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流行吃知了 山東河南已經吃了幾十年了[圖]

2020-12-15 婁底新聞網

浙江流行吃知了 山東河南已經吃了幾十年了[圖]

字號: 2013-08-02 06:40作者:盧道俊 來源:浙江在線-錢江晚報 我要評論()

今年夏天,永康人餐桌上最熱門的菜,不是小龍蝦,而是知了。在永康街頭,隨處可見做知了菜的「知了館」。有人估算了一下,永康人一天要吃掉五噸知了。

因為知了價格不菲,在永康甚至成了酒席宴請上的必備菜,「招待客人要是沒一盤知了,還真不好意思。」

一天最多能賣出

八千斤

永康人吃知了已經有些年頭了,不過,從來沒有像今年這麼火爆。

黃同興在永康華豐菜場做了五年知了批發零售生意, 往年一天賣個幾百斤就不錯了,今年夏天,他一天就能賣掉兩千多斤知了,最多的時候甚至一天賣掉了八千多斤。

永康人吃知了,都是掐頭去尾,只留背部有肉的那截炒著吃或炸著吃。「我僱了四五十號人在那剝殼。」黃同興說,「早上兩三點鐘就開始剝了,一直要剝到下午兩三點鐘。」華豐菜場裡兩個賣知了的攤位生意都不錯,近十名女工在攤位上一刻不停地為知了「掐頭去尾」。這些知了主要銷往一些飯店和專業食客。粗略地算,永康人一天能吃掉近萬斤知了。

除了華豐菜市場,新河路平安小區這一帶也聚集了十六七家炒知了的小飯館。金維珍在新河路附近賣近四年炒知了,「從無到有,從一家兩家到越來越多,就你看見的這個路段就已經六七家了,前面那些弄堂裡還有不少。」

炒知了

成了酒席必備菜

永康人應文清五年前在一個親戚家第一次嘗到了知了的味道。他說,吃過之後,就再也忘不了那個味道,每年都要買一兩百斤。炒好後凍在冰箱裡吃上一年。

「知了的蛋白質含量高,脂肪低。」應文清說,除了營養價值和藥用功能被人關注外,對他來說,吃知了有種魔力,就跟別人喜歡吃小龍蝦一樣,知了可以炒著吃,炸著吃,加辣不加辣隨口味。「味道真的好,吃了就停不下來。」

再過十來天,新鮮知了就要退市了,想吃炒知了更得抓緊時間了。「現在知了是時鮮貨,一斤知了要賣到上百元。家裡請客來盤知了,檔次就上去了。」食客徐先生說,某種意義上來說,買知了也是因為面子,「喜歡吃知了的人這麼多,你請客怎麼好意思少了它?」

在華豐菜場,活知了一公斤賣近六十元,掐頭去尾後的生知了肉一公斤賣到了一百三十元。一家炒知了店的店主應桂燕說。「從七月初到八月初,新鮮知了只能維持這一個多月的時間,再往後,新鮮知了越來越少,價格又要漲了。」

由於知了不能養殖,所以市場上的知了都是通過人工捕捉得來的,基本來自麗水、衢州等地山區,已經基本形成了完整的知了供銷鏈。

來自麗水的王先生做了十多年供應商,他就是在衢州當地收購知了,再發往永康、義烏等地,最多的時候一天要收購上萬斤知了。「最近幾年,知了的需求量越來越大,進山區捕捉知了的人也多起來了,雖然要辛苦一整個夏天,但收入還不錯。」

相關焦點

  • 浙魯豫三省近10年稅收比例,山東未能反超浙江,河南只有浙江半數
    山東浙江與河南都是我國經濟大省,GDP規模一直咬得比較近,山東省在四經普被整頓後,三省的GDP都各自相差8000多億。2019年山東GDP71067億、浙江62351億元、河南省54259億元。就算去掉農業產出,山東GDP也比浙江高,浙江近6萬億、河南近5萬億工商業GDP規模的。所以從下面數據看,河南這麼高的工商業GDP,產出稅收卻相對偏少的,相比山東還要稍差一點。而且基本上,從比例上來看,和資金總量(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餘額)佔比是差不多的,浙江是山東的120%以上,河南省只有浙江半數。
  • 知了猴數量少了,有人擔心幾十年後知了猴成為保護動物,會嗎?
    摘要:「捉知了猴的人比知了猴都多」,幾十年後知了猴會成保護動物嗎?文/農夫也瘋狂自打入夏以後,在北方很多地區的農民晚上又多了一條掙錢的路子,那就是去野外抓知了猴。從知了的卵到知了是需要至少3-5年的時間,其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地底下生活,在地面以上僅僅是二三十天而已,所以知了的生命其實很短暫的。因為知了猴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營養價值很高,所以自古以來就有食用知了猴的習俗,尤其是近年來在北方地區知了猴是很受歡迎的野味。
  • 兄弟從河南老家抓來一兩百斤知了 杭州哪裡可以賣?
    前段時間,我老家的兄弟來杭州玩,我帶他去飯店吃飯,有道菜是炸知了,就是蟬啦,還有道菜是醬知了,我兄弟很好奇。我就跟他說,浙江這邊好像挺流行用知了燒菜的。他現在回老家了,前幾天打電話來說,他上次到杭州玩知道知了可以入菜,就在老家收集了一兩百斤的知了,問我杭州這邊哪個地方收購的?這可把我問倒了,我看你們快報上經常幫大家問奇奇怪怪的問題,我這個問題也挺奇怪的,不知道能不能幫我問到。
  • 當蝗蟲飛到山東,山東人民樂了!炸著吃,烤著吃,怎麼都嫌吃不夠
    這是宣統《重修恩縣誌》記下的一筆,關於蝗蟲襲擊的記錄歷朝代都有,專家統計在蝗災出現在明朝一共有94次,在清朝各地縣誌中統計出來的蝗災記錄也不下幾十次。蝗災、水災、旱災並稱為中國三大災害。 據鄧雲特《中國救荒史》統計,秦漢蝗災平均8.8年一次,兩宋為3.5年,元代為1.6年,明、清兩代均為2.8年,受災範圍、受災程度堪稱世界之最。
  • 在山東流行了幾十年的地道美食「蜜三刀」,當地人早餐必須來一個
    在山東流行了幾十年的地道美食「蜜三刀」,當地人早餐必須來一個。山東的蜜三刀今天咱們要說的就是山東非常有名的地道美食:蜜三刀,好多的老同志以前都是經常吃的這個,可以說是幾十年的老美味來著。在山東吃貨圈子裡面這個美食擁有非常高的人氣呢,你們見過沒?什麼叫做「蜜三刀」呢?顧名思義就是這個美味需要切三刀才能做出來的,所以也就因此得名了。
  • 山東名吃,油炸知了猴
    作者非常喜歡吃油炸知了猴,每年都吃。不是因為知了猴是高蛋白,也不是因為知了猴口感好,更多的是因為山東人的一種習慣,從小就吃。這是作者今天油炸的知了猴,可惜廚藝不精啊,沒鼓搗好,不過胃口還行,顏色白搭。這道菜,作者研究了很久,最恰當的做法是用水洗乾淨凍上,吃的時候在解凍,這個過程千萬不要放鹽,多放些油,油熱下鍋,油炸金黃出鍋,撈出後撒上鹽,用筷子拌勻,味道極佳。前段時間山東發布了禁食野生動物名單,知了猴為列入。對於很多愛好知了猴的朋友來說,懸著的那顆心可以放下了。曾經一個南方人來濟南出差,一個朋友請吃飯,其中有一道菜就是知了猴,嚇的那位南方朋友沒敢吃。
  • 浙江永康一天吃五噸知了 全球重口味美食大盤點(全文)
    永康知了暢銷浙江永康流行吃知了 全市一天能吃掉五噸今年夏天,永康人餐桌上最熱門的菜,不是小龍蝦,而是知了。在永康街頭,隨處可見做知了菜的「知了館」。有人估算了一下,永康人一天要吃掉五噸知了。因為知了價格不菲,在永康知了甚至成了酒席宴請上的必備菜,「招待客人要是沒一盤知了,還真不好意思。」有人一天最多能賣出八千斤永康人吃知了已經有些年頭了,不過,從來沒有像今年這麼火爆。
  • 山東人為什麼愛吃知了猴?原來是這樣的
    導讀:山東人為什麼愛吃知了猴?原來是這樣的文|昆哥愛吃各位看官大家好,歡迎昆哥愛吃提供的資訊。今天我們的主題是:山東人為什麼愛吃知了猴?原來是這樣的!接下來我們一起進入正題。作為一個來自東部著名山區的人,我每年七月都會捕捉知了猴。我可以在一個晚上捕獲數百隻知了猴。我不是那麼多。有些人可以捕獲400或500隻知了猴。捕捉蟬是一種樂趣。山東人不應該只喜歡吃東西,中國很多省份都應該喜歡吃知了猴,為什麼?首先,蟬很好吃!它富含蛋白質,脂肪含量低。捕捉蟬後,用鹽醃製然後煎。它非常香脆可口。
  • 吃「知了猴」的人越來越多,再過10年,知了猴會絕種嗎?
    然而近年來,蟬的幼蟲(知了猴)卻成了當下不可多得的美味,無論夜市攤,還是餐館裡到處都有它的身影,知了猴的身價也開始「暴漲」,從之前的5毛一隻賣到1元一隻,有的地方甚至能賣到1塊5。因此每到夕陽西下,農村的樹林裡,小路上就人影憧憧,燈火閃閃,家家戶戶來不及吃飯就帶著手電筒,拎著塑料瓶知了猴去了。那麼知了猴為啥受到人們的青睞呢?
  • 網評「最奇葩」的4種河南菜,知了猴排第二,第四種不吃讓人可惜
    在許多人眼中河南是一個風景優美的地方,他們的美食也是特別的多,能讓大家吃到很多好吃口感也很好的食物,更加好的就是大家對這樣好吃的食物都會很多的不一樣,然而在吃的時候也會讓大家吃到不同的口感,在吃不一樣口味的食物的時候就會有好奇,畢竟是自己沒有吃過的食物,吃了自然也就有自己的想法了,而網評「最奇葩」的4種河南菜,知了猴排第二,第四種不吃讓人可惜,一起來看看吧!
  • 農村常見的「知了猴」,在洞裡真的不怕螞蟻吃它嗎?
    知了猴(金蟬、爬蚱)在農村比較常見,每年到了夏季,得到不少人的「喜愛」,原因主要有2點,其一,可以捉了之後賣錢,根據區域和時間不同,一個能賣到好幾毛,一晚上能捉幾十上百個,對於普通家庭來說,收益還是不錯的;其二,近些年來,食用金蟬成為了比較「流行」的趨勢,不論是油炸,還是燒烤,在炎熱的夏季,都得到了食客們的喜歡。
  • 吃知了猴的季節到了
    夏天到了最熱的時候,知了也都叫得可響了。坐標山東煙臺晚上老公帶著兒子拿個手電桶就去找了,半個小時後就收穫了十個知了猴,有兩個已經脫殼了,翅膀都長出來。老公看著流口水,說炸一炸可香了,作為一個湖南人,看著這些蟲子頭皮就發麻,更別提吃了。
  • 那些年 除了知了我們還吃過的蟲子 
    夏天來了,浙江的知了又要開始提心弔膽了,新聞報導裡,都是哪裡的人類每天吃掉了幾萬斤知了的標題,看得知了們膽戰心驚,都不能好好地「叫著夏天」了。話說人類也真是殘忍,什麼知了、螞蚱、蜂蛹,猴子,鳥啊、蛇啊,不管是天上飛的、地上跑的、草叢裡鑽的,抓到什麼吃什麼,完全不管別人的死活!
  • 麗水人一個夏天吃掉上億知了?聽聽他們怎麼說
    7月3日凌晨2點半,麗水供應商搬運知了中又到了吃知了的季節。據不完全統計,麗水人一個夏天要吃掉上億隻知了。近幾年,本地知了已經供不應求,衢州甚至江西的知了也會運到麗水人的餐桌上。浙江大學昆蟲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莫建初告訴我們,知了跟魚、蝦一樣,含有豐富的動物蛋白,食用的話對人體是有益的,但目前市場銷售的野生知了難免攜帶寄生蟲,務必煮透食用。他還提醒,極個別人可能對蛋白質過敏,這些人就不適合吃知了。以及,麗水人這麼愛吃知了 ,會對生態造成破壞嗎?「問題不大。」
  • 一口烙饃卷羊雜,在河南禹州流行30年,外地客人慕名而來
    陽春四月,在河南許昌禹州市一家老牌小吃店裡,今年33歲的刁亞虎正在店裡炒制羊雜,刁師傅家的烙饃卷羊雜在當地已經賣了三十多年,是他的父母開創的一種特色小吃,由於做法獨特,口感香醇,幾十年來在當地長盛不衰。一口烙饃卷羊雜,在河南禹州流行30年,外地客人慕名而來。
  • 「知了猴」將大量出沒,「禁野令」之下還能吃知了猴嗎?
    導讀:又到了抓「知了猴」的季節,「禁野令」來了,知了猴還能吃嗎?天氣是越來越熱了,如今地攤也放開了,很多人到了晚上都出來擺地攤了。在夜宵攤上,入侵物種小龍蝦就是最火爆的,很多人都會特意點上一份,邊喝啤酒邊吃小龍蝦,真是一種享受。
  • 金華永康開始流行反季吃知了 吃貨的世界你不懂
    在夏季,吃一盤時鮮的炒知了,在金華永康已經不是什麼稀奇的事。啤酒配知了,很多吃貨特別喜歡。但是大冬天的,也有吃貨在朋友圈曬出了炒知了配啤酒。這是有多愛吃知了啊,冬天也不放過它。只能說吃貨的世界,你不懂。
  • 又到蟬鳴摸「猴」時 「知了猴」還能吃嗎
    「知了猴」是動物界節肢動物門、同翅目、蟬科昆蟲的代表種金蟬的若蟲。金蟬具有漸變態的生物學特徵,一生經過卵、若蟲、成蟲 3 各階段,若蟲又有多種俗稱,如 :節老龜、羅鍋、知了龜、知了猴、爬叉等。也就是說,人們摸到的「知了猴」其實就是金蟬正在經歷的一生當中的第二個生存期~若蟲階段。
  • 「知了猴」還能吃嗎?明確了!但是……
    近日,山東多部門聯合下發通知山東將全面禁食陸生野生動物預計8月底前省內禁食陸生野生動物從業主體全部有序退出近日,山東印發了《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通知》(以下簡稱《
  • 知了殼攜手新零售領航菁英班 看「奶茶大佬」博多集團怎麼玩
    9月15日,聯商網與知了殼攜「全國百貨購物中心店總」新零售領航菁英班受邀參觀博多並與博多副總裁王凱深入對話,同時開展了精彩演講。據了解,浙江博多投資集團旗下分布著杭州博多工貿有限公司、杭州奇異鳥飲品科技連鎖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是一家集原材料生產、研發、生產、貿易及品牌門店等為一體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