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關節肌骨解剖學——第三講 肱骨

2021-01-18 strength分享

肱骨是上肢最粗壯的骨,也是組成肩關節複合體之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了解肱骨可以幫助你了解肩關節與肘關節的運動機制、高效的訓練方法,並且幫助你預防肱骨周邊的損傷




肱骨分為近端與遠端,近端為靠近身體的一端,遠端為遠離身體的一段



肱骨近端


由於我們本系列文章講解重點在於肩關節,所以我們本講只為大家介紹肱骨近端


肱骨近端與肩胛骨組成了盂肱關節,球形的肱骨被稱為肱骨頭,為整個盂肱關節提供了凸出的部分


而肩胛骨關節盂凹陷,與肱骨產生對合,形成關節


關於肱骨與肩胛骨組成的盂肱關節,我們在後面的文章大家單獨講解,現在我們需要了解的是肱骨本身的結構有那些值得我們學習的



在肱骨近端由肱骨頭、肱骨頸、大結節和小結節,位置名字雖多,但其實非常記憶



肱骨頭


肱骨頭與肩胛骨的關節盂組成關節,肱骨頭下方解剖頸將頭部與肱骨骨幹分開



大結節與小結節


骨性凸起的命名意義一定是有意義的,或在肌肉運動中、在外科手術中,又或是一個位置總是發生損傷或者骨折,我們將其命名,以便我們與他人溝通或者後人查閱資料的時候,進行學習與查閱


大結節與小結節就是這樣的例子,它們為肌肉提供附著點,大的骨骼突起名為大結節,小的骨骼突起名為小結節


利用英文,請對照找到小結節


在解剖頸下方,肱骨的前方,有一個較小的骨性突起名為小結節,為肩胛下肌的附著點


肩胛下肌,一端附著於我們上一講「肩關節肌骨解剖學——第二講 肩胛骨」之中介紹的肩胛骨肩胛下窩


另一端在肱骨的小結節,當你了解這兩個基礎解剖位置的時候,相信精準的觸診自然掌握




大結節位於肱骨外側以及後側



大結節上面:為岡上肌提供附著點

大結節中面:為岡下肌提供附著點

大結節下面:為小圓肌提供附著點


現在留下一道動手題,在上面圖片中我已經為大家詳細標識肌肉位置、人體的位置



大結節嵴與小結節

大結節與小結節是肱骨之上的骨性突起,如同山峰下方有山脈一樣,在它們突起的下方有著像是山脈一樣逐漸增高的均勻突起,被稱為嵴


大結節下方的為大結節嵴

小結節下方的為小結節嵴



大結節嵴為胸大肌提供附著點,而小結節嵴為大圓肌提供附著點


結節嵴為高點,而在兩個結節嵴之間,就一段都是凹陷進去的,我們稱為結節間溝


結節間溝


結節間溝塞著:肱二頭肌長頭


肱二頭肌分為長頭與短頭,如此令人熟悉的肌肉又有多少人真正知道它的附著點,真正了解二頭肌的結構呢?


長頭起於肩胛骨盂上粗隆,短頭起於肩胛骨喙突,在上一講之中我們為大家介紹過


長,短二頭於肱骨中部匯合為肌腹,下行至肱骨下端,集成肌腱止於橈骨粗隆和前臂筋腱膜,而長頭自近端穿行於之處,就是結節間溝




三角肌粗隆 deltoid tuberosity


deltoid為三角肌 tuberosity為粗隆,而tuberosity也可以代表結節的意思,所以說結節、粗隆都可以理解為骨頭之上的突起



三角肌粗隆為三角肌附著點而命名,為肱骨上另外一個骨性突起標誌,在結節間溝的遠端外側,是三角肌肌纖維向外下方逐漸集中的地方



三角肌分三個部分,前部肌束起自鎖骨外側半,中部肌束起自肩峰,後部肌束起自肩岡,止點均在肱骨三角肌粗隆


打破常識關於三角肌的三個知識點


第一:三角肌大小與訓練關聯性並不是很大,與之類似肌肉還有小腿的腓腸肌,肌肉後天的訓練對於肌肉本身大小形態可塑性,影響並不是很大


第二:三角肌前束、後束佔比極小,某些人口中說「多練後束,不練後束導致不平衡」純粹是偽命題,本身就是體積較小的肌肉,再多的訓練也是無用功


後束訓練不大,和訓練方式對錯無關,練得在對,這塊肌肉也就是這點體積


第三:三角肌過於強壯與有力,對於肩關節損傷風險會增大,因為其肌動學力臂較短,容易讓肱骨上移造成肩峰撞擊,在講肌動學的時候我也會詳細說明


最後,三角肌訓練不必分成前束、中束、後束,更不用和某些大神學習如何用51種方法訓練三角肌,推舉和側平舉就夠了,俯身側平舉堪稱浪費時間的頭號動作,請認真思考一下:有多餘的時間,讀讀文章不好嗎..


別扯什麼肩關節穩定性,俯身側平舉和肩關節穩定性關係不大,優於它的穩定性動作我能列出來8848種


橈神經溝



本文之中我們為大家介紹了關於「肌肉解剖學系列——肩關節」的肱骨的內容,截止目前如果你認真閱讀此文,相信你已經了解到了肱骨的基礎解剖結構


肌肉解剖學系列——肩關節


肩關節肌骨解剖學——第一講總論

肩關節肌骨解剖學——第二講 肩胛骨

肩關節肌骨解剖學——第三講 肱骨(本講)



本公眾號除特別聲明,全部為孟生原創

我已委託「維權騎士」(rightknights.com)的版權保護計劃

未經授權禁止任何形式轉載,侵權必究

相關課程、活動信息、有償轉載、約稿等——相關商業合作請後臺私信

本文旨在分享,任何判斷與調整方案請理性看待,練習與調整應該在有專業指導下進行,請謹慎學習和參考



相關焦點

  • 「老王講放射」肱骨側位、肩關節穿胸側位及鎖骨正位
    肱骨側位
  • 骨盆肌骨解剖學——恥骨聯合分離整體康復策略
    骨盆肌骨解剖學系列骨盆肌骨解剖學——第一講總論骨盆肌骨解剖學——重要的髂骨骨盆肌骨解剖學——恥骨從十一月開始恢復正常的內容更新本篇是骨盆肌骨解剖學的第四章
  • 新書推薦丨肌骨超聲臨床診療學
    ,並對肌骨系統的正常超聲表現、異常表現及疾病診斷思路進行了規律性的概括和凝練,也對每個關節的解剖和常見疾病的超聲檢查進行了詳盡的歸納和總結▶針對具體部位疾病,採取先從疾病的解剖學基礎、病理概要入手,再到臨床特徵、聲像圖表現,最後分析和小結超聲診斷思路、鑑別診斷要點及檢查注意事項的寫作模式
  • 肩關節疼痛,含胸圓肩。有可能肱骨前移了,四個姿勢穩定肩關節
    如果你做瑜伽體式桌式或前伸展式,身體抬不起來,肩關節受到限制。經常含胸駝背,肩關節活動受到限制,上舉手臂時肩關節有酸痛感。很有可能是「肱骨前移」了。肱骨前移的特點:1、自然站立,手臂在體側放鬆下垂,肱骨頭斜向前下方。2、手肘角度變小。3、隨著肱骨前移,肩關節後方出現凹窩。
  • 醫療招聘考試:解剖學上肢骨的連接知識點梳理
    98%考生在瀏覽:事業單位考試資訊|事業單位考試技巧|事業單位考試題庫|更多備考信息  在解剖學中,關於上肢骨的連接知識點屢見不鮮,下面中公教育專家從組成、  2.自由上肢骨的連結  (1)肩關節  組成:由肩胛骨關節盂和肱骨頭構成。  特點:肩關節脫位,以前下方脫位為多見。  運動:它可繞額狀軸作屈和伸運動;繞矢狀軸作外展和內收運動;繞垂直軸作旋內和旋外運動;此外還可作環轉運動。
  • 肩關節鏡下雙排錨釘固定治療肩關節前脫位伴肱骨大結節撕脫骨折
    肱骨大結節上移距離:在肩關節正位X射線片中,肱骨大結節上緣與肩峰下緣的距離表示肩袖中岡上肌肌腱活動的上下空間,該距離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患者出現肩峰下撞擊的風險;肱骨大結節骨折後上移,則肱骨大結節上緣與肩峰下緣的距離減小,極大地增加了患者出現肩峰下撞擊的風險,將進一步導致
  • 骨科物理檢查評估(肩關節篇)--肩關節夾擠與盂唇損傷測試
    肩關節夾擠與盂唇損傷測試(Impingement and Labral tearstest)肩關節夾擠是指肩關節在做某個動作的時候
  • 中關村醫院舉辦首屆肌骨超聲與臨床康復培訓班
    「肌骨超聲」是指應用於肌肉骨骼系統的超聲診斷技術。隨著當今康復醫學高速發展,超聲技術廣泛使用及超聲儀器的快速普及,且超聲具有無創、便捷、廉價及短期內可重複檢查等優點。利用超聲診斷肌肉骨骼關節及軟組織疼痛性疾病,具有廣泛臨床需求。特別是,肌骨超聲診療技術越來越受到超聲科、康復科、疼痛科、脊柱外科、風溼科等相關臨床科室的廣泛關注及應用。
  • 4大肩痛診斷技術之一,卻總被忽視,醫生講述肌骨超聲的六大優點
    尤其是在肩關節的術前診斷、術後的恢復判斷以及動態觀察方面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國外有外科醫生甚至認為肌骨超聲在肩關節檢查、診斷方面完全可以媲美、甚至超越核磁【1】。我們國內目前也開始關注到肌骨超聲的優點,很多城市的醫院都開展了這一診斷技術。
  • 科學運動——肱二頭肌與肱骨,有著最美好的關係
    作者丨益銘當我思考肱二頭肌時,首先聯想到的是肱骨。我曾以為它和肱骨連接緊密,但其實它只是路過肱骨,它們相互依存,又相互獨立。可以看出,肱二頭肌從正面,幾乎完全覆蓋了整個肱骨,它的長、短兩個頭於肱骨中部匯合,形成一紡錘狀肌腹。正面看右側肱二頭肌起點我們把視角拉近,來看肱二頭肌長、短兩個頭連接在骨的什麼位置。短頭很明顯,它連接在肩胛骨前部的指狀突起——喙突。
  • 健身常見傷病:認識肩關節疼痛!
    解剖學 肩關節的什麼部分受影響? 這些肌肉的肌腱附著在肱骨上,藉以穩定關節並帶動肩關節的動作!! 在手舉起時,這些肌肉會將肱骨牢牢的固定在肩胛窩上。而在肩胛骨的頂部稱之為肩峰的部位與肱骨間會形成一個通道(subacromial space),裡面有滑囊及肌腱的通過!!滑囊的功用在於潤滑通道,以利肌腱滑動,減少組織間的摩擦。在此就是保護肩袖肌群跟肩峰產生摩擦!
  • 肩關節疼痛是肩周炎嗎?肩關節疼痛如何防治?
    ,由四塊主要的骨和十五塊主要的肌肉和主要的三個韌帶構成;四塊骨:是肩胛骨、肱骨、鎖骨和胸骨; 下面我們分別根據功能描述肩關節的肌肉構成我們講過了肩關節的四塊骨和肩袖肌群,以及其他的主要肌肉,還提到過肩關節的三條主要韌帶:喙肩韌帶、盂肱韌帶、喙肱韌帶、喙鎖韌帶。
  • 肱骨大結節骨折
    肱骨大結節骨折,少數為單獨發生,大多系肩關節前脫位時並發,故診斷時應注意有無肩關節脫位。
  • 肩關節外展的運動學原則
    肩關節作為連接軀幹與上肢的重要關節組成,有著很強的靈活性,但不可避免的更易導致損傷,隨著年齡的增大,大部分人會出現肩關節的疾病,表現為疼痛與活動範圍受限。治療的方法各式各樣,但都無法脫離肩關節的解剖基礎,在這裡我們主要討論一下肩關節活動規律。
  • 如何提高肩關節的穩定性,防止肩關節響!
    肩關節的穩定性是我們保護肩關節很重要的一個方面,有時肩關節會有脫臼的感覺,假若是韌帶鬆弛真的沒什麼好辦法,只有通過鍛鍊穩定肩關節的肌肉來達到目的,乾貨,那些肩關節鬆弛咔咔響的人,也可參考。可能有人會想,肩關節穩定?是不是要加強三角肌?
  • 肩關節半脫位的預防及治療
    在治療心腦血管疾病時往往會由於粗心或醫療知識不足而導致併發症的發生,肩關節半脫位就是其中一個,今天我們來講講。肩關節半脫位是腦卒中、腦外傷、腦出血患者,常見的一種併發症,容易造成一些嚴重後果:第一肩關節的組織結構改變長期的拉伸,使肌纖維變長,關節囊鬆弛,進而影響肩關節穩定性,從而肩關節活動受限。第二影響肩周活動,影響患者上肢功能的恢復。
  • 您了解肱骨大結節骨折嗎?
  • 單純肱骨小結節撕脫性骨折一例
    入院體檢:右上臂腫脹,肩關節活動輕度受限,主動及被動活動時疼痛,旋後內收時疼痛明顯加劇,無明顯畸形、皮下淤血,患肢肢端血運、感覺、活動可。急診攝肩關節正位X線片未發現明顯骨折,1d後門診CT片示單純肱骨小結節撕脫性骨折(圖l~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