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發地市場2000個固定攤位,許許多多的流動攤點,有人脫穎而出,那些長年奮戰在市場一線,用勤勞、智慧和堅韌創造傳奇的市場商戶,尤其是各個經營品種的「大王」們,成為市場發展的脊梁和旗幟。「大王」們和新發地一起,進行基地建設,把各地的名優農產品都帶到北京市場。那麼,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面對經營多年前所未見的臨時「休市」,這些「大王」們經歷了什麼?當下,他們主要在忙碌什麼?為了保障北京人民的菜籃子,他們又做了哪些努力與工作?
剛剛收到貨的「辣椒大王」。受訪者供圖
「西瓜大王」潘孝海:
保價保供是新發地同仁的一份責任
對於潘孝海來說,現在的首要任務就是保供應,「這是我們所有新發地同仁的責任。」熟悉新發地的人知道,潘孝海是新發地的「西瓜大王」,僅他經手的西瓜業務就能實現年交易量5萬多噸、交易額破3億元的業績。「西瓜大王」潘孝海:保價保供是新發地同仁的一份責任
「南菜大王」魯德傳:
未來一個月的供貨地都已聯繫完畢
在新發地暫時休市後,來自合作商超的蔬菜需求量有了明顯的提高,「南菜大王」魯德傳如今每天要向商超提供40噸以上的蔬菜,包括豆角、青椒等。雖然未來一個月裡,來自其它省市的蔬菜供應地均已聯繫好,但正處於隔離狀態的魯德傳還是希望儘早走出家門,了解蔬菜市場需求。
「辣椒大王」王福娟:
一天內組建臨時車隊保證蔬菜供應
6月15日下午4點多,在確認第6輛貨車裝車完畢後,「辣椒大王」王福娟稍微鬆了口氣。自新發地批發市場暫時休市後,王福娟經歷了經商歲月裡幾乎是最忙碌的幾天,從產地到運輸再到銷售,幾乎每個環節都要重新進行溝通。現在最難的是運輸,由於老車隊的司機均已自行隔離觀察,只能招募臨時司機組成運貨車隊。「辣椒大王」王福娟:一天內組建臨時車隊保證蔬菜供應
「芹菜大王」趙金寶:
對攤位依賴小,直接送貨上門
下午3點多,趙金寶的4萬多斤芹菜已經分發完畢,運到北京各個商超、市場,和其他受影響的蔬菜批發商不同,這段時間,趙金寶的主要貨源就在北京通州,所以幾乎沒受到什麼影響。面對疫情防控新形勢,菜商會不會藉機漲價?趙金寶說:「我不願意漲價,也不希望漲價,信譽是10年慢慢建立的,但毀掉卻很容易」。
「土豆大王」餘功成:
每天30噸土豆在手 人手不夠正愁
新發地休市第三天,市場上「土豆大王」餘功成的電話變得不太容易打通,「現在最缺的是人力,正在想辦法找人銷貨。」在山東,餘功成有近2000畝的土豆基地,平時每日可供給北京80噸-100噸的土豆,在餘功成看來,北京不缺貨源,缺的是人手。「土豆大王」餘功成:每天30噸土豆在手 人手不夠正愁
「毛豆大王」谷志龍:
毛豆供應安全 從產地直接發貨超市
「毛豆大王」谷志龍一家經手的毛豆,此前要佔北京市場70%。他告訴記者,北京市民餐桌上的小菜兒毛豆不會斷供,大批毛豆如今都是從產地直接發貨到超市的庫房,不經過新發地一帶實體市場,北京有充足與安全的毛豆供應,「產地沒有疫情,貨品也沒有問題」。「毛豆大王」谷志龍:毛豆供應安全 從產地直接發貨超市
「大蒜大王」周景臣:
大蒜集中上市 價格不會猛漲
新發地臨時休市,這是在新發地做了整整20年生意的「大蒜大王」周景臣從沒見過的。周景臣表示,他對蒜價近期保持穩定挺有信心,因為庫存還有不少,產地貨源也充足,現在都是直接從產地把貨拉到超市,市場上也還有一些庫存。「大蒜大王」周景臣:大蒜集中上市 價格不會猛漲
「西紅柿大王」趙士剛:
正好是空檔期 月底集中供菜
暫停休市並不意味著「西紅柿大王」趙士剛的民生菜生意今後就要沒著落了,趙士剛解釋說,這段時間其實正好是自家種植基地蔬菜尚未大批上市的空檔期,十幾天後,他在山西蔬菜基地裡的140畝茄子和40多畝應季西紅柿就要成熟上市了。「西紅柿大王」趙士剛:正好是空檔期 月底集中供菜
「黃瓜大王」閆學強:
臨時當光杆司令,電話搭建供應鏈
最近,「黃瓜大王」閆學強被暫時隔離在新發地市場裡,這幾天,讓他覺得似乎回到了奮鬥之初的那幾年。閆學強依舊是孤身一人聯繫著產地和市場,不同的是,心頭多了一份保證北京蔬菜供應的責任感。「黃瓜大王」閆學強:臨時當光杆司令,電話搭建供應鏈
新京報記者 周懷宗
編輯 張樹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