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劇皇后紅線女,曾紅得發紫,去世5年,墓前雕像現最紅時形象

2020-12-19 檔案地理

粵劇一代宗師、一代名伶紅線女,開創了粵劇史上花旦行當中影響甚大的「紅腔」。她還是紅極一時的電影明星,參與拍攝過70多部電影。

2009年,紅線女榮獲首屆「中國戲劇終身成就獎」,2013年12月8日,88歲的紅線女病逝廣州。

紅線女,原名鄺健廉,1925年12月生於廣東開平,家住廣州西關,她的外祖父、舅舅、舅母都是粵劇名伶。

1938年下半年,她隨母親到香港跟隨舅母何芙蓮學藝,取藝名「小燕紅」。1939年春節,她首次登臺演出。

1941年,鄺健廉在上海演出,成為第三花旦。1943年,她在廣東肇慶演出時第一次用「紅線女」這個藝名。

因為喜歡「紅線盜盒」的俠義故事,她改藝名「紅線女」。

抗戰勝利後,她定居香港,成為影劇兩棲演員。1952年,紅線女在香港組建劇團。

她在實踐中,在傳統旦角的基礎上,融入京腔、崑腔演唱藝術和西洋美聲技法,創造了「紅派」藝術,其「紅腔」在高音域創造了難以攀登的高度。

1955年,因為周總理的邀請,紅線女放棄了在香港如日中天的電影事業,加入廣東粵劇團。

毛主席給她題字寫信說:「活著、活著、再活著!要做人民的紅線女!」

紅線女從藝60多年來,演過近百個粵劇,許多紅腔名曲,膾炙人口,廣為傳唱。

因為她主演的一出《山鄉風雲》,周總理把「南國紅豆」的讚譽給了廣東粵劇。

因為紅線女等人的努力,讓粵劇這個地方劇種,成為聞名全國的大劇種。

2006年5月20日,粵劇名列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9月30日,粵劇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她還是紅極一時的電影明星,參與拍攝過70多部電影。紅線女在香港受到的追捧可謂萬人空巷,甚至超過伊莉莎白女王。

當時,紅線女不僅紅遍大江南北,觀眾還遍及東南亞和美洲。不僅金日成和胡志明點名要看她的表演,蘇聯和東歐的觀眾也為之折服。

20世紀五六十年代,紅線女曾隨團赴朝鮮、越南演出,反響很好。紅線女還參加了香港、澳門慶祝回歸的演出。

1988年國慶前夕,紅線女率廣州粵劇團到北京舉行了「紅線女專場」;1994年,她在北京主演《白燕迎春》。

紅線女榮獲美國亞洲協會和聯合國交響樂協會分別頒發的「傑出藝人獎」和「太陽和平獎」、美國紐約林肯藝術中心的「終身成就獎」、廣東省政府頒發的「粵劇藝術傑出貢獻獎」和文化部首屆造型和表演藝術創造研究成就獎、2009年榮獲首屆「中國戲劇終身成就獎」等榮譽。

紅線女長眠於廣州銀河公墓,墓前豎立一座漢白玉雕像,造型是30多歲的紅線女形象。

紅線女雖然離開我們9年,但她的「紅腔」藝術傳承不息,墓前祭奠者不斷。

相關焦點

  • 粵劇傳奇:永不止步的紅線女(3)
    「1972年廣東省『五七』粵劇訓練班在廣州市郊元崗創辦。從那時起,我的啟蒙老師就是紅線女老師。」郭鳳女告訴本刊記者,當時自己年紀不過11歲,甚至都沒有聽說過粵劇。「我是第一批招來的15個學生之一,當時我們這批學生中最小的10歲,最大的也才12歲,都是窮苦人家出身。」
  • 紅線女 - 紅線女|粵劇藝術|廣東粵劇|粵劇名伶_網易財經
    1956年,電影《原野》劇照。1994年,紅線女(右)在京演出《白燕迎春》。紅線女在去世前一天仍然在給學生上課。圖為2013年11月27日,她聽取畢業35年學生的特別匯報。「昭君出塞無悲意,一曲荔枝天下知」。在嶺南地區,沒有人不知道紅線女,不知道她的《昭君出塞》。甚至一度,全中國人民都知道紅線女和她的《荔枝頌》。
  • 紅線女與粵劇《山鄉風雲》
    1965年,吳有恆與楊子靜、莫汝城一起將《山鄉風雲錄》改編為粵劇《山鄉風雲》。《山鄉風雲》由紅線女、羅品超、文覺非、羅家寶等主演,同年7月該劇參加中南區戲劇觀摩演出大會時得到極高評價,被譽為「現代粵劇的裡程碑」「革命化與戲曲化結合的榜樣」,後被十幾個劇種移植。1965年底,紅線女率《山鄉風雲》劇組進京演出,周恩來總理等國家領導人曾多次觀看,並給予高度讚揚。
  • 廣東粵劇界紀念紅線女 隔空同唱《荔枝頌》
    廣東粵劇界紀念紅線女  12月30日晚,由廣東省繁榮粵劇基金會、廣州市振興粵劇基金會、廣東粵劇工作者聯誼會、廣州紅線女藝術中心主辦,廣東粵劇院、廣州粵劇院有限公司承辦的「永恆的藝術——廣東粵劇界紀念一代宗師紅線女專題晚會」將在廣州中山紀念堂舉行。
  • 紅線女簡介
    紅線女,女,原名鄺健廉,花旦,1927年出生,開平水口鎮泮村人。紅線女原名鄺健廉,外祖父、舅舅、舅母都是粵劇名伶,她從小就對粵劇耳濡目染。1938年師從舅母何芙蓮學戲,初起藝名小燕紅,後同班著名藝人靚少鳳對她講述了「紅線盜盒」的俠義故事,建議她改為紅線女,她高興地接受了這個藝名。1941年,日軍轟炸香港九龍。動亂中,天資聰穎的紅線女在靚少佳、靚少鳳等粵劇大師的指點和扶持下,鋒芒漸露,並在這一時期認識了粵劇大師馬師曾,並加入馬師曾組建的「太平劇團」;漸漸學會「拉腔」、「偷氣」,最終形成戲迷津津樂道的「馬調紅腔」。
  • 上海訪談 | 歐凱明:傳承恩師紅線女的粵劇藝術是我的使命
    作為當今粵劇藝術的執牛耳者,剛過知天命之年的歐凱明現在仍活躍在舞臺上。雖然行政事務繁忙,但是作為一個演員活躍在舞臺上,作為一個師父對弟子傾囊相授,這是歐凱明所認為的使命所在。使命還沒有完成,所以他還必須堅持下去。這一切都來自歐凱明的恩師、粵劇大師紅線女的諄諄囑託。
  • 張學友、紅線女《初遇訴情》,粵劇泰鬥與歌神跨界合作唱大戲
    張學友、紅線女《初遇訴情》,粵劇泰鬥與歌神跨界合作唱大戲 2020-11-27 00
  • 「紅線女」「粵劇一代宗師」曾下放農場勞動,無怨無悔養500隻雞
    12月8日是紅線女的忌日。2013年的12月8日,她因突發性心肌梗塞在廣州逝世,享年89歲。紅線女原名鄺健廉,1924年12月27日,出生於廣東開平水口泮村。1938年,她師從舅母何芙蓮學戲,最初藝名叫「小燕紅」。
  • 粵劇藝術大師紅線女又添一批徒孫 其弟子蘇春梅在粵桂收徒傳承紅派...
    粵劇藝術大師紅線女又添一批徒孫 其弟子蘇春梅在粵桂收徒傳承紅派藝術金羊網  作者:黃宙輝  2019-08-23 粵劇藝術大師紅線女又添一批徒孫
  • 紅線女去世(12月8日晚) 紅線女個人簡介及早年劇照
    1953年《昭君出塞》扮相。  我活一天,就要為「南國紅豆」繼續貢獻力量。對粵劇,我是一往情深,直教生死相許啊。——— 紅線女  紅線女昨晚8時40分病逝 8天前仍登臺演唱  世間再無紅線女!2013年12月8日晚8時40分,這位享譽海內外數十載的著名粵劇表演藝術家因突發急性心肌梗死在廣東省人民醫院病逝,享年89歲。  紅線女簡介:粵劇表演藝術家、粵劇紅派表演藝術創始人。本名鄺健廉,廣東開平人。從藝60多年來,演過近百個粵劇,拍過90多部電影,成功地塑造了古今中外各類婦女的藝術形象。
  • 粵劇名伶的傳奇從未老去
    20多年前,她獲聯合國頒發的傑出藝人獎和表演藝術獎……紅線女的感情生活多姿多彩,也多災多難。兒子馬鼎盛曾在某節目上,感慨像母親這樣剛強的女人,「男人最好敬而遠之」,感情註定難得圓滿。  1  婚姻終是古難全  紅線女幼年在廣州、澳門讀書,外祖父、舅舅、舅母都是粵劇名伶,她從小對粵劇耳濡目染。1941年,紅線女隨舅母又輾轉抵達廣州灣。
  • 紅線女追思會舉行 各界憶述大師生平點滴(圖)
    這番話正是紅線女藝術人生的真實寫照。追思活動還未開始,小劇場裡已是座無虛席,人們的神情肅穆而哀傷。    9時30分,追思活動正式開始,會場裡先舉行了簡短的默哀儀式。默哀完畢,追思會先由崔偉代表中國文聯黨組書記趙實致辭,紅線女為粵劇前途竭力奔走的情景讓他記憶猶新。方健宏在致辭中表示,紅線女長達75年的從藝生涯中,經歷了粵劇發展的跌宕起伏,唯一不變的是她對粵劇藝術的執著追求與特殊鍾愛。
  • 旅美戲曲畫家段昭南憶紅線女:未能謀面更牽懷
    2012年12月,紅線女參觀段昭南在廣州舉辦的畫展(資料圖)。旅美戲曲畫家段昭南12月8日對中新網記者說,「尤其是紅線女先生是在2013年12月8日去世的,而我於2012年12月在廣州舉辦的戲畫展覽,是以紅線女為主軸的組畫,她本人也到場觀看了。」段昭南創作的粵劇《關漢卿》戲畫。段昭南 供圖光陰荏苒,著名粵劇藝術大師紅線女逝世已經七年,但她的「紅腔」,仍是戲迷們心中最美的一顆「南國紅豆」。
  • 紅線女電影往事:八年拍近100部 高產不乏佳作
    紅線女是一代粵劇名伶無人不識,但她半個世紀前就是橫跨戲曲、話劇、電影的三棲舞臺女王,尤不為今人所知的是,早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她已是影壇一線花旦,而這位長相明麗、戲路極廣的女明星,甚至被後人稱為「粵語片白光」。
  • 紅線女逝世兩周年 舊居擬於月底向公眾開放(圖)
    粵劇大旗眾人扛  2013年12月8日,紅線女老師駕鶴西去。今天上午,紅線女的大兒子馬鼎昌和紅線女藝術中心工作人員一起,前往紅線女墓地獻上鮮花,深切懷念母親。  當年有人發出了「她走後,粵劇大旗誰來扛」的擔憂。如今,兩年時間已過去,粵劇是繼續式微,還是繁榮發展?紅線女未了的心願,如「粵劇無新戲可唱」、「粵劇編劇少之又少」等窘況是否得到改善?為此,羊城晚報記者訪談了廣州市文化管理部門、紅線女藝術中心、粵劇專業團體以及紅線女弟子等相關人士。
  • 紅線女:一生四段情,皆為不了局,曾與趙丹相愛,迫於壓力分手
    紅線女是粵劇一代宗師,她14歲從藝,為粵劇花旦的傳統唱腔融入京昆與西洋技法,創造了自成一家的「紅派唱腔」。 紅線女 在舞臺上,她唱足70年,與前夫馬師曾一起,將粵劇這個地方劇種發揚光大,成為聞名全國的大劇種,並與黃梅戲嚴鳳英、豫劇常香玉、越劇袁雪芬一起,被公認為國寶級的地方戲曲四大名旦
  • 講述一個傳奇的人生:人物藝術紀錄片《一代天嬌——紅線女》12月14...
    導演鄧原介紹,「與以前不同,這部紀錄片的體量是最大的,有更多的機會展示紅線女的人生、藝術、生活的各個面。」這是世界首部橫跨亞、歐、美三大洲的粵劇人物紀錄片,也是最全面展現粵劇人物的紀錄片。攝製團隊跟隨紅線女生前的步伐,赴北京、廣州、賀州、香港、澳門、馬來西亞、新加坡、加拿大、俄羅斯等地區和國家實地走訪,採訪了近150位專家親友,查閱了數百萬字的相關文字資料、大量的圖片照片和影像資料。「在採訪過程中,每個人對紅線女的認識和感受都不一樣。但我們發現,紅線女的藝術追求和精神境界,絕對是每個人都欽佩讚嘆的。」
  • 紅線女是誰 為何習近平等新老10常委送她花圈
    習近平、李克強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為紅線女送來花圈致意。  今日,廣州殯儀館白雲廳散發著陣陣花香,紅線女生前演唱的悠揚的粵劇在廳內縈繞,黨和國家領導人及社會各界送來的花圈擺滿了悼念廳,紅線女安臥在鮮花叢中,彩色遺照的兩邊輓聯寫著:她的生命屬於藝術,她的藝術屬於人民。  據悉,習近平、李克強、張德江、俞正聲、劉雲山、王岐山、張高麗送來了花圈。
  • 紅線女舊居原貌開放 家屬代表馬鼎昌、馬鼎盛出席
    ;nbsp&nbsp&nbsp&nbsp羊城晚報訊 記者黃宙輝報導:今年是粵劇大師紅線女誕辰90周年。25日,位於廣州市越秀區華僑新村的紅線女舊居原貌對公眾開放,吸引了眾多「紅迷」前來參觀。當晚,「永恆的藝術——粵劇紅派藝術大賽匯報演出」在廣東演藝中心大劇院響鑼,紅派弟子代表與大賽獲獎代表聯手傾情演繹紅派名曲名劇。
  • 廣州紅線女藝術中心怎麼去?紅線女藝術中心交通指南
    廣州紅線女藝術中心怎麼去?紅線女藝術中心交通指南  ■紅線女藝術中心簡介  紅線女藝術中心位於廣州珠江新城,是一幢非常美麗的藝術建築,是廣州市政府為表彰紅線女對中華優秀文化藝術的卓越貢獻而投資興建的紅線女藝術中心落成於一九九八年十二月,省市許多領導人、中國文藝界的許多名家以及各界嘉賓數百人前來出席落成典禮並參加市委、市政府主辦的紅線女從藝六十周年慶賀活動,在社會上造成強烈的反響。  紅線女獲此殊榮當之無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