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紹振《經典小說解讀》:最小說,深解讀,真思考

2020-12-17 雅痞鮮師

很多高中語文教師都知道孫紹振,他本是福建師大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教授大學生文學理論和美學知識是孫教授的主業,但他卻誤打誤撞,一篇抨擊高考體制的文章讓孫紹振成為了高中語文教育的專家。孫教授趁熱打鐵專門為初高中教師寫了好多有分量有價值的好文章和教學專著。

我對孫教授也比較熟悉,他的很多篇關於「文本解讀」的文章我都拜讀和學習過。我自己比較喜歡小說,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孫紹振《經典小說解讀》正好滿足了我對小說文本解讀奧秘的渴望。

經過一個多月的閱讀體驗,我既佩服孫教授對小說有獨到的見解,也促使我對小說的解讀有了新的認識和思考。反思促成長,現把我閱讀的體會和思考總結如下:

一、本書的特色

1.現實針對性

孫教授在此書的後記中論述,他在編寫高中語文教材參考書時發現很多文本解讀文章淺顯,甚至還有一些文體常識性錯誤。這個現象在高中語文教學是很普遍的。語文教師由於不讀書,文本解讀的能力普遍低下,學生在老師的引領下也厭書厭寫。

這本關於「經典小說的解讀」既能普及文本解讀的基本常識,又是對目前文本解讀簡單化形式化傾向的糾偏和矯正。這本經典小說的解讀彌補了教學參考書解讀的不足,現實針對性強,給一線的語文教師和一些初高中學生帶來了及時雨般的文化大餐。

2.教學實用性

孫紹振雖是大學教師,本以為這本書理論性、學術性會很強,在閱讀時我們也會有障礙。但當我走進這本書時,我發現我錯了,這是孫教授專門為初高中語文教師量身打造的,甚至我覺得一些初高中學生也會喜歡閱讀的。

本書純理論性的文章只有兩篇,一篇是小說理論:打出常軌和情感錯位;一篇是解讀方法:以作者身份與文本對話。這兩篇文章也深入淺出,事例充實生動,我在閱讀時欣然接受,沒有半點閱讀其他學術文章時的頓挫感。

本書文字的大部分是具體個案的分析與解讀:具體篇章,人物分析,技巧分析。這三大部分中的經典小說個案分析竟然佔了三分之二。這些經典的文本全都是初高中的教材,語文教師直接拿來就能用。孫教授的《經典小說解讀》堪稱語文教師備課的工具書。

3.文本經典性

小說解讀千差萬別,如何在有效的時間裡快速提升語文教師的文本解讀能力,這需要小說文本選擇的經典性。孫教授解讀的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經典篇目。魯迅的《社戲》《祝福》《孔乙己》,還有魯迅《故事新編》中的經典篇目,孫教授整合資源,給讀者呈現了一個更系統更深刻的魯迅專題探究。

孫教授在選編文章時也傾向於中國「四大名著」中的經典篇目,《紅樓夢》中的《林黛玉進賈府》,《水滸傳》中的《林教頭風雪山神廟》等。這些解讀文章或是注重細節,或是宏觀把控,讓讀者閱讀過收穫很大。

外國小說經典《最後一課》,世界三大短篇小說之王的優秀作品,孫教授都信手拈來,舉重若輕,語言深刻,思考有力。本以為這些解讀文章會很晦澀,但我真正閱讀時,我的體驗不亞於閱讀一篇篇生動有趣的小說作品。

二、我的收穫

孫紹振在書中介紹了一種文本解讀的方法——打出常軌,情感錯位。在文本解讀方面,孫教授根基小說創作的特殊性,打破小說人物的日常軌道,讓小說人物之間出現情感上的錯位,這把解讀文本的鑰匙讓一部部經典小說原形畢露。

我很佩服孫教授的這套理論,以作者的心理去揣摩文本是一條有效解讀小說的套路。我會在日後的教學工作中靈活採用和借鑑。好的方法我們要拿來,但也要有自己的見解。結合本書的閱讀體驗和我自己對小說的理解,我覺得小說的解讀可以在以下幾個方面著重加強:

1.辨清小說文體的「特殊性」

目前高中語文教材文體多樣,但教師的解讀卻是千篇一律。孫教授在舉例《長恨歌》和《長生殿》時給了我一個啟示。每一種文體都有自己獨特的地方,如果教師在教學中注重文體基礎常識的講解和文體問題的追問,學生也會關注這種文體的唯一性。

小說的人物為主題服務,散文的人物為情感服務,話劇的人物為劇情服務,了解文體的特殊性是文本解讀的鑰匙之一。

區別中國傳統小說和現當代小說,兩者表現形式的不同,解讀文本的方法也是要有區別的。中國和外國的小說也有本質的區別,比如中國重人物與情節,國外重象徵與形式。

2.提倡小說文本的多元解讀

小說之所以有獨特的藝術魅力在於它給了我們更多的解讀可能。孫教授批判淺顯、流於形式的小說文本解讀現象,但我們也不能一味接受一種文本解讀答案。有些經典小說隨著時間的推進,隨著社會背景等一些因素的淡化,已經開始逐漸去除妖魔化的粉飾。

我們一定根植小說文本去探尋這篇文章最大的價值。畢飛宇的《小說課》也解讀了一些經典小說,有些文本的解讀和孫教授大相逕庭。我們需要承認小說文本的多元解讀,我們更需要引導孩子去多元解讀經典的文學作品。

3.找到小說文本的「最……」

每一部優秀的小說作品都凝聚了作者的巧妙構思與才情展示。正因為作家個性的千差萬別才成就了不一樣的小說作品。我們一定要結合不同的小說採取不同的文本解讀方法。這種解讀的關鍵就是找到這部小說文本的「最……」。

《最後一課》情感錯位最強烈,《麥琪的禮物》結構設計最巧妙,《林黛玉進賈府》線索設計最出彩,《林教頭風雪山神廟》埋伏設計最用心……,如果我們在文本解讀時抓住了這部小說的「最」,就像打蛇你已經瞄準了七寸。

這需要我們不斷提升自己的閱讀水平,增強我們的閱讀品味,小說最特殊的地方就會呼之欲出了。

三、拿來主義,任重道遠

這本孫教授的《經典小說解讀》對我的幫助很大,它給我在文本解讀的過程中打開了一個天窗。有用,有效,我就要拿來,但我也不能照搬照抄,一味模仿。孫教授解讀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裝》,把童話和小說混淆,我覺得有些不恰當。

盡信書不如無書。閱讀此類偏學術性的專著更是如此。文本解讀,我還在不斷嘗試和總結。孫教授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可能,剩下的千千萬萬的可能就需要我們自己去做了。任重而道遠,吾將上下而求索,僅此而已。

相關焦點

  • 梁文道講《堂吉訶德》贊其「小說中的小說」
    責任編輯:   中新網1月13日電  優酷出品的[看理想]系列節目《一千零一夜》第二季正式回歸,闊別五個月之後,梁文道依然「只有晚上,只在街頭,只讀經典
  • 強推:最經典的千妖百鬼,仙俠靈異系列小說
    >喜歡這種有主線,還有一個一個單元故事的小說,以古董為媒介,甘羅×扶蘇的CP,情節相當新奇,作者以他的角度解讀了歷史,看過之後,對秦始皇有了重新的認識。《華胥引》有電視劇也有小說,不過還是小說比較好看點~總體看下來,覺得前半部分情節更加精彩。本身對這類題材的書很感興趣,所以我很喜歡這樣的設定。雖然覺得老闆娘有點瑪麗蘇,但是並不妨礙我對這本書的喜愛,因為老闆娘的性格和在「不停」裡各種幫工的小插曲真的讓人覺得心裡溫暖。
  • 寶藏小說特徵:微言大義 以一當十
    小說講究言約意豐,富有語言張力的凝練,巧妙靈活地運用修辭、語法、語言、語彙各因素,舉一反三,字字千斤。小小說,微小說、超短篇是訓練作家的最好學校。選材嚴,開掘深,表現得更加精粹、乾脆、洗鍊。如果說短篇小說截取的生活面一般是橫斷面或切斷面,那微小說的面則更小。微小說的題材擷取的多半是生活海洋中的一涓一滴,經過藝術的點染成了一朵絢麗的浪花。
  • 幾分真實幾分誤讀:重談張愛玲的舊小說習氣、男女之情和自傳式解讀...
    記者 | 董子琪編輯 | 黃月1張愛玲,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貢獻了曹七巧、白流蘇、範柳原等諸多經典文學人物。張愛玲接受的教育是西式的,其創作卻是中國式的——人們認為她接續的是《紅樓夢》及《金瓶梅》的章回白話小說傳統。
  • 專家解讀《江曉原科幻電影指南》—新聞—科學網
    近日,科學史專家江曉原教授的新著《江曉原科幻電影指南》由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出版,該書被認為是國內第一本學者對科幻影片的深度解讀,是中國科幻電影元年具有思想深度的力作。今天下午,江曉原教授攜手清華大學教授、科學文化名人劉兵教授在季風書園為讀者們帶來了一場「解讀科幻」的思維碰撞。
  • 老九談小說創作:小說是一種生命的學問
    日前,筆者專訪了作家老九,以期探尋作家在文學創作方面不同尋常的心路歷程,解讀他文學創作上的獨特思考,解密作家創作背後的點點滴滴。    人生的體驗決定著故事的體驗    筆者:從去年5月到現在,您在文學創作方面可謂「多喜臨門」。您認為,這是偶然的嗎?
  • 經典繪本解讀——《爺爺變成了幽靈》
    今天繼續為大家推薦經典繪本,今天給大家推薦的繪本是美國丹麥作家金·弗珀茲的《爺爺變成了幽靈》。艾斯本最喜歡的爺爺,在大街上突發心臟病去世了。媽媽說「爺爺變成了天使」,爸爸說「爺爺變成了泥土」,這樣的說法艾斯本無法想像也無法相信。對他來說,爺爺還沒有真正離開,他不能割捨對爺爺的依戀。
  • 陳希我:「其師」與「其徒」——我的老師孫紹振
    身為「其徒」,孫老師對我的魅力首先是尖銳。我想,這也是他身邊聚集著眾多弟子的主要原因吧!他的弟子雖未必都傳承他的學術領域,但幾乎都傳承了他的精神:敢於質疑,不信權威。我想,這是最重要的,這就是所謂的「傳道」。曾經發生過這樣的情形,因為他參加各種會,每每言語尖銳、滔滔不絕,人家就不請他了,改請他的學生,不料他的學生們上場,也不差乃師。
  • 四本架空小說,刑警隊長穿越紅樓,以破案能力名震紅樓,解讀紅樓
    今天為大家分享架空小說,小說精彩不斷,還在等什麼?喜歡就收藏關注吧!《大魏宮廷》劇情簡介:生作大魏皇子,願當盛世閒王。志在偎紅倚翠犬馬聲色,胸懷家國百姓社稷安危。若兄賢,若弟明,爾為人王吾偷閒。若爾不能使國強,吾來登基做帝王!
  • 幾本完結多年仍好評不減的經典小說,都讀過的堪稱「骨灰級」書蟲
    今天為大家帶來的幾本小說,本本封神,完結多年仍好評不減,都是不可多得的經典小說,都讀過的堪稱「骨灰級」書蟲。《間客》有人說,這本小說不是成就貓膩大神級作者的作品,但是這確實是一本神作無疑。小說無論在創作元素設定和劇情構思、人物刻畫方面都堪稱經典。
  • 解讀小說《燉馬靴》中運用的5種表現手法與4個值得一讀的理由
    《燉馬靴》我反覆看過好幾遍,一萬餘字的篇幅,簡短且豐富,之前寫過一篇《人性與狼性的互構——<燉馬靴>中狼的隱喻與啟示》的解讀文章,後來發現,除了隱喻,還有太多值得一說的表現手法。【解讀】1. 側面交代東北抗聯戰爭的激烈和艱苦「東北抗聯」的抗日鬥爭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最艱苦的三大戰爭時期之一,另外兩個分別是紅軍長徵和南方三年遊擊戰。
  • 解讀以張裕為原型的民國小說《葡萄仙子》
    解讀以張裕為原型的民國小說《葡萄仙子》 2017-11-29 10其中,「文藝」欄目刊登以酒為題材的隨筆、小說和詩歌,在充滿術語、數據、分子式的學術論著和研究報告之間,作為一種調節。  值得一提的是,在1941年出版的《釀造雜誌》第七期和第八期,曾連載張裕釀酒師朱梅創作的短篇小說《葡萄仙子》,採用生動活潑的文學化的形式,通俗易懂地講解了葡萄種植和釀酒方面的若干基本常識,同時也形象地呈現了張裕公司當時的生產方式和管理水平。
  • 《這個殺手不太冷》:經典的另類解讀
    這部電影上映於「上帝想看電影的一年」——1994年,在這一年《肖申克的救贖》、《阿甘正傳》、《低俗小說》等眾多經典電影橫出也沒有掩蓋住《這個殺手不太冷》的光芒。關於這部電影的評價簡單的可以用兩個字概括:經典,同時關於它的解讀也是非常多樣的,但大多數集中在主角裡昂和瑪蒂達,他們之間的」愛「也被比喻成兩個十二歲的孩子因失落而相愛。
  • 盤點:十部經典的完本玄幻小說
    《天珠變》這部小說語言文字通俗易懂,或許會被很多讀者朋友叱之為小白文,但是這部小白文卻是真地很感人,尤其是主角周維清的成長之路,確實克服了很多的艱難險阻,但是他讓人們看到了成才的信心和必勝的勇氣。因此,總體而言,《天珠變》也算是一部經典的完本玄幻小說了。
  • 孫紹振:詩歌是不錯的選擇
    昨日,記者聯繫了福建師大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孫紹振。他建議抗疫期間可以多讀詩歌,不久前在央視播出的《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也值得一看,此外他還推薦了一批閱讀書目。  閱讀建議:  居家多讀經典  抗疫時期,市民居家時間也多了,這期間讀什麼好呢?
  • 魯迅經典《藥》:解讀小說中包含的三種草藥
    《藥》的文學和藝術是優秀和巧妙的,文章中的三種「藥」貫穿於小說中的明暗兩條線,讓人說他們獨樹一幟。一、解讀文章中的「三味藥」1、第一種藥:在華老栓麻木意識中,治療小栓肺癆病的藥是「人血饅頭」心理學家弗洛伊德認為意識的不同層次包括意識、前意識和潛意識,他們從深層次上控制著人的整個心理和行為,成為人類所有動機的源泉。
  • 新民晚報數字報-《黑色小說》的「麥高芬」
    讀楊好的小說給人一種完全不一樣的閱讀體驗,當一個小說家剛開始寫一部小說時,讀者往往會憑藉自身經驗對作者本人及作者的處女作是什麼樣子進行一番想像;另一方面,對於中國小說家所寫的小說,也有一個對中國小說的傳統的認知,但是讀《黑色小說》的時候,好像這兩者都不在這樣的設想範圍內——楊好的小說擁有一些歐洲小說的特質,當然這個小說本身寫的也是在倫敦發生的故事。
  • 近年看過的13本精品小說排行榜
    各色女子,環肥燕瘦,讓人目不暇接,真想處在文中的那個時代。主人公還泡了大長今哦。。。。。缺點:主人公太種馬了,女人太多,十幾個應該是有的;太畜生了,姐妹共事一夫罷了,師徒共事一夫,這個表示我還是有點傳統。。。。推薦原因:好玩,好笑,劇情好,文筆好,眾位生活如有不如意之處,比如喜歡的MM不喜歡你,受上司氣的,建議看看此文!
  • 解讀經典:《堂吉訶德》可笑荒唐的背後,是令人心酸的悲劇
    導語:瑞典諾貝爾文學院曾經在世界範圍內,舉辦過一次優秀文學作品民意測驗,結果17世紀初西班牙作家塞萬提斯的《堂吉訶德》,被推選為最優秀的文學作品。長期以來,由於翻譯,傳播和接受等多重因素的影響,很多讀者都把這部小說視為是一個可笑、荒唐的騎士故事。
  • 解讀經典的「經典」——評《〈反杜林論〉學習筆記》
    細讀《〈反杜林論〉學習筆記》,深感這是一部解讀經典的「經典」,充分表現了作者在研讀和解讀經典方面有功底、有遠見、有勇氣、有恆心。這是一部極具原創性的著作。求異、創新,形成自己的個性和風格是學術研究的內在要求與顯著標誌,而原創始終是文選德學術創作的一個鮮明特色。《〈反杜林論〉學習筆記》與解讀馬列經典著作的同類讀本相比,在內容和形式上都有自己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