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是紅線女的忌日。2013年的12月8日,她因突發性心肌梗塞在廣州逝世,享年89歲。
紅線女原名鄺健廉,1924年12月27日,出生於廣東開平水口泮村。1938年,她師從舅母何芙蓮學戲,最初藝名叫「小燕紅」。後在香港隨粵劇小生靚少鳳學藝時,靚認為「小燕紅」不夠響亮,主張取傳奇古戲「紅線盜盒」之意,將其藝名改為「紅線女」。從此,這個藝名伴隨了她的一生。
紅線女的第一任丈夫是馬師曾。紅線女和馬師曾離異後,在香港片場與電影小生黃河結識。「紅黃之戀」成為當年藝壇的一大新聞。
1955年,紅線女應邀參加國慶觀禮時,梅蘭芳對她說:「你還是回來工作好」。紅線女回到香港後,對其父親說,想回新中國工作。她爸爸對她說,你早該回去了。
1955年12月,紅線女和馬師曾雙雙回國定居。對於此事,港臺輿論沸沸揚揚。黃河曾為此自殺。「紅黃之戀」成為了一個政治事件。連毛主席也關注到了此事。
紅線女回國後,多次得到毛主席的接見。1958年底,紅線女隨團為中共八屆六次全會演出後,請求主席給她寫幾個字。
主席寫下了魯迅的兩句詩「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並在詩句前、寫了一段文字:「一九五七年,香港有一些人罵紅線女,我看了高興,其中有黃河。他罵的是他自己,他說他要滅亡了。果然,已經在地球上被掃掉,不見了所謂黃河。而紅線女則活著,再活著,更活著,變成了勞動人民的紅線女。1958年,在武昌,紅線女同志對我說,寫幾個字給我,我希望。我說:好吧。因寫如右。」落款:「毛澤東,一九五八年十二月一日」。
此後,「活著,再活著,更活著,變成勞動人民的紅線女」,主席的這句話,成了紅線女的座右銘,成了她一生藝術道路的指引。
在藝術道路上,紅線女拜梅蘭芳為師、博採眾長。她請程硯秋設計過身段、水袖;請俞振飛指點過《桂芝告狀》;請周小燕豐富過《思凡》的唱腔;崑曲名家朱傳茗、歌唱家郭蘭英、王昆等人,她也都曾虛心請教、或一起探討交流……
1967年,紅線女曾下放到廣東英德農場勞動。後來,在回憶起這段勞動生活時,她說,「農場裡有500多隻雞,我一個人養,三個很大的房子,我叫它『雞屋』,我去挑谷,回來燒火。」
她還說:「怎麼樣我都相信毛主席。餵雞也是一種勞動,我要把雞餵好。我就是這樣走過來了。我也這樣做到了毛主席說的『變成』,不改變怎麼能『變成』。」
紅線女說的「變成」,就是主席說的「變成了勞動人民的紅線女"。正是在主席這句話的鼓舞下,紅線女終成粵劇藝術的一代宗師,為嶺南粵劇藝術乃至中華文明都樹立了不朽的豐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