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水人一個夏天吃掉上億知了?聽聽他們怎麼說

2020-12-27 騰訊大浙網

7月3日凌晨2點半,麗水供應商搬運知了中

又到了吃知了的季節。據不完全統計,麗水人一個夏天要吃掉上億隻知了。

近幾年,本地知了已經供不應求,衢州甚至江西的知了也會運到麗水人的餐桌上。

7月3日凌晨2點半,麗水知了供應商鍾麗莉正忙著卸貨,她當晚收購了一批來自衢州的知了,凌晨抵達麗水。

鍾麗莉說,現在剛進入盛夏,每天可以賣500斤左右的知了,到了旺季,一天賣2000斤不是問題。像她這樣的知了供應商麗水還有很多,整整一個夏季,麗水人的餐桌上都不會少了知了。

為知了代言。大概是美女與「野獸」

那麼,知了是不是人人都可以吃?

浙江大學昆蟲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莫建初告訴我們,知了跟魚、蝦一樣,含有豐富的動物蛋白,食用的話對人體是有益的,但目前市場銷售的野生知了難免攜帶寄生蟲,務必煮透食用。

他還提醒,極個別人可能對蛋白質過敏,這些人就不適合吃知了。

以及,麗水人這麼愛吃知了 ,會對生態造成破壞嗎?

「問題不大。」莫建初說,昆蟲擁有屬於自己的生態系統,自然界會自動調節數量進行平衡,而且知了的繁殖量大,現在甚至出現了人工繁殖,所以麗水、衢州等地的知了捕捉還不會對當地種群造成影響。

下面。

炒制好的知了

聽聽一隻知了的自白。

2018.07.04

一隻知了的自白。

我是一隻蟬,生長在浙江麗水。在土裡沉睡了三年,只為燦爛一個夏天。

有人嫌我煩,也是,聒噪就是形容我的嘛。

但麗水人是不嫌棄我的,他們特別愛……吃我的肉。你看,他們來抓我了。

白天的時候,他們一手拿網兜,一手持長竹竿,竹竿頂部安了個粘球。

哇,這個球可厲害了,一旦粘住我的翅膀,我只能「束手就擒」,無法掙脫。

我親眼見到兄弟姐妹們被粘住,然後落入了老饕們的網兜。

還好我爬得高,一般人粘不到。

專業的「老饕」,知道我在什麼時候最肥美。就是現在這段時間了。

夜幕降臨,更多「捕蟬手」出動了。

夜晚裝備略有不同,他們帶來了強光手電筒。車子的大燈有時候也有點用。

喏,有人在樹下放了個籮筐,手電筒就在裡面閃著強光。

夜完全黑了,籮筐成為方圓幾裡唯一的光亮。

他們開始晃動大樹,樹枝抖了三抖,兄弟姐妹們受到了驚嚇,撲稜著翅膀尋找新的藏身之所。

「啊,那兒有光!」大家都知道,我們喜歡光亮。

愚蠢的兄弟姐妹們蜂擁而去,齊刷刷撲向手電筒,如雨點般摔在籮筐裡。

明知道是個圈套,但兄弟們就是「飛蛾撲火,自取滅亡」。

「你們怎麼這麼蠢!」我躲在樹兒的最高處暗自嘆氣。

我還是太天真了。

以為躲得高就完事了?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捕蟬手」帶來了新武器。喏,某寶上面有賣。

我待的這棵樹有三層樓這麼高。可是人家這個「專業捕蟬杆」,足足可以伸長到16米,輕硬竿身,強勁腰力,還有防滑手把和精美烤漆!

一隻知了的自白

(服了服了)

防不勝防。

在一個炎炎夏日的傍晚。我被一個穿襯衫的大哥,輕鬆收入囊中。

網兜裡的兄弟們還在叫,大概是絕望的哀嚎。

姐妹們倒是很淡定,爬到高處看過風景,不枉蟬生。

我跟大概100多隻知了被裝在同一個網兜裡,被賣到了市場。

眼前這個中年男子掂量了我們一眼,搖晃幾下網兜,確認我們是否還活著。兄弟們很配合地叫了幾聲。

男子眉毛一挑,說,「我全要了」。

於是,我進入了一個滿是冰塊的泡沫箱。

哐的一聲,泡沫箱被蓋上了。在黑暗和寒冷的雙重打擊下,我沉沉睡了過去。

不知道過了多久,終於重見天日。

接下來是個殘忍的畫面。睡我上鋪的兄弟被一位大姐拿起,掐頭去尾,扯掉翅膀,只剩下了中部。

嗚,不敢看。聽天由命吧。

輪到我了,沒有想像的這麼痛苦。之後我還要混著辣椒、青椒、油鹽醬醋,接受高溫燒制,來到我最後的歸宿——餐桌。

不能安然老死,那麼為食客們奉獻一下吧。

其實,我一點也不害怕,因為,我是只雌蟬,被捕前,我剛在樹枝上打下了幾十個孔,產了400枚卵。 (完)

圖片來自網絡

浙江新聞+

好了,沒騙大家,知了的繁殖能力確實驚人。

當然,麗水人民消費知了的能力也很驚人。

你生活的地方也會吃知了嗎?愛吃這種蟲子嗎?

小編的一位四川同學說,「可怕!你們是廣東人的後裔嗎???」

「呵呵!我們廣東人才不吃知了!」廣東同學馬上反駁了。

難道就只有麗水人這麼熱愛知了麼?你生活的地方有人吃知了麼?

相關焦點

  • 愛吃知了的麗水人注意:本地外地咋分?
    夏天到,知了叫,又到知了上市的季節,麗水人的餐桌又多了一道美味。雖然貴,但還是擋不住美味,麗水人為它趨之若鶩。 一個夏天吃了上億隻知了,麗水人對知了是真愛啊!今年,又到知了稱霸餐桌的時候啦!今年的知了在一周前上市,外面運來的量也不多,所以現在的價格有點高,再過半個月後,就是全面上市,瘋狂吃知了的時候,那時,一個是價格會有較大地下降,按往年的情況,一般會維持在55元-60元左右(外地知了),本地知了維持在外地知了一倍的價格;另外,高峰期,府前菜場賣知了的攤位多達二三十家;再一個,每天外地運到麗水的知了量會很大。
  • 麗水的人間,蓮都的風味
    風景如畫、物產富饒、畲族聚居的麗水蓮都,5月份春意正濃,各類美味小吃多到數不過來,即使是「養在深閨人未知」的小眾秘境,也總有不少吃貨趨之若鶩. 參加#蓮都100#之餘,定不要錯過帶有當地的符號和味道特色美食。
  • 就問你敢吃嗎?
    圖:吳夏璠 製圖:湯佳昀 文:章文君小龍蝦是夏天的靈魂?麗水人表示不服?!在麗水,只要有知了在,小龍蝦就不敢稱自己為頭牌!文末有福利!01一個夏天,麗水人能幹掉上億隻?都說抓住了一隻蟬,就等於抓住了夏天。但在麗水,抓住了一隻蟬,就等於抓住了……一道菜!
  • 目瞪口呆,原來麗水人喜歡吃這些,真相大白了!
    麗水大家都知道吧,是一座非常清秀的城市,宛如一個畫卷,它也被中國攝影家協會命名的全國首個「中國攝影之鄉」。麗水看名字就是帶有「水」,水肯定是少不了的,那這樣的一個魚米之鄉,肯定是孕育出來很多美食的吧,小編今天就帶你們走進麗水,看看有哪些好吃的吧!
  • 金華永康颳起吃「知了風」 一斤炒知了賣上百元
    黃同興在永康華豐菜場做了五年知了批發零售生意, 往年一天賣個幾百斤就不錯了,今年夏天,他一天就能賣掉兩千多斤知了,最多的時候甚至一天賣掉了八千多斤。永康人吃知了,都是掐頭去尾,只留背部有肉的那截炒著吃或炸著吃。「我僱了四五十號人在那剝殼。」黃同興說,「早上兩三點鐘就開始剝了,一直要剝到下午兩三點鐘。」
  • 浙江流行吃知了 山東河南已經吃了幾十年了[圖]
    今年夏天,永康人餐桌上最熱門的菜,不是小龍蝦,而是知了。在永康街頭,隨處可見做知了菜的「知了館」。有人估算了一下,永康人一天要吃掉五噸知了。永康人吃知了,都是掐頭去尾,只留背部有肉的那截炒著吃或炸著吃。「我僱了四五十號人在那剝殼。」黃同興說,「早上兩三點鐘就開始剝了,一直要剝到下午兩三點鐘。」華豐菜場裡兩個賣知了的攤位生意都不錯,近十名女工在攤位上一刻不停地為知了「掐頭去尾」。這些知了主要銷往一些飯店和專業食客。粗略地算,永康人一天能吃掉近萬斤知了。
  • 永康知了一條街為什麼這麼火
    這些知了把卵子產在枝條上,整個枝條上的胡柚就要死亡,這些卵還會掉到地上,過幾年重新出來變成知了。可這個時候,胡柚已不能治蟲。  為了胡柚產量,他和當地政協委員、人大代表,帶著三五公斤知了,找到麗水的某高檔飯店,請他們創作成新的菜品。想不到,味道很好,當地人很喜歡吃。  他回去後,就發動工人去抓知了。剛開始,是40元/公斤的收購價,一個晚上抓不夠一斤,也給20元。
  • 炒知了成酒席必備菜 永康人一天吃掉五噸
    有人估算了一下,永康人一天要吃掉五噸知了。  因為知了價格不菲,在永康甚至成了酒席宴請上的必備菜,「招待客人要是沒一盤知了,還真不好意思。」  一天最多能賣出八千斤  永康人吃知了已經有些年頭了,不過,從來沒有像今年這麼火爆。
  • 長得像螳螂,一年吃掉上萬隻蚊子,被人當美食吃,油炸嘎嘣脆!
    今天分享的主題:長得像螳螂,一年吃掉上萬隻蚊子,被人當美食吃,油炸嘎嘣脆!生活在農村的孩子應該都有這樣的記憶,尤其是70後、80後,在他們童年的時候,每天玩的東西大多數都是從野外弄的,比如陀螺,就是用毛慄子做的,比如釣魚竿,到山上砍一根又長又直的細竹子。
  • 【夏天作文】夏天的知了
    今年的夏天和往常有些不同。以前的夏天都是光禿禿的樹木。可是今年卻來了許多的知了。  我和我的幾個夥伴決定去捉知了,我們先在自己的家裡做捉知了的網子。這可要花費很多的功夫。我們搞了半天才弄完。終於可以去捉知了了,心裡暗自高興。想著:晚上有知了吃咯。這知了可是鄉村裡獨一無二的美味了。我暗自想著。到了村裡最老的一棵槐樹下,聽見樹上的知了叫個不停。
  • 杭州知了成災 高手大媽手把手教怎麼抓
    【觀察者網 綜合】前兩周,飽受「知了之苦」的杭州綠化管理站通過各大媒體號召市民們:「杭州知了太多,請愛吃的人幫忙抓一下。」很快,這支先遣部隊就成功集結。 據都市快報7月22日報導,7月21日,50多位杭州市民來到西湖邊,跟著高手大媽捉知了。
  • 讓蛋雞不停止的生蛋」有沒有什麼辦法 聽聽養殖戶怎麼說
    聽聽養殖戶怎麼說 現在農村裡面有很多人是在種地的,他們很多都是承包了一些土地去種植一些菜。還有一些其他的人,他們去選擇了去養殖,很多人都選擇是養雞,因為雞比較好管理,而且效益也是非常高的。營養非常多大家平時的生活中都會吃的到,特別是那些家裡面有小孩兒的肯定會時常備著些雞蛋。因此需求是非常多的,那些養殖雞的養殖戶也會想盡辦法去提高自己的收益,他們用辦法讓這些雞多產一些蛋。
  • 浙江永康一天吃五噸知了 全球重口味美食大盤點(全文)
    永康知了暢銷浙江永康流行吃知了 全市一天能吃掉五噸今年夏天,永康人餐桌上最熱門的菜,不是小龍蝦,而是知了。在永康街頭,隨處可見做知了菜的「知了館」。黃同興在永康華豐菜市場做了五年知了批發零售生意,往年一天賣個幾百斤就不錯了,今年夏天,他一天就能賣掉兩千多斤知了,最多的時候甚至一天賣掉了八千多斤。永康人吃知了,都是掐頭去尾,只留背部有肉的那截炒著吃或炸著吃。「我僱了四五十號人在那剝殼。」黃同興說,「早上兩三點鐘就開始剝了,一直要剝到下午兩三點鐘。」
  • 兄弟從河南老家抓來一兩百斤知了 杭州哪裡可以賣?
    見習記者舒俊核實報導:符先生是河南信陽人,在蕭山上班。今年5月20日,符先生的結拜兄弟來杭州玩,他們逛完西湖,在柳浪聞鶯附近吃了中飯。  「飯館的名字我沒注意,只記得菜單上有兩個菜很吸引人,一個叫油炸金蟬,還有一個叫醬金蟬。我兄弟當時很吃驚,他說杭州人也吃這個?蟬這個東西,我們老家那邊不太有人吃的,不過經常有外地老闆去老家收購。」
  • 夏天的知了越來越少,知了減少的原因是什麼?
    提要:農村的知了越來越少了,什麼原因導致的夏天是知了繁殖的旺盛期,到了晚上各種樹上,農作物上都有知了幼蟲的痕跡,特別是白天知了「吱吱」的鳴叫個沒完沒了。但是現在的夏天明顯感覺到知了的叫聲沒有以前轟隆聲大了,就連幼蟲也沒有以前好捉了,越來越少了。小時候一晚上可以捉上百個,現在最多也就幾十個,大家都開玩笑說樹園裡捉「爬蚱」(即知了幼蟲)的人比爬蚱還多。導致知了越來越少的原因很多,最關鍵的有以下幾個方面:知了自身繁殖期較長的原因。
  • 【戒毒動態】勤儉節約怎樣做 聽聽他們怎麼說
    【戒毒動態】勤儉節約怎樣做 聽聽他們怎麼說 2020-08-31 10: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杭州知了多到成災 吃知了有哪些好處
    7月21日,杭州西湖邊,50多位市民跟著高手大媽捉知了。因為知了泛濫,禍害了不少綠植,杭州市綠化管理站徵集市民和高手一起捉知了、吃知了。請來的這位高手是麗水的金嬸嬸,60歲,據說她一小時最多可捉三四百之知了。在現場,金嬸嬸還傳授抓知了秘訣:1、手一定要穩;2、要黏知了的翅膀;3、柳樹、楓楊樹上的知了最多;4、太陽最大的時候知了最多。
  • 聽聽他們怎麼說
    聽聽他們怎麼說 作者: 來源:網際網路 時間:2020-11-27 16:17:11 閱讀量:   武漢好久不見,如意餛飩相約而至。     武漢人習慣在街頭吃早餐武漢話稱之為「過早」,很喜歡這個詞,滿是享受的感覺,好像要把早餐當成日子一樣過一過。
  • 彩票中獎1個億,兌獎時捐多少錢合適呢?聽聽彩票店老闆怎麼說
    彩票中獎1個億,兌獎時捐多少錢合適呢?聽聽彩票店老闆怎麼說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買彩票的習慣,再加上電視新聞上總有一些買彩票中千萬大獎的新聞。所以即使彩票中獎率很低,中大獎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還是很多人樂此不疲地購買彩票。
  • 聽聽專家怎麼說
    聽聽專家怎麼說 2020-12-18 16: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