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唱響獲得用水服務提升「三部曲」

2020-12-15 廣州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城中村供水改造 老舊樓宇供水到終端改造 獲得用水營商環境改革

  滿足人民對生活品質的更高追求,是城市治理工作的初心和使命。廣州水投廣州自來水公司以城中村供水改造、老舊樓宇供水到終端改造、獲得用水營商環境改革為突破點,唱響獲得用水服務提升「三部曲」,逐步補齊城市供水微循環短板,提升供水效率和效益,在城市更新治理中發揮供水先行的民生保障作用。

高品質供水提升人民幸福感

  1.城中村供水改造

  60條城中村完成改水主體工程 超百萬人受益

  「以前我每天都要用水泵抽兩次水,改造後完全不用了,即使高樓層水流也很大。」住在白雲區石井街張村大街47號的住戶張先生打開水龍頭,看著「譁啦啦」的水流高興地說道。這是廣州改善城中村水環境,推進精細化管理的縮影。群眾滿意的笑容,正是政府、供水企業努力的方向。

  2019年以來,為解決城中村水管理難題,按照市政府統一部署,廣州水投集團配合全市城中村排水截汙納管工程,同步實施未抄表到樓的65條城中村自來水管網改造工作,以供水「最後一公裡」帶動居民對排水截汙納管改造的積極性,促進源頭治理「最初一公裡」落地落實。

  葵蓬村是位於廣州市荔灣區的典型「城中村」。羅先生是葵蓬村土生土長的人,說起以前村裡的供水情況他一言難盡,「以前一到夏季,大家都搶著抽水,我還買了個小型儲水罐裝在門口,用來抽水儲備,不然到了晚上水壓很小,有時候會沒水。」

  葵蓬村的用水情況是廣州很多城中村的「寫照」。此外,一些城中村內供水管網陳舊老化,「跑」「冒」「滴」「漏」現象嚴重,導致國有資產流失浪費。供水設施原應由當地村委負責管理,但運行維護經費缺乏,專業管理人員不足,管理水平較低,無法實現供水設施良性循環;個別城中村甚至還存在違章用水和截留水費等現象,擾亂正常供用水秩序。由於總表後的水費由各村自行收取,有的村計收分攤不合理的總分表差額水量、管網維護成本、甚至與用水無關的其他費用,致使水價高達3~6元/立方米。

  為高效落實改水任務,廣州水投廣州自來水公司成立了城中村改水項目辦公室,專責統籌落實城中村改水工作。去年底,葵蓬村、南村等15條村社的自來水改造項目作為2019年十大民生實事之一,已實現完工通水。

廣州水投廣州自來水公司安全高效開展改水工程

  「現在用水不用靠搶了」 改水後村民笑開顏

  城中村改水在緩解水資源供給矛盾、改善飲水水質、提高水資源利用率、完善城市供水體系、促進廣州節水型城市建設等方面,起到積極促進作用,為廣州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改造後的葵蓬村換上新的供水管網,新裝管道無論是在管材質量、口徑大小都優於舊管道,杜絕了「跑」「冒」「滴」「漏」現象。村內無論是水質水壓都得到明顯改善,完全可以滿足高峰用水期居民的用水需求。

  「現在用水不用靠搶了,看著擰開水龍頭便譁譁來的自來水,更覺得用水要珍惜。我現在用多少水接多少,也不用大盆小盆的儲水了。」村民羅先生憨厚地笑著說。改水後,村民一些傳統的生活方式悄然改變,節水優先的理念正在深入人心。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之年。城中村飲水安全的「短板」不僅要補齊,也必須要補牢。改水後,一方面,由廣州自來水公司抄表服務到樓,對村內供水管網進行專業管理維護,能有效監督和打擊違章偷用水行為,居民不用再承擔高額的分攤費用,依法維護合法用水戶的權益,確保國有資產不流失,提高城中村居民用水幸福感。另一方面,通過完善城中村供水管網系統數據,實現城市供水「一張網」,推動落實供水一體化管理,居民飲水安全更有保障,水資源的使用更加高效、集約。在改水過程中,還通過增設或改造消火栓,規範優化村內可通行消防車道路和市政消火栓的數量及布局,村內的市政消防安全隱患得到一定改善。

  目前,實施改水工程的65條城中村裡,已有60條村完成主體工程建設,累計完成敷設管道2706公裡,新建居民水錶數量約11萬個,實現抄表到樓,超百萬人口受益。通過實施城中村截汙納管和給水系統改造,推進城中村人居環境提升,助推廣州老城實現新活力。

  2.老舊樓宇供水到終端改造

  計劃5年改造約18萬戶老舊樓宇共用用水設施

  同樣在今夏用上新的供水設施的,還有家住海珠區工業大道北43號的馬先生。「我們小區的供水設施全部換新了,水錶也升級換代成智能的,這得益於供水終端改造。」

  馬先生住在海珠區工業大道已10多年,他說:「我們小區的供水管道經過數十年風吹日曬,鏽蝕嚴重,頻繁漏水,我們用水是苦不堪言。尤其高樓層的水,擰開水龍頭,只淌著絹絹細流。」

  近年來,共用供水設施問題已成為廣州一項日漸嚴重的「城市病」。在廣州,2000年前建設的一些老舊的「三無」居民樓宇,共用供水管道陳舊或無二次供水加壓設施,無人牽頭對其進行必要的維護和更換,導致用水隱患突出,尖峰時段部分高層住戶出現缺水缺壓問題。

老舊「三無」居民樓供水改造後,各家各戶水管、水錶井然有序,水量清晰可知

  和馬先生有同樣用水困擾的,還有黃花新村3-14號三棟居民樓的居民。黃花新村由於地勢較高,且每棟樓宇均採用市政壓力直供到天面水池的供水方式,給水管材為鍍鋅鋼管及塑料管。隨著用戶共用用水設施年久失修,管材逐漸鏽蝕老舊,淤塞、漏水現象頻發,水質、水壓漸漸無法滿足用戶日益增長的用水需求。

  為儘快解決老舊樓房二次供水問題,2019年3月,廣州市政府發布《廣州市推進供水服務到終端工作方案》,要求各區政府作為屬地用戶共用用水設施改造責任主體、供水企業作為改造實施主體,利用5年時間,結合老舊小區微改造同步推進181782戶的老舊用戶共用用水設施改造或維修工作,解決與人民利益最直接相關的二次供水問題,提高群眾生活滿意度。

廣州水投廣州自來水公司工作人員現場勘查老舊樓宇供水改造方案

眾多老舊小區完成了用水設施改造

  「新水管剛接好,水質一流」 用戶微信群裡感嘆

  在得知《廣州市推進供水服務到終端工作方案》後,黃花新村社區積極牽頭組織,並獲得2/3業主書面籤字同意,向轄區水務部門提交了改造申請。考慮到該址水質安全隱患突出、漏水嚴重,轄區水務部門將該址納入到2019年首批改造計劃中。

  在接到上級單位的改造計劃後,作為項目改造實施主體,廣州水投廣州自來水公司以民生為導向,急民生之所急,加強組織溝通,努力聚合各方力量,在越秀區水務局、街道、居委會的大力配合下,科學高效組織施工。

  2019年9月20日開始進場,克服了老舊樓房管線錯綜複雜、施工空間小、協調難度大等諸多現實難題,僅用一個多月的時間,完成了改造工作,並實現了一戶一表,移表出戶,抄表到戶,以及對用水設施實現專業化管理,居民用水的安全性、穩定性得到有效保障。同時,改造所需資金由市、區財政和供水企業共同承擔,用戶無需出資。

  同樣受惠的還有家住周門街的居民。周門街156-176號共11棟樓於2019年12月19日完成供水設施改造並啟用新系統,373戶居民從此用上壓穩量足的優質水。

  通水當天,一位用戶發出自家用水情況在業主群裡,說道:「新水管剛接好,水質一流,水壓一流,衷心感謝政府的關懷,更感謝自來水公司的負責人和施工人員的努力工作,使我們這麼快便用上了新的供水系統。」

  廣州水投廣州自來水公司從2019年4月開始推進老舊用戶共用用水設施改造維修工作,並對水質安全隱患突出、漏水嚴重的老舊樓宇優先改造。截至2019年底,順利完成被列入廣州市十大民生實事的10000戶改造,造福了全市範圍內約4萬群眾。改造完成後,各屬地供水分公司對相關居民生活共用用水設施進行接管,承擔維修維護責任,大大規範了供水服務和提高管理水平,真正實現供水服務到終端。

  2020年,廣州繼續推進中心城區約2萬戶老舊用戶共用用水設施改造維修工作,加快補齊供水基礎設施短板,推動供水系統「最後一公裡」優化升級,推動城市功能和品質不斷提升。

  3.獲得用水營商環境改革

  零門檻、零投資、零跑路 足不出戶用上自來水

  營商環境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軟實力的重要體現。

  基本公共服務是營商環境評價指標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在供水基礎設施方面有著相當的優勢。為推動廣州市在「獲得用水」服務方面走在全國前列,廣州水投廣州自來水公司以優化辦事流程、提升用戶獲得感為導向,圍繞獲得用水工作的短板弱項,持續優化「獲得用水」業務,使用戶申請用水實現:零門檻,程序更簡,3個環節辦結;零投資,用水更省,供水企業可全資建設;零跑路,服務更優,優享全程「零」跑、全城「零」跑;優時限,業務辦理用時更短。實現「三零一優,用水無憂」!

  優化改革後,用水報裝資料從改革前的17件,大幅壓減為2件,支持電子證照獲取。無外線管道工程的用水申請4個工作日內裝表通水;DN50口徑以下、有外線管道工程的用水申請4個工作日辦結,DN50口徑以上、有外線管道工程的用水申請7個工作日辦結,用水報裝業務審批時間較優化改革前大幅減少70%。

  「我足不出戶,5天內就換上新表」

  廣州市民廖先生是一家待開業沙拉店的老闆,由於之前檔口的水錶已廢棄使用,管道陳舊,他在廣州自來水微信公眾號上申請裝新表接通自來水。作為首批「獲得用水」改革的受惠市民,廖先生表示:「我足不出戶,5天內就換上新表,用上自來水了,全程沒掏一分錢,服務真是太方便了。」

  優化改造前,建設專用外線管道工程需由用戶自行委託報建、自行出資。面對用戶自行委託設計報建施工費時費力的痛點、堵點,供水企業主動擔當對該類型業務實施優化改革,全額出資並負責建設公司管網覆蓋範圍內,用水接入管道管徑不大於DN50,長度不大於200米的用水報裝業務,辦理時間不超過4個工作日,切實降低獲得用水的成本。

  獲得用水改革後,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1月30日,DN50及以下用水報裝業務成功受理批覆用水申請1081宗,其中中小企用水申請95宗,均已全部完成裝表,各類用戶節省用水報裝成本約325萬元。

  依託廣東政務服務網,廣州建成全國首個「電水氣外線工程建設項目並聯審批平臺」,電水氣外線工程涉及的規劃許可、佔道施工挖掘、佔用綠地等事項實現並聯審批,政府行政總審批時限從法定的127個工作日壓減到5個工作日。

  為進一步拓寬服務渠道,供水企業與市不動產登記、政務服務等部門聯合辦公,實現房屋交易同步辦理自來水過戶,並依託市政務信息資源共享平臺,逐步實現「零材料」受理獲得用水,進一步方便群眾辦事。廣州市海珠區重點工程項目建設中心的蔣先生是用水業務入駐後第一個在市政務服務中心辦理業務的企業用戶。「我是和供水企業常年打交道的老客戶了。」

  蔣先生深有感觸地說:「工程報裝管道口徑DN50以上用水申請,以前從遞交資料到受理報裝,要跑幾趟,花去半個月時間。如今,當天申請當天受理,一個窗口就能全部辦完,幾日後就通知我批覆結果,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市場主體滿不滿意、認不認可是衡量獲得用水改革成效的唯一準則。廣州通過不斷優化獲得用水,進一步改善基本公共服務的便捷性,成為廣州營商環境給力的「助推器」。

  潤物無聲,供水服務是重要的民生工程,也是實現高質量發展和創造高品質生活的重要保障。用水環境不斷改善,用水服務不斷提升,呈現的是廣州城市治理的微觀場景,滋潤的是人民用放心水、喝優質水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相關焦點

  • 廣州居民用水階梯收費
    居民用水今後將實行階梯收費,在第一階梯用水範圍內的起步價也將鐵定上漲,分別比現行1.32元/噸的收費標準上漲7毛錢和6毛錢!備受關注的廣州自來水調價聽證方案昨天終於揭盅,廣州市物價局公布了2套聽證方案。
  • 渦陽:唱響「三部曲」 小村產業興
    12月5日,渦陽縣星園街道趙瓦房村為民服務辦事大廳裡,村委會委員趙振田對記者說。趙瓦房村原是一個貧困村。駐村工作隊入駐後,抓黨建、強基礎、興產業,貧困村唱響了「三部曲」,全村上下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貧困發生率由原來的10%下降到現在的0.28%,村集體收入也由零變成如今的近百萬元。2017年,該村實現整村出列,由省級貧困村發展成省級美麗中心村。
  • 廣州南沙工商企業獲得電力暖心服務
    原標題:廣州南沙工商企業獲得電力暖心服務 但是,令範肖驚喜的是,3月初他代表公司向南方電網廣州南沙供電局申請7880千伏安的臨時用電時,被告知可以採用臨電租賃的模式,很快就能接上電。「這是我第一次用臨電租賃,既快捷,又省錢。」範肖說。 廣州南沙供電局營銷部工作人員表示,按照《辦法》,客戶可以採用臨電租賃的模式,委託臨電租賃服務商辦理,享受一站式服務。為此,供電局還編制了典型接線套圖,報裝流程由串行改為並行。
  • 這家自來水廠投產一周年,提升廣州供水保障格局
    2019年1月14日,廣州市北部水廠一期工程正式投產運行,一根根配水管像一條條血管,將來自西江水源的優質自來水源源不斷地輸向廣州北部千家萬戶,助推廣州市中心城區的供水保障格局升級。一年時光匆匆而逝,在這一年時間裡,北部水廠又有哪些提升?這座水廠為廣州供用水環境帶來哪些變化?
  • 唱響羊城!「羊城之夏」第五屆「廣州合唱節」舉辦
    唱響羊城,同歡共享。作為2020「羊城之夏」廣州市民文化季「精彩大賽」系列品牌重點活動之一,第五屆「廣州合唱節」於12月8日在白雲區文化館白雲影劇院隆重舉行,來自廣州各區共十九支合唱團齊聚一堂,用歌聲唱響心中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唱出新氣象、新精神。
  • 以紮實的民生服務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
    「十三五」時期,民政部門積極組織開展流浪乞討救助、惠民殯葬服務、婚姻登記服務、殘疾人權益保護等工作,從一樁樁、一件件服務民生的實事做起,全力以赴解決好群眾關心的「為難事」,積極主動多做讓群眾滿意的「方便事」,想方設法化解群眾擔心的「煩心事」,從而讓人民群眾有了更充足、更直接、更實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 「唱響深圳」全民K歌大賽打造全國文化惠民示範典型
    「唱響深圳」第五屆全民K歌大賽決賽現場長者卡拉OK大賽中,凌秋波、黃樹新、陳佳林、李世東、殷先菊、彭哲平、譚玉蓮、張緒湖、李庭芬、曹豔等獲得「十大長者歌手」榮譽稱號,李庭芬獲得「最具人氣歌手獎」。「唱響深圳」第五屆全民K歌大賽決賽現場參賽選手達4988名,來自各行各業、身份多種多樣,覆蓋深圳、廣州、惠州等多個城市,既有金融、科技、文化等行業員工,也有學校、政府、銀行等單位職員;有滴滴司機、廚師、保安、
  • 百蓮凱倡導「313世界生發節」《讓愛發生》溫情唱響
    2019年3月13日,由百蓮凱集團倡導的「313世界生發節」周年慶盛典在廣州亞洲國際大酒店隆重召開,本次盛會受到諸多行業專家、精英大咖關注,並有多家主流媒體進行爭相報導。
  • 金牌店長三部曲,如何提升服務意識及系統管理能力?真實有效
    金牌店長三部曲「聚焦店長日常管理中27個頭痛的問題」,「19個實用管理工具,回去就能用,行動就見效」是本課程的最大賣點。《金牌店長三步曲》二天15個小時的實戰課程,將為你的店長經營管理技能的系統提升提供全面解決方案。
  • 跨越山海齊聚羊城,唱響畜禽種業強國夢——2020世界種業論壇暨廣州...
    (原標題:跨越山海齊聚羊城,唱響畜禽種業強國夢——2020世界種業論壇暨廣州畜禽會12月11日廣州啟幕)
  • 魯山縣唱響鄉村振興「三步曲」——青山綠水間 脫貧新畫卷
    近年來,該縣堅持以黨建為統領,唱響組織引領、特色發展、人才助力「三部曲」,大力發展扶貧產業,為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提供堅強保證。目前,血桃、葡萄、藍莓、軟籽石榴、香菇及農家樂等一大批產業蓬勃發展,帶動了越來越多的群眾脫貧致富。建強產業「橋頭堡」,唱響組織引領「前奏曲」產業延伸到哪裡,黨組織就覆蓋到哪裡。
  • 廣州南沙供電局「3 服務」打造高可靠示範區
    人民網廣州7月21日電(李語、張晨牧)7月21日,南方電網廣東廣州南沙供電局聯合明珠灣管理局,正式推出「3 服務」,進一步優化電力營商環境,建設年平均停電時間不高於2分鐘的供電高可靠示範區。明珠灣起步區被譽為廣州南沙「未來的CBD」。
  • 駐馬店市中心醫院舉行第十二批「唱響主旋律 凝聚正能量」獻花儀式
    映象網訊(記者 黃向陽 通訊員 陳思妤)為持續推進「亮出形象正黨風,文明服務爭先鋒」活動深入開展,10月23日下午,駐馬店市中心醫院舉行第十二批「唱響主旋律 凝聚正能量」獻花儀式,醫院領導班子成員對近期湧現出的先進典型進行集中獻花。
  • 用心送服務 德清縣「三進三服務」提升基層獲得感
    昨天是春節假期後的首個工作日,德清縣各級黨員幹部分赴全縣各地,開展項目引進、項目推進、企業走進和服務企業、服務群眾、服務基層的「三進三服務」活動,重在解決企業、群眾、基層反映的困難和問題,切實提升企業、群眾、基層的獲得感。「這次來主要了解你們還有什麼困難、問題需要協調解決。」
  • 原版音樂劇《貓》廣州開演 經典名曲《回憶》再度唱響
    音樂劇《貓》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 張素芹)10月11日晚,隨著經典名曲《回憶》再度唱響,世界經典原版音樂劇《貓》2019年中國巡演廣州站拉開帷幕。作為本年度巡演的全國收官站,《貓》將從10月11日~20日在廣州白雲國際會議中心世紀大會堂連演13場。去年8月,《貓》曾在廣州大劇院掀起「一票難求」的盛況。2019年的音樂劇《貓》依然擁有來自倫敦西區的豪華陣容,同時在2018年版本的基礎上進行全新升級。前晚8時,「傑裡科舞會」準時開幕。
  • 星星點燈:「獲得電力」服務水平提升 企業更省時、省心、省錢
    「獲得電力」是衡量營商環境的重要標尺。日前,國家電網出臺9項舉措,貫徹落實國務院常務會議關於提升「獲得電力」服務水平的部署要求。惠科第8.6代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件項目從建成到量產,感受到了「獲得電力」提升帶來的實惠。
  • 廣州公共法律服務地圖上線!188個網點一鍵導航
    廣州市司法局黨委書記、局長、一級巡視員廖榮輝出席發布會並致辭  廖榮輝指出,近年來,廣州打造全國公共法律服務最便捷城市成效顯著,獲得廣泛關注。接下來,廣州市司法局將持續完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不斷提升廣州基層法治服務力,為群眾提供普惠均等、高效便捷的公共法律服務。
  • 唱響一流營商環境好聲音
    民營企業在服務社會民生、加快科技創新、增加社會就業等方面有獨特優勢。從實際情況來看,民營經濟強則地方經濟實力強,民營經濟弱則地方經濟實力弱,江蘇作為民營經濟大省,奏唱響一流營商環境好聲音正當其時。改革先行,從制度層面破壁壘。
  • 在廣州做家政是什麼樣的體驗?聽她們分享溫暖故事
    文、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豐西西實習生 李瀅 通訊員 汪鄒嵐1月7日,「濃情暖意·唱響新年」——「牽手計劃」朝陽行動項目家政從業人員經驗交流會活動在廣州舉行,多名家政人員分享了他們的從業故事,有艱辛也有溫馨,為這寒冷的冬天增添了溫暖。
  • 2019華僑城文化旅遊節「50城唱響中國歡樂頌」唱響巴蜀歡樂生活
    2019華僑城文化旅遊節「50城唱響中國歡樂頌」唱響巴蜀歡樂生活時間:2019-08-16 12:04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19華僑城文化旅遊節50城唱響中國歡樂頌唱響巴蜀歡樂生活 8月15日,由華僑城集團主辦的走進新國企2019華僑城文化旅遊節50城唱響中國歡樂頌川渝城市發布會在重慶歡樂谷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