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苔的顏色、形狀、厚薄都是寶寶健康的一面鏡子。
說到寶寶舌尖,不是要說吃什麼,而是想和大家分享寶寶舌苔和健康之間的關係。
每當寶寶的舌苔出現變厚、發黃、發黑、發紅等現象時,可能預示著寶寶上火了或消化不良了!舌苔的變化確實可以幫助你判斷寶寶的健康狀況,建議大家平時可以多多觀察一下,以便能提前發現問題。那麼下面就為大家揭開寶寶舌苔中隱藏的「健康密碼」。
舌苔,到底是什麼?
可能很多爸媽們對舌苔的認識還不夠明確,請仔細看下圖。舌頭的表面是一個個小突起,叫「舌乳頭」,其中最多的是「絲狀乳頭」,密密麻麻的分布在舌頭表面。在正常的生理代謝過程中,舌乳頭上皮細胞會不斷死亡、角質化,然後這些角質化的「死皮」和口腔裡面的食物殘渣、細菌、唾液混合在一起,就形成了外觀白色的東東就是「舌苔」了。
舌苔厚了怎麼辦?
正常情況下,舌苔在口腔內的唾液和食物不斷衝刷下,會不斷的被清除,所以我們每次看到的舌苔都是薄薄的一層白色。
如果寶寶舌苔厚,當然也可以清理一下。爸媽們可以用乾淨的紗布,蘸水,輕輕的幫助寶寶擦拭。注意!一定要輕輕的擦拭!不可用力過猛。
6種常見異常舌苔
1、舌苔白厚
可能是奶垢導致的。0-3個月的寶寶長期吃奶,而口腔自潔能力不成熟,舌苔容易因奶垢變成白色。這個是正常現象,隨著唾液腺的發育,舌苔情況自會改善。
也可能是消化不良。如果6個月後的寶寶舌苔白厚,還伴有口腔異味、便秘的情況,則與消化有關。
處理方法:母乳餵養的寶寶,寶媽飲食需清淡易消化;每次吃完奶後,餵寶寶一點溫水清潔口腔。6個月後已經開始吃輔食的寶寶,不要讓寶寶吃油膩的食物,儘量多吃新鮮蔬菜,比如白蘿蔔、西紅柿、絲瓜等,清熱利溼,健脾開胃,也可以煮山楂水幫助寶寶消化。
2、舌苔黃厚
可能是積食引起的。如果寶寶舌苔厚且黃,並伴有酸臭味,則很可能是積食,也可能是食用過多甜食、油膩、辛辣的食物造成的。
處理方法:寶寶飲食需清淡,補充適當的水分。已經添加輔食的寶寶,多吃菜泥和果泥等粗纖維食物,幫助排便。此外,寶寶飲食應適量,不要過度餵養。
3、舌苔幹紅
可能是感冒發燒引起的。體溫較高時會消耗身體水分,造成舌苔幹而少、發紅,嚴重時可以看到紅色芒刺。常常伴有大便乾燥、口氣較重的情況。
處理方法:除治療病症,降低寶寶體溫外,飲食需要勤喝水、清淡,少吃辛辣油膩食物。
4、舌苔黑
可能是消化不良或是食物染色引起的。爸媽們可以細心回顧一下,最近寶寶是否食用了某些藥物或會染色的食物。
會引起黑苔的藥物有:補鐵藥物、中藥、甘草片、退黃藥物等。
會引起黑苔的食物有:動物血、藍莓、烏梅等顏色較重的食物。
如果排除以上原因,則屬於消化問題。
處理方法:如果是消化問題,建議給寶寶吃一些健脾養胃的食物,如山藥、小米粥等或益生菌。
5、鏡面紅色
有些反覆感冒或慢性腹瀉的寶寶,舌頭呈鮮紅色,並且舌面光滑無苔。往往還會伴有食欲不振、口乾多飲或腹脹如鼓的症狀。這種在醫學上稱為鏡面紅舌。
處理方法:多吃易消化的蔬菜、水果,比如西紅柿、黃瓜、白蘿蔔,也可以用蓮子、百合、山藥煮粥給寶寶食用。
6、地圖舌
地圖舌多是消化功能紊亂,反覆且長期患病所致。地圖舌是常見的口腔疾病,體弱的嬰幼兒最多見。
地圖舌:如果寶寶舌頭出現不規則的紅色光滑凹陷區,周圍為增厚的白色或黃色的邊緣,有疼痛感,舌苔表面凹凸不平,有時只有一片剝落區,有時則會出現好幾個剝落區,或是相互融合波及整個舌面。這些剝落區時大時小,形狀和位置都會不斷發生變化。
處理方法:保證寶寶充足的睡眠,營養需均衡,適當進行戶外活動,避免偏食造成消化系統紊亂。注意口腔衛生,因為口腔細菌也會引發地圖舌。
小舌頭是反映寶寶身體健康的「晴雨表」,而出現異常舌苔一般都是腸道功能下降所致,但也不能排除其他因素。爸媽們一定要培養寶寶良好的飲食習慣,母乳餵養的寶媽也需要注意自身飲食。一般來說,腸胃功能恢復健康,不良舌苔也就自然而然的逐步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