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韻廣州塔|蘇春梅帶你在廣州新中軸線上領略馬師曾、紅線女藝術魅力

2020-12-19 廣州日報

前言:為組織廣州市文藝名家深入生活、深入群眾,用藝術的力量鼓舞士氣、提振疫後演藝市場消費信心、促進文旅市場快速復甦,由市委宣傳部指導,市文化廣電旅遊局主辦,廣州塔、廣州粵劇院、廣東音樂曲藝團共同承辦的「粵韻廣州塔——名家周末大舞臺」惠民演出,自7月25日起到12月26日的每周六晚在廣州塔上演,面向所有市民和遊客免費開放,每場邀請文藝大家和名師名團輪番登臺獻藝。

8月8日晚,在廣州新中軸線上的廣州塔下,「粵韻廣州塔——名家周末大舞臺」惠民演出隆重推出「粵藝流芳——馬師曾、紅線女流派經典作品展演」主題晚會。該演出同時也是8月8日啟動的「嶺南之窗」廣州文旅融合創新示範區項目主題活動之一。當晚,「嶺南之窗」啟動儀式上,廣州粵劇院的6位著名粵劇表演藝術家、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歐凱明、黎駿聲、陳韻紅、崔玉梅、蘇春梅、吳非凡被頒發了「嶺南之窗文化大使」證書,六位名家還為啟動儀式演唱了粵歌《相遇嶺南》。

歐凱明、黎駿聲、陳韻紅、崔玉梅、蘇春梅、吳非凡被頒發了「嶺南之窗文化大使」證書▲

六位粵劇名家為啟動儀式演唱粵歌《相遇嶺南》▲

本期晚會主打的藝術名家為著名粵劇表演藝術家、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紅派藝術傳人蘇春梅。著名粵劇表演藝術家、中國戲劇梅花獎「二度梅」獲得者、紅線女的弟子歐凱明,及四位著名粵劇表演藝術家、梅花獎獲得者黎駿聲、陳韻紅、崔玉梅、吳非凡也到場助陣演出。

值得一提的是,名家周末大舞臺承辦方之一的廣州粵劇院,其下轄的廣州紅豆粵劇團由著名粵劇大師紅線女創建於1990年,肩負著繼承和發展馬師曾、紅線女流派藝術的重要任務,歷年來排演了一批馬師曾、紅線女的代表劇目。

《紅燭淚》演唱:蘇春梅

晚會正式開始前,廣州粵劇院樂隊為觀眾一連演奏了《得勝令》《平湖秋月》《娛樂昇平》《步步高》等廣東音樂。晚會邀請到廣東廣播電視臺主持人周麗珊擔任主持。

當晚,晚會以陣容鼎盛、氣勢磅礴的《相遇嶺南》作為開篇,歐凱明、黎駿聲、陳韻紅、崔玉梅、蘇春梅、吳非凡等六位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攜數十位青年演員上場,展示當代粵劇風採。

緊接著,由蘇春梅演唱的一曲《紅燭淚》帶出一系列馬師曾、紅線女的經典粵劇粵曲作品。《紅燭淚》是紅線女的首本名曲,也是紅線女藝術人生寫照:燃儘自己,照亮別人。蘇春梅以此曲致敬恩師紅線女。

廣東音樂演奏▲

《相遇嶺南》▲

晚會精選了粵劇《搜書院》選段「步月抒懷」和「出逃」,該劇不僅是馬師曾、紅線女的最經典的代表作之一,還曾為粵劇贏得「南國紅豆」的美譽。歐凱明演繹的劇中經典選段「步月抒懷」參加2019年新年戲曲晚會,黨和國家領導人習近平觀看了該作品。蘇春梅演繹劇中的「出逃」,是一段身段吃重的做工戲,展示了其憑藉該劇摘得中國戲劇梅花獎的藝術風採。

《搜書院》之「步月抒懷」表演:歐凱明、梁文彪▲

《搜書院》之「出逃」主演:蘇春梅▲

在三位青年花旦李嘉宜與蘇春梅的2位徒弟汪素珍、陳紫嫣演唱晚紅腔名曲《荔枝頌》《花城之春》之後,蘇春梅又傾情演繹了《昭君出塞》。《昭君出塞》由馬師曾創作,是紅腔代表作之一。芳華絕代的紅線女手抱琵琶如泣如訴的彈唱傾倒廣大戲迷。1956年,紅線女赴莫斯科參加世界青年聯歡節演唱此曲榮獲金獎。《昭君出塞》在廣大的粵語地區可謂童叟皆吟,家喻戶曉。當晚,蘇春梅為觀眾重現了該作品的迷人風採。其後,蘇春梅又為觀眾獻上了一曲《小驕陽》,該曲調寄《莫斯科郊外的晚上》,與觀眾在廣州塔下共度美好夜晚。

《荔枝頌》《花城之春》表演:李嘉宜、汪素珍、陳紫嫣▲

《昭君出塞》主演:蘇春梅▲

《小驕陽》主演:蘇春梅▲

蘇春梅、主持人周麗珊與觀眾互動▲

晚會帶著觀眾在廣州新中軸線上領略了一代粵劇宗師馬師曾、紅線女藝術作品的魅力。廣州老街坊何叔表示:「這次是女兒替我預約上周末名家舞臺的演出,作為幾十年的老廣州,還是第一次登上夜晚的廣州塔,一邊欣賞珠江兩岸日新月異的變化,一邊領略傳統嶺南文化,感覺十分開心!」

熱情的觀眾▲

來源:廣州粵劇院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林靜

相關焦點

  • 眾名家演繹馬師曾、紅線女流派經典作品 《搜書院》《昭君出塞》將...
    「粵韻廣州塔——名家周末大舞臺」惠民演出8月8日將推出「粵藝流芳——馬師曾、紅線女流派經典作品展演」主題晚會。在廣州塔二層移動平臺,觀眾將可以領略一代粵劇宗師馬師曾、紅線女藝術作品的魅力。
  • 傳承粵劇紅派藝術紅線女弟子蘇春梅收徒
    8月23日下午,《紅梅花開滿園春——蘇春梅收徒儀式專場》在廣州江南大戲院舉行,蘇春梅攜四個徒弟傾情演出折子戲,為戲迷送上粵劇藝術大餐。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素芹紅線女的入室弟子,深得紅派藝術精髓蘇春梅師承粵劇藝術大師紅線女,是紅派藝術傳人、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
  • 紅線女又添徒孫——弟子蘇春梅收徒傳承紅派藝術
    蘇春梅攜4個徒弟傾情演出折子戲,中國戲劇梅花獎「二度梅」獲得者、著名粵劇表演藝術家歐凱明,紅線女的兒子馬鼎盛等重磅助唱,為戲迷送上了粵劇藝術大餐。 經刻意栽培,蘇春梅22歲便成為廣州紅豆粵劇團正印花旦;1997年調入深圳市粵劇團擔任當家花旦;2015年調回紅線女藝術中心;現任廣州粵劇院主要演員、紅線女藝術研究人員。 在紅線女老師的悉心指導下,蘇春梅盡得紅腔精髓,具有較深的藝術造詣,演繹收放自如、雍容大度,為行內外人士深深讚賞。
  • 粵劇藝術大師紅線女又添一批徒孫 其弟子蘇春梅在粵桂收徒傳承紅派...
    金羊網訊 記者黃宙輝、通訊員章耀明報導:粵劇藝術大師紅線女又添一批徒孫——其弟子蘇春梅在廣東、廣西兩地收了四名徒弟,傳承紅派藝術。8日23日下午,《紅梅花開滿園春——蘇春梅收徒儀式專場》在廣州江南大戲院舉行。
  • 「粵潮粵精彩——粵劇、潮劇戲曲交流」 專場演出在廣州塔舉辦
    11月7日晚,「粵韻廣州塔——名家周末大舞臺」活動隆重推出「粵潮粵精彩——粵劇、潮劇戲曲交流」專場演出。本場演出同為嶺南之窗「廣州·潮州非遺精品展」的重磅子活動,由廣州市委宣傳部、潮州市委宣傳部指導,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潮州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聯合主辦。
  • 「粵韻廣州塔——名家周末大舞臺」陳玲玉琵琶彈唱傳承之夜晚會上演
    「粵韻廣州塔——名家周末大舞臺」陳玲玉琵琶彈唱傳承之夜(現場圖)大洋網訊 昨晚,珠江兩岸秋風送爽,廣州塔下粵韻飛揚。由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主辦,廣州塔、廣州粵劇院、廣東音樂曲藝團共同承辦的「粵韻廣州塔——名家周末大舞臺」陳玲玉琵琶彈唱傳承之夜晚會上演,名家攜新秀與一眾粵曲愛好者同臺獻藝,向觀眾展現傳統廣東音樂曲藝的魅力。本場晚會由廣東音樂曲藝團著名粵曲琵琶彈唱藝術家、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粵曲省級傳承人、國家一級演員陳玲玉領銜演出,她的琵琶彈唱極具藝術魅力。
  • 姻緣真的有天意,走進馬師曾、紅線女,看看他們的愛情故事
    香港淪陷第六天,馬師曾帶領全家偷渡到澳門,三個月以後又到了廣州灣,組團演戲。在這裡,馬師曾遇到了後來成為妻子的紅線女。今天,我們就走進兩人的愛情故事,去看看當年發生了什麼。紅線女,原名鄺健廉,1924年出生於廣州西關。外祖父譚傑南是馳名於東南亞的武生。舅父靚少佳是歷任「人壽年」「勝壽年」等省港大班的正印小武,舅母何芙蓮也是著名花旦。
  • 紅線女 - 紅線女|粵劇藝術|廣東粵劇|粵劇名伶_網易財經
    抗戰時期香港淪陷,紅線女在廣州認識了之後同為粵劇大師的馬師曾,參加了他的劇團。1943年,在《刁蠻公主憨駙馬》中,紅線女因一次機會正式躍升為正印花旦。而此後,馬師曾因教戲經常有機會接觸到紅線女,並因此對她產生了情愫,而紅線女對馬師曾也頗有愛意。兩人很快走到了一起。1944年,紅線女嫁給了比她年長24歲的馬師曾,11年之後,兩人離婚,但藝術上的合作卻一直沒有中斷。
  • 紅線女簡介
    1938年師從舅母何芙蓮學戲,初起藝名小燕紅,後同班著名藝人靚少鳳對她講述了「紅線盜盒」的俠義故事,建議她改為紅線女,她高興地接受了這個藝名。1941年,日軍轟炸香港九龍。動亂中,天資聰穎的紅線女在靚少佳、靚少鳳等粵劇大師的指點和扶持下,鋒芒漸露,並在這一時期認識了粵劇大師馬師曾,並加入馬師曾組建的「太平劇團」;漸漸學會「拉腔」、「偷氣」,最終形成戲迷津津樂道的「馬調紅腔」。
  • 廣州紅線女藝術中心怎麼去?紅線女藝術中心交通指南
    廣州紅線女藝術中心怎麼去?紅線女藝術中心交通指南  ■紅線女藝術中心簡介  紅線女藝術中心位於廣州珠江新城,是一幢非常美麗的藝術建築,是廣州市政府為表彰紅線女對中華優秀文化藝術的卓越貢獻而投資興建的紅線女藝術中心落成於一九九八年十二月,省市許多領導人、中國文藝界的許多名家以及各界嘉賓數百人前來出席落成典禮並參加市委、市政府主辦的紅線女從藝六十周年慶賀活動,在社會上造成強烈的反響。  紅線女獲此殊榮當之無愧。
  • 今晚,廣州塔下玩嗨了!
    …… 廣州這麼好玩 你有沒有get到?周末來廣州塔睇粵劇 啟動儀式上, 來自廣州粵劇院的6位梅花獎得主、 著名粵劇表演藝術家 聯袂表演了粵曲聯唱《相約嶺南》。在接下來的半年時間裡, 幾位藝術家將參與 逢周末在廣州塔二層戶外平臺舉行的「粵韻廣州塔——名家周末大舞臺」惠民演出, 為廣大市民和遊客奉上精彩絕倫的粵劇表演
  • 紅線女:一生四段情,皆為不了局,曾與趙丹相愛,迫於壓力分手
    馬師曾 1929年,紅線女才5歲,馬師曾已經是名滿南洋的粵劇紅伶,年薪為全行之冠,由於他在廣州屢遭排擠,被炸彈炸傷右腳,還被警察局勒令停演半年,存身不住,只得前往香港
  • 粵劇·紅派藝術走進廣州大學傳送傳統文化薪火
    金羊網訊 記者黃宙輝,通訊員鄧海濤、楊晟昕報導:11月13日,「粵劇·紅派藝術進校園」系列活動啟動暨「勞動人民的紅線女」圖片展揭幕儀式在廣州大學圖書館舉行。本次活動由紅線女藝術中心、廣州大學廣府文化研究中心主辦,廣州大學人文學院協辦。
  • 粵劇界紀念馬師曾 85歲紅線女獻唱馬派名曲
    紅線女反串餘俠魂    唱「乞兒腔」  馬師曾最為人所欽佩的除了創立馬派唱腔外,還有他在粵劇中率先使用方言俚語,引用西樂伴奏,第一個在粵劇團中使用女花旦。他從事粵劇表演近半個世紀,共演出劇目400餘出,拍攝影片約60部,撰寫劇本90多個,為舞臺、銀幕塑造出形形色色的藝術形象,其中他的醜生演繹最為令人叫絕。他獨創的粵劇唱腔音樂藝術的瑰寶——「馬腔」,飲譽海內外,歷代傳唱,經久不衰。他進行粵劇藝術革新,影響了廣東各個大小劇種的發展。  在日前接受採訪時,紅線女說:「我不是粵劇大師,他(馬師曾)才是。」
  • 廣東粵劇界紀念紅線女 隔空同唱《荔枝頌》
    廣東粵劇界紀念紅線女  12月30日晚,由廣東省繁榮粵劇基金會、廣州市振興粵劇基金會、廣東粵劇工作者聯誼會、廣州紅線女藝術中心主辦,廣東粵劇院、廣州粵劇院有限公司承辦的「永恆的藝術——廣東粵劇界紀念一代宗師紅線女專題晚會」將在廣州中山紀念堂舉行。
  • 廣州迎春花市亮燈,廣州塔聯手世界名塔同賀新春!
    離除夕只有3天了,無論你留守廣州還是回家過年今年的廣州花市有100種玩法帶你一起飛,總有一種是你的菜趕緊來先睹為快吧!【1】世界名塔、地標建築齊亮燈今晚的廣州是世界的廣州,廣州塔將聯手世界名塔、地標建築同步亮燈,同賀新春!
  • 「紅線女」「粵劇一代宗師」曾下放農場勞動,無怨無悔養500隻雞
    後在香港隨粵劇小生靚少鳳學藝時,靚認為「小燕紅」不夠響亮,主張取傳奇古戲「紅線盜盒」之意,將其藝名改為「紅線女」。從此,這個藝名伴隨了她的一生。紅線女的第一任丈夫是馬師曾。紅線女和馬師曾離異後,在香港片場與電影小生黃河結識。「紅黃之戀」成為當年藝壇的一大新聞。
  • 中秋國慶假期廣州推黃金周文旅大餐 粵韻飛揚廣州塔
    原標題:中秋國慶假期廣州推黃金周文旅大餐 粵韻飛揚廣州塔   國慶
  • 中國大酒店×廣州觀光巴士
    致力以獨特形象、優質服務、良好環境 打造最能體現廣州特色的文化名片 超越其他城市的體驗模式 雙層結構+超大玻璃+全景天窗 三條地道線路帶你遊遍全廣州 一票在手,隨心體驗 雙層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