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白瓷蓋碗衝泡,你就會被燙手,其實與這幾個因素有關!

2020-12-26 小陳茶事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2018年的某日,茶界的三個高頻茶具碰頭了!它們決定參加一場華麗的選秀節目,此節目為《中國好茶具》。

選秀節目的宗旨在於選出國民心目中最好用茶具。

五花八門的茶具參與其中,其中白瓷蓋碗、紫砂壺、玻璃杯在海選當中脫穎而出,成為奪冠的熱門選手。

白瓷蓋碗、紫砂壺、玻璃杯在臺上使勁渾身解數,希望能獲得導師的青睞。

一系列比拼下來,白瓷蓋碗憑藉超高的人氣,奪得《中國好茶具》冠軍。

臺下,紫砂壺不甘心,憑什麼我這麼高貴的茶具竟然輸給了一個只要十幾塊錢就能買到的白瓷蓋碗?

紫砂壺不知道的是,正是因為它高貴,茶友們才把它細心收好,放在架子上,生怕磕壞了。反倒是價格平明的白瓷蓋碗,成為使用率最高的茶具。

拋開價格便宜的優勢,白瓷蓋碗泡茶,還有若干好處。譬如不吸收香氣、不吸收湯水、方便控制出水、散熱快不會悶壞茶葉等……這些優勢,使得白瓷蓋碗成為衝泡綠茶、黃茶、白茶、烏龍茶、紅茶、黑茶的神器。

白瓷蓋碗的優點我們都知道,但新的問題也來了,市面上白瓷蓋碗種類這麼多,選哪種最好用?為什麼我買的蓋碗,非常燙手?

蓋碗會燙手、使用起來不方便,還真是因為我們沒選對!

《2》

如何選擇一款不燙手的白瓷蓋碗?要注意三點。

第一,蓋碗的胎壁要薄

所謂的胎壁,指的就是蓋碗碗身的部位。一款不燙手的白瓷蓋碗,胎壁一定是薄的。

胎壁薄的蓋碗,散熱快,注入沸水後,能夠以較快的速度往空氣散發熱量,不會導致整個蓋碗變燙,自然不存在燙手的問題。

這裡就要特別說到汝窯/仿汝窯的蓋碗,雖然它們外觀比較精美,但是因為胎壁厚,散熱慢,在衝泡時熱量都會聚集在蓋碗上,使用起來自然會覺得燙手。

之前有一位茶友,聽說了蓋碗泡茶好,結果網購了一套仿汝窯茶具,但使用起來,不可避免地出現了燙手的情況。在此,村姑陳提醒各位,選購蓋碗,一定要選白瓷的,胎壁薄的,簡約大方,還不燙手。至於仿汝窯的茶具,只具備觀賞性,使用性較差。

第二,蓋碗的碗沿要突出

除了胎壁要薄,這蓋碗的碗身也要有一個往外突出的邊緣。

譬如像村姑陳經常推薦各位使用的白瓷蓋碗,就是屬於碗沿比較突出的。

這種造型的蓋碗有什麼好處呢?

這類蓋碗使用起來,大拇指和中指才會有著手點,不至於被燙到。要是碗沿不突出的蓋碗,在注入沸水之後,大拇指和中指沒有著力點,容易被燙到。

且碗沿突出的蓋碗,熱量還沒來得及傳導上來就散去,自然不會燙手。

若是買了水桶腰一般的蓋碗,碗沿不突出,熱量全都聚在蓋碗上,肯定會燙手的。

這一點,村姑陳已經通過實踐檢驗過!

第三,蓋紐要高

蓋紐,也就是蓋子上有一個凸起的部位,這個部位,是為食指預留的。在出水時,我們要用食指控制蓋子,以調整開口的大小。

這個蓋紐的部位,越高越好。高,意味著能遠離水汽的熱量,自然不會燙手。

若是這個蓋紐矮,和熱量距離近,自然更燙手。

在此,也要特別說明,有的蓋紐,會有一部分凹陷的地方,大家可千萬別把食指伸進凹陷處。若是伸進凹陷處,食指和熱量靠的最近,自然更加燙手。正確做法是將食指輕輕扣在蓋紐邊緣。這個部位自然會大拇指、中指形成一個三角區,就能輕鬆控制出水。

選購白瓷蓋碗,參考這三個要求,自然能買到不燙手的蓋碗。

除此之外,在選購蓋碗時,還要注意蓋碗的容量。

《3》

蓋碗大小的選擇,要根據茶葉的體積決定。

衝泡紅茶、白茶、烏龍茶、黃茶等,選擇120毫升的蓋碗即可。如果是衝泡大葉種的普洱茶,可選擇蓋碗容積稍大些的蓋碗。具體還是要根據茶葉的蓬鬆程度而定。

像是衝泡條索狀的烏龍茶(如武夷巖茶),用120毫升蓋碗綽綽有餘。通常120毫升的蓋碗,投放8克武夷巖茶即可。

而衝泡白茶、紅茶,投茶量要稍微少一些,配5克白茶。

許多茶友在實際操作中也會發現,這白茶中的壽眉散茶,有時候放5克茶,會冒出一部分,這類情況要怎麼處理呢?

簡單,在衝泡時,直接將沸水衝泡在壽眉上,壽眉受熱後會軟化,自然就會妥帖地存在蓋碗當中。

這種情況我們可靈活處理,沒必要換一個大的蓋碗,要是蓋碗體積太大,不方便出水,容易影響茶湯的風味,要麼太淡,要麼太濃。

《4》

選對蓋碗後,具體該怎麼操作?

首先,蓋碗的拿法要正確。

使用蓋碗,需要三個拇指互相配合,依次是大拇指、食指、中指。不同的手指,各司其職。

大拇指和中指,分別放在蓋碗的邊緣,注意,一定是放在邊緣,不能放在蓋碗碗身上。若是放在碗身上,一定會燙手。

食指放在蓋紐上,食指是用來控制蓋碗開口大小,若是要出水快,蓋子開口大一些,反之小一些。

從上往下看,三個拇指像大寫的英文字母「E」,同時,三個拇指尖又處於一條豎線上。

三個拇指互相配合,就能輕鬆出水。

其次,出水的方法要對。

出水時,我們需要將蓋碗稍微傾斜,讓水倒出。但在倒水時要注意,始終要讓食指垂直於公道杯,不能偏。要是角度傾斜,容易燙到手。

有的茶友出水,不自覺會把出水方向傾向大拇指,這種情況下,也肯定會燙到手。

最後,注水量不宜過多,加到蓋碗碗口即可。

若是注水量太多,也會燙手。

蓋碗的使用,熟能生巧,多操作幾次就能掌握使用精髓。

若是您初次使用蓋碗,建議您用溫水或者的冷水先練習幾次。若是一開始就使用沸水衝泡,容易燙手。

《5》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同樣的道理,運用到茶葉衝泡上亦是如此。

雖說白瓷蓋碗是衝泡神器,倘若沒有選對蓋碗,同樣泡不出好喝的茶。

根據村姑陳多年的衝泡經驗來看,選擇蓋碗一定要遵循五個原則。

1、選擇胎壁薄的蓋碗

2、選擇普通的白瓷蓋碗

3、選擇碗沿比較突出的蓋碗

4、選擇蓋紐高的蓋碗

5、選擇容量大小適中的蓋碗

做到這些,就能輕鬆泡得好茶,享受不同茶葉的風味。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相關焦點

  • 蓋碗衝泡白茶、巖茶、紅茶,為什麼燙手?學會這兩個技巧很關鍵!
    用蓋碗衝泡白茶或者巖茶,在頭幾泡,一般都要快出水。蓋碗經過滾燙沸水這麼一衝,到了手中,仿佛所有的熱度都向手指上竄,刺向指尖。這時,還要在心中默念著快出水,一邊喊燙,一邊忍耐著那股灼熱的刺痛感。在用蓋碗衝泡茶葉時被燙,逐漸成為了許多茶友們心中的陰影,索性……就放棄蓋碗吧。但隨便找個茶壺或者水杯,有哪個能像蓋碗一樣,既能衝泡出飽滿的茶湯,還能聞到變化的蓋香?蓋碗,其實沒那麼可怕。實際上,有很多技巧可以組合在一起,讓蓋碗快出水不再燙手。
  • 除了綠茶紅茶黑茶,白瓷蓋碗還可以衝泡巖茶白茶等,一款百搭!
    那醇和厚重的黑茶,也能用白瓷蓋碗衝泡嗎?當然可以,在衝泡時,注意出水時間就行,一杯醇、稠、厚的黑茶,在手中可輕鬆誕生。除了綠茶、紅茶、黑茶之外,白瓷蓋碗還可以衝泡烏龍茶、黃茶、白茶。這就是白瓷蓋碗,一款百搭的茶具。
  • 衝泡巖茶大紅袍、水仙、肉桂,用多大的白瓷蓋碗合適?
    紫砂壺還是蓋碗?」麻花:「當然是蓋碗咯,還要白瓷的。」茶友:「那為什麼我用蓋碗泡巖茶不好喝呢?」麻花:「這個嘛,影響因素有很多,如果你的茶本身品質沒問題,那就是衝泡方面的問題咯。」茶友:「哦~我買的是正巖茶,品質是沒問題的,用的是***山泉,100℃水溫泡茶,200毫升的白瓷蓋碗……」打住,水溫和用水都沒問題,可這蓋碗,未免也太大了吧!!!一聽這投茶量,愣是把李麻花雷到了。
  • 衝泡大紅袍、水仙、肉桂,用多大的蓋碗合適?
    ,每一泡要多久出水比較好,衝泡的時候是要用白瓷蓋碗還是紫砂壺,衝泡巖茶要用多少度的水溫等。對於巖茶來說,白瓷蓋碗也是一種不可或缺的茶具,在日常喝茶時會用到白瓷蓋碗,大小規模的鬥茶賽也少不了白瓷蓋碗的存在。用白瓷蓋碗的理由也很簡單,不外乎3個。
  • 關於衝泡白茶,普洱茶,綠茶,巖茶,白瓷蓋碗有話說!
    一款白茶好喝與否,衝泡方法,重要程度高達50%。換言之,衝泡方法得當,能讓白茶保持原有風味,甚至是加分。若是衝泡方法有誤,那最後衝泡出來的白茶,將有失水準,甚至讓我們大失所望。這裡所說的衝泡方法得當,包括四個方面。第一,衝泡用水正確。
  • 蓋碗衝泡太燙手,因為泡茶水溫太高?其實是忽略了這四個衝泡細節
    等到下一衝開始泡茶時,他重新摁下了加熱,將壺內的山泉水重新燒到滾沸時。提壺,注水,衝泡。一不留神,注水倒太滿,以至於那位喝茶多年的朋友,作為泡茶的「熟練工」,還是不小心被燙到了手。而你在學習蓋碗泡茶時,要沒遇上幾次被燙到手的經歷,還真掌握不了這門泡茶功夫!不過,不管怎麼說,用蓋碗泡茶燙到手,是一件讓人很不愉快的事。除了泡茶時多用心專注,還有什麼法子,可以避免這件事呢?第一點,建議選好不容易燙手的蓋碗。
  • 衝泡白茶、巖茶、普洱茶時,是素燒蓋碗好,還是白瓷蓋碗好?
    吹著晚風,想起了白天時,某朋友提的問題:關於茶葉的衝泡,素燒蓋碗好,還是白瓷蓋碗好?當時的給她的回答,幾乎是毫不猶豫。泡好茶,當然是白瓷蓋碗好!由於對瓷土原料的要求比較嚴格,所以比起常見的白瓷(上釉的),素燒瓷要更難得珍貴些。另外,品質好的,擁有極佳質感的素燒瓷,更是珍品。不過這提起泡茶蓋碗的材質挑選,還是傳統經過上釉的白瓷蓋碗,實用性更高。
  • 從實用性、觀賞性角度出發,圖文解讀白瓷蓋碗和玻璃蓋碗的區別
    有最基礎款的,不著粉黛的白瓷蓋碗,素簡耐看,還很耐用。也有從武夷山買來的,審評巖茶專用的蓋碗,有著專門的燙字。還有的是,之前在景德鎮定製的幾批蓋碗。「怎麼你這裡不用玻璃蓋碗呀?」「在泡茶上,玻璃蓋碗和白瓷蓋碗有什麼區別?」想來,這個話題會有不少茶友同樣關心,今天就來好好聊一聊。《2》同為蓋碗,玻璃材質的蓋碗和常見的白瓷蓋碗,有著不少共同之處。
  • 白瓷壺、紫砂壺、白瓷蓋碗,誰才是衝泡白茶的良配?看完服氣了
    這是紫砂壺傲嬌的資本。紫砂,這一材料,本身就足夠珍貴,產量有限。加上燒制工藝的難得,要做出一把適合使用,又適合收藏的紫砂壺,並非巧合,需要天時、地利、人和等多方面的因素之間的配合。只可惜,不論是白瓷壺,還是紫砂壺,都不是衝泡白茶的最佳選擇。
  • 衝泡不好白茶,可以怪罪蓋碗嗎?
    白茶老是衝泡不好?衝泡時老是燙手?這些問題的出現可不可以將責任推到蓋碗身上?並且,白瓷蓋碗在衝泡過後,還非常容易清洗,這可是給茶友們減少了不必要的麻煩。03選好了白瓷蓋碗作為衝泡的工具,接下來就要在蓋碗的容量大小上好好挑選。
  • 喜歡用蓋碗衝泡西湖龍井茶的,多半是高手!
    用外觀清雅的白瓷蓋碗衝泡西湖龍井,一白一翠,映襯之下,西湖龍井的形和色會更加美。猶如好馬配好鞍,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白瓷蓋碗不但可以充分發揮茶香,還可在品茶的同時,觀賞到精美而高雅的茶具。白瓷蓋碗的雅致更有著,在今懷古的意味。
  • 如何把茶衝泡得好喝,首選白瓷蓋碗,普洱茶、白茶、紅茶無一例外
    大多數人對綠茶衝泡的印象,都停留在玻璃杯上。 到獅峰、龍井、梅家塢去,會看到多數茶人都在用玻璃杯喝綠茶。尤其是在湖畔茶樓裡喝茶,都會給你一個透明的直筒玻璃杯,可以說這是綠茶衝泡的標配。 但要說到綠茶的衝泡,玻璃杯不是唯一。
  • 如何用白瓷蓋碗泡出一杯「清、鮮、甘、醇、活」的巖茶?
    這場「車禍」是如何造成的?原因全在不懂泡茶上,蓋碗在他手裡,成了擺設,瞅瞅他手足無措的小模樣。「什麼福建人三歲就會用蓋碗泡茶」,「骨子裡有泡茶的技能」,「閉著眼睛都會出水」,這些,在藍小笛身上,瞧不見半點蹤影。確認過眼神,他是真的不會泡茶!
  • 玻璃杯、白瓷蓋碗?哪種最適合衝泡春白茶?
    也有的茶友問了,這即將上市的春白茶,又該怎麼衝泡呢?當然是選擇白瓷蓋碗或者是玻璃杯衝泡!那這兩種茶具泡春白茶,有什麼不同?用哪個好些?真是一個好問題!下文公布答案。玻璃杯和白瓷蓋碗雖然都適合衝泡春白茶,但香氣和滋味大有不同。白瓷蓋碗不論是聞香還是還原白茶滋味,都是上選。白瓷蓋碗在燒制時,在表面會形成一層釉。這層釉是光滑而緊密的,不吸收任何的香氣和滋味。對於感受春白茶的鮮爽來說,最為合適。
  • 這3個衝泡細節,你注意到幾個?
    關於老白茶為什麼要煮著喝,原因主要有3個。第一,煮著喝,能讓老白茶裡的內含物全部釋放,不浪費。第二,煮著喝,老白茶的口感綿柔、甘醇,是獨一無二的品茶體驗第三,煮著喝,這是一種風雅之事,還能讓老白茶的養生價值發揮到最大。
  • 如何挑選一款稱手的蓋碗,請從花色,器型,容量等因素入手
    泡好巖茶,要用蓋碗。且,為了泡茶的過程更加順利。選一個趁手合適的蓋碗,尤且關鍵。專門用於衝泡巖茶的白瓷蓋碗,其實特別好選擇。在各大的茶城內走一走,能發現各樣式的巖茶審評標準蓋碗。在符合標準器型的前提下,衝泡巖茶的蓋碗,還可以選得再個性化一些。而挑一個趁手的泡茶蓋碗,無非是看花色,器型,容量等因素嘛!《2》挑蓋碗,第一步建議先看花色。
  • 茶師說|白瓷蓋碗泡茶如何避免燙手問題?
    又有句話說:「好茶要用蓋碗泡」,用白瓷蓋碗衝泡茶葉時,難以避免會遇到蓋碗燙手的問題。燙手問題該如何避免呢?選擇適用的蓋碗和正確的出湯手法就很關鍵了。如何選擇正確的白瓷蓋碗01大容量的蓋碗, 不適合用來泡白茶大蓋碗本身就有一定重量,若是其容量過大,注入沸水之後,重量更是直線上升。
  • 白瓷、紫砂、玻璃,什麼材質的蓋碗適合衝泡老白茶?
    想要感受白茶最為純正的滋味,自然少不了選擇正確的茶具衝泡。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同樣,白茶也需要正確茶具,才能釋放其真正的風味。在日常生活中,蓋碗是泡茶使用頻率最高的茶具。不論你喝的是巖茶、白茶、黑茶、紅茶、黃茶,都可以用蓋碗衝泡。
  • 別爭了,蓋碗才是最適合衝泡白茶的茶具,這篇文章講解的很詳細!
    劇情橋段,正播放到黃島主為女兒進行比武招親的橋段。其實,任誰娶走黃蓉,黃老邪都會看不順眼。但沒辦法,這邊是歐陽鋒替歐陽克提親,那邊是洪七公為郭靖提親,這西毒與北丐,誰都不好拒絕,於是乎,提出比武招親,公平對決。
  • 學會蓋碗泡茶,原來衝泡白茶、巖茶、紅茶、普洱茶,是這麼的簡單
    曾經有一位茶友留言,分享自己與衝泡茶具的博弈史:「我基本買過所有的茶具,飄逸杯、玻璃杯、快客杯、紫砂壺、粗陶壺、白瓷蓋碗……」當他嘴裡冒出一款款的茶具名稱時,只有喝茶的人甚至背後的艱辛。到最後,跨過山和海,用過各類茶具,還是覺得蓋碗好用。簡單、操作便捷的蓋碗,才真正適合衝泡所有茶,重點是——通用款的白瓷蓋碗,摔壞了不心疼。換成用紫砂壺泡茶,你摔一個,磕一個試試?心早該在滴血了!直到茶友們解鎖了白瓷蓋碗的種種好處後,發出了感慨:此器只因天上有,人間難得幾回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