人救助、集中供養、家庭無障礙改造、危房改造、養殖業扶持、技能培訓、輔助器具適配、肢體矯治手術、康復、藥物救助、購買殘疾人意外傷害保險等工作,有力助推貧困殘疾人擺脫貧困。

巫溪縣殘聯共接收幫扶援助資金250萬元,其中省級援助資金150萬元,市縣級幫扶資金100萬元,主要用於探索貧困重度集中供養服務30人,改善了30個貧困殘疾人生活狀況,釋放其家庭勞動力發展生產,增收脫貧;開展殘疾人技能培訓100人,幫助貧困殘疾人掌握就業技能,促進殘疾人就業增收;培育殘疾人產業基地4個,帶動扶持殘疾人30餘人;為200戶有條件飼養土雞的殘疾人貧困家庭每戶提供種雞苗200隻,為100戶貧困殘疾人家庭每戶扶持仔豬2頭,戶均增收1萬元以上;實施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130戶,提高了建卡貧困殘疾人家庭生活質量;實施農村貧困殘疾人危房改造20戶,切實保障貧困殘疾人住房安全。項目的實施,受益貧困殘疾人家庭達到了550戶。

巫溪縣殘疾人產業基地

秀山縣殘聯今年接收山東省級援助資金130萬。一是開展殘疾人技能培訓,以培訓促就業,開展家政服務、創業知識、電工、廚師廚藝等職業技能培訓工作,投入資金42.8萬元,培訓貧困殘疾人211人。二是扶持殘疾人創業大戶通過大戶申報、鄉鎮審核、縣殘聯現場核實的方式,投入資金34.08萬元,扶持殘疾人創業大戶38戶,帶動了貧困殘疾人產業發展,解決貧困殘疾人就近務工,有效發揮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三是抓康復促脫貧。制定貧困肢體殘疾人矯治手術實施方案,明確有資質的3家醫療機構開展此項工作,投入資金45萬元,實施髖膝關節置換手術40例,取得「救治一人、脫貧一戶、幸福一家」良好效果。

相關焦點

  • 富錦市公安局精準扶貧工作成效顯著
    精準扶貧工作開展以來,富錦市公安局認真貫徹市委、市政府關於扶貧工作的總體部署,以上街基鎮大屯村駐村工作隊為重點,精心制定工作方案,精準落實幫扶措施,創新完善駐村工作,紮實推動扶貧脫貧工作取得顯著成效。在全省精準脫貧駐村幹部管理工作會議上,富錦市公安局駐大屯村書記張國輝被省委授予全省優秀駐村書記榮譽稱號。堅持以上率下加強組織領導富錦市公安局黨委高度重視扶貧工作,將其作為一項重要政治任務來抓。
  • 扶貧協作已歷時24年 成效顯著
    6月29日,陝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蘇陝扶貧協作近年工作成效及2020年工作進展情況。據陝西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成員、副主任(掛職),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江蘇省對口幫扶陝西省工作隊領隊杭海介紹,江蘇、陝西兩省的扶貧協作已歷時24年,近年來幫扶資金規模不斷加大,2016-2019年,江蘇省各級累計投入財政援陝資金46億多元,特別是今年新冠疫情影響背景下,省級蘇陝扶貧協作資金達到25.312億元,縣均為4520萬元,同比增加21.3%。
  • 魯渝東西協作結出「致富果」
    魯渝東西協作結出「致富果」 2020-10-22 22:04:39 彭國威 攝   中新網重慶10月22日電 題:魯渝東西協作結出「致富果」  作者 彭國威  「如果你們要過來,還請稍微早點哦。」因為要趕去主城參加一個扶貧展銷會,電話那頭的李天傑顯得有點急切,約好碰面時間和地點後,匆匆結束了通話。
  • 一戶一策 一村一品:平和縣大溪鎮精準扶貧見成效
    大溪鎮黨委政府積極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突出強黨建、促扶貧,大力實施「雙推進」計劃,按照脫貧攻堅部署,立足實際,因地制宜,實施一戶一策,發展一村一品,精準施策,精準發力,精準扶貧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2016年脫貧144戶511人,脫貧率49.1%。   大溪鎮精準扶貧工作何以取得這麼好的成效?
  • 市婦聯赴南雄市珠璣鎮裡仁村調研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定點幫扶工作
    ,3月26日,市婦聯黨組書記、主席汪波率隊赴定點幫扶村南雄市珠璣鎮裡仁村調研精準扶貧定點幫扶工作,並親切慰問貧困戶。 在裡仁村,汪波召集鎮村幹部、村黨員群眾代表座談,與大家就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和鄉村振興等工作進行交流,研究探討下一步扶貧工作。裡仁村第一書記、駐村幫扶工作隊隊長李凌向調研組一行作了脫貧攻堅開展以來村幫扶工作匯報,欣喜地向大家介紹了裡仁村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取得的成果,展現了裡仁村的新變化,新氣象。
  • 「山海協作」守望相助 廈門精準幫扶臨夏州壯大扶貧產業
    央廣網廈門12月8日消息(記者陳庚)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統一部署,自2010年6月起,廈門市對口幫扶甘肅臨夏回族自治州。「扶貧扶長遠,長遠看產業。」記者近日跟隨廈門市委宣傳部組織的媒體團到臨夏實地採訪發現,按照「臨夏所需、廈門所能、協作見效」的原則,廈門精準引進、建設了一批扶貧車間、工廠和園區紮根臨夏,讓當地貧困戶在家門口就業脫貧的同時,也助推臨夏扶貧產業持續發展壯大,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 惠水:「六個二」東西部扶貧協作機制鞏固脫貧成效
    12月4日,記者從惠水縣扶貧辦獲悉,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惠水縣始終堅持抓黨建促脫貧攻堅,堅持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以惠水與廣州南沙結對幫扶為契機,緊緊抓住貴州列入全國內陸開放式扶貧試驗區的機遇,探索「六個二」開放式扶貧機制,調動全社會扶貧積極性,不斷鞏固脫貧成效。
  • 資訊︱打造東西協作旅遊扶貧的煙臺模式
    □ 本報記者 於新悅煙臺市與重慶市巫山縣是對口扶貧協作城市,怎樣充分發揮扶貧地區的資源優勢,既扶貧又解困?煙臺市在旅遊消費精準扶貧上作出了頗多有益的探索。9月27日,煙臺巫山兩地正式實現直航,每周4班。從東海之濱到三峽腹地,原本兩天的行程縮短為2個小時。
  • 廣州商務局對口幫扶興寧市葉塘鎮龍塘村成效顯著
    自2016年廣州市商務局對口幫扶興寧市葉塘鎮龍塘村工作開展以來,始終堅持省市扶貧開發工作要求,以「集體有發展、收入有增加、村容有變化、群眾得實惠」為目標,立足實際,真抓實幹,5年來取得了顯著成效。加強基層黨建堅實脫貧攻堅班子5年來,廣州市商務局成立了以主要領導為組長、分管扶貧工作領導為副組長的精準扶貧工作領導小組,為推進龍塘村的幫扶工作提供了強大的組織保障。
  • 幫扶見真情!天津東麗區與甘谷縣深化東西部扶貧協作
    甘谷,甘肅省人口大縣、農業大縣、教育大縣、勞務大縣,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相距數千公裡的兩地,因東西部協作結緣。1996年10月,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統一部署,天津市對口幫扶天水市,全面展開扶貧協作工作,其中東麗區對口幫扶甘谷縣。從此,讓遠隔千裡的兩地,心心牽掛,緊緊相連。
  • 對口幫扶打出精準「組合拳」,龍田街道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
    2020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之年,根據市、區相關部署要求,龍田街道黨工委對口幫扶廣東汕尾陸河縣螺溪鎮螺溪村,協作廣西百色市田東縣思林鎮實現脫貧摘帽,打出愛心捐贈、產業扶貧、消費扶貧、駐點扶貧等精準扶貧「組合拳」,切實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收官之戰。
  • 千裡攜手共逐夢——崑山·碧江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綜述
    蘇州崑山與銅仁碧江自2017年12月籤訂《東西部幫扶協作脫貧攻堅合作協議》以來,兩地緊扣組織領導、人才交流、產業合作、園區共建、勞務協作、攜手奔小康等方面深入推進各項工作。三年來,累計投入幫扶資金1.6億元,實施項目72個,覆蓋貧困群眾1.2萬人。在崑山的傾心傾力幫扶下,碧江集中力量攻克堅中之堅、解決難中之難,取得了顯著的脫貧成效。
  • 《光明日報》聚焦中山與昭通扶貧協作:知心幫扶補短板 加力築牢...
    講述人:雲南昭通永善縣人民醫院副院長 陳超傑堅持精準聚焦 強化人才支援——廣東中山與雲南昭通開展對口幫扶工作的經驗啟示精準扶貧是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重要論述的核心內容,對於做好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明確重點,精準聚焦。
  • 青島市北區委副書記、區長張永國帶隊赴西和縣調研扶貧協作工作
    中國山東網7月30日訊 近日,青島市市北區委副書記、區長張永國率相關部門及企業赴西和縣開展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西和縣委書記曹勇,縣委副書記、縣長楊永貴,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何能雄陪同考察調研。會上,曹勇書記代表西和縣委、縣政府向市北區幾年來對西和縣的協作幫扶表示衷心感謝,就西和縣東西部協作的工作情況進行詳細介紹。張永國區長表示,自市北區與西和縣結對以來,兩地聯繫越來越緊密、感情越來越深厚,東西扶貧協作工作成效不斷開花結果,西和縣脫貧攻堅工作取得了豐碩成果,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戰奠定了堅實基礎。
  • 南陵縣工山鎮:關注貧困殘疾人 精準幫扶每一戶
    工山鎮因殘致貧的貧困戶佔三分之一以上,而且殘疾人貧困戶也是返貧率最高的特殊群體。工山鎮積極推出「三步走」措施,多部門聯合共同幫助貧困殘疾人實現脫貧致富,確保小康路上不落一戶、不落一人。  第一步,全面摸排,幫助辦證換證。自幫扶工作開展以來,工山鎮關注殘疾貧困人口的證件問題。
  • 越城區-馬邊彝族自治縣召開2020東西部扶貧協作聯席會議
    昨天,越城區-馬邊彝族自治縣召開2020東西部扶貧協作聯席會議。而這幾年,也是越城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時期,特別是今年以來,越城區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階段性成效,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經濟高分答卷。
  • 阿城區殘聯以產業帶動為突破精準發力助推貧困殘疾人脫貧致富
    為解決貧困殘疾人生活中的實際困難,切實改善殘疾人生活狀況,幫扶貧困殘疾人脫貧致富,哈爾濱市阿城區殘聯聚焦精準扶貧,以貧困殘疾人脫貧攻堅為核心,整合資源,全面落實惠殘政策的同時,精準發力,以產業帶動為突破,形成幫扶貧困殘疾人脫貧的合力,確保全區342戶406名殘疾人已脫貧人口穩定實現
  • 「點單」扶貧固成效——中國科協在嵐縣精準扶貧新舉措成效凸顯
    2019年至今,為了進一步鞏固嵐縣脫貧摘帽成果,中國科協定點扶貧工作形成「貧困縣點單、科技組織接單、科協買單」新的中國科協扶貧廣域動員機制,形成「定點扶貧縣提需求、科協發項目指南、科技組織承擔項目、定點扶貧縣與科協共同驗收、科協買單」的定點幫扶項目管理機制,充分發揮機制聯動優勢和掛職幹部作用,推動定點扶貧工作有序高效開展,取得較好成效。
  • 貧困殘疾人脫貧摘帽「一個都不能少」
    據了解,自2018年底以來,重慶市殘聯已先後落實專項幫扶資金1653萬元,對全市「一戶三殘」建檔立卡和「一戶四殘」及以上的殘疾人家庭實行全覆蓋幫扶。各區縣也結合本地實際,相繼制定了「一戶多殘」家庭幫扶方案,開展「一戶一策」精準幫扶行動。截至今年6月底,各區縣已累計投入6000餘萬元,共惠及1.2萬餘戶「一戶多殘」家庭。
  • ​東莞沙田鎮:開展新時期精準扶貧工作 幫扶始興脫貧摘帽
    自開展對口精準扶貧以來,東莞沙田鎮對口幫扶韶關市始興縣澄江、羅壩、司前3個鎮共7條村。沙田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紮實推進精準脫貧各項工作,實施「造血」工程,發展壯大當地集體經濟,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戰取得了顯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