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圍繞旅遊轉、旅遊圍繞扶貧幹——金絲峽鎮書記鄭禕春扶貧紀實

2020-12-19 華聲全媒體周義林
高端民宿王家坡

金絲峽鎮因境內陝南首家5A級景區金絲大峽谷而建製得名,屬全國重點鎮、陝西省旅遊特色名鎮。距離陝西西安、河南南陽、湖北十堰均有2-3小時車程。全鎮轄14個村社區,164個村民小組,6658戶24418人,現有貧困戶1840戶6323人,已脫貧948戶3697人(其中2016年脫貧659戶2514人,2017年脫貧289戶1183人),2018年計劃脫貧480戶1863人。自全國開展脫貧攻堅戰以來,金絲峽鎮黨委書記心中始終掛念著全鎮的這麼多貧困戶,怎樣才能快速長久的讓群眾增收致富更是他一心想要解決的難題,好在金絲峽鎮還有個景區,他一心一意的撲倒這上面來,想打好旅遊扶貧這張牌,通過反覆走訪調研,他提出了「發展圍繞旅遊轉,旅遊圍繞扶貧幹」的思路,並堅持了下來,現在金絲峽鎮已經成為旅遊扶貧的一個樣板鎮了。

集群農家樂

當您走進商南縣金絲峽鎮王家坡農莊,映入眼帘是花兒在招展、鳥兒在覓食、魚兒在嬉鬧、遊人在漫步。在這裡,可以呼吸清新空氣、靜聽溪流清唱、品嘗農家風味……猶如走進一個世外桃源。這是金絲峽鎮黨委政府實施旅遊扶貧工作以來的一個美好寫照的縮影。

然而,一項工作開始實施的時候,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困難,金絲峽旅遊環線提升改造的時候也不例外。

入戶做群眾思想工作

2016年4月7日傍晚7點,註定是一個不平凡的時刻,王家坡組36戶群眾如期來到村民李峰家的庭院裡,你一言我一語地議論著「聽說要徵用我們的土地,土地徵了,將來我們咋生存呀?」「要流轉房屋,統一打造?那我們住哪裡呀?」不時從人群中傳出抱怨聲。

2016年4月7日召開群眾會,做群眾思想工

「各位鄉親,請大家靜一靜,我是咱鎮的書記鄭禕春,剛才我聽到了鄉親們的顧慮和疑問,今天就是來給大家說道說道這個事兒的,為啥要打造咱們這個村莊,打造以後將來如何安置、如何生存等問題,今天開這個群眾會給大家一個交代,讓老鄉們吃個定心丸……」金絲峽鎮黨委書記鄭禕春通過典型案例分析、現場答疑解惑耐心細緻地與群眾交流。

鄭禕春已記不清這是多少次給群眾做思想工作了,也記不清楚到這36戶群眾家裡走了多少趟,說了多少話。一次一次,通過不懈努力,群眾思想得到了解放,發展得到了支持。最終流傳36戶群眾房屋,採取「政府主導、企業運營、群眾參與」發展模式,實現戶均增收1萬元。

指導美麗鄉村建設

自2016年啟動金絲峽旅遊產業園區建設以來,金絲峽鎮圍繞「脫貧圍繞旅遊轉、旅遊圍繞扶貧幹」目標,以旅遊扶貧為核心,按照「5A景區+美麗鄉村+特色小鎮」的「三位一體」建設思路,陸續實施大小子項目18個,其中招商項目6個,投入資金24.7億元,搭建了產業、創業、就業三業脫貧平臺,深推旅遊與扶貧聯姻共贏,助力脫貧攻堅,推動鄉村振興。

王家坡小鎮裡酒吧

在鎮黨委的帶領下,結合旅遊資源優勢,突出支部+旅遊搭建「就業平臺」。由黨支部牽頭,整合園區內海夏、五鑫各大酒店,暗河漂流、丹江漂流、金絲峽景區等一批企業,組織開展技能培訓,搭建雙向交流平臺。目前,本地群眾就業達400人,其中貧困戶85人,讓金絲峽群眾吃上了旅遊飯。

突出支部+旅遊搭建「創業平臺」。由村黨支部牽頭,成立農家樂協會,開展「金絲十三花」農家一桌菜廚藝培訓和文明禮儀培訓,幫助辦理小額貼息貸款,鼓勵農戶開辦農家樂和包穀酒坊、豆腐坊等農特產品店。目前全鎮共有農家樂278戶,特色農產品門店20家,建成扶貧愛心超市,其中貧困戶開辦有45家,年均收入2萬元以上。

王家坡冷水魚養殖垂釣園

突出支部+旅遊搭建「產業平臺」。按照「支部+集體經濟+『三變』改革+貧困戶」發展模式,盤活園區沉睡的資源資產,將房屋、土地、林地進行集中流轉,量化入股集約發展,建成了萬山牧業、丹參基地、冷水魚養殖垂釣園、油用牡丹、金絲仙菊、高山茶葉等觀賞、體驗、採摘類農業旅遊產業,帶動貧困戶470戶群眾實現增收。特別是以王家坡、臥龍谷流轉房屋77戶,建成了高端民宿、鄉村酒店,實現戶均增收1萬元。

通過黨建引領、旅遊帶動、園區承載、三業脫貧的工作模式,使全鎮直接受益群眾達到1168戶3810人,帶動貧困戶320戶1068人,間接帶動全縣闖王寨景區、後灣美麗鄉村、陽城驛等一批3A級景區和美麗鄉村,2017年全縣接待遊客781萬人,實現旅遊收入39億元。

相關焦點

  • 縣委書記張永祥調研乾坤灣鎮消費扶貧和旅遊扶貧
    6月30日,縣委書記張永祥調研乾坤灣鎮消費扶貧和旅遊扶貧工作情況,縣政府副縣長張域及縣委辦、縣扶貧局、乾坤灣鎮、文旅集團等單位相關負責人一同調研。張永祥一行先後調研了乾坤灣鎮葡萄、蘋果、櫻桃等產業發展情況以及乾坤景區運營情況,聽取了關於消費扶貧和旅遊扶貧工作進展情況的匯報。期間,還實地了解乾坤灣鎮移民搬遷安置點配套幼兒園項目進展情況。
  • 旅遊推動鄉村振興 廣東舉辦旅遊扶貧培訓班
    2020年廣東省旅遊扶貧培訓班合影。粵文旅宣供圖2020年廣東省旅遊扶貧培訓班授課現場。粵文旅宣供圖2020年廣東省旅遊扶貧培訓班授課現場。粵文旅宣供圖 信息時報訊(記者 葉佳茵 通訊員 粵文旅宣)12月8日,由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廣東省鄉村旅遊協會承辦的2020年廣東省旅遊扶貧培訓班在清遠九龍峰林小鎮舉行開班儀式。深圳、汕頭、韶關、河源等15個地級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旅遊扶貧工作負責人及117個省旅遊扶貧重點村駐村第一書記、村長、鄉村旅遊帶頭人近140人參加。
  • ——永定區羅塔坪鄉水田坪村旅遊扶貧紀實
    水田坪村依託生態、山水、田園等資源優勢,憑藉西線旅遊發展和鄉村旅遊扶貧的契機,探索出了一條貧困山村脫貧奔小康的發展之路。水田坪村支部書記田際英告訴筆者:「誰會想到我們村幾年前還是一個人均不足2300元的深度貧困村呢?這一切都得益於永定區人大和永定區供銷聯社駐村幫扶工作隊用心、用情、肯幹、實幹。」完善設施 鄉村旅遊添基石「現在寬敞的柏油路,通組公路聯家串戶,再也不會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了,村裡有了路燈晚上出行也很方便了。」
  • 鶴壁:秀美鄉村點睛旅遊扶貧
    圍繞「一群一帶」發展格局,合理搭建鄉村旅遊框架,大力發展鄉村旅遊,成為鶴壁發力全域旅遊的抓手,也使越來越多的貧困村民打開了致富門、吃上了「旅遊飯」。    扶貧「四龍頭」 助推鄉村遊    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機制創新為鶴壁旅遊增添了無盡活力。    圍繞「一群一帶」發展格局,旅遊扶貧工作成為鶴壁市旅遊產業發展規劃的重要內容。
  • 全國政協旅遊扶貧重點提案跟蹤督辦調研活動紀實
    近年來,廣西高度重視旅遊扶貧工作,這在廣西已成為一種新的扶貧模式,在扶貧開發中發揮重要作用。為助推廣西扶貧攻堅工作,11月27日至28日,全國政協調研組到廣西,就旅遊扶貧重點提案開展跟蹤督辦調研,為推動廣西貧困地區早日脫貧致富獻計出力。1 兩份提案:為廣西旅遊扶貧發聲這次跟蹤督辦調研,源於住桂全國政協委員提交的兩份關於廣西旅遊扶貧提案。
  • 【最美扶貧幹部】江廣浙:發展特色農業產業和生態休閒旅遊促脫貧
    擔任第一書記、工作隊長以來,江廣浙同志能自覺踐行新發展理念,圍繞「貧困戶增收,貧困村退出」的扶貧工作目標,以加強村「兩委」班子建設為抓手,因地制宜發展特色農業產業和生態休閒旅遊,紮實推進幫扶工作,工作成效較顯著。
  • 鶴壁:讓精準扶貧搭上「旅遊快車」
    2016年,淇濱區依託當地秀美的自然風光,按照「旅遊公司+貧困戶」的運作模式,通過招商引資,在桑園村高標準謀劃了總投資5億元的旅遊度假小鎮項目。桑園小鎮建成後,不僅實現了當地貧困人口在家門口就業,還在「愛心超市」開設貧困人口特色農產品及手工製品銷售窗口。當地37名貧困群眾參與景區配套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年均增收1.8萬元,桑園小鎮亦成為鶴壁乃至全省旅遊扶貧項目的經典範例。
  • 安徽石臺瞄準扶貧靶心 打好鄉村旅遊扶貧牌
    近年來,石臺縣委、縣政府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決策部署,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深度挖掘「山水土氣」生態優勢資源,將生態旅遊作為推動縣域經濟發展的首位產業,將「旅遊 扶貧」作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抓手,培育建設鄉村旅遊點14個,帶動1853名貧困人口穩定脫貧,其中磯灘鄉洪墩村成功創建AAA級旅遊村,努力探索深度貧困縣旅遊脫貧之路。
  • ...初心點亮扶貧路——棗莊市薛城區稅務局派駐「第一書記」張大川
    「『第一書記』要真扶貧,撲下身子在村裡幹。」張大川時刻銘記習近平總書記的話。他召集村「兩委」集思廣益定策略,積極聯絡相關單位籌措資金,用足用活專項資金,同時最大限度節省開支,依靠技術支持和村民力量實施照明線路和自來水管道改造以及生產路硬化工程。
  • 淅川縣盛灣鎮:「生態+旅遊」趟出扶貧新路徑
    該鎮黨委書記賈傑說。 盛灣鎮,地處淅川丹江口水庫南岸、豫鄂兩省接合部,八山一水一分田。截至目前,仍有建檔立卡貧困戶1173戶2961人,貧困人口多、貧困程度深、脫貧任務重。作為「春暖新淅川花開新時代」淅川縣2019年首屆賞花節——石榴花節的分會場,近年來,該鎮圍繞水質保護、綠色發展兩大主線,堅持「生態立鎮、旅遊興鎮、創新活鎮」三大戰略,持續推進脫貧攻堅、生態建設、旅遊開發、招商引資和美麗鄉村建設五項重點工作,走出了一條群眾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生態為先,繪就發展底色。
  • 市人大常委會圍繞少數民族群眾扶貧脫貧工作情況開展調研
    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我市重視少數民族村的發展,堅決落實相關部署要求,辦好民生實事。如今,這些少數民族村發展得怎麼樣?脫貧攻堅成效如何?群眾生活有沒有改善?近日,市人大常委會組織調研組對此開展調研。
  • 「我的扶貧故事」仙人街上的旅遊大使丨石阡縣龍井鄉關口坪村第一...
    在脫貧攻堅這個特殊的歷史時期,響應黨中央號召,經過層層選拔,於2019年初赴石阡縣龍井鄉關口坪村擔任第一書記。我憑著知識分子的悲憫情懷和黨員幹部勇於擔當作為的精神品質,扎紮實實地推進了關口坪村精準扶貧的各項工作。我深知產業扶貧是扶貧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是實現穩定脫貧的根本之策。
  • 「雄鷹書記」的扶貧故事
    推動精準扶貧是第一書記的關鍵職責,產業發展則是推進精準扶貧的重要抓手。 初至開州,李鑫鑫在竹溪鎮石碗村擔任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隊長,駐村一年後,他主動請纓,接下偏遠鄉鎮貧困村的接力棒,轉任紫水鄉雄鷹村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隊長。 李鑫鑫是土生土長的北京人。
  • 藉助旅遊扶貧 彭水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
    彭水縣委宣傳部供圖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發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5月26日10時訊(記者 趙紫東 通訊員 胡力方)近年來,彭水把旅遊產業與精準扶貧緊密掛鈎,以「旅遊+」融合發展為抓手,讓風景變成「錢」景、將美麗轉化為生產力,助力經濟轉型升級,貧困人口通過發展旅遊、參與旅遊實現穩定脫貧致富,走出了一條旅遊產業扶貧的新路子。
  • 鶴山區西頂村 繪就旅遊扶貧「美麗樣本」
    近年來,鶴山區區政府立足轄區旅遊資源優勢,堅持發展鄉村旅遊與打贏脫貧攻堅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產業發展相結合,整合扶貧、旅遊發展、交通建設等各類資金,致力於改造傳統村落,修復古舊民居,打造生態田園,創新旅遊業態,持續推動鄉村旅遊項目開發和產業融合發展。
  • 大別山腹地:繪美麗畫卷 助旅遊扶貧
    近年來,霍山縣按照「打造全域旅遊,建設全景霍山」的發展思路,精心建設打造「一心三區」,即大別山旅遊集散綜合服務中心,大別山主峰旅遊區、佛子嶺湖濱度假區、大別山國際旅遊度假區。霍山圍繞環大別山風景道和省道318線布點的竹鄉、酒鄉、茶鄉、漁鄉、藥鄉、花鄉等精品景區也越來越受到各類旅遊者的青睞。旅遊熱起來,帶動周邊百姓富起來。
  • 世博全產業鏈扶貧助力梁河旅遊熱起來
    受訪對象、梁河文旅局供圖雲南網訊(記者 王歡)推出具有地方風情的扶貧旅遊產品,進幾戶特色農家感受脫貧攻堅的實在成果,再帶一批生態「土貨」滿載而歸……4月15日,華僑城雲南世博集團(以下簡稱「世博集團」)參與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梁河縣旅遊扶貧開發的各方成員單位再次召開視頻會議,大家大開腦洞,對如何推動梁河縣文旅全產業鏈活起來、熱起來攢集「金點子」。
  • 湖北恩施探索全域旅遊扶貧
    記者7月5日了解到,去年恩施州共接待遊客6216萬人次,增長21.1%;實現旅遊綜合收入455億元,增長23.9%;旅遊業對第三產業的貢獻率超過50%,帶動40萬群眾吃上「旅遊飯」。「旅遊+扶貧」入選聯合國減貧案例,成為脫貧攻堅的恩施品牌。
  • 黃山區:就業扶貧產業旺 脫貧路上果蔗香
    促進貧困人口就業增收,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內容。據了解,該扶貧車間是由黃山區人社局牽頭,盛洪村就業扶貧驛站負責組建成立。目前共有55人務工,其中吸納了8名貧困戶就業,每人每月可以拿到5000—8000元。  增加收入是精準扶貧的關鍵,也是從「輸血扶貧」轉向「造血扶貧」的重要途徑。
  • 趙麗芳到幹汊河鎮調研指導脫貧攻堅和鄉村旅遊工作
    5月19日,安徽省舒城縣委常委、副縣長趙麗芳到幹汊河鎮調研指導脫貧攻堅和鄉村旅遊工作,幹汊河鎮黨委書記朱旭松陪同調研。趙麗芳先後深入到幹汊河鎮太陽體育用品有限公司和舒特體育用品有限公司就業扶貧車間、九龍寨生態園,現場參觀了解兩家體育用品公司生產經營和帶動貧困戶就業增收等情況,參觀了解九龍寨生態園旅遊項目規劃和投入建設等情況;她還在鎮黨群活動中心聽取了鎮黨委書記朱旭松關於脫貧攻堅問題整改工作、鄉村旅遊發展、鄉村治理等工作情況匯報,並看望了正在幹汊河鎮開展脫貧攻堅問題整改工作巡視巡查的縣巡查組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