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節穿刺技巧「髖、膝、踝、肩、肘、腕」

2020-09-06 爆品中醫

髖關節穿刺法


(一)大轉子尖端進針法

患者側臥位,患側在上。在股骨大轉子尖上方為穿刺點。皮膚常規消毒,用7號長穿刺針刺入,並徐徐沿股骨頸上緣骨面向上方髖臼進入,至髖臼關節囊外,回抽無回血後,即可注射少量藥液;再繼續進針穿過關節囊進入關節腔。


(二)前路進針法

患者仰臥位,在腹股溝韌帶下2cm與股動脈外側2cm的交點處為進針點。皮膚常規消毒,用7號針頭垂直進針達骨面後,稍退針,此時針尖在關節腔內。


(三)後路進針法

患者俯臥位,或側臥位,患側在上。於大粗隆中點與髂後下棘連線的中、外1/3交界處為進針點。用7號針頭垂直或稍向上刺入,至骨面後稍退針,此時針尖在關節腔內。


膝關節穿刺法


(一)膝眼穿刺法

患者仰臥屈膝45度,確定髕骨下外、內側緣凹陷處。皮膚常規消毒,作局麻皮丘,用3cm長、7號短針,連接含有3ml空氣的注射器。於凹陷處刺入2~2.5cm,注氣無阻力,即可注入藥3~5ml。

膝關節積液患者可將關節液抽出,當抽盡後,回注藥物適量。


(二)上方穿刺法

患者仰臥,膝關節伸直,以臏骨上緣的水平線與臏骨外緣(或內緣)的垂線的交點為進針點。皮膚常規消毒,用7號針頭,自穿刺點向內下方(或外下方)刺入關節腔。回抽無積液後注藥5ml。如果有關節積液,則應將積液抽盡,然後注入適量的藥物。


踝關節穿刺法


(一)踝關節腔前側進針法

解溪穴進針點操作方法:

患者仰臥或正坐,在足背踝關節橫紋中央,令患者翹拇趾時拇趾長伸肌腱明顯隆起,在拇趾長伸肌腱外側與趾長伸肌腱之間的凹陷中為進針點。

皮膚常規消毒,用5號針頭直刺入皮膚、皮下組織、小腿十字韌帶,針體通過拇趾長伸肌腱與趾長伸肌腱之間,針尖正對足背動靜脈的主幹及腓深神經的足背支。回抽無血注藥3ml,然後用拖曳注藥法退針。必要時可繼續進針穿過關節囊,進入關節腔內。若關節內有積液,可用空針管抽液,然後注入適量的藥液。



(二)踝關節腔外側進針法

崑崙穴進針點操作方法:

患者正坐或仰臥,在外踝後方,當外踝高點與跟腱之間凹陷中,為進針點。皮膚常規消毒。

1.斜刺:

(1)用5號針頭向前內側進針,刺入皮膚、皮下組織、進入腓骨外踝與跟腱之間的結締組織內;回抽無血,注藥5ml。如果繼續深入可進入踝關節腔,抽吸無積液後注入藥液。

(2)用5號針頭向跟腱止點進針,可進入跟腱下滑囊;回抽無血、無積液,注藥2~5ml。

2.直刺:也可直接穿過跟腱,崑崙透刺太溪。


(三)踝關節腔前外側進針法

丘墟穴進針點操作方法:

患者正坐、側臥或仰臥,在足外踝的前下方凹陷中為進針點;可用手按壓尋找痛點,以幫助進針。

皮膚常規消毒,用5號齒科針頭向內下刺入皮膚、淺筋膜、穿過十字韌帶經外踝前方進入跗骨竇,刺入踝關節囊,回抽無血,無液後,注藥5ml。


肩關節穿刺法


(一)前方進針法

上肢輕度外展外旋,肘關節屈區位。用6號針頭,自肱骨小結節與肩胛喙突的中點,或喙突頂端外下方1~2cm處垂直進針直至針尖進入關節腔內。回抽無積液即可注入藥液。如果回抽有積液則應將關節積液抽淨,然後再注藥。


(二)外側進針法

肩髃穴進針點操作方法:

令患者肩關節外展,使上肢與軀幹成90度,在肩關節上由於三角肌外側部分收縮,形成兩個窩,前方的一個位於肩峰與肱骨大結節之間,相當於肩髃穴進針點,定點後,令患者上肢自然下垂,皮膚常規消毒,用5號齒科針頭與穴位外側皮膚呈約60度夾角,刺入皮膚、皮下組織、三角肌、三角肌下滑囊、岡上肌,穿過關節囊,進入關節腔,抽吸無積液即可注藥5ml。抽吸如有積液則應將積液抽淨,然後注藥。


(三)後方進針法

俞穴進針點操作方法:

患者取端坐位,上臂內收,腋後紋頭直上,肩胛岡肩峰下緣,用手按壓有凹陷,為進針點,皮膚常規消毒。用5號針頭直刺:針頭向前刺入皮膚、皮下組織、岡下肌。針頭前方布有肩胛上神經、動脈。繼續進針可進入肩關節腔。回抽無血無液注藥5ml。


後側入路:由於操作時遠離患者視線,因此更適合患者。患者手臂內旋內收交叉過胸前搭至對側肩部,可以使肩關節充分打開。針從肩峰後外側角的下方(1~2cm)向喙突頂端方向刺入,進針2~3cm即進入關節腔。


肩峰下滑液囊入路:肩峰下滑液囊就是腱板與肩峰之間的滑液囊,具有幫助腱板滑行的功能,肩峰下滑液囊的大小因人而異,當上肢下垂時約形成1cm的空隙。先觸知肩峰外緣與肩峰角並確定與腱板之間的空隙,針以30度仰角從稍後方在肩峰的下面刺入,進針2~3cm即進入肩峰下滑液囊。


肘關節穿刺法


(一)肘關節腔後側進針法(詳見:手少陽三焦經的天井穴)


  • 天井穴進針點操作方法:

患者屈肘90度,在肘尖(尺骨鷹嘴)直上1寸凹陷處,即肱骨下端的鷹嘴窩中為進針點,皮膚常規消毒,用5號齒科針頭垂直刺入皮膚皮下組織,進入肱三頭肌腱回抽無血可注藥3ml。繼續進針可穿破關節囊進入關節腔,當穿過關節囊時有輕微的突破感。回抽無血,無積液後注入適量藥物。


(二)肘關節腔鷹嘴內側進針法

  • 小海穴進針點操作方法:

患者前臂屈曲至90度,在尺骨鷹嘴與肱骨內上髁之間的凹陷中,當肱骨尺神經溝處,為進針點。先用手指在皮膚表面摸到尺神經,以引導進針,皮膚常規消毒。

1.直刺:

(1)尺神經注射:用5號針頭正對尺神經,垂直刺入皮膚,皮下組織,緩慢進針約1cm左右,刺中尺神經,出現觸電樣異感則稍退針,回抽無血注藥3ml。

(2)肘關節腔鷹嘴內側穿刺注射:為了防止尺神經損傷,可先用左手拇指或手指指甲撥開尺神經,然後用7號針頭刺入皮膚、皮下組織,越過尺神經、尺側上副動靜脈,刺入肘關節腔內,穿入時有輕度突破感,抽出積液後,再進行藥物注射。


2.斜(平)刺

針對肘管注射,用左手拇指與示指固定尺神經,用5號針頭刺入皮膚、皮下組織並與尺神經平行向心推進,當出現向小指放射異感時,停止進針,回抽無血,注藥1~2ml,並用拖曳注藥法退針,使肘管內充滿藥物。


腕關節腔穿刺法


陽池穴進針點操作方法:

患者伸前臂俯掌,在腕背橫紋水平線上,指總伸肌腱尺與小指伸肌腱之間,為進針點 。進針前先背伸手指,可摸到腕背橫紋處指總伸肌腱的運動,在指總伸肌腱尺側可摸到凹陷,以幫助定位。


皮膚常規消毒,用5號針頭垂直刺入皮膚、皮下組織,通過指總伸肌腱與小指伸肌腱之間,達關節骨縫中,針尖進入關節腔內。抽吸無積液後注入藥液3ml。

版權聲明:本文轉載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文中內容為轉載,所涉及到各類藥方、驗方等僅供參考學習,請勿盲目試用,平臺不承擔由此產生的任何責任!

相關焦點

  • 全身特殊檢查盤點(頸/肩/肘/腕/腰骶/骨盆/髖/膝/踝)
    囑患者屈肘90°,檢查者一手扶住患者肘部,一手扶住腕部,囑患者用力屈肘、外展、外旋,檢查者拉前臂抗屈肘,如果結節間溝處疼痛為試驗陽性。表示該肱二頭肌腱滑脫或肱二頭肌長頭肌腱炎。以直尺貼上臂外側,正常時不能觸及肩峰,若直尺能觸及肩峰則為陽性。說明有肩關節脫位,或其他因素引起的方肩畸形,如三角肌萎縮等。
  • 【收藏】全身特殊檢查大盤點(頸/肩/肘/腕/腰骶/骨盆/髖/膝/踝)
    囑患者屈肘90°,檢查者一手扶住患者肘部,一手扶住腕部,囑患者用力屈肘、外展、外旋,檢查者拉前臂抗屈肘,如果結節間溝處疼痛為試驗陽性。表示該肱二頭肌腱滑脫或肱二頭肌長頭肌腱炎。以直尺貼上臂外側,正常時不能觸及肩峰,若直尺能觸及肩峰則為陽性。說明有肩關節脫位,或其他因素引起的方肩畸形,如三角肌萎縮等。
  • 全身特殊檢查大盤點(頸/肩/肘/腕/腰骶/骨盆/髖/膝/踝)
    囑患者屈肘90°,檢查者一手扶住患者肘部,一手扶住腕部,囑患者用力屈肘、外展、外旋,檢查者拉前臂抗屈肘,如果結節間溝處疼痛為試驗陽性。表示該肱二頭肌腱滑脫或肱二頭肌長頭肌腱炎。以直尺貼上臂外側,正常時不能觸及肩峰,若直尺能觸及肩峰則為陽性。說明有肩關節脫位,或其他因素引起的方肩畸形,如三角肌萎縮等。
  • 7個鍛鍊全身關節的動作(肩頸、腕、脊柱、骨盆、髖、膝、踝)
    隨著年齡的增長,關節越來越僵化,不靈活。雖然這是自然規律,人人都不可避免的,但是我們依然可以通過科學有效的活動,定期保養關節,給關節上點潤滑油,減少關節間的摩擦,以減緩關節衰老乾澀的節奏。瑜伽體式中有很多溫柔靈活關節的運動。
  • 常見4大關節「腕、肩、膝、踝」疼痛一網打盡!附改善訓練+避免
    膝超伸?習慣性崴腳?除此之外,我們也要保證良好的用腕習慣,最好每隔一個小時活動一次手腕。 二、肩⚠️:側臥屈膝、屈髖90以上所有的訓練,只適合輕症狀的疼痛,如果疼痛過於劇烈,有可能是關節和韌帶已經出現了嚴重問題,大家還是要遵循醫囑配合康復訓練。
  • 我國運動醫學在六大關節疾病治療領域取得進展
    年第十一屆國際關節鏡-膝關節外科-骨科運動醫學學會雙年會上了解到,目前我國運動醫學與關節鏡技術已在膝、肩、髖、肘、踝、腕六大關節及關節外疾病治療等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此外,我國運動醫學在軟骨損傷的治療與研究、關節鏡技術在關節外的應用方面均取得了獨特和令人矚目的成就。
  • (頸、腰、肩、膝、肘、踝);專攻面癱、偏癱、手足麻木、抑鬱症、頑固性失眠
    火針:慢性胃腸炎,結腸炎,風溼類關節炎,肩周炎,坐骨神經痛,三叉神經痛,中風後遺症,盆腔炎,痛經,頑固性失眠,網球肘,腰肌勞損,創傷性關節炎,陽痿,面癱,末梢神經炎,扁平疣,皮膚結核牛皮癬緹針:慢性咽炎(一次治癒)軟組織挫傷肛腸痔瘻圓利針:癲癇,坐骨神經痛,三叉神經痛,肌肉關節劇痛
  • 滑鼠手、五十肩、半月板損傷……嗨,小心你的關節
    滑鼠手、五十肩、半月板損傷……嗨,小心你的關節 2020-09-28 17: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肩痛「3大間諜」,比肩周炎更常見?如何區分?
    」,好發年齡在50歲左右,俗稱五十肩、凍結肩。」,即外展手臂時肩前側會疼痛」也是常見的一種運動損傷。脊柱健康:頭 | 頸 | 肩 | 腰 | 背 | 髖 | 膝 | 踝 疼痛勞損形體矯正:脊柱側彎 | 圓肩駝背 | X
  • 關節有紅,腫,熱,痛是痛風的症狀表現?
    關節有紅,腫,熱,痛是痛風的症狀表現? 時間:2020-07-29 09:27 成都風溼醫院 有哪些是痛風的症狀表現?它可累及足弓、踝、膝、腕和肘關節等處。因這些部位血循環較差且尿酸鹽易在溫度較低處結晶,所以晶體可在這些部位的關節周圍沉積。晶體也可在外耳或其他體溫相對較低處沉積,但痛風卻很少波及脊柱、髖或肩等部位。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的症狀還包括畏寒、發熱、全身不適和心率加快。痛風多發生在中年男性和絕經後婦女,如果症狀在30歲以前出現,痛風一般會趨向惡化。
  • 兒童關節疼痛應引起家長注意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風溼熱、幼年特發性關節炎也會出現多發關節疼痛的表現,近年來發病率逐年增高。小兒風溼熱大多由於鏈球菌感染所致,易引起踝、膝、髖、腕、肘、肩等大關節疼痛,即風溼性關節炎,可伴有不同程度的關節腫脹及壓痛,如家長未予以重視,可波及心臟,引起風溼性心臟病。
  • 長夏時節,艾灸腕和踝
    同時,關節也是一個十分脆弱的部位。中醫認為,關節處「皮薄肉少」,容易受到外界風、寒、暑、溼、熱等邪氣的入侵。這些困在關節處的「危險因子」滯留久了,就會給身體帶去長遠危害。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理療科主治醫師曹昺焱說,想要養好關節、強身健體,必須及時把其中的邪氣清除掉,最佳時間就是長夏(農曆6月、陽曆7~8月份)。
  • 黑龍江省醫師協會骨關節疾病微創外科學會成立 王巖當選主任委員
    1月18日,由黑龍江省醫師協會主辦,黑龍江省醫院骨外三科(運動醫學科、關節外科)承辦的「黑龍江省醫師協會骨關節疾病微創外科學會成立大會暨東北三省中青年專家學術研討會」,在哈爾濱市召開。
  • 肘、腕關節的基礎解剖
    今天簡要給大家科普一下肘、腕關節的基礎解剖,有興趣的可以留言或者私下交流學習。 1這是整個手臂的外形,包括肘、腕關節,前臂和手指。 2如圖,形成肘關節的骨有肱骨、尺骨和橈骨;腕關節的構成比較複雜
  • 四肢軟組織損傷:[3]腕關節
    四肢軟組織扭傷主要指肩、肘、腕、髖、膝、踝關節軟組織損傷,包括肌肉、肌腱、韌帶、筋膜、脂肪墊、軟骨和血管的損傷,但無骨折、脫臼和皮肉破損,又稱傷筋。【病因病機】多由劇烈運動,或負重不當、跌僕、閃挫、牽拉或扭轉過度等原因,引起氣血壅滯、經脈閉阻而成關節及筋脈損傷。如踝關節部軟組織損傷,多由踝關節向內或向外翻轉過度而致韌帶扭傷或斷裂造成。【臨床表現】疼痛,腫脹,畸形,功能障礙。臨床還有新傷、陳傷之分。
  • 練功必須得鬆開的關節
    【武術之家的故事】 松踝 踝是腳與膝中間部位的一個十分重要的關節。在九大關節中,它屬於腳以上八大關節。在中間拐彎的關節是下肢四大關節,上下聯通的重要部位。
  • 十幾年的「假駝背」,讓我肩痛、背厚,真兇竟是翼狀肩
    別不把「不良體態」當回事,說不定哪個時候就把你折騰得夠嗆。好在熬過那段時間之後,疼痛沒有再復發,但是這件事給我敲了「一記警鐘」,也讓我重新審視自己的肩背問題。,其實根源在於「翼狀肩」和「脊柱側彎」。我以前覺得好的體態,就是「肩要下沉,胸要挺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