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障北京菜籃子 新發地這些「大王」這幾天忙暈了

2020-12-19 新京報

新發地市場2000個固定攤位,許許多多的流動攤點,有人脫穎而出,那些長年奮戰在市場一線,用勤勞、智慧和堅韌創造傳奇的市場商戶,尤其是各個經營品種的「大王」們,成為市場發展的脊梁和旗幟。「大王」們和新發地一起,進行基地建設,把各地的名優農產品都帶到北京市場。那麼,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面對經營多年前所未見的臨時「休市」,這些「大王」們經歷了什麼?當下,他們主要在忙碌什麼?為了保障北京人民的菜籃子,他們又做了哪些努力與工作?

剛剛收到貨的「辣椒大王」。受訪者供圖

「西瓜大王」潘孝海:

保價保供是新發地同仁的一份責任

對於潘孝海來說,現在的首要任務就是保供應,「這是我們所有新發地同仁的責任。」熟悉新發地的人知道,潘孝海是新發地的「西瓜大王」,僅他經手的西瓜業務就能實現年交易量5萬多噸、交易額破3億元的業績。「西瓜大王」潘孝海:保價保供是新發地同仁的一份責任

「南菜大王」魯德傳:

未來一個月的供貨地都已聯繫完畢

在新發地暫時休市後,來自合作商超的蔬菜需求量有了明顯的提高,「南菜大王」魯德傳如今每天要向商超提供40噸以上的蔬菜,包括豆角、青椒等。雖然未來一個月裡,來自其它省市的蔬菜供應地均已聯繫好,但正處於隔離狀態的魯德傳還是希望儘早走出家門,了解蔬菜市場需求。

「辣椒大王」王福娟:

一天內組建臨時車隊保證蔬菜供應

6月15日下午4點多,在確認第6輛貨車裝車完畢後,「辣椒大王」王福娟稍微鬆了口氣。自新發地批發市場暫時休市後,王福娟經歷了經商歲月裡幾乎是最忙碌的幾天,從產地到運輸再到銷售,幾乎每個環節都要重新進行溝通。現在最難的是運輸,由於老車隊的司機均已自行隔離觀察,只能招募臨時司機組成運貨車隊。「辣椒大王」王福娟:一天內組建臨時車隊保證蔬菜供應

「芹菜大王」趙金寶:

對攤位依賴小,直接送貨上門

下午3點多,趙金寶的4萬多斤芹菜已經分發完畢,運到北京各個商超、市場,和其他受影響的蔬菜批發商不同,這段時間,趙金寶的主要貨源就在北京通州,所以幾乎沒受到什麼影響。面對疫情防控新形勢,菜商會不會藉機漲價?趙金寶說:「我不願意漲價,也不希望漲價,信譽是10年慢慢建立的,但毀掉卻很容易」。

「土豆大王」餘功成:

每天30噸土豆在手 人手不夠正愁

新發地休市第三天,市場上「土豆大王」餘功成的電話變得不太容易打通,「現在最缺的是人力,正在想辦法找人銷貨。」在山東,餘功成有近2000畝的土豆基地,平時每日可供給北京80噸-100噸的土豆,在餘功成看來,北京不缺貨源,缺的是人手。「土豆大王」餘功成:每天30噸土豆在手 人手不夠正愁

「毛豆大王」谷志龍:

毛豆供應安全 從產地直接發貨超市

「毛豆大王」谷志龍一家經手的毛豆,此前要佔北京市場70%。他告訴記者,北京市民餐桌上的小菜兒毛豆不會斷供,大批毛豆如今都是從產地直接發貨到超市的庫房,不經過新發地一帶實體市場,北京有充足與安全的毛豆供應,「產地沒有疫情,貨品也沒有問題」。「毛豆大王」谷志龍:毛豆供應安全 從產地直接發貨超市

「大蒜大王」周景臣:

大蒜集中上市 價格不會猛漲

新發地臨時休市,這是在新發地做了整整20年生意的「大蒜大王」周景臣從沒見過的。周景臣表示,他對蒜價近期保持穩定挺有信心,因為庫存還有不少,產地貨源也充足,現在都是直接從產地把貨拉到超市,市場上也還有一些庫存。「大蒜大王」周景臣:大蒜集中上市 價格不會猛漲

「西紅柿大王」趙士剛:

正好是空檔期 月底集中供菜

暫停休市並不意味著「西紅柿大王」趙士剛的民生菜生意今後就要沒著落了,趙士剛解釋說,這段時間其實正好是自家種植基地蔬菜尚未大批上市的空檔期,十幾天後,他在山西蔬菜基地裡的140畝茄子和40多畝應季西紅柿就要成熟上市了。「西紅柿大王」趙士剛:正好是空檔期 月底集中供菜

「黃瓜大王」閆學強:

臨時當光杆司令,電話搭建供應鏈

最近,「黃瓜大王」閆學強被暫時隔離在新發地市場裡,這幾天,讓他覺得似乎回到了奮鬥之初的那幾年。閆學強依舊是孤身一人聯繫著產地和市場,不同的是,心頭多了一份保證北京蔬菜供應的責任感。「黃瓜大王」閆學強:臨時當光杆司令,電話搭建供應鏈

新京報記者 周懷宗

編輯 張樹婧

相關焦點

  • 新發地市場實地探訪為「北京菜籃子」奔波的人們
    2月1日,北京市商務委員會啟動了2018年春節期間首都市場蔬菜保障供應行動,至3月20日,在蔬菜日常供應量基礎上,本市將進一步增加蔬菜貨源供給,主流商超、菜店、餐飲門店春節期間正常營業。近日,記者前往新發地市場實地探訪,記錄下那一個個為了裝滿「北京菜籃子」而奔波的人。
  • 當北京最大「菜籃子」突然摁下「暫停鍵」,這些「經營大王」怎麼辦
    在新發地批發市場臨時交易區,經營戶正在搬運葡萄。(受訪者供圖)新華社北京6月30日電(記者孔祥鑫、吉寧、張驍)6月30日,《新華每日電訊》刊載題為《當北京最大「菜籃子」突然摁下「暫停鍵」……——疫情來襲,新發地市場三位「經營大王」的奮鬥和期待》的報導。
  • 新發地的「大王們」
    北京疫情防控局勢驟然升級,新發地批發市場處於漩渦中心,作為北京「菜籃子」,這裡是北京乃至全國交易規模最大的農產品專業批發市場,負責北京近八成的食材供應,也是亞洲最大的蔬菜水果交易市場。新發地裡忙碌的商戶們。
  • 新發地市場升級改造 北京「菜籃子」 變「公園市場」
    說到新發地,北京市民沒有不知道的。作為北京最大的農產品批發市場,新發地市場承擔著北京80%的農產品供應。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背景下,作為首都「大菜籃子」的新發地市場正在升級改造,「內升外擴」是新發地今後的發展規劃。
  • 新發地休市果蔬交易不停,這些「大王」忙著四處掃貨
    新京報快訊(記者 陳琳)新發地市場按下「暫停鍵」,可北京的蔬菜供應不能暫停,部分在外圍的商戶仍堅守在批發一線,保證市場供應。尤其是新發地的各個單品「大王」們,很多人自己的貨在市場內被封存,依然忙著四處掃貨,「保供穩價是我們的一份責任」,新發地「香蕉大王」張忠義說。
  • 「探營」北京新發地,市場「大王」們眼下日子怎麼過?
    市場培養出的100名單品「經營大王」,不僅是這個市場最早的一批開拓者,更在行業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分量。然而,隨著疫情來襲,新發地市場被迫於6月13日3時暫時休市。當北京市最大的「菜籃子」突然摁下「暫停鍵」,那些「經營大王」境遇如何?他們做著哪些努力?對未來又有哪些期待?新華每日電訊記者「走近」這些「大王」,傾聽他們的心聲。
  • 新發地重獎「果蔬大王」 連續17年重獎「文明經營戶」
    原標題:新發地重獎「果蔬大王」   鼓勵商戶打造個性品牌 促進全面提檔升級   經常去新發地市場批發果蔬的採購商都知道,新發地市場有十個「大王」,還有81個單品大王……昨天,新發地召開了2016年度工作總結表彰大會,一批有突出貢獻的先進工作者和文明經營戶走上主席臺,領取了屬於自己的一份榮譽
  • 北京新發地鼓勵商戶打自有品牌
    菲律賓的香蕉、山西運城的蘋果、湖北襄陽的果蔬、江西南豐的蜜橘……進入冬季的北京新發地市場,農產品花樣繁多,還總有新來的「小夥伴」被端上北京市民的餐桌。記者11月28日從北京新發地獲悉,新發地香蕉批發大戶與菲律賓穆薩馬特農場達成合作,推自有品牌「英利達」進口香蕉,目前菲律賓香蕉每月銷量達到上千噸。
  • 新發地十大經營大王將增至81位 變千軍萬馬為精兵強將
    關注菜籃子   走進新發地   經常去新發地市場批發果蔬的採購商都知道,新發地市場有十個「大王」,比如香蕉大王張忠義、西瓜大王潘孝海、南菜大王魯德傳……2月16日,北京晨報記者從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獲悉,繼2014年創新推出首批「十大經營大王」後,今年將評選出81個單品大王。
  • 北京新發地:「菜籃子」超三成是「扶貧菜」
    「這是頭天採摘的,一大早就進京了,有12噸。」昨天,新發地市場蔬菜銷售區,「茄子大王」李軍指著新鮮的茄子說,他在河北棗強的扶貧種植基地一年能供應北京8000噸茄子,持續不斷地助力當地1000多名貧困戶脫貧。
  • 新發地的前世今生:從皇家苑囿到墳地,再到北京「菜籃子」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6月15日電(記者 宋宇晟)連日來,北京新發地成為人們的關注焦點。  自6月11日至今,北京新增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均與新發地有關。  新發地在哪?這裡又是如何成為北京「菜籃子」的?6月13日,北京新發地批發市場暫時休市,警方對周邊進行交通管控。
  • 河北新發地:臨危受命,為北京戰「疫」加足馬力
    可是,凌晨一點的河北新發地農副產品物流園依舊有不少商戶在忙著出貨,工人們則正熱火朝天地忙著分揀包裝。這裡有來自北京新隆嘉超市、大潤發超市、華冠超市以及來自北京其他社區、商超的直採採購車輛,有的已經在裝車,有的還在排隊等候。而用不了多久,這些車輛就會滿載而歸,將大量農產品物資運回北京,運到各個超市,擺上貨架,進而陸續裝進市民充滿渴望的菜籃子裡。
  • 多地對抗疫情、保障供應:確保「菜籃子」商品不斷供不脫銷
    穩定的供給背後,是無數農產品流通人默默堅守工作崗位,投入到疫情防控保障供應中的結果。2月4日,中國蔬菜流通協會執行會長戴中久做客CCTV-4《今日關注》,為大家介紹這些數字背後的農產品流通人如何保障疫情防控期的農產品供應。戴中久執行會長在節目中說,自疫情發生以來,我會倡議全國各地會員單位積極履行社會責任。
  • 新發地是個什麼「地」?
    「新發地」批發市場,不僅是北京的「菜籃子」,也是全國農貿市場的「地標」。擴張豐臺自古就是北京的蔬菜產區,明清兩代時是皇家供菜之所。新發地,是豐臺區的一個村,位於北京西南方向的南四環至南五環之間。當時,北京正在積極準備2008年北京奧運會,一些原本在市區,如大鐘寺、四道口的批發市場已經給周邊環境帶來巨大影響,面臨搬遷。這些市場的商戶很多就被新發地市場招納進來,水果批發等業務也被做大了起來。對不熟悉它的人來說,這裡就像一個食物迷宮——綠葉菜、茄果、菌類、禽蛋、水產品、進口水果等,按照類別被安排在不同區域,一天內全部逛完幾乎不太可能。
  • 北京新發地市場探索「造血式」扶貧新路子
    新華財經北京1月15日電(記者閆鵬劉玉龍)產業扶貧是穩定脫貧的根本之策。記者調研了解到,北京新發地農副產品批發市場中心通過建市場、搭平臺、立模式孕育出百餘位農產品行業「經營百強」「單品大王」。在此基礎上,通過讓農戶入股,「大王」抓產銷兩頭的模式,打通了產業扶貧之路的「最後一公裡」,打造出「造血式」扶貧的新樣本。
  • 「特寫」新發地開門了:瓜果蔬菜大王重裝上陣
    記者 | 趙曉娟編輯 | 牙韓翔1關閉2個月之後,8月15日,北京新發地再次打開了大門。「玉米大王」李忠躍幾天前就知道了這個消息。新發地曾經召集一批各個單品的大戶,商量重新開市的事情。第二波疫情爆發之後,十幾臺大貨車被封在院子裡,隔離期的李忠躍只好隔空指揮,讓各地的經紀人幫忙發出已經訂好的貨,直接運給排隊的大客戶們,作為在北京北京新發地幹了20年的老經營戶,李忠躍在專門與農產品、合作社打交道的農產品經紀人之間是有口皆碑的。他在新發地還有另一個名號,「玉米大王」。「xx大王」是這個市場裡特有的稱呼。
  • 河北衡水與北京新發地「喜結連理」
    幾天前,當聽說應衡水市委、市政府邀約,北京新發地集團將組織市場的商戶到衡水考察對接農產品,市場果蔬大戶鄒紹豔趕緊報了名。「雖然市場上有很多農產品來自衡水,但從未去過衡水。這次實地考察,肯定能有所收穫。」
  • 「西瓜大王」潘孝海:保價保供是新發地同仁的一份責任
    新京報訊(記者 耿子葉)6月15日,北京新發地批發市場暫停休市的第三天,潘孝海遇到了新難題,「一上午我都找不到貨車。」在物流緊張、工作人員居家隔離的情況下,為了保障供應,潘孝海乾脆把種植基地的人調到了北京。
  • 易縣人劉文坡——北京新發地櫻桃大王!
    「櫻桃大王」劉文坡,易縣塘湖鎮南界安村人,北京新發地潤福園商貿有限公司董事長,潤福園曾連續兩屆被北京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評為「新發地櫻桃大王」、「新發地百強」。劉文坡的經商之路可謂一波三折。16歲起劉文坡就進入了水果行業,一個小攤、一把小桿秤在北京大鐘寺周邊做起了水果零售,2003年劉文坡到北京新發地,隨著生意越做越大,2014年北京新發地潤福園商貿有限公司註冊成立,從最初的姐弟二人創業到現在近百人的公司規模,30多年來劉文坡始終耕耘在水果行業,尤其對櫻桃產業情有獨鍾。
  • 北京:77家新發地便民菜店全部恢復營業
    新發地市場果蔬日供應2.8萬噸 增加綠色農產品進京通道 確保「兩節」供應穩定77家新發地便民菜店全部恢復營業北京的「菜籃子」新發地批發市場於9月6日全面復市據了解,北京及周邊地區秋季蔬菜的長勢比較良好,預計一部分蔬菜在國慶節前就可以上市,這部分後續產地的蔬菜主要是來自河北唐山和廊坊的芹菜、萵筍、大白菜等,這些蔬菜的上市,將有效緩解目前市場供應偏緊的局面。國慶節後,秋季蔬菜逐漸進入上市高峰期,菜價總體上會比目前有相對明顯的降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