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的家長都給寶寶選擇什麼疫苗?

2021-02-13 超級媽媽親子育兒

 親子育兒談,再點擊右上角 關注 ,獲取更多知識! 

你剛來到這世上的第一天,來自所有人無微不至的保護,便始終陪伴在你的身旁。而讓你第一次有能力抵抗世間各種傳染病的,除了來自母乳中的抗體外,還有科學家們發明的各種疫苗。

通常來說,在出生後的24小時內,疫苗大軍的先鋒部隊——卡介苗和B肝疫苗,就會進入每一位中國寶寶的體內。我以前在日本留學,現在回到國內從事海外醫療行業,周圍有一些媽媽會特意諮詢國外寶寶都是如何打疫苗的,想知道國外家長對疫苗都是如何進行選擇的。
實際上從大的方向上看,中國寶寶計劃接種的疫苗類型和日本及美國寶寶的大體相似。這張圖是日本小兒科學會的兒童疫苗接種日程表(2018版)。和中國一樣,國外也有免費接種和自費接種的項目,比如日本的定期接種疫苗類似咱們的一類疫苗,費用由政府承擔,而任意接種疫苗則類似咱們的二類疫苗,是可選的自費疫苗[1]。 

最基礎的B肝疫苗、卡介苗、麻疹風疹(MR)聯合疫苗等,在日本都是屬於一類疫苗。不過日本各地所接種的疫苗也有細微差別,例如日本腦炎疫苗是日本大多數地方都是作為兒童的定期接種疫苗,但是以前這個疫苗在北海道則是任意接種,因為傳播日本腦炎病毒的蚊子在北海道幾乎不存在。不過隨著移動人口的增加,政府考慮到北海道的小朋友也不可能一直待在這個島上,所以從2016年開始,日本腦炎疫苗在北海道也被納入免費接種計劃[2]。 

另外很多中國家長關心的一個問題是,有沒有必要給寶寶打二類疫苗?實際上在日本,二類疫苗(任意接種疫苗)的接種率是非常高的。經過多年的宣傳教育,日本家長對於任意接種疫苗的知曉率及接種率很高,其中b型流感嗜血桿菌(Hib)疫苗的接種率達到了53.1%,而小兒肺炎球菌的接種率則有43.1% [3],b型流感嗜血桿菌是引起小兒嚴重細菌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在全球每年引起將近50萬兒童死亡,而接種Hib疫苗是目前預防其感染的有效措施[4]。 而美國寶寶的計劃接種情況也類似中國和日本,既有推薦所有兒童都接種的(黃色部分),也有針對某些高危群體的接種推薦(紫色)。不過由於各個國家流行病發生概率不同等,有個別疫苗的接種規定不太相同。例如預防結核的卡介苗,在日本和中國都是必須接種的,但是美國則不要求;而像水痘疫苗,中國是自願接種,而日本和美國則要求所有寶寶都接種。
根據美國免疫實施諮詢委員會(ACIP)、美國兒科學會(AAP)和美國家庭醫師學會(AAFP) 的建議,為了儘量減少注射次數,應當使用獲批的聯合疫苗代替相等成分的單獨疫苗[5]。美國疾控中心也推薦使用聯合疫苗,原因是Fewer Shots—Same Protection(更少打針,同等保護)。
許多發達國家的疾控中心都建議,經濟條件允許下,優先推薦使用聯合疫苗,聯合疫苗成為了國際趨勢。相較而言,美國在聯合疫苗的研發和運用更多。目前在美國,已經有可同時預防白喉、破傷風、百日咳、脊髓灰質炎和B型流感嗜血桿菌感染的五聯疫苗。五聯疫苗在全球已經使用超過20年,從2006年到2016年的10年間,美國兒童消耗的五聯疫苗幾乎有 1.2 億劑。根據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預計,2017年至2019年的五價疫苗總需求量將達到4.49億劑,平均每年1.5億劑[6]。國外家長打聯合疫苗相對居多,但國內一些家長對聯合疫苗還不夠了解,有的人可能會認為聯合疫苗只是把多種疫苗進行了混合,對於聯合疫苗如何加強保護力,尚不清楚。
想要更全面地了解聯合疫苗,我們要先從疫苗的基礎知識說起。

這種抗原足以激發你的身體產生針對某個疾病的抗體,但又不會讓你染上這個疾病。自從第一支預防天花的牛痘疫苗誕生以來,兩百多年來,疫苗的改進主要圍繞的兩個核心:更安全、更高效。

最早的牛痘疫苗,雖然比較有效地預防了天花這種烈性傳染病,但由於用的是活病毒,是通過直接採集感染動物製備的,存在微生物汙染的風險,並且其中的動物蛋白可能引起過敏的副作用,大約有40%的接種者會出現諸如發熱、頭痛等副作用[7]。而更為嚴重的一點是,對於一些有免疫缺陷的兒童來說,接種活病毒疫苗不僅不能預防疾病,還可能出現全身感染、心包炎、腦炎等問題。每100萬個接種牛痘病毒活疫苗的兒童當中,大約有40-400人會出現這種嚴重副作用[8]。減毒活疫苗孕育而生。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我們現在有許多方式降低疫苗的副作用。例如將病毒通過甲醛處理、或者經過連續多代培養獲得的低毒株,在保持抗原性的同時大大降低致病性,由此製備而來的減毒活疫苗(live attenuated vaccine)安全性相對較高[8]。
圖片來源:zj.zjol.com.cn/news/360註:咱們小時候吃過的糖丸,也許就是最廣為人知的減毒活疫苗了。糖丸讓數十萬中國兒童免於致殘,2000年,世界衛生組織宣布中國徹底消滅了脊髓灰質炎野生病毒的傳播。
然而減毒活疫苗由於含有活病毒,還是可能引起疾病的風險,據世界衛生組織的估算,全球每年都會發生250~500例因口服糖丸而導致小兒麻痺症的病例[10]。而後來出現的滅活脊髓灰質炎疫苗,由於不含有活病毒,就可以避免這個風險。

最早的疫苗接種方式是單苗接種,即打一針,接種一種疫苗,預防一種疾病。但是像在咱們國家,計劃免疫預防的傳染病就有15種[11],有些傳染病還需要打好幾針,而過多的接種次數對於任何一個國家的疾控部門來說都是件頭疼的事情:

首先,沒人願意天天跑醫院,接種次數太多會導致家長的依從性下降,說的通俗點就是,帶娃跑醫院就得請假,請假就得扣工資,工資被扣就沒錢給娃買奶粉了;再者,如前所說,多次接種可能會導致副作用出現的概率上升,即便是非常安全穩定的疫苗,幾種疫苗接種累積起來,也很難保證寶寶每次都不會出現副作用。這也是科學家們致力於研究聯合疫苗的主要原因。然而,聯合疫苗並非簡單的把幾種疫苗混在一起,不同抗原可否穩定共存、會不會出現效價降低、疫苗中的穩定劑、佐劑和防腐劑比例如何調整,這些都是技術上的難題,這也是聯合疫苗的價格相對幾種單苗價格更高的原因之一。但經過幾十年的研究,目前已經有不少聯合疫苗問世了,例如在咱們國家一類疫苗當中就有一些非常重要的聯合疫苗。聯合疫苗可以在提供多種疾病保護的同時有效減少注射次數,使孩子及時獲得疫苗的保護,建議家長可以提前和接種點的醫生諮詢,提早為孩子做好疫苗規劃。例如二類疫苗中的五聯疫苗是在2月齡開始接種的,因此家長可以在寶寶1月齡時就諮詢醫生並進行預約,在接種B肝第二針時即可儘早安排,能為後期接種的疫苗有序注射騰出空間。作為兼顧安心和高效的疫苗,五聯疫苗是疫苗進化過程中的「優等生」。從1997年上市至今,五聯疫苗已在全球一百多個國家獲得註冊認證,使用超過一億劑[12] 。2011年,五聯疫苗正式獲批進入中國市場,是目前中國市面上首個可以同時預防百日咳、白喉、破傷風、脊髓灰質炎以及b型流感嗜血桿菌感染的聯合疫苗[13]。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百日咳、白喉、破傷風以及b型流感嗜血桿菌疾病約佔5歲以下兒童疫苗可預防疾病死亡原因的30% [13],而對抗這些疾病的有效辦法,便是接種相應的疫苗。使用五聯疫苗,顯而易見的好處是有效降低接種次數,從原來的12劑降低到4劑,減少8劑注射,就意味著家長減少了8次奔波,寶寶也減少了8次出現副作用的可能[14]。實際上,如何讓人們主動去接種疫苗,一直是科學家們努力的方向。就像美國疾控中心說的,Fewer shots, same protection,接種的次數越少,寶寶們就越有可能完成全程的接種;而接種疫苗的寶寶越多,那麼病原體傳播的難度就會越大——這便是群體免疫的概念,這也是天花為什麼滅絕的原因[15]。和糖丸這樣的減毒活疫苗不同,五聯疫苗當中使用的滅活疫苗,儘可能的避免了因為疫苗而導致脊髓灰質炎的可能。另外,五聯疫苗中運用組分純化的方式,提取到細菌中的抗原成分,去除了引起不良反應的有毒物質。而這種技術所製備的抗原,可以帶來更多抗體保護。研究顯示,接種五聯疫苗兒童在完成基礎免疫後一個月,體內的相關抗體水平約是接種共純化疫苗的2倍[16]。
由於確切的預防效果、較低的不良反應率,五聯疫苗目前已被列入許多國家的免疫接種計劃,在過去二十多年的實際運用當中得到了越來越多的父母認可。在五聯疫苗進入中國的八年間,累計接種超過1100萬劑[17]。疫苗可能是醫學史上最成功的發明之一,它讓許多兒童遠離病毒細菌的威脅,降低了生病和殘疾的可能性。如今的疫苗使用需求和以往也有了很多不同,爸爸媽媽總願意盡一切所能保護孩子。而五聯疫苗的問世,讓家長們有了更便捷、更安心的選擇。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將及時處理。

關注我們,獲取更多養生知識!

(按住圖片 2 秒進行二維碼識別)

在看,變好看👇

相關焦點

  • 寶寶什麼時候要打疫苗?新手家長需注意5點
    孩子是每個家庭寶貝,父母生怕自己的任何疏忽給孩子造成傷害,尤其剛剛出生的寶寶,有時候,父母都不知道孩子到底是因為什麼哭鬧。寶寶從出生到長大,是在父母的悉心照顧下才能茁壯成長。今天小編就整理幾個新手家長的注意事項?寶寶出生就要打疫苗,那麼,新生兒打疫苗的時間是什麼時候?
  • 寶寶接種疫苗家長應該選擇免費的還是自費的?兩者有何區別?
    寶寶從出生開始就需要接種疫苗,剛生下來的寶寶就會被扎幾針,其中就接種了B肝疫苗。為什麼會有免費的疫苗?免費的疫苗主要有卡介苗、B肝疫苗、流腦疫苗等。免費疫苗是國家要求完成的基礎免疫,就是每個寶寶必須接種的。是因為相對應的這些疾病傳染性強,嚴重影響人群的健康,感染後對人群危害比較大。免費的疫苗與自費疫苗的區別有哪些?針對預防同一種疾病的疫苗是選擇自費的還是免費的?為了述說清楚,我還是舉例說明吧!
  • 【養娃攻略】寶寶疫苗接種,家長該注意什麼?答案在這裡~
    疫苗可以保護寶寶免受細菌和病毒的侵襲,但並不是所有寶寶都適合打疫苗,也並不是隨時都能打。國內外疫苗在生產過程中都遵循同樣的標準,差別不大。因此,在為孩子選擇疫苗時不要盲目,而要根據家庭的實際情況和經濟實力選擇。提前接種疫苗,雖然不會對身體造成傷害,但是對於最終的免疫效果是有影響的。家長還是應該按照規定的免疫程序給寶寶接種疫苗。在特殊情況(如急性疾病等)下,適當推遲是沒有大影響的。
  • 疫苗一定要打進口的嗎,到底該怎麼給寶寶選擇呢?
    疫苗是保護寶寶健康的「第一道盾牌」,寶寶一出生就開始接種B肝疫苗和卡介苗,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還會分階段注射各種疫苗。關於打疫苗,有一個問題最令人糾結,到底選國產的好還是選進口的好?從心理角度上來講,爸爸媽媽常常傾向選擇進口的,這就有點像「國外的月亮更圓」的意思,但是進口疫苗價格不菲,考驗爸媽的荷包,到底該怎麼給寶寶選擇呢?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目前,在國內(港澳臺地區除外)上市的疫苗種類有33種。這些疫苗中,19種只有國產的,2種只有進口的,剩下12種既有國產又有進口。進口疫苗一般都比國產疫苗貴。
  • 寶寶疫苗接種,家長們不可不知的一件事
    未出生時,媽媽就是寶寶最大的保護傘,什麼細菌啊,疾病啊,都近不了身。出生後,寶寶自身的免疫系統還沒有發育好,就需要趕緊接種疫苗,給寶寶建一個結實的疫苗保護罩,斬斷疾病偷偷伸來的魔爪。但在打疫苗時,家長們卻犯難了:聯合疫苗到底是個啥?
  • 國外醫生竟這樣給寶寶打針,若在中國,後面的家長估計要怒
    帶孩子看病或是打預防針,對爸媽來說絕對是世紀難題,尤其是3歲之前要頻繁接種各種疫苗,面對哭鬧的寶寶,哄不下又不能吵,難免把父母搞得焦頭爛額。最近,國外一名醫生給寶寶打針的視頻在網上熱傳,視頻中醫生並沒有直接給寶寶打針,而是不停地逗孩子玩。
  • 免費疫苗必打,自費疫苗有哪些?如何為寶寶選擇?3種再貴也要打!
    給寶寶打疫苗是一件大事,雖然有的家長說接種了疫苗,寶寶還是生病了,這個其實也是比較少數的。雖然前段時間也出了疫苗的事件,相信國家會嚴格管控的。不管是其他什麼原因都不能阻止您帶寶寶打疫苗,其中計劃內疫苗即免費疫苗肯定要打,計劃外疫苗是需要收費的,其實是看家長的意願,但是建議有些自費疫苗家長還是給寶寶接種,有的自費的可以根據寶寶的身體情況不同再做選擇。第一:常見自費疫苗有哪些?(一)第二:常見自費疫苗有哪些?
  • 寶寶接種疫苗的7大禁忌,家長必須提前知道,關乎寶寶的健康!
    關於寶寶接種疫苗,家長經常有很多的疑問,比如說哪些疫苗是免費接種的,哪些是需要收費的,寶寶接種之前需要準備什麼?接種後有什麼忌口的等等的相關問題。禁忌一:不了接寶寶身體情況家長對於寶寶的身體情況要詳細知道,因為寶寶的身體情況直接決定了寶寶會不會不適合接種疫苗,或者接種後有可能會有什麼樣的反應,所以平時誰更了解寶寶,可以陪伴一起打疫苗,寶寶的身體情況要詳細的跟醫護人員做好溝通,比如有什麼過敏的現象,最近有什麼不舒服的等等
  • 兒童接種疫苗 家長的誤區
    例如13價或之前的7價肺炎疫苗都屬於二類疫苗,是很有必要接種的;A肝、麻風腮曾經均屬於二類疫苗,現在都轉為了一類疫苗。可見,二類疫苗在有條件的情況下應該儘量接種。疫苗保護率是百分百嗎?不少家長認為打了某個疫苗就可以完全預防同類傳染病,比如打了肺炎疫苗就不會得肺炎。絕大多數疫苗的保護率不超過90%,例如流感疫苗的保護率大約在60%~70%。引起疾病的病原體有很多,包括細菌、病毒、支原體、真菌等。疫苗接種預防的是部分或一種,並不能對所有類型病原體都免疫。
  • 寶寶打疫苗前和打完後要注意什麼?家長早知道,避免寶寶感冒發燒
    接種疫苗是從新生兒的時候就要開始,一直要到6歲7歲左右,最晚的也要接種到12歲左右,因此接種疫苗的注意事項家長要提早知道,特別是第一次接種的家長,了解後以後也就知道了,如果是粗心的粑粑麻麻們可以收藏下,接種之前做好相應的準備,避免因為準備不當或者是接種後不注意,而出現寶寶感冒發燒。
  • 6周-6周歲前的寶寶家長注意了,13價肺炎疫苗有了新選擇
    最近,我國上市了國產13價肺炎疫苗,這對中國寶寶來說,意味著什麼呢?  今年4月,由沃森生物自主研發的國內首個、全球第二個13價肺炎結合疫苗——沃安欣,獲批上市並陸續供應全國,打破了國內13價肺炎結合疫苗進口壟斷的現狀,給了中國家長更多的選擇。相比進口13價肺炎結合疫苗,國產13價肺炎疫苗價格為598/針,便宜100元。
  • 媽媽必知 寶寶接種疫苗大全
    這種低燒一般都在38.5℃以下,而且只持續1-2天,但是如果沒有注意護理,沒有讓寶寶多喝水,還是非常容易惡化成發熱感冒的。所以出現這種情況,一定要給寶寶多補充水分,注意休息。除此以外,在寶寶接種疫苗之後的10天內,還要多加注意他的情況,關注寶寶的護理問題。如果注射導致的針孔附近有紅腫疼痛的情況,要儘量避免抓撓,並且要防水、注意衛生。
  • 幼兒園開始接種新冠疫苗,寶寶打疫苗前,家長鬚知這幾件事!
    隨著疫情的反覆,3-11歲的小朋友們也開始接種疫苗了。小康君的同事,昨天也收了她娃學校老師發來的倡議書。同事自己打疫苗的時候,那叫一個積極,早早的就預約了,還提醒身邊的人趕緊打。可到娃的時候,她就有些猶豫不決了。猶豫的不只是她,很多家長都有這個擔憂。
  • 兒童接種疫苗 家長存三類誤區
    疫苗接種有反應正常嗎?    第三個誤區是關於疫苗質量問題。有家長認為打完疫苗孩子出現發燒等反應,說明疫苗質量不好;還有家長自己找渠道買國外疫苗,冷藏帶到醫院來接種等等。    楊明表示,疫苗的接種反應是可以預見的,是人體對疫苗當中的一些成分出現的免疫反應,由孩子的個體差異引起,有一定概率發生。
  • 寶寶秋季腹瀉都是因為「它」!輪病疫苗到底該不該打?
    難得全家一起出遊,大家都玩得非常開心。可沒想到,旅遊的第二天表妹家的10個月大的寶寶就開始拉肚子了。一天要拉好多次,大便看起來像蛋花一樣,也沒有什麼異味。到了第三天寶寶甚至還出現了嘔吐的症狀,看著寶寶那虛弱的樣子可把表妹一家子給心疼壞了,表妹趕緊打電話向我求助。在聽完表妹的描述看完寶寶大便的照片之後,初步判斷寶寶可能得了秋季腹瀉。
  • 什麼情況不能打疫苗?0-6歲寶寶疫苗接種時間表來了!
    粉哥導讀:接種疫苗是迄今為止最簡便、經濟,也是最有效的預防傳染病的方式,對免疫力相對較低的嬰幼兒來說,疫苗在保護寶寶的健康方面更是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家長們都知道接種疫苗很重要,但關於如何科學接種,不少家長還是一頭霧水。筆者整理了0-6歲寶寶疫苗接種時間表,再也不用擔心忘打、漏打啦~建議收藏!
  • 收費疫苗不重要?大多家長都誤解了,這3種疫苗再貴也要給寶寶打
    說到打疫苗你印象最深的是什麼呢?是排成隊的小朋友哭得稀裡譁啦的臉?還是胳膊上方的一朵像小菊花一樣的疤痕?疫苗的發明,大大的保障了新生兒的存活率,也使很多的寶寶免去了不少災難病痛的洗禮。與此同時,外界的環境,會對他們造成越來越深刻的影響,灰塵和看不見的細菌感染,隨時都在發生。特別是三個月左右的寶寶,肺部的發育還不完善,感染的概率也相當高,對於寶寶來說,肺炎疫苗非常重要。輪狀病毒疫苗說到這種病毒,可能有的人覺得會比較的陌生,但是提到水樣大便你可能就覺得很親切了。
  • 國外醫生是怎麼給娃打針的?寶寶全程樂呵呵,寶媽:我寧願孩子哭
    要說最讓孩子心生恐懼的是什麼,多數孩子會給「打針」投上一票,要是孩子不乖乖聽話,家長一句「再這樣找醫生來給你打針了」就可以讓孩子立即消停,效果立竿見影。前幾天一位「最慘」寶寶視頻讓網友們又心疼又好笑。寶寶6個月,剛好有兩針疫苗要打,於是打針的護士選擇一起上。
  • 五聯疫苗缺貨急壞寶寶爸媽 疾控中心建議家長選擇替代方案
    ,卻被告知五聯疫苗斷貨了,她一聽慌了神:「那寶寶接種怎麼辦?」按照五聯疫苗的接種時間,兒童在2、3、4月齡或3、4、5月齡分別進行三針基礎免疫,然後在18月齡再注射一針加強免疫。我市五聯疫苗斷貨原因何在?家長們應該採取什麼樣的對策?
  • 寶寶自費疫苗該不該打?有沒有風險?家長想要的答案這裡都有
    前幾天有位寶媽問我需不需要給寶寶接種自費疫苗,因為這個事情自己特別糾結,不知道自費疫苗好不好,有沒有風險。這位家長的心情我完全可以理解,實不相瞞,我連給沐寶打疫苗我就害怕,沐爸經常說我玻璃心的有點過了,可是沒有辦法呀,疫苗出問題的孩子確實太多,但也僅僅是一部分,我們作為家長,還是要給孩子繼續接種疫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