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今年豬肉價格又往上漲價了,一般的五花肉都要三十多一斤了,而排骨也差不多五十一斤了,所以家裡吃魚也比以前多了起來,最重要原因是魚肉比豬肉便宜多了。現在我每周都會買一些淡水魚或海魚,直接用粵菜烹飪方式——清蒸,出鍋後澆上些許熱油和醬油,撒上蔥花和香菜,吃起來肉質鮮美,原汁原味。
買魚時,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想法:海魚比淡水魚更好。它不僅口感好, 而且營養價值更高,因此很多人更願意買海魚,那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去菜市場買魚,選淡水魚還是海魚,我們不妨對比來看看,究竟選擇哪種魚更好呢?
一、口感差別
要論口感,海魚確實比淡水魚更勝一籌。在品嘗兩種魚肉時,很明顯感覺到海魚的肉質緊緻結實,而淡水魚則是軟綿綿的,一點兒嚼勁都沒有。
其實這跟魚類的生長環境有很大關係,海魚生活在汪洋大海裡,每時每刻都在自由自在地暢遊,遊動能力強,每日運動量充足,因此肌肉彈性好。而市面上的淡水魚一般都是人工飼養,活動範圍局限於魚塘,就算是江河湖泊的野生淡水魚,其生存活動的水域空間,相對於無邊無際的海洋,顯得非常狹小。兩者的活動空間和運動量,決定了肉質的差異。
二、味道差別
海魚生長在海裡,主要吃小魚小蝦、海藻以及海水中的浮遊生物,食物來源多樣,並且大部分海魚都是野生的,無法人工養殖,因此魚肉味道鮮美。
淡水魚一般生長池塘、江河、湖泊、水庫等,水中含有較多的腐殖質,這樣的環境十分適宜細菌的生長繁殖,而這些細菌依附在浮遊生物和水藻上,被魚食用之後,它們就在魚體內積累,並且分泌出帶有土腥味的物質。在烹飪淡水魚時,加入蔥姜蒜,就是為了壓住魚肉中的土腥味。
三、魚刺差異
跟淡水魚相比,海魚的刺非常少,很多都只有一根主刺,例如鮁魚、帶魚、鮁魚、鰻魚等,所以吃起來不必擔心魚刺卡到喉嚨,小孩子和老人也可以放心食用。這是因為海洋的生存競爭更為殘酷激烈,海魚為了生存,進化出強而有力的肌肉,替代了肌間刺。
淡水魚除了主刺,毛刺特別的多,有些還跟肉粘連在一塊,每次食用時,稍不小心就吃到魚刺,所以需要很有耐心且細心地挑出來,比如鯽魚肉很鮮美,但是魚刺卻多如牛毛。
四、營養差不多
有人說,海魚的營養價值比淡水魚高。這點並不對。從本質上來講,兩者都是魚,所以營養成分大致都差不多,同樣都含有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礦物質、維生素等。雖然海魚更好吃一些,但是也要跟淡水魚搭配,這樣才更加營養和健康。
菜市場買魚,選淡水魚還是海魚?這3點差別很大,知道後別買錯了。總的來說,海魚的口感、味道比淡水魚好,魚刺更少,而在營養方面,海魚和淡水魚相差不大。
你最喜歡吃哪種魚呢?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一起分享自己的感想和想法。今天大熊的分享就到這裡了,覺得文章有用的話,請分享轉發給身邊的家人和朋友。我是大熊餅乾不加糖,每天分享給大家最實用的生活資訊,喜歡我就點個關注吧,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