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焦點訪談》4日報導,記者在山東濰坊地區採訪時發現,當地有些姜農使用神農丹種姜,主要成分是一種叫涕滅威的劇毒農藥,50毫克就可致一個50公斤重的人死亡。涕滅威還有一個特點,就是能夠被植物全身吸收。當地農民根本不吃使用過這種劇毒農藥的姜。
6日上午,揚子晚報記者從南京眾彩農副產品物流中心了解到,一車來自濰坊的生薑被查出農殘「氨基甲酸酯」超標,已被封存。
如何識別毒生薑?
主要三步驟:一聞,二嘗,三看。一聞:檢查姜的表面有無異味或硫磺味;二嘗:姜味不濃或味道改變的要慎買;三看:生薑的顏色,正常的姜較幹,顏色發暗,「硫磺姜」較為水嫩,呈淺黃色,用手搓一下,姜皮很容易剝落。
調查 神農丹和化肥混合播撒
據報導,山東省濰坊市峽山區王家莊街道下轄的10多個村莊,在種植生薑時使用一種叫「神農丹」的劇毒農藥。這種神農丹每包1公斤,正面印有「嚴禁用於蔬菜、瓜果」的大字,背面有骷髏標誌和紅色「劇毒」字樣。種姜時,農戶直接把神農丹和化肥一起撒在已發芽的種姜邊上。姜農介紹,用神農丹是因為蟲害厲害,不使用生薑會減產「一半」以上。按規定,神農丹只能用在棉花、菸草、月季、花生、甘薯上。神農丹使用說明書中還特別規定:用於甘薯,僅限河北、山東、河南春天發生嚴重線蟲病時使用;用於花生,僅限於春播。
漏洞 內銷姜抽查不了幾次
當地農民對神農丹的危害性都心知肚明,使用過這種劇毒農藥的姜,他們自己根本不吃。這些生薑地裡的神農丹到底是哪裡來的呢?根據知情人提供的線索,在附近的趙戈鎮上,記者找到了一家名為趙戈果樹醫院的農資店,按照店門口留下的銷售手機號碼,撥通了電話,說要五箱神農丹,對方說有貨。看到記者要農藥殘留檢測報告,一位自稱做加工出口姜生意的老闆說,這並不難。因為檢測都是自己送樣品,只要找幾斤合格的姜去檢驗,就可以拿到農藥殘留合格的檢測報告。
據了解,濰坊當地出產的生薑分出口姜和內銷姜兩種。因為外商對農藥殘留檢測非常嚴格,所以出口基地的姜都不使用高毒農藥。而在濰坊生產的內銷姜對農藥殘留實行的是抽查制度,一年抽查不了幾次。
危害 致人中毒造成地下水汙染
中國農業大學理學院院長周志強教授表示,濫用神農丹會造成生薑中農藥殘留超標,還會對地下水造成汙染。2010年媒體報導,使用過神農丹的黃瓜,曾致安徽13人中毒。
記者6日獲悉,濰坊市峽山區警方對銷售劇毒農藥「神農丹」的門店進行查封,門店經理被依法刑拘。同時,相關部門對全市「神農丹」農藥的銷售和使用情況展開徹查。
落地追訪
南京一車生薑查出農藥殘留超標
昨天上午,在南京眾彩農副產品物流中心,一車來自濰坊的生薑被查出農殘「氨基甲酸酯」超標,市場目前已將這批生薑進行封存,並將取樣送有關農殘檢測機構進行定量檢測。
一車生薑查出問題
揚子晚報記者了解到,6日上午,南京眾彩市場立即對山東生薑加大監控力度,先是將市場內庫存的51噸生薑進行複查,顯示結果為全部合格。接著在對當天上午要進入市場的一車6噸的來自濰坊的生薑進行檢測時,發現其農殘超標(氨基甲酸酯標準值為50,超50%為嚴重不合格),超標準數值比例為22%。
該市場立即對其封存,檢測中心的負責人王玲告訴記者,準備將生薑取樣送至省農檢中心,採用「液相側溥儀」進行再進一步的定量檢測。如檢測結果為不合格,市場將會同工商部門對這批生薑進行銷毀處理。
揚子晚報記者了解到,此次被發現的氨基甲酸酯,是許多殺蟲劑、除草劑、殺菌劑等農藥中都含有的物質,會造成人急性中毒,也是目前蔬菜中農藥殘留的重點檢測品種。在眾彩市場內進行的檢測只是定性的快速檢測,想知道具體是哪一種農藥,還要進行再進一步的定量檢測。
檢測中心的技術員李科長表示,在國家規定中,氨基甲酸酯是可以用於花生和番薯的種植當中。
去年檢出「六六粉」
眾彩檢測中心的王玲告訴記者,此次能夠第一時間檢測出生薑農殘還要說到去年五月份。「當時我們曾在檢測中發現山東的生薑用六六粉保鮮的情況,『六六粉』屬於國家禁用農藥。今年到新姜上市的時候 ,我們就突發性事件變成長效的監管,也加大了對生薑的檢測力度,沒想到沒檢出六六 粉,檢出了一個新品種。」
記者還找到了專門負責蔬菜檢測的單位南京蔬菜科學研究所檢測站,工作人員透露說,因為南京沒有大面積種植姜的農民,以前並未檢測過這種農產品,蔥和蒜倒是經常檢,並沒出現過問題。(通訊員 沈家安 記者 柳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