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口罩詐騙為何屢屢得手?又該如何防範避免上當受騙?

2020-12-19 生活晨報大同

疫情期間,口罩、體溫槍等防護物資因供應緊缺而變成「搶手貨」,一些不法分子竟藉此「商機」,以賣口罩為由實施詐騙。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近日,天津、吉林等地出現了多起利用新冠肺炎疫情進行電信詐騙的案件。警方透露,不法分子主要通過社交平臺或者二手物品交易平臺發布信息,謊稱有醫療物資出售,從而騙取貨款或者定金。此外,還有不少不法分子假冒疾控中心、醫保局等部門,以涉嫌倒賣口罩等防疫物資需要配合公安機關工作為名,實施電信詐騙。這些看似並不高明的騙術為何屢屢得手?該如何防範避免上當受騙?

1月30日15時許,廣東珠海市110接到事主陳某報警:陳某於1月26日在微信上與人聯繫購買醫用口罩,經商議後於26日至28日向對方提供的帳號,分13筆共計轉帳133.5萬元,但之後對方拒不發貨,受害人要求退款亦遭拒,懷疑被詐騙遂報警。嫌疑人李某毅被警方抓獲。  

福建福州警方抓獲詐騙嫌疑人

1月28日,梁某利用當前防疫形勢嚴峻,口罩緊缺的情況,在其沒有口罩實物的情況下,通過微信群發布其有大量口罩出售的虛假信息,在多名受害人向其轉帳購買口罩後,「拉黑」與受害人的聯繫,造成數名在校學生被騙,從中非法獲利1135元。接報後,福州市公安機關迅速查明犯罪嫌疑人真實身份和藏匿位置。當天傍晚6時,在閩侯荊溪鎮綠洲家園小區,刑偵部門抓獲詐騙犯罪嫌疑人梁某。

2月9日至2月15日,被告人葛某某在無經營醫療器材許可、無口罩貨源的情況下,使用「你的心我的命」微信號在朋友圈發布銷售醫用一次性口罩的虛假信息,以支付口罩貨款及運費的名義,先後通過微信轉帳方式騙得12名被害人共計76385元。最終,法院根據被告人的犯罪事實、性質、情節及社會危害程度,綜合公訴機關的指控,被告人的辯解和辯護人提出的辯護意見的合理部分,依照相關法律規定,依法作出判決,以詐騙罪判處被告人葛某某有期徒刑五年,並處罰金人民幣2.5萬元;作案工具手機一部依法予以沒收;扣押的違法所得及黃金製品在依法處置後一併按比例發還各被害人,其餘違法所得責令被告人葛某某繼續退賠並按比例發還各被害人。

3月下旬,天津市武清區警方接到一起報警,男子葛某稱其通過網絡購買製作口罩的原材料熔噴布時被騙了580餘萬元人民幣。

4月18日,大冶市公安局對外通報,該局成功偵破編造出售口罩虛假信息跨省系列詐騙案件20餘起,涉案金額近100萬元。

4月20日,香港警方近日採取行動打擊網上口罩騙案,共拘捕31人,涉及145宗騙案。受害者超過400人,涉及款項約300萬港元。

4月20日,樂平市人民法院依法對一起涉案金額巨大的口罩詐騙案進行一審公開宣判,以詐騙罪判處3名被告人有期徒刑13年至10年6個月不等,並處相應罰金。

法院審理後認為,三被告人以非法佔有為目的,虛構事實騙取他人錢財,數額特別巨大,均構成詐騙罪。根據三被告人的犯罪事實、性質、情節及對社會的危害程度,法院依法判處程某豪有期徒刑13年,並處罰金人民幣60萬元,判處被告人鍾某富有期徒刑10年6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30萬元,判處被告人徐某有期徒刑11年,並處罰金人民幣30萬元。

公安部刑偵局提示,不法分子偽造社交帳號內的工作照片,冒充醫生、護士、藥店職員等身份,對外發布醫用口罩的售賣信息,收款後即將受害人拉黑。大家網購醫用口罩、酒精、消毒水等防疫用品,請到正規購物網站,提到匯款、轉帳、提供驗證碼等信息時,一定要提高警惕。一旦被騙,要及時撥打110或到就近公安機關報案。

此外,國家反詐中心近日也發出提醒:有不法分子假冒疾控中心、醫保局等部門,以涉嫌倒賣口罩等防疫物資需要配合公安機關調查為名,實施電信詐騙。

小知識:

什麼樣的口罩防病毒?

目前市場上常見的口罩可分為3類,即醫用外科口罩,可阻隔70%的細菌;或醫用防護口罩(N95口罩),可阻隔95%的細菌;還有普通棉質口罩,只能阻隔36%的細菌。專家表示如果市民到公共場所不與患者接觸,戴上醫用外科口罩就足夠了,而不需要過度防護,但如果能接觸到患者就應該戴上N95口罩。一些紙質口罩、活性炭口罩、棉布口罩、海綿口罩,由於材料不夠緊實,預防病菌感染的效果有限,不推薦在現在的情況下使用。國家衛生委員會高級專家組組長鍾南山院士在接受央視新聞採訪時表示,戴口罩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是有益的,但預防時不必戴N95口罩,普通的醫用外科口罩也能防止大多數粘在水滴上的病毒進入呼吸道,從而預防病毒感染。

綜合:江西日報 中國警察網 北京日報客戶端|

相關焦點

  • 警惕網絡口罩交易!海豐又一市民上當受騙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口罩作為重要且相對緊缺的防護物資,是廣大市民進行自我防護的「工具」。於是,一些良心缺失,見利忘「疫」的違法犯罪分子,利用疫情做起了以賣口罩為幌子實則行騙的勾當。自1月29日汕尾市快速偵破首宗不法分子利用「新型肺炎疫情」販賣口罩實施詐騙案件後,2月3日凌晨,海豐公安持續發力,再破同類型詐騙案一宗,抓獲犯罪嫌疑人一名,並帶破外地市網絡詐騙案兩宗。接報後,海豐縣公安局黨委高度重視,副縣長、公安局長馮建青要求刑偵部門按照省、市公安機關打擊疫情電信網絡詐騙專項行動的部署要求,嚴厲打擊,快偵快破。
  • 【防範電信網絡詐騙】警惕!有人借「新冠疫苗」詐騙,已有人上當!
    【防範電信網絡詐騙】警惕!有人借「新冠疫苗」詐騙,已有人上當!1月3日下午,某地一學校班級群,有兩位「老師」收「新冠疫苗費」,雖然有學生家長發現不對,而且老師也及時說明,仍有幾位學生家長上當受騙!詳情,請看群聊記錄:
  • 中國駐墨爾本總領館:注意防範涉新冠肺炎疫情詐騙
    中新網4月1日電 據中國駐墨爾本總領事館網站消息,近期,電信詐騙再度猖獗,不法分子常偽裝成駐澳使領館、司法機關、世衛組織、國際刑警組織、DHL國際快遞、旅行社、電信公司等機構實施詐騙,採取「廣泛撒網、重點培養」套路,對目標對象施以心理誘導、威逼恐嚇,最終詐取錢財。
  • 防範電信詐騙小妙招!
    看對方帳戶是哪家銀行的,通過該銀行網銀、電話銀行等,對嫌疑人銀行卡採取輸錯多次錯誤密碼(一般為3-5次)、口頭掛失等方式阻斷嫌疑人取款。 撥打中國銀聯專線9516請求幫助 如何防範電信網絡詐騙 犯罪分子作案手法翻新層出,千方百計編造各種虛假事實進行詐騙犯罪,從最初的「中獎」、「消費」虛假信息,發展到「綁架勒索」、「電話欠費」等虛構事實詐騙,甚至冒充電信工作人員
  • 兼職、返利、交友……警惕這些高發網絡詐騙招數!
    > 如今詐騙運作模式正呈專業化、公司化、鏈條化趨勢 犯罪手段也變得更加「智能」 哪類網絡詐騙屢屢得手?40歲以上人群易受金融信用、低價利誘、仿冒詐騙 他們有一定積蓄可投資 但對仿冒的識別和防範意識較弱
  • 疫情期間詐騙口罩,被判三年二個月!
    12月10日,桂林市臨桂區人民法院採用遠程視頻方式公開宣判了一起涉疫情口罩詐騙刑事案件,被告人周某生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二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一萬元。法院經審理查明2020年1月左右,因全國疫情爆發,口罩稀缺,被告人周某生在微信朋友圈上謊稱有N95口罩賣,被害人莫某某在其微信朋友圈看到消息後,以15元一個的價錢向周某生購買口罩。雙方談好價錢後,莫某某要求周某生發口罩現貨的照片和相關的證書給她,周某生隨即把從微信群裡面截圖的口罩圖片發過去,但從未發送有關證書。
  • ...中心詐騙,沒做「虧心事」別怕「鬼敲門」,騙子也不叮「無縫的蛋」
    【作者 郭元鵬】新京報記者從北京警方獲悉,疫情期間,部分「公檢法」電信詐騙犯罪手段升級,犯罪嫌疑人冒充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員,以涉嫌違法販賣口罩等防護物資為由實施詐騙。北京警方提醒市民提高安全防範意識,謹防上當受騙。
  • 抗擊疫情·豫警在行動︱小心!有人利用微信賣口罩實施詐騙
    當前,全國人民正戮力同心、眾志成城地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然而,卻有極個別利益薰心者利用群眾急於購買口罩等防護用品的心理,利用網絡APP平臺、手機微信編造虛假信息進行詐騙。近日,安陽市公安局就破獲了兩起以販賣口罩名義實施詐騙的案件。
  • 00後冒充明星鞠婧禕使用QQ詐騙,粉絲如何防範?
    在網絡有如此大的流量口情況下,網絡詐騙層出不盡。20019年我國網絡詐騙不完全統計金額是7000億。各種殺豬盤菲菜,好聽點自媒體割韭菜,一般要求網賺粉、宗教粉、星座粉、追星粉...全國各地有200多萬人受騙,涉案金額達8000多萬元,主謀只是個中學學歷的快遞員。最近冒充明星被騙事情頻頻發生。3月18日晚,男星炎亞綸就遇到帳號被冒充。上前質問對方還理直氣壯回復他,而且賊喊抓賊,實在讓人防不勝防。
  • 分析讓湯唯受騙的電信詐騙:始於臺灣 為何屢禁不止
    為何讓湯唯中招的電信詐騙屢禁不止電信詐騙作為舶來品,始於臺灣,2000年前後進入中國大陸後屢禁不絕。類似這樣的集中打擊,在2011年也有不少,但是效果如何呢?根據廣東市公安局的一份文件披露,2012年,全國電信詐騙案件共17萬餘起,造成損失80多億元。比2011年10萬餘起40多億元分別上升70%、100%。電信詐騙近年來已經呈現猖獗之勢。就在今年1月6日,廣州市公安局曾通報了兩起特大電信詐騙案,兩位受害人分別被騙走2700餘萬元和485萬元。
  • 學習微眾銀行微粒貸防騙知識,正確使用微粒貸,避免上當受騙
    來源:時刻頭條學習微眾銀行微粒貸防騙知識,正確使用微粒貸,避免上當受騙微眾銀行微粒貸是國內首家網際網路銀行和民營銀行微眾銀行推出的拳頭產品,其極具特色的官方邀請制一經推出,便引起了無數人的關注,同時也有一些不法分子想要利用微眾銀行微粒貸的名氣招搖撞騙
  • 圖們市公安局深入客運站、高鐵站開展防範電信網絡詐騙宣傳活動
    圖們市公安局深入客運站、高鐵站開展防範電信網絡詐騙宣傳活動 2020-11-18 16: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堅持四不一要·防範金融詐騙」,永豐社區長者漲知識了!
    「堅持四不一要·防範金融詐騙」,永豐社區長者漲知識了! 2020年12月17日上午,永豐社區以「堅持四不一要·防範金融詐騙
  • 竹坪派出所:紮實開展電信網絡詐騙防範宣傳工作
    中國警察網訊 近期以來,湖北省竹山縣公安局竹坪派出所嚴格落實縣局部署,採取四項措施紮實開展電信網絡詐騙防範宣傳,全力維護人民群眾的財產安全。   一是擰緊思想螺絲。第一時間組織全所民輔警對上級打擊防範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有關會議精神和縣公安局網發通知進行學習,要求全警充分認識防範電信網絡詐騙宣傳工作的重要意義,切實群策群力、共同發力,最大限度減少群眾被騙機率。   二是加強宣傳教育。
  • 養蠍子如何避免上當受騙呢?
    其實談到人工養蠍子如何才能避免上當受騙?今天安徽亳州霞康大型蠍子養殖場和大家一起來分析一下,大家可以在網上搜一下,近幾年蠍子養殖業,抄的非常火熱,網上出現很多的蠍子養殖場,原因是蠍子市場價格居高不下,難道都是真正的蠍子養殖場嗎?
  • 保定徐水一男子朋友圈騙售口罩、體溫槍,騙了近20萬
    疫情期間,「一罩難求」,讓一些人滋生了貪念。口罩需求激增、供不應求,有些不法分子利用人們迫切、緊張的心理,謊稱有貨而藉機斂財,收款後消失得無影無蹤。近日,保定市徐水區公安局遂城刑警隊經緊張工作,成功抓獲涉嫌利用防疫物資實施電信詐騙的犯罪嫌疑人張某某,共破獲系列電信詐騙案件30多起,涉案近20萬元。疫情防控工作以來,遂城刑警隊深入摸排轄區涉疫情案件線索,嚴厲打擊涉疫情犯罪,確保疫情期間社會治安秩序良好。3月16日,該隊接到大連的蓋女士報警稱,3月6日其在網上購買口罩和體溫槍被詐騙7400元現金。
  • 「網安提示」防範電信詐騙,記牢這九條
    「簡訊連結勿輕信、驗證碼切勿透露、打錢匯款多走心……」詐騙分子不斷包裝詐騙手法,更新詐騙套路。10月9日,市公安局民警梳理九條防範電信詐騙守則,提醒群眾時刻提高防範意識,謹防上當受騙。簡訊連結勿輕信不法分子利用偽基站,向受害人發送欺詐簡訊。
  • 有不法分子冒充度小滿金融和有錢花詐騙,請謹防上當受騙
    ,謹防安裝了偽冒的詐騙APP。騙子慣用伎倆:偽冒度小滿頭像,給用戶發送詐騙連結,誘導用戶下載安裝假冒的APP。2、度小滿金融絕對不會因任何原因要求用戶先轉帳,如驗證資金流水、帳戶被凍結需解凍、提額需保證金等。如有這樣的要求,該APP一定是偽冒的騙子平臺,該客服也一定是假冒的騙子,謹防受騙!
  • 信用證欺詐為何屢屢得手? - 中國貿易報
    隨著信用證欺詐發生率的不斷增多,及時的防範措施已經非常必要。本文在對信用證欺詐主要表現形式進行分析的基礎上,結合UCP600(《跟單信用證統一慣例》),探究了信用證欺詐屢屢得手的原因,並分別為進出口商和銀行提出了防範建議。
  • 疫情期間第一批在朋友圈賣口罩的人已經進去
    最近收新冠狀肺炎病毒疫情的影響,全國人民都在家裡休養生息,疫情對我們每個人的影響不可謂不大。如果有人問疫情期間什麼東西最重要,那肯定是口罩。疫情期間武漢醫療防護用品急缺,尤其是口罩。全國的醫用防護口罩都先支援武漢使用,其他城市口罩奇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