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發地十大經營大王將增至81位 變千軍萬馬為精兵強將

2020-12-19 人民網北京頻道

原標題:新發地十大經營大王將增至81位 變千軍萬馬為精兵強將

  關注菜籃子

  走進新發地

  經常去新發地市場批發果蔬的採購商都知道,新發地市場有十個「大王」,比如香蕉大王張忠義、西瓜大王潘孝海、南菜大王魯德傳……2月16日,北京晨報記者從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獲悉,繼2014年創新推出首批「十大經營大王」後,今年將評選出81個單品大王。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董事長張玉璽告訴北京晨報記者,通過對市場大戶的「扶大扶優扶強」,新發地將走出自己的疏解之路:變「千軍萬馬」為「精兵強將」,最終走上「品牌化」的道路。

  首批「大王」一年來發展迅猛

  新發地首批「十大經營大王」在2014年12月評選「出爐」,這其中包括7個水果大王,有香蕉、西瓜、蘋果、柚子等,兩個蔬菜大王,分別是南菜大王和壽光菜大王,還有一個是社區配送大王。

  張玉璽說,新發地市場成立28年了,從3個「15」(佔地15畝、管理人員15名、啟動資金15萬元)起家,到交易規模連續14年位居全國第一,取得的成績和榮譽離不開長年奮戰在市場一線,用勤勞、智慧和堅韌創造一個又一個奇蹟和傳奇的市場商戶,尤其是各個經營品種的「大王」們,他們是市場發展的脊梁和旗幟。

  在對這些「大王」的扶優、扶大、扶強過程中,市場對他們進行廣泛宣傳,並在金融、政策等方面給予重點扶持。比如,「經營大王」在建基地過程中,需要資金支持,新發地會為他們提供擔保,通過銀行貸款,每個大王支持資金500萬元。一年來,市場的反響特別好,「大王」們的積極性特別高,他們的事業也得到了飛速的發展,真正起到了扶持作用。

  扶持市場大戶變「精兵強將」

  「首批評出的10個大王,可以說是精兵強將中的強將,這一年來,他們的發展速度特別快,又有很多商戶找上門來希望能加入到大王的行列,所以今年我們還將評選出81個單品大王。」張玉璽說,在10大王的基礎之上,單品大王將對蔬果品種進行補充,首批沒有的大蒜、生薑、大蔥、黃瓜等「大王」,會在今年都補上。

  這些單品大王將共同和新發地一起,進行基地建設,把各地的名優農產品都帶到北京市場。同時,對市場大戶進行「扶大扶優扶強」來達到相關疏解的目標。據介紹,今年新發地果蔬交易樓即將動工,這座地上兩層、地下四層的現代化果蔬交易中心建成後,新發地將以攤定人、以位定崗。屆時新發地市場的商戶將由「千軍萬馬」變成「精兵強將」。

  「把這些大王攏住了,就等於攏住了精兵強將。」張玉璽說,「光81個還不夠,我們也在慢慢摸索經驗,明年再評100個甚至200個。如果有了2000個精兵強將,既保證了北京的供應,也起到了疏解的作用,這是新發地最終的發展方向。」

  推「標準化」走「品牌化」道路

  此外,將果蔬「大王」擴大陣容,也是新發地在走「品牌化」道路上邁出的重要一步。「中國的農產品如果沒有品牌,食品安全就是一句空話。」張玉璽說,新發地扶持「大王」們在基地建設的時候,同時也把品牌打出來了,有了品牌,農產品就有了質量保障。

  2015年底,新發地推出的自有果蔬品牌「珍品薈」,就是北京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與新發地悠樂果總經理徐柱、西瓜大王潘孝海、配送大王周明哲等新發地經營大王聯合發起的。作為新發地創立的品牌,新發地「珍品薈」將匯聚新發地各類優質資源與企業,共同打造線上線下O2O綜合類果蔬超市,依靠優勢明顯的基地品質控制,以及價格優勢,豐富首都市民餐桌和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

  此外,新發地市場也在推動「標準化」農產品,提倡商戶向「淨菜」「淨果」交易模式轉變,以減少市場內的垃圾總量。同時產品進入廚房後減少了一些加工環節,廚房面積和廚房垃圾都會減少,綜合成本也會下降。

  北京晨報記者

  陳琳/文 李木易/攝

  責任編輯:董佳興(QN0008)  作者:陳琳

相關焦點

  • 北京新發地將重點扶持「精兵強將」
    北京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總經理張月琳對新京報記者表示,這次評比表彰體現了新發地市場疏導改造的方向,即由原來「千軍萬馬」式的經營模式,變為重點扶持「精兵強將」,走品牌化經營的道路。  「81大王」總營業額破86.57億  北京新發地市場提供的數據顯示,此次評選出的「81大王」2015年度總交易規模突破86.57億元,佔到新發地總交易額的15%。
  • 北京新發地鼓勵商戶打自有品牌
    記者從新發地了解到,北京新發地英利達果品蔬菜銷售公司在今年6月份,與菲律賓穆薩馬特農場達成合作意向,開始了進口香蕉全面展開合作。自7月份起,月銷售量達到600噸且持續增長,8月到11月每個月銷售都在增長,從起初的每個月600噸到1000噸,為打開「英利達」品牌進口香蕉開拓了市場。
  • 北京新發地鼓勵商戶打出自有品牌 改變「搬運工」模式
    十幾位新發地香蕉批發大戶相繼與菲律賓穆薩馬特農場達成合作意向,進口香蕉月銷售量達到了1000噸。為持續給消費者提供高標準香蕉,雙方還合作升級推出了「英利達」自有品牌。   在新發地市場,商戶自有品牌的農產品不在少數,他們自建基地、發展自有品牌,實現對農產品品質和質量安全的管控。如「土豆大王」餘功成,在全國各地建立了標準化種植基地4000畝,推出了自有品牌「成功土豆」。
  • 新發地重獎「果蔬大王」 連續17年重獎「文明經營戶」
    原標題:新發地重獎「果蔬大王」   鼓勵商戶打造個性品牌 促進全面提檔升級   經常去新發地市場批發果蔬的採購商都知道,新發地市場有十個「大王」,還有81個單品大王……昨天,新發地召開了2016年度工作總結表彰大會,一批有突出貢獻的先進工作者和文明經營戶走上主席臺,領取了屬於自己的一份榮譽
  • 北京新發地10位銷售大王經營大戶來衡「相親」
    圖為來自北京新發地的銷售大王、經營大戶們正在展臺前相看中意的農產品。武志庫攝12月12日上午,河北省衡水迎賓館冀州廳內人頭攢動、氣氛熱烈,一場別開生面的「相親會」在這裡如期上演。在這場衡水市農業新型經營主體與北京新發地市場對接洽談會上,衡水市眾多農業新型經營主體與來自北京新發地市場的10位單品銷售大王、經營大戶「親密接觸」,面對面對接、推介,以期讓更多衡水優質農產品走上首都市民的「餐桌」。這次對接會邀請了北京新發地市場茄子大戶、西紅柿大戶、紅薯大戶、山楂大王、梨王、櫻桃大王等10位單品銷售大王、經營大戶。
  • 市民團購水果可享批發價 新發地悠樂果 手機下單送上門
    經常去北京新發地市場批發果蔬的採購商都知道,新發地市場有十個「大王」,比如香蕉大王張忠義、西瓜大王潘孝海……昨天,「獼猴桃大王」徐柱創立的品牌「悠樂果」舉辦了一場「農商精英品牌影響力論壇」,北京晨報記者在活動上獲悉,悠樂果APP已經上線,現在批發商通過手機就能下單,年內零售端業務將開通,屆時,市民買水果在線上選購,快遞就能到家,小區裡幾戶人家拼個團購,還能享受批發價。
  • 新發地「單品經營大王」再增100位
    1月31日,北京新發地農產品市場(下稱北京新發地)「2018年度文明經營戶暨第三批單品經營大王表彰大會」在新發地國際會展中心舉行,678名商戶受到表彰。其中8人榮膺「有特殊貢獻的文明經營戶」,570人獲譽「文明經營戶」,100人被授予「第三批單品經營大王」稱號。
  • 新發地的「大王們」
    新京報記者 王穎 攝有人說新發地是北京每天最早醒來的地方,實際上,新發地也是北京最晚入睡的地方。在新發地,一個個攤位其實就是一輛輛大小不等的車輛,這些車輛將全國各地的蔬菜運至北京,然後停駐在新發地,等待各個商超、市場的商人們來這裡拉菜。
  • 北京新發地多位「大王」經銷商為湖北農產品帶貨
    原標題:視頻︱北京新發地多位「大王」經銷商為湖北農產品帶貨   6月8日,來自湖北的28噸毛豆和60噸鮮玉米在北京新發地
  • 「特寫」新發地開門了:瓜果蔬菜大王重裝上陣
    2016年,新發地曾推選出了81個農產品單品經營大王,參考標準是全年的經營規模和經營業績。換句話說,他們是不同門類的銷售冠軍。而成為大王,李忠躍用了近20年的時間。(圖片來源:採訪對象提供)比李忠躍晚來幾年的「西紅柿大王」趙士剛有著同樣的經歷。2001年,剛滿30歲的趙士剛因和老鄉做海產生意賠光了本錢,便來到「遍地是黃金」的新發地,從裝卸工開始做起。那時趙士剛的一天工資只有20元,但因他誠信守時,無形中為他後來發展積累了早期客戶,做裝卸工3個月後便逐漸有客戶找他幫忙代銷。
  • 豐臺新發地果蔬大王到淶源考察幫扶:期待建果蔬基地為脫貧做貢獻
    近日,豐臺區花鄉新發地組織果蔬經銷大戶——玉米大王李忠躍、西紅柿大王趙士剛、茄子大王李軍、辣椒大王王興君到河北淶源實地考察農產品產銷幫扶項目,期待在當地建立果蔬基地,為淶源地區早日實現脫貧摘帽做出貢獻。
  • 「探營」北京新發地,市場「大王」們眼下日子怎麼過?
    ▲2020年5月28日,車水馬龍的新發地市場。衛星數據來源:高分二號自北京6月11日再度出現新冠肺炎本土病例以來,已有超過300人被確診。由於確診病例絕大多數與新發地批發市場有關,此次疫情也被定性為新發地聚集性疫情。新發地批發市場是華北地區最大的農副產品批發市場。
  • 高碑店:「豆角大王」眼中的新發地
    孫永彬將豆角裝車,準備送往北京市場。 邸志永 攝高碑店新發地承擔了北京70%的果蔬供應。(資料片)高碑店新發地夜景。邸志永 攝長城網保定訊 (通訊員 張潔 邸志永 記者李艮春) 「早先家裡窮,上不起學,就跟著父親種地……」9月2日,記者見到了49歲的高碑店新發地「豆角大王」孫永彬,說起事業的起點,孫永彬依然記憶猶新。
  • 如何保障北京菜籃子 新發地這些「大王」這幾天忙暈了
    新發地市場2000個固定攤位,許許多多的流動攤點,有人脫穎而出,那些長年奮戰在市場一線,用勤勞、智慧和堅韌創造傳奇的市場商戶,尤其是各個經營品種的「大王」們,成為市場發展的脊梁和旗幟。「大王」們和新發地一起,進行基地建設,把各地的名優農產品都帶到北京市場。
  • 當北京最大「菜籃子」突然摁下「暫停鍵」,這些「經營大王」怎麼辦
    在新發地批發市場臨時交易區,經營戶正在搬運葡萄。(受訪者供圖)新華社北京6月30日電(記者孔祥鑫、吉寧、張驍)6月30日,《新華每日電訊》刊載題為《當北京最大「菜籃子」突然摁下「暫停鍵」……——疫情來襲,新發地市場三位「經營大王」的奮鬥和期待》的報導。
  • 易縣人劉文坡——北京新發地櫻桃大王!
    「櫻桃大王」劉文坡,易縣塘湖鎮南界安村人,北京新發地潤福園商貿有限公司董事長,潤福園曾連續兩屆被北京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評為「新發地櫻桃大王」、「新發地百強」。劉文坡的經商之路可謂一波三折。16歲起劉文坡就進入了水果行業,一個小攤、一把小桿秤在北京大鐘寺周邊做起了水果零售,2003年劉文坡到北京新發地,隨著生意越做越大,2014年北京新發地潤福園商貿有限公司註冊成立,從最初的姐弟二人創業到現在近百人的公司規模,30多年來劉文坡始終耕耘在水果行業,尤其對櫻桃產業情有獨鍾。
  • 北京新發地市場探索「造血式」扶貧新路子
    記者調研了解到,北京新發地農副產品批發市場中心通過建市場、搭平臺、立模式孕育出百餘位農產品行業「經營百強」「單品大王」。在此基礎上,通過讓農戶入股,「大王」抓產銷兩頭的模式,打通了產業扶貧之路的「最後一公裡」,打造出「造血式」扶貧的新樣本。
  • 新發地市場升級改造 北京「菜籃子」 變「公園市場」
    2016年,新發地本部市場軟硬體升級將全方位啟動,建設立體交易中心,取代分散式交易模式,露天商戶進樓後,將騰出一半面積進行綠化,未來的新發地要變身公園式的綠色市場。  故事  食用菌大王外遷 客源未少成本下降  10月底剛投入使用的新發地河北高碑店分市場,如今已迎來了大量入駐商戶,原北京新發地市場菌類批發「大戶」張偉就是其中的一員。
  • ...菜地、幫助390個貧困戶、扛過新冠疫情,我是新發地「西紅柿大王」
    本期顯微故事講述的是發生在新發地商戶趙士剛身上的故事: 趙士剛在新發地經營了20多年,是市場裡有名的「西紅柿大王」。 除了給家樂福、物美、永輝等超市供貨,趙士剛還在山西大同建立了扶貧基地建設西紅柿大棚,解決了當地近400戶貧苦戶的生計問題。 但疫情爆發後,趙士剛等商戶的資金急劇緊張。
  • 北京新發地:大叔大媽的「迪士尼樂園」,謀生者的淘金樂土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事實上,大多數第一次來到新發地的人都會如他一般興奮。當地人常說,如果北京有兩個不夜城,一個是三裡屯,那麼另一個則是新發地。它算是整個北京城睡得最晚,甦醒得最早的地方。每天早上從山東、甘肅、山西、安徽等地途徑數百公裡而來的貨車擠滿了停車場,車上的水果蔬菜將新發地漸漸填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