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住有所居,託起市民「穩穩的幸福」

2020-12-14 澎湃新聞
    住有所居,託起市民「穩穩的幸福」

    長沙將持續保持「房價窪地」比較優勢,打造宜居樂地、人才高地、投資福地

    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租購併舉、因城施策,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有效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給,完善土地出讓收入分配機制,探索支持利用集體建設用地按照規劃建設租賃住房,完善長租房政策,擴大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

  ——摘自《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

「十三五」期間,長沙全面打響「反炒房」攻堅戰,嚴格執行系列調控政策,基本實現「穩房價、穩地價、穩預期」調控目標。本報資料圖片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12月4日訊(全媒體記者陳煥明)長沙連續13年獲評「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住有所居」是民生所在,也是市民獲得感、幸福感的最佳註腳。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租購併舉、因城施策,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十三五」期間,長沙全面打響「反炒房」攻堅戰,嚴格執行系列調控政策,積極開展「一城一策」試點,基本實現「穩房價、穩地價、穩預期」調控目標,建立健全房地產市場調控長效機制。

  站在新起點,長沙將進一步按照「穩房價、促供應、調結構、嚴監管」的要求,繼續保持調控方向不變、調控目標不減、調控力度不松,持續保持長沙「房價窪地」比較優勢,使長沙成為宜居「樂地」、人才「高地」、投資「福地」,進一步提升老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

  精準調控 長沙「反炒房」調控成效顯著

  住建部近日印發第79期《建設工作簡報》,以《長沙市落實主體責任穩妥實施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長效機制》為題,對長沙在房地產市場調控方面的經驗給予充分肯定並向全國推廣。

  近年來,長沙始終堅持「房住不炒」定位,認真對照中央關於「因城施策,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要求,精準調控,嚴格調控,先後出臺「3·18」「5·20」「9·23」調控政策;2018年又出臺「6·25」反炒房系列措施,全面打響「反炒房攻堅戰」「房價保衛戰」。

  通過組織「反炒房、反暴利、反捂盤」等集中整治行動,嚴厲打擊市場捂盤惜售、哄抬房價、捆綁銷售等炒房行為,向炒房客「亮劍」,本市戶籍、首次置業等剛需成為購房主體。

  通過供需雙向調節,在「限房價、競地價」機制中明確安居型住宅用地佔比不少於60%,滿足首套自住需求;通過限購及稅收調節,支持合理改善需求。

  在一系列反炒房「組合拳」之下,長沙「一房難求」的非理性恐慌徹底破除,市場從調控之初的「超賣」現象逐步恢復至平衡狀態,並由賣方市場逐步轉向買方市場。

  數據顯示,今年截至10月底,長沙本市戶籍購房者佔比67.35%,首次置業者佔比82.04%。

  住房保障 到明年共籌集7.75萬套租賃住房

  住房保障是幫助城市低收入群體和「新市民」實現安居夢的必要措施。

  粟塘小區、合鑫苑、谷山庭院……「十三五」期間,長沙住房保障事業獲得長足發展。截至目前,長沙共有政府產權配租入住的公租房項目21個、近1.7萬套;累計建設(籌集)各類保障房22.92萬套,出售公有住房13.86萬套,數十萬住房困難群眾通過保障性安居工程實現「安居夢」。

  發展住房租賃市場是長沙落實「房住不炒」定位,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住房制度,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重要舉措之一。

  去年7月,長沙成為住房租賃市場發展試點城市,並獲得中央財政資金支持。「長沙研究和制定出臺了『一攬子』住房租賃政策,其中不少在全國屬於『首創』,並初步形成了制度框架。」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在用地方面,長沙推進出讓地配建,允許待開發商業用地或商住比例明顯偏高用地按程序報批後,調整一定比例建設租賃住房;允許盤活閒置或低效工業用地集中建設租賃住房等。根據計劃,長沙到2021年將籌集租賃住房7.75萬套。

  長效機制 建立健全多層次住房供應體系

  長沙房地產市場的持續調控,為建立長效機制創造了穩定的市場環境,也創下了「因城施策」調控的「長沙樣本」。

  今年11月16日,升級後的長沙市房屋網籤備案平臺和「長沙住房」APP全新上線。這意味著,長沙正式實現一手房、二手房網籤備案業務「一網通辦」,全流程無紙化,全業務掌上辦,市民「一次不用跑」。

  對於老百姓來說,房屋網籤備案業務「一網通辦」可以有效規範二手房買賣交易市場,避免「陰陽合同」「一房多賣」等欺詐現象,保障老百姓的權益。對於政府部門來說,該系統有利於對二手房市場進行監管和監控,並為房地產市場調控決策提供基礎數據支持。

  此外,長沙加強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完善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通過大數據集成、精準調控、聯合監管,實現多維度全方位的服務監管機制,嚴格防範消費貸等資金流入房地產市場,確保房屋交易資金安全。

  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長沙各相關部門聯合參與房地產市場調控工作,綜合運用金融、土地、財稅、投資、立法等手段,先後研究制定了房地產長效機制總文件和住房租賃工作方案等政策辦法,調控工作逐步規範化、體系化。

  下一步,長沙將根據房地產市場實際情況和調控需要,保持現有調控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堅決遏制投機炒房;同時按照「低端有保障、中端有供應、高端有市場」的住房要求,建立健全多層次住房供應體系,滿足住房多樣化需求。

  記者手記

  持續保持長沙「房價窪地」比較優勢

  住房的故事,是一面鏡子,映照出城市發展、民生改善的影子。

  長沙作為房地產調控「一城一策」試點城市,通過一系列強有力的調控措施,堅決打贏「反炒房」攻堅戰,持續保持長沙「房價窪地」比較優勢,並使之成為長沙城市競爭、產業聚集、人才流入的要素保障,連續4年年均淨流入人口在20萬以上,一批先進位造業優勢企業落戶長沙。

  「十四五」期間長沙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從實際出發不斷完善政策工具箱,以制度機制建設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運行,健全住房市場體系和住房保障體系,大力發展保障性住房和住房租賃市場,努力讓剛需人群有房可住,買得起房,以「穩穩的房價」託起市民「穩穩的幸福」。

來源:長沙晚報

編輯:王智勇 黃點(實習生)

相關焦點

  • 住有所居暖民心(「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
    2016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四次會議上指出,要準確把握住房的居住屬性,以滿足新市民住房需求為主要出發點,以建立購租並舉的住房制度為主要方向,以市場為主滿足多層次需求,以政府為主提供基本保障,分類調控,地方為主,金融、財稅、土地、市場監管等多策並舉,形成長遠的制度安排,讓全體人民住有所居。
  • 群眾文化大餐託起百姓穩穩的幸福
    群眾文化活動,是一個城市的文化名片和精神風貌,更是關係民生幸福的重要指標。近年來,我市圍繞「暢想銅川,舞動銅川,書香銅川,詩畫銅川」四個主題,積極打造系列群眾品牌文化活動,開展「詩與遠方文化銅川」360°看銅川——我的家鄉群眾攝影作品展,銅川牡丹詩會等大型文化活動。
  • 柘城這樣託起老人「穩穩的幸福」
    申橋鄉敬老院院長劉心春告訴記者,目前敬老院已入住特困老人152名,在實行集中供養後,老人們的住房條件得到徹底改善,也給了他們精神上的慰藉,老人們的幸福指數顯著提升。申橋鄉敬老院只是柘城縣完善農村敬老院建設的一個縮影,自2016年以來,該縣先後投資1.5億元對17個鄉鎮敬老院進行了提升改造,工作人員持證上崗,工資納入財政預算。
  • 民生更爽:長沙市民收穫沉甸甸的幸福禮包
    民生更爽:幸福的禮包沉甸甸 ——寫在長沙市第十三次黨代會即將召開之際(四) 長沙晚報記者 李萬寅 嶽冠文 聶映榮 「日子越過越有勁了,爽!」家住開福區西園社區的熊小英和鄰居閒談時,連連感慨。 安全感——居有所安讓民有所靠 沒有平安,便沒有幸福。 7月22日晚,市民黃先生開車到湘江風光帶遊玩,由於太過疲憊,開著車窗在車裡睡起了覺。沒想到,一覺醒來發現放在身邊的手機被偷,他立即向坡子街派出所報警。接報後,坡子街派出所綜合警務指揮室派警的同時,啟動視頻偵查,發現3名可疑男子,並追蹤到嫌疑人重點活動區域。
  • ...創造幸福生活——習近平總書記牽掛的民生事之「住有所居」篇
    新華社北京8月11日電 題:為了夢圓安居,創造幸福生活——習近平總書記牽掛的民生事之「住有所居」篇新華社記者【引言】「只要還有一家一戶乃至一個人沒有解決基本生活問題,我們就不能安之若素……」
  • 住有所居 居有所安 縣人大常委會督察農村困難群眾危舊房改造工作
    住有所居 居有所安 縣人大常委會督察農村困難群眾危舊房改造工作 2020-12-12 22: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羅山縣山店鄉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為群眾託起「穩穩的幸福」
    河南經濟報記者 付宜成 通訊員 李翔 楊燕近日,信陽市羅山縣山店鄉紮實推進抓黨建促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多方聚力打贏脫貧攻堅收官戰,為群眾託起「穩穩的幸福」。明確一個目標。
  • 住有所居百姓樂 樂活祥和洋州美
    全縣城鎮中低收入家庭居住條件得到了極大改善,建立了較為完善的住房保障體系,實現了住房困難家庭住有所居的目標。近幾年來,省、市共下達給洋縣保障房建設任務10215套(棚改房項目3023套),已累計開工建設10426套(棚改3234套)78萬平方米,佔任務數的102%。
  • 幸福密碼!1.2萬套公租房,萬州這群人從「憂居」到「有居」!
    「挪窮窩」「拔窮根」,住有所居既是承諾,也是責任,從老子的「安其居,樂其業」,到杜甫的「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古往今來,住房始終傾注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希冀和夢想。
  • 只有茶顏悅色、文和友的城市,不算幸福城市!
    我們的發展要更加利民,優先解決老百姓關心的就學、就醫、就業等問題,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取得新進展。」在今日上午的中國城市幸福論壇上,胡忠雄向與會嘉賓分享長沙對幸福的理解,解讀長沙的「幸福密碼」。現在,八方君就結合長沙的「幸福實踐」來告訴你:到底什麼樣的城市,才算得上幸福城市。
  • 台州:創新制度,守護「穩穩的幸福」
    五度榮獲「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台州人對幸福的感受是多種多樣的:這裡,有無需添加濾鏡的「台州藍」和甜甜的空氣;這裡,有吃不完的海鮮、水果……一直以來,以人民為中心,用民本善治,提升城市的溫度,連接每個人的幸福,讓居住在這裡的人共建共享「幸福家園」,這就是台州的「幸福密碼」。
  • 長興:住有宜居 託起老百姓穩穩的幸福
    浙江在線-長興新聞網12月15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郭威)「住新房子啦!」 「風景還不錯,還是個『河景房』!」 「這裡到時候放張餐桌,看著窗外吃飯,美滋滋!」……對於長興縣太湖圖影碧巖村村民陳如華一家來說,沒有比年前喜提安置新房更開心的事了。
  • 江蘇鎮江:民生為本,託起百姓「穩穩的幸福」
    山水城市幫扶建檔立卡貧困戶端穩就業「飯碗」,富民創業擔保貸款為創業者送去「及時雨」,兜底線織密網讓每個人應保盡保……鎮江市人社部門近年來統籌資源,集中發力,精準開展就業扶貧,打造「創響鎮江」品牌,持續擴大社會保障覆蓋面,就業為民、創業富民、社保安民,託起人民群眾
  • 鬱亮:「住有所居、居者有其屋」,北上廣深可以做到
    2019.10.24 17:27【鬱亮:「住有所居、居者有其屋」,北上廣深可以做到】自2018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構建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長效機制」以來,作為行業領軍企業的萬科對於長效機制的落地有何思考?
  • 從「水上漂」到「住洋樓」退捕上岸漁民收穫穩穩的幸福
    4日早上7點半,家住下蜀鎮閱江樓小區的徐忠付騎上電動車,前往江蘇天工鈦業有限公司上班。而在2019年底前,他還是個被稱為「水上漂」的地地道道的漁民。用徐忠付自己的話說:從「水上漂」到「住洋樓」,他們一家收穫了穩穩的幸福。在下蜀,還有45戶與徐忠付一樣退捕上岸的漁民。
  • 助力「租購併舉」,圓夢「住有所居」
    黨的十八大以來,為了實現群眾的「安居夢」,從「房住不炒」的定位到「長效機制」的確立,再到「租購併舉」的提出,解決人民群眾的安居問題一直受到黨和國家高度重視。尤其「租購併舉」住房制度改革提出後,補齊長期以來我國住房體系中「租」這個短板,成為讓各個群體通過不同渠道實現住有所居美好夢想的具體路徑。
  • 居者有其屋,未來我們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實現住有所居
    多主題供給和多渠道保障的住房制度,讓無房人住有所居不是夢。以後的深圳人可以選擇四類住房。四類房型是指:商品房、人才住房、安居房、公共租賃住房。其中商品房佔四成,能買得起房子的可以去選購商品房,人才佔住房供應總量的20%左右,面向符合條件的各方面人才供應,可租可售。對符合條件的高層次人才實行更加優惠的政策。
  • 聽陳奕迅的《穩穩的幸福》,原來幸福可以這麼簡單
    有一天開始從平淡日子感受快樂看到了明明白白的遠方我要的幸福我要穩穩的幸福…… ……以前聽《穩穩的幸福》,只是感覺它的旋律很美也許這就是幸福的感覺。以前一直覺得,只有自己有房有車。賺很多錢才叫幸福。但沒想到幸福原來可以來的這麼簡單。幸福,可以像"麵包"一樣簡單。
  • 習近平的小康故事丨「讓全體人民住有所居」——習近平和百姓安居...
    新華社北京10月27日電 題:「讓全體人民住有所居」——習近平和百姓安居的故事  新華社記者王優玲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始終心繫百姓安居,跨過高山河流,深入山村巷陌,聽民聲,察民意,在一個個百姓「夢圓安居」的精彩故事裡,躬身推進「讓全體人民住有所居」的莊嚴承諾。
  • 租購同權:從「居者有其屋」到「住有所居」
    專家分析,這意味著明年我國在長效機制建設上將邁出實質步伐,住有所居的目標落實將「擲地有聲」。租購併舉也將開啟住房新模式,即買房並非是實現住有所居的唯一途徑。   國家發改委國際貿易和投資研究室主任王海峰說,租賃市場上中介、個體,包括網絡平臺,都可以發生非常重要的作用。中介的話相對來講會貴一些,網絡平臺用大數據、雲計算,可能會為消費者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