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一定都聽過「斷舍離」這個詞吧?
現在不少人開始理解到,幸福,跟擁有的東西數量多寡一點關係都沒有;
換句話說,當擁有的東西變少了,人反而較容易珍惜現有之物、反而更容易感到幸福。
成年人活得無比艱辛,被各種突如其來砸得丟盔卸甲、措手不及。在無數次崩潰和自我懷疑中,若仍有所愛,便不得不進行一場去偽存真的斷舍離。
山下英子與《斷舍離》 的一生
山下英子的童年,在父母關係不和與緊張的家庭氣氛中度過。小時候的山下,總因為這種緊張氣氛而感到難受和害怕。
記憶中,家裡的環境也一直亂七八糟的,仿佛所有的物件都在這種氛圍中很受傷,自暴自棄,得過且過。山下說:「不管從心理上、還是從空間上來講,小時候的家,都不能讓我感覺舒適。」
《斷舍離》中最清醒的一句話,僅25個字,戳中了成年人的要害
這一切,讓山下在學生時代,就開始自覺、不自覺地接觸瑜伽和禪宗,在很年輕的時候就領悟到:生而為人,最痛苦的煩惱,永遠是你活在「關係」之中
大學期間開始學習瑜伽,並通過瑜伽參悟了放下心中執念的修行哲學「斷行,舍行,離行」,提倡以此為基礎的、任何人都能親身實踐的新整理術——斷舍離,通過對日常家居環境的收拾整理, 改變意識,脫離物慾和執念,過上自由舒適的生活。
日本早稻田大學文學部畢業後,她成為了顛覆百萬人生活方式的、史上最強人生整理概念「斷舍離」創始人,雜物管理諮詢師。
《斷舍離》對於當下生活的積極意義
書中最經典清醒的一句話,是這本書的核心思想:「無能為力的事,當斷,生命中無緣的人,當舍,心中煩鬱執念,當離。」僅25個字,戳中了成年人的要害。
當斷不斷,必受其亂
此句既是出自軍事名篇,應為行軍打仗練兵之要決。
人生,當然也能看成是一場戰爭,掌管千軍萬馬的你,在你的人生棋盤上,縱橫捭闔,睥睨方圓。
你最沒有辦法選擇的,恐怕還是自己,那你也可能沒有辦法選擇當下的自己,除非你願意改變,做出努力,你還能在未來收穫一個令你滿意的自己。
你要向著你本身,直到你找到生命的出路。
那才是指向你生命本身的旅途。
《斷舍離》這本書躺在我的書櫃裡,我曾經看過5遍,書中有一個小故事,都很有意思,書中有一位老師,在冰箱裡囤積了大量食物,有的食物甚至都冰凍了幾年,後才發現,這些食物竟然是她當初當班主任工作壓力過大所囤積的。
這不就是我嗎我的冰箱裡也是放著冰凍的食品,過年的時候清理,發現有的早就過期了,都是我希望給自己營造一些幸福感,在每天下班回家不想外賣的日子,可以煮著吃。
某種意義上成年人不想做選擇,不喜歡丟東西,是因為我們總是無法清除自己內心的一些東西,帶著越來越重的負擔,回憶前行,不想去觸碰和處理的事情和東西,就會一直積著灰塵,讓我們積重難返。
無法斷舍離,因為有感情,因為有回憶,因為以後可能有用。於是在這些物品面前完全投降,明知不放手,只會造成未來更大的負擔,卻依舊執著在擁有它,其實物品也好,感情也罷甚至是人,不都是一個道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