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各援疆省市立足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積極探索消費扶貧新路徑,湧現出山東援疆的「大倉東移」項目,浙江援疆的「十城百店」項目,北京援疆的「京和號」,天津援疆的「津和號」,黑龍江援疆的「龍泰號」等一批範例,為受援地鞏固脫貧攻堅成果、鄉村振興注入了新動力。本報從今日起陸續推出「援疆省市消費扶貧新實踐」系列報導,敬請關注。
□本報全媒體記者/韓沁言
「我再也不用愁紅棗的銷路了。」11月3日,嶽普湖縣棗農艾山·馬木提激動地說,「感謝『大倉東移』給我們帶來的實惠。」
艾山之所以不為賣棗發愁,得益於「大倉東移」項目的實施。前置倉儲交易平臺,便利喀什地區農副產品出疆,在內地市場的銷售價格與出疆價格持平……讓人眼前一亮的「大倉東移」項目,離不開山東省的援助。
2018年,山東省對口援疆前方指揮部在深入調研與詳細分析的基礎上,探索實施「大倉東移」項目,在山東建設喀什特色農副產品「山東大倉」,搭建喀什特色農副產品在山東市場的大型倉儲基地和交易中心,打造喀什特色農副產品在山東及我國東部省市的集散地、中轉站以及前置交易平臺,助力魯喀特色農副產品供銷企業降低運輸成本,減少中間交易環節,縮短交易時長,加快供需市場對接。
截至目前,「大倉東移」項目累計推動4萬餘噸喀什特色農副產品走進山東,總銷售額約15億元,來自萬裡之遙的喀什特色農副產品香飄齊魯大地。
山東建倉
著力解決出疆難題
「瓜果之鄉」喀什,盛產紅棗、核桃、巴旦木、蘋果、葡萄、石榴、香瓜、新梅等特色農產品,但隨著種植規模的擴大,喀什的「果香愁賣」問題開始顯現。
受運距、物流等條件限制,喀什農副產品存在出疆難問題。解決喀什農副產品出疆貴、出疆難問題,讓喀什特色農副產品走進山東千家萬戶,是山東援疆幹部的夙願。
2018年11月16日,滿載30餘噸乾鮮果品的重型貨車,長途跋涉近5000公裡,從喀什抵達山東濟南新疆農副產品倉儲保鮮配送中心。至此,一頭連著喀什特色農副產品、一頭連著山東市場的「大倉東移」項目開啟。
按照「一個主倉+四個分倉」的倉儲服務架構,在山東濟南、日照、濟寧、泰安、東營五地的新疆農副產品倉儲保鮮配送中心先後建成,總倉儲面積1.1萬平方米,倉儲容量3萬多立方米。
喀什特色農副產品從田間地頭、企業車間,由大貨車直運至「山東大倉」,中間環節減少了,與華東地區消費者的距離縮短了。
發揮「配送靈活、四季銷售、保鮮供應、長期穩定」的優勢,今年,「山東大倉」已運輸2萬餘噸喀什特色農副產品進入山東市場,銷售額達6.5億元,力爭年內突破10億元,有效緩解喀什特色農副產品出疆貴、出疆難問題。
搭建平臺
豐富入倉特色產品
在位於喀什市的山東援疆·魯喀名優特產品展示服務中心,展銷著魯喀兩地700多種特色農副產品。
「我們2019年4月創立品牌,同年9月加入『大倉東移』項目,短短半年時間產品就走上山東百姓的餐桌。」「紅石榴饢」品牌負責人、葉城縣紅石榴饢食品有限責任公司經理木合塔爾·艾木都拉說。
魯喀名優特產品展示服務中心,打通「大倉東移」前端「最後一公裡」,推動更多喀什優質特色農副產品通過「大倉東移」項目進入內地市場。
山東省對口援疆前方指揮部多次組織企業考察團,深入新疆特別是喀什地區12個縣市,開展企業選品調研及招商宣傳活動,不斷豐富入倉產品種類。
「大倉東移」項目的實施,帶動培育了新疆的西域農耕、阿里果果等一批備受市場認可的喀什特色農副產品品牌。
「『山東大倉』已入駐來自60多家新疆企業的400餘種特色農副產品,有效帶動了受援地農民增收,助力1萬多名貧困戶脫貧。」山東好品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魯喀特色農副產品供銷聯盟秘書長邵怡菁說。
線上線下
推動大倉規模銷售
在山東省濟南、日照、濟寧、青島等城市的大街上,銷售新疆特色農副產品的「喀什好味道」專營店裡,擺滿了新疆紅棗、核桃、巴旦木、無核杏脯等特色農副產品,吸引了很多商戶詢價洽談購買。
在過去已開設100餘家「喀什好味道」旗艦店和加盟店的基礎上,今年,又新開設聊城、淄博、青島、濰坊等6家「喀什好味道」品牌專營旗艦店、20餘家加盟店。同時,「喀什好味道」品牌進駐山東銀座、大潤發、華聯等23家大型商超。
「立足山東、輻射華東的『大倉東移』項目,健全了喀什特色農副產品收購、運輸、配送、銷售『一條龍』體系。」山東省對口援疆前方指揮部黨委書記、總指揮張成偉說,通過線上線下聯動,推動消費扶貧,能夠促進喀什地區特色農副產品銷售有出路,貧困群眾增收有希望、脫貧有信心。
隨著「大倉東移」項目的實施,今年在山東僅銷售英吉沙杏就達2600噸,帶動每公斤鮮杏銷售價格比往年增加5—10元。
山東省對口援疆前方指揮部在線下深化「好品喀什山東行」活動,通過「大倉東移」項目助力瓜果出疆;在線上創新「網際網路+」金融援疆,讓喀什產品觸「網」,促成日照大宗商品交易中心上線灰棗、核桃等喀什特色農副產品,交易量過萬噸。
為進一步提升品牌影響力,山東省對口援疆前方指揮部整合電視媒體、戶外大屏、報紙及網絡媒體、濟南市區公交媒體、山東援疆「大倉東移」微信公眾號等宣傳平臺資源,逐步搭建起「電視+平面+戶外+網絡」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宣傳推介模式,成功提升了「喀什好味道」品牌影響力。
如今,以「大倉」為龍頭,以實體店為主體,以線上營銷為補充的喀什特色農副產品快速外銷網絡已形成,為喀什農民增收致富帶來更多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