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雪
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1節氣,
也是冬季的第3個節氣,
太陽到達黃經255度。
· 大雪節氣 ·
我國自古便有「瑞雪兆豐年」的美好願景,人們認為雪與祥瑞和預兆有關。冬天厚厚的大雪,不僅有利於冬小麥的生長,雪融化後的水分滲入地下,還可以疏鬆土壤,凍死地下害蟲。
並且,降雪時雪從大氣中吸收了大量的游離氮、液態氮、二氧化碳、塵埃和雜菌,減少了大氣汙染。
· 大雪三候 ·
一候:鶡鴠(hé dàn)不鳴
此時因天氣寒冷,寒號鳥也不再鳴叫了;
二候:虎始交
此時是陰氣最盛時期,所謂盛極而衰,陽氣已有所萌動,老虎開始有求偶行為;
三候:荔挺出
「荔挺」為蘭草的一種,感到陽氣的萌動而抽出新芽。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大雪,十一月節。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矣。」
相較小雪,大雪時節的氣溫也相較於之前會低,意味著正式進入仲冬。但此時的降雪量並不一定很大,只是降雪的可能性會比小雪時大。
· 大雪飲食 ·
調養護體,以補氣血
大雪時節的氣溫明顯比小雪時節的低,身體從頭到腳都能感受到寒冷,人體內的氣血也極易虧損,冬季的養生主旨便是養藏。
大雪時節,萬物養藏,早睡晚起,養陰護陽。如果出現了手腳冰涼、咳嗽流涕等寒症,說明人體的抵抗力下降,應注意防寒保暖,特別是頭部和腳部,是易受寒的部位。出門可以戴上帽子口罩、穿保暖性和包裹性較好的鞋子,睡前也可以用較熱的水泡腳,泡到微微出汗為宜。
· 大雪養生 ·
甘潤多蔬,忌燥少辛
大雪食補以補陽為主,但也要根據自身的狀況來選擇。
易上火、口唇皸裂、皮膚乾燥等陰虛之人應該防燥護陰、滋腎潤肺為主,可以多吃些甘潤的食物,如蜂蜜、豆漿、魚肉等等。
易疲乏、四肢乏力、手腳冰涼等陽虛之人就要多吃些溫熱的食物,如雞肉、南瓜、慄子等。
此外,大雪前後是柑橘類水果大量上市的時間,可以多吃些應季水果。
· 大雪雅事 ·
煮雪烹茶飲,怡然待春歸
煮雪烹茶,自古以來便是文人墨客的風雅之事,為何要選用「雪水」來煮茶呢?因為古人對品茗之水是非常講究的,茶聖陸羽在《茶經》裡寫道:「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持乳泉、石池,漫流者上。」
「雪水」被古人稱之為「天泉」,是上等之水,所以多用來煮茶。其實,不僅僅是出於風雅,《本草綱目》裡有記載:「臘雪甘冷無毒,解一切毒,治天行時氣瘟疫。」
清代劇作家李漁,性情儒雅,喜愛雪水茶。他在《煮雪》詩中詳細的描述了自己煮雪烹茶的感覺:「鵝毛小帚掠幹泉,撮入銀鐺夾凍煎。天性自寒難得熱,本來無染莫教煎。比初雖減三分白,過後應輸一味鮮。更喜輕煙浮竹杪,鶴飛不避似相憐。」
· 大雪煮茶貼士 ·
沸水煮開加入茶葉,茶香溢出得更快,茶湯也會比較甘醇,湯感更為厚滑,滋味也更濃鬱。
微沸過後一會,將茶湯倒出,可以保留約三分之一的茶湯,加開水再煮,每道煮出的茶湯煮的時間延長3到5分鐘,每次倒出茶湯時,再保留約三分之一的茶湯,這樣可以使得茶湯的滋味延續順承,不至產生太大的口感落差。
加水5次左右後,就可以換茶了。
或許我們沒條件學習古人煮雪烹茶;又或許你身處的地方也沒有大雪紛飛,但只要有茶香,就能開啟屬於自己的風雅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