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4大關節「腕、肩、膝、踝」疼痛一網打盡!附改善訓練+避免

2020-12-08 老叢哦

滑鼠手?肩周炎?膝超伸?習慣性崴腳?

以上四個病症有沒有中招的朋友?

如果有一到兩個症狀的沒關係!沒關係!沒關係!

哪個社畜身上沒點小毛病呢?

如果全中的的話,也沒關係!沒關係!沒關係!

今天的內容就是要把它們一網打盡!

一、鼠 標 手

說到滑鼠手相信大家應該不陌生了吧?

原本患病人群是長期使用手腕,比如廚師、木匠之類的。

But!現在已經算是一種現代時髦病了!

隨著網際網路迅速發展,滑鼠手的主要受害人群成為了都市白領、久坐上班族。

老叢查閱了相關資料,經常使用電腦的人群中「滑鼠手」的發病率高達14.5%,辦公室裡10個人,就有1~2人可能存在手腕的疼痛問題。

長期過度使用滑鼠,或經常敲鍵盤打字,是造成滑鼠手的主要原因。

肌肉緊張勞損,出現結節會壓迫神經,非常容易出現疼痛。

如果你出現了手腕前部疼痛,手指麻木無力。那麼推薦你試試下面這套練習:

1)攥拳

⚠️:握緊拳頭持續發力保持五秒,五指儘量張開保持五秒,交替5~10次。


2)攥拳內收

⚠️:四指握緊拇指,保持拇指處於屈曲位置,手腕向下,感受拇指根部有明顯抻拉的感覺,交替5~10次。


3)腕屈肌拉伸

⚠️:四指伸直張開,保持伸直手臂的狀態下,用另一側手向身體方向牽拉,保持30秒。


4)腕伸肌拉伸

⚠️:掌心向下保持手腕處於屈曲位置,另一側手扶穩手背,向身體方向發力牽拉,保持30秒。


大家可以在午休、不太忙的時候,訓練2~4組,可以很好的緩解、改善手腕的疼痛。

除此之外,我們也要保證良好的用腕習慣,最好每隔一個小時活動一次手腕。

同時,儘量保證使用電腦、滑鼠時手腕保持中立的位置。

二、肩 周 炎

肩周炎會導致我們做外展、後伸動作時受限,同時伴隨著劇烈的疼痛。

俗稱是「五十肩」,因為肩關節內部出現了退行性病變,正常情況下50歲左右中老年群體,極易出現這個問題。

但目前這個問題,越來越趨於年輕化,日常的不良坐姿、站姿,導致手臂過於向內旋轉,也非常容易導致肩周炎的產生。

給大家解釋一下「手臂過於內旋「是什麼樣的一個狀態。

大家可以自行感受一下,把另一隻手放在肩膀上,手臂內旋的狀態下,肩膀有沒有非常明顯的向前轉動。

如果你的手臂自然下垂的狀態,就已經是「過於內旋」狀態,那你要為你的肩膀好好考慮一下了。

過於內旋狀態下,抬起手臂,就會非常容易出現肩關節內部的撞擊和磨損,從而導致肩關節類疾病。

大家可以試一下,在大臂向內旋轉,掌心向後,拇指向下時,我們的手臂是很難抬過肩膀的,而且肩關節是會有輕微疼痛感、不適感的。

推薦改善訓練:

1)彈力帶外旋

⚠️:儘量保證大臂貼近身體的狀態下,向外旋轉手臂,不要做的太快大約在5秒左右完成一次訓練,每組完成25次。


2)T字伸展

⚠️:雙臂水平打開,保持沉肩姿勢向後伸展手臂,直到我們能明顯感受到上背部有收緊擠壓的感覺就可以,每組完成25次。


3)胸小肌放鬆

⚠️:伸出右手扶穩來到左側胸前,食指貼近鎖骨按壓小指所在的位置找到酸痛的點,按揉30秒,兩側交替。


4)肩部前側肌肉拉伸

⚠️:伸出手臂貼近牆面,將軀幹旋轉到對策,感受胸部、肩膀前側肌肉有非常明顯的拉伸感保持30秒,兩側交替。


除了訓練拉伸動作之外,大家應該儘量保持良好的作息、時刻保持挺胸、抬頭的身體姿態,可以大大減小肩周炎患病的風險哦。

三、膝 超 伸

膝蓋超伸這個站姿應該不陌生吧?有木有經常會發生在大家身上?

這個姿勢站立可能是比較舒服省力的吧???

But!長期處於膝蓋超伸的狀態,咱們的肌腱以及韌帶非常容易鬆弛。

大部分重力由膝關節承擔,增大膝關節內部壓力,久而久之更加容易出現關節磨損和卡壓,出現疼痛。

建議大家可以針對性的,提升腿部、臀部周圍的力量,去分擔重力,減少膝關節的壓力。

推薦改善訓練:

1)靜蹲

⚠️:一定要保持挺胸直立姿勢,保持頭部、上背部、臀部接觸牆面,每組完成30秒。


2)坐姿伸腿

⚠️:保持坐姿向前伸腿,直至大腿前側有明顯收緊的感覺就可以,每組完成25次,兩側交替。


3)俯身後踢腿

⚠️:四足位支撐,向後伸腿直至臀部、大腿後側有明顯收緊的感覺就可以,每組完成25次,兩側交替。


4)蚌式開合

⚠️:側臥屈膝、屈髖90度,保持雙腳始終接觸,向外打開大腿,直至臀部有收緊擠壓的感覺就可以,每組完成25次,兩側交替。


儘可能的在日常生活中避免膝蓋超伸,站姿狀態下保持膝蓋處於微微彎曲的狀態。

四、習慣性崴腳

習慣性崴腳一般都是,腳踝受過一次傷,沒有恢復好,踝關節周圍的韌帶、肌腱無法起到很好的控制和保護作用。

其次,與小腿肌肉過於薄弱,以及神經對於肌肉控制能力不足,也有很大關係。

那咱們就是哪裡不強練哪裡!推薦改善訓練:

1)小腿三頭肌訓練

⚠️:雙腳非分開距離大約是與骨盆一樣寬,「蹺腳」把腳跟抬離地面直至小腿後側有收緊的感覺,慢慢還原回地面。每組完成25次。


2)脛骨前肌訓練

⚠️:保持腳跟始終踩實地面,抬起前腳掌,感受小腿前側有收緊發力的感覺,保持30秒,兩側交替。


3)腓骨長短肌訓練

⚠️:彈力帶套在雙腳中間部分,用力向外翻轉雙腳,每組完成25次。


4)不穩定訓練

⚠️:非常簡單的單腳站立,慢慢遞進過渡到閉眼單腳站立,每組儘量保持30秒,兩側交替。


小腿周圍的肌肉力量改善,以及神經介入控制的能力增強,就可以很好的改善習慣性崴腳。


以上所有的訓練,只適合輕症狀的疼痛,如果疼痛過於劇烈,有可能是關節和韌帶已經出現了嚴重問題,大家還是要遵循醫囑配合康復訓練。


最後!

希望老叢的回答可以幫助到大家,喜歡的朋友可以(點讚+評論+轉發)

關注老叢!堅持給大家分享健身小知識!

相關焦點

  • 【收藏】全身特殊檢查大盤點(頸/肩/肘/腕/腰骶/骨盆/髖/膝/踝)
    正常反應:患者肱骨內上髁無疼痛(陰性)囑患者屈腕屈指,檢查者將手壓於各指的背側作對抗,再囑患者抗阻力伸指及背伸腕關節,如出現肱骨外上髁疼痛即為陽性。多見於網球肘。用手指自遠端向病變區輕叩神經幹可在該神經分布區的肢體遠端產生如蟻走或刺痛等異樣感覺,這是神經再生或機能恢復的症狀,用以再生的感覺神經纖維的檢查。
  • 全身特殊檢查大盤點(頸/肩/肘/腕/腰骶/骨盆/髖/膝/踝)
    正常反應:患者肱骨內上髁無疼痛(陰性)囑患者屈腕屈指,檢查者將手壓於各指的背側作對抗,再囑患者抗阻力伸指及背伸腕關節,如出現肱骨外上髁疼痛即為陽性。多見於網球肘。用手指自遠端向病變區輕叩神經幹可在該神經分布區的肢體遠端產生如蟻走或刺痛等異樣感覺,這是神經再生或機能恢復的症狀,用以再生的感覺神經纖維的檢查。
  • 全身特殊檢查盤點(頸/肩/肘/腕/腰骶/骨盆/髖/膝/踝)
    患者坐位,囑患者前臂置於旋前位,將腕關節屈曲後再伸直,同時檢查者予以對抗。正常反應:患者肱骨外上髁無疼痛(陰性)正常反應:患者肱骨內上髁無疼痛(陰性)囑患者屈腕屈指,檢查者將手壓於各指的背側作對抗,再囑患者抗阻力伸指及背伸腕關節,如出現肱骨外上髁疼痛即為陽性。多見於網球肘。用手指自遠端向病變區輕叩神經幹可在該神經分布區的肢體遠端產生如蟻走或刺痛等異樣感覺,這是神經再生或機能恢復的症狀,用以再生的感覺神經纖維的檢查。
  • 你有關節疼痛嗎?常見的關節疼痛原因有10種
    關節疼痛在生活中特別常見,尤其是老年人,對此我們通常都會把關節疼痛認為是風溼類疾病。其實關節炎或關節病牽涉範圍非常廣泛,種類繁多,病因各異,普遍的臨床症狀均可表現關節疼痛。任何原因導致的關節炎,如能及時就醫,對症治療,一般都能治好或緩解。
  • 關節疼痛是不是關節炎?關節疼痛的13種原因分析
    2、軟骨損傷主要是膝關節的半月板損傷,當膝關節微屈時,如果突然過度內旋伸膝或外旋伸膝,就有可能引起半月板撕裂。半月板損傷會有明顯的膝部撕裂感,隨即關節疼痛、活動受限、走路跛行、關節活動時有彈響。4、自身免疫系統疾病免疫系統疾病如紅斑狼瘡和牛皮癬,也會侵犯關節出現腫痛。5、兒童生長痛此類患者主要是處於生長期的兒童,男孩多見。疼痛部位常見於膝關節、髖關節等。這種情況是兒童生長發育過程中出現的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
  • 關節疼痛是不是關節炎?關節疼痛的13種原因分析!【新民健康】
    患者會有明確的外傷史,膝關節疼痛、腫脹、瘀斑、活動受限。2.軟骨損傷主要是膝關節的半月板損傷,當膝關節微屈時,如果突然過度內旋伸膝或外旋伸膝,就有可能引起半月板撕裂。半月板損傷會有明顯的膝部撕裂感,隨即關節疼痛、活動受限、走路跛行、關節活動時有彈響。
  • 關節疼痛的常見原因都有哪些
    在生活中,很多人受到關節疼痛的困擾。造成關節疼痛的原因很多,根據年齡、性別、發作部位、症狀特徵,一般可以歸納出軟組織性、軟骨性、骨性和炎症性等原因。任何原因導致的關節炎,如能及時就醫,對症治療,一般都能治癒或緩解。以下是常見的一些造成關節疼痛的原因:
  • 滑鼠手、五十肩、半月板損傷……嗨,小心你的關節
    腕管症候群,俗稱「滑鼠手」,是最常見的周圍神經卡壓性疾病之一。常見症狀包括拇指、食指、中指和環指橈側半感覺異常或麻木。夜間手指麻木很多時候是腕管症候群的常見症狀。隨著病情加重,患者可出現手指感覺減退,拇指肌力下降,甚至不能完成對捏動作等表現。
  • 引起關節疼痛的疾病有哪些,出現關節疼痛後應該怎麼辦?
    關節疼痛在生活中特別常見,尤其是老年人。對此我們通常都會把關節疼痛認為是風溼類疾病,其實不然。在醫學上,引起關節疼痛的疾病比較繁多,病因也比較複雜,以下具體探討。關節疼痛可以是單純性的,也可以是某種疾病的局部表現。常見的病因有:(1)外傷所致。急性外傷如車禍導致肩腕踝膝等關節部位結構損傷,出現關節疼痛;慢性損傷如長期持續的機械損傷或長期關節負重等;(2)關節被感染性細菌侵犯。
  • 4月【張一聖】 「筋骨並用,提氣呵成」速治頸肩腰腿關節疼痛等臨床應用研修班
    )(一)小腿、足底1.第五趾趾附關節痛2.足弓痛(舟楔關節錯位)3.高跟足(第三趾骨錯位)4.趾趾間痛5.外踝前緣痛6.足背及小腿痛7.足背中央痛8.外踝關節痛9.足三裡痛10.踝關節扭傷11.腳掌外側疼痛12.足底及小腿痛13.大腳趾掌側痛14.足跟痛15.不寧腿(小腿抽筋)16.小腿及骶髂關節痛17.拇外翻  痛風  大腳趾痛
  • 身體各部常見之--肌筋膜疼痛
    8.臉部表情肌及咀嚼肌假性三叉神經痛,顳顎關節疼痛牙關開合困難,可能就是它!肩胸背部的疼痛,為患者在門診常見的主訴,個別的肌肉有不同的激痛點及不同的轉移痛分布區,本節就此區域常見的肌肉作逐一的介紹。手腳酸痛抽筋、上下樓梯困難是現代人常見的毛病,其中大部分是源於肌筋膜疼痛症候群,因其表現類似關節病變,易引起誤診,茲就常見之上下肢肌筋膜疼痛介紹如下:1.手二頭肌(Biceps brachii)易誤診為肩關節病變,造成手臂前側疼痛及肩關節前側疼痛2.手部伸肌(Hand
  • 7個鍛鍊全身關節的動作(肩頸、腕、脊柱、骨盆、髖、膝、踝)
    2、繞肩運動(肩關節)選擇任意舒服的姿勢,依舊保持脊柱立直肩膀後肩下沉,頭頸端正。彎曲手肘,雙手搭在雙肩上。保持雙手的位置不動,以肩膀為點,以大手臂為軸,順時針逆時針方向畫圓。最大幅度的去畫圓,在整個過程中保持肩膀放鬆,不要聳肩,當做玩遊戲的心態去練習。不要緊張,不要收縮肌肉,我們不是為了鍛鍊肌肉力量,而是增加關節的靈活度,讓關節活動。
  • 關節穿刺技巧「髖、膝、踝、肩、肘、腕」
    膝關節積液患者可將關節液抽出,當抽盡後,回注藥物適量。如果有關節積液,則應將積液抽盡,然後注入適量的藥物。若關節內有積液,可用空針管抽液,然後注入適量的藥液。腕關節腔穿刺法進針前先背伸手指,可摸到腕背橫紋處指總伸肌腱的運動,在指總伸肌腱尺側可摸到凹陷,以幫助定位。皮膚常規消毒,用5號針頭垂直刺入皮膚、皮下組織,通過指總伸肌腱與小指伸肌腱之間,達關節骨縫中,針尖進入關節腔內。抽吸無積液後注入藥液3ml。
  • 關節疼痛是怎麼回事?
    關節疼痛在生活中特別常見,尤其是老年人。對此我們通常都會把關節疼痛認為是風溼類疾病,其實不然。在醫學上,引起關節疼痛的疾病比較繁多,病因也比較複雜。接下來就讓我們看一下,關節疼痛是怎麼回事?關節疼痛怎麼辦?關節疼痛是怎麼回事1、骨性關節炎造成關節疼痛最主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有關節本身問題引起的骨性關節炎。
  • 腕關節扭傷 腕關節疼痛不可忽視!
    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下面現由我給大家分享一則病例典型病例患者小楊,男,25歲,消防官兵前一個月在訓練的時候不慎摔倒,左腕著地,隨即腕部就出現了疼痛、腫脹的症狀;前去部隊醫院就診,大夫考慮為急性腕關節扭傷,囑其局部制動腕關節及局部塗擦扶他林軟膏治療。
  • 關節疼痛是怎麼回事 過敏性紫癜關節疼的表現
    關節疼痛在生活中特別常見,尤其是老年人。對此我們通常都會把關節疼痛認為是風溼類疾病,其實不然。在醫學上,引起關節疼痛的疾病比較繁多,病因也比較複雜,以下具體探討。關節疼痛可以是單純性的,也可以是某種疾病的局部表現。常見的病因有:(1)外傷所致。
  • 關於俄挺衝肩,常見的3種「疼痛」和改善思路
    (點擊閱讀)今天我們簡單聊一下關於衝肩的3種常見疼痛或不適。1、小臂疼痛、不適該症狀通常為衝肩結束,放鬆的瞬間,小臂內側連接至手腕內側根部會有刺痛的感覺。這種情況,通常考慮為2點:①小臂肌肉延展性(腕關節柔韌性):也就是小臂內側肌肉可能比較僵硬,因而在過度拉長狀態下容易受傷和疼痛。這跟個人本身進而肌肉的柔韌性有關,平常多拉伸拉伸,提高腕關節柔韌性即可。
  • 兒童關節疼痛應引起家長注意
    其實引發兒童關節疼痛的原因很多,家長應及時關注。  首先,生長痛是兒童時期最常見的關節痛,是兒童生長發育過程中出現的正常的「生理現象」,由於兒童處於生長發育高峰期,身高增長速度快,下肢骨骼增長超過了肌肉增長速度,常常引發腿部肌肉和肌腱牽拉出現輕微疼痛,個別對疼痛敏感小兒還會痛得夜不能寐。
  • 【3.18鄭州】張一聖--「筋骨並用,提氣呵成」速治頸肩腰腿關節疼痛
    3、只講實用實戰實踐技術,輕鬆解除患者的痛苦,同時也多了一種謀生的方法,(建議有想法,有行動的個體醫師,養生館,美容院,理療館等中醫愛好者參加學習)課程講授(一)小腿、足底1.第五趾趾附關節痛2.足弓痛(舟楔關節錯位)3.高跟足(第三趾骨錯位)
  • 【肩手控制】肩與手的運動控制訓練
    同時伴病側上肢肩及腕關節疼痛,關節活動範圍受限制,特別是前臂被動旋前、腕關節背屈更為顯著。指間關節明顯受限,使健手指難插入病側手指間,Bobath手抓握困難,近端指間關節發硬,因此僅能做稍微屈曲動作,不能完全伸展。被動活動即產生疼痛.持續3-6個月,20%是兩側性。如在症狀出現時立即治療,常可控制其發展,並且治癒;如不及時治療很快轉入第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