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為組織廣州市文藝名家深入生活、深入群眾,用藝術的力量鼓舞士氣、提振疫後演藝市場消費信心、促進文旅市場快速復甦,由市委宣傳部指導,市文化廣電旅遊局主辦,廣州塔、廣州粵劇院、廣東音樂曲藝團共同承辦的「粵韻廣州塔——名家周末大舞臺」惠民演出,自7月25日起到12月26日的每周六晚在廣州塔上演,面向所有市民和遊客免費開放,每場邀請文藝大家和名師名團輪番登臺獻藝。
8月8日晚,在廣州新中軸線上的廣州塔下,「粵韻廣州塔——名家周末大舞臺」惠民演出隆重推出「粵藝流芳——馬師曾、紅線女流派經典作品展演」主題晚會。該演出同時也是8月8日啟動的「嶺南之窗」廣州文旅融合創新示範區項目主題活動之一。當晚,「嶺南之窗」啟動儀式上,廣州粵劇院的6位著名粵劇表演藝術家、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歐凱明、黎駿聲、陳韻紅、崔玉梅、蘇春梅、吳非凡被頒發了「嶺南之窗文化大使」證書,六位名家還為啟動儀式演唱了粵歌《相遇嶺南》。
歐凱明、黎駿聲、陳韻紅、崔玉梅、蘇春梅、吳非凡被頒發了「嶺南之窗文化大使」證書▲
六位粵劇名家為啟動儀式演唱粵歌《相遇嶺南》▲
本期晚會主打的藝術名家為著名粵劇表演藝術家、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紅派藝術傳人蘇春梅。著名粵劇表演藝術家、中國戲劇梅花獎「二度梅」獲得者、紅線女的弟子歐凱明,及四位著名粵劇表演藝術家、梅花獎獲得者黎駿聲、陳韻紅、崔玉梅、吳非凡也到場助陣演出。
值得一提的是,名家周末大舞臺承辦方之一的廣州粵劇院,其下轄的廣州紅豆粵劇團由著名粵劇大師紅線女創建於1990年,肩負著繼承和發展馬師曾、紅線女流派藝術的重要任務,歷年來排演了一批馬師曾、紅線女的代表劇目。
《紅燭淚》演唱:蘇春梅
晚會正式開始前,廣州粵劇院樂隊為觀眾一連演奏了《得勝令》《平湖秋月》《娛樂昇平》《步步高》等廣東音樂。晚會邀請到廣東廣播電視臺主持人周麗珊擔任主持。
當晚,晚會以陣容鼎盛、氣勢磅礴的《相遇嶺南》作為開篇,歐凱明、黎駿聲、陳韻紅、崔玉梅、蘇春梅、吳非凡等六位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攜數十位青年演員上場,展示當代粵劇風採。
緊接著,由蘇春梅演唱的一曲《紅燭淚》帶出一系列馬師曾、紅線女的經典粵劇粵曲作品。《紅燭淚》是紅線女的首本名曲,也是紅線女藝術人生寫照:燃儘自己,照亮別人。蘇春梅以此曲致敬恩師紅線女。
廣東音樂演奏▲
《相遇嶺南》▲
晚會精選了粵劇《搜書院》選段「步月抒懷」和「出逃」,該劇不僅是馬師曾、紅線女的最經典的代表作之一,還曾為粵劇贏得「南國紅豆」的美譽。歐凱明演繹的劇中經典選段「步月抒懷」參加2019年新年戲曲晚會,黨和國家領導人習近平觀看了該作品。蘇春梅演繹劇中的「出逃」,是一段身段吃重的做工戲,展示了其憑藉該劇摘得中國戲劇梅花獎的藝術風採。
《搜書院》之「步月抒懷」表演:歐凱明、梁文彪▲
《搜書院》之「出逃」主演:蘇春梅▲
在三位青年花旦李嘉宜與蘇春梅的2位徒弟汪素珍、陳紫嫣演唱晚紅腔名曲《荔枝頌》《花城之春》之後,蘇春梅又傾情演繹了《昭君出塞》。《昭君出塞》由馬師曾創作,是紅腔代表作之一。芳華絕代的紅線女手抱琵琶如泣如訴的彈唱傾倒廣大戲迷。1956年,紅線女赴莫斯科參加世界青年聯歡節演唱此曲榮獲金獎。《昭君出塞》在廣大的粵語地區可謂童叟皆吟,家喻戶曉。當晚,蘇春梅為觀眾重現了該作品的迷人風採。其後,蘇春梅又為觀眾獻上了一曲《小驕陽》,該曲調寄《莫斯科郊外的晚上》,與觀眾在廣州塔下共度美好夜晚。
《荔枝頌》《花城之春》表演:李嘉宜、汪素珍、陳紫嫣▲
《昭君出塞》主演:蘇春梅▲
《小驕陽》主演:蘇春梅▲
蘇春梅、主持人周麗珊與觀眾互動▲
晚會帶著觀眾在廣州新中軸線上領略了一代粵劇宗師馬師曾、紅線女藝術作品的魅力。廣州老街坊何叔表示:「這次是女兒替我預約上周末名家舞臺的演出,作為幾十年的老廣州,還是第一次登上夜晚的廣州塔,一邊欣賞珠江兩岸日新月異的變化,一邊領略傳統嶺南文化,感覺十分開心!」
熱情的觀眾▲
來源:廣州粵劇院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林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