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育兒談,再點擊右上角 關注 ,獲取更多知識!
你剛來到這世上的第一天,來自所有人無微不至的保護,便始終陪伴在你的身旁。而讓你第一次有能力抵抗世間各種傳染病的,除了來自母乳中的抗體外,還有科學家們發明的各種疫苗。
通常來說,在出生後的24小時內,疫苗大軍的先鋒部隊——卡介苗和B肝疫苗,就會進入每一位中國寶寶的體內。我以前在日本留學,現在回到國內從事海外醫療行業,周圍有一些媽媽會特意諮詢國外寶寶都是如何打疫苗的,想知道國外家長對疫苗都是如何進行選擇的。
實際上從大的方向上看,中國寶寶計劃接種的疫苗類型和日本及美國寶寶的大體相似。這張圖是日本小兒科學會的兒童疫苗接種日程表(2018版)。和中國一樣,國外也有免費接種和自費接種的項目,比如日本的定期接種疫苗類似咱們的一類疫苗,費用由政府承擔,而任意接種疫苗則類似咱們的二類疫苗,是可選的自費疫苗[1]。
最基礎的B肝疫苗、卡介苗、麻疹風疹(MR)聯合疫苗等,在日本都是屬於一類疫苗。不過日本各地所接種的疫苗也有細微差別,例如日本腦炎疫苗是日本大多數地方都是作為兒童的定期接種疫苗,但是以前這個疫苗在北海道則是任意接種,因為傳播日本腦炎病毒的蚊子在北海道幾乎不存在。不過隨著移動人口的增加,政府考慮到北海道的小朋友也不可能一直待在這個島上,所以從2016年開始,日本腦炎疫苗在北海道也被納入免費接種計劃[2]。
另外很多中國家長關心的一個問題是,有沒有必要給寶寶打二類疫苗?實際上在日本,二類疫苗(任意接種疫苗)的接種率是非常高的。經過多年的宣傳教育,日本家長對於任意接種疫苗的知曉率及接種率很高,其中b型流感嗜血桿菌(Hib)疫苗的接種率達到了53.1%,而小兒肺炎球菌的接種率則有43.1% [3],b型流感嗜血桿菌是引起小兒嚴重細菌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在全球每年引起將近50萬兒童死亡,而接種Hib疫苗是目前預防其感染的有效措施[4]。
而美國寶寶的計劃接種情況也類似中國和日本,既有推薦所有兒童都接種的(黃色部分),也有針對某些高危群體的接種推薦(紫色)。不過由於各個國家流行病發生概率不同等,有個別疫苗的接種規定不太相同。例如預防結核的卡介苗,在日本和中國都是必須接種的,但是美國則不要求;而像水痘疫苗,中國是自願接種,而日本和美國則要求所有寶寶都接種。
根據美國免疫實施諮詢委員會(ACIP)、美國兒科學會(AAP)和美國家庭醫師學會(AAFP) 的建議,為了儘量減少注射次數,應當使用獲批的聯合疫苗代替相等成分的單獨疫苗[5]。美國疾控中心也推薦使用聯合疫苗,原因是Fewer Shots—Same Protection(更少打針,同等保護)。
許多發達國家的疾控中心都建議,經濟條件允許下,優先推薦使用聯合疫苗,聯合疫苗成為了國際趨勢。相較而言,美國在聯合疫苗的研發和運用更多。目前在美國,已經有可同時預防白喉、破傷風、百日咳、脊髓灰質炎和B型流感嗜血桿菌感染的五聯疫苗。五聯疫苗在全球已經使用超過20年,從2006年到2016年的10年間,美國兒童消耗的五聯疫苗幾乎有 1.2 億劑。根據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預計,2017年至2019年的五價疫苗總需求量將達到4.49億劑,平均每年1.5億劑[6]。國外家長打聯合疫苗相對居多,但國內一些家長對聯合疫苗還不夠了解,有的人可能會認為聯合疫苗只是把多種疫苗進行了混合,對於聯合疫苗如何加強保護力,尚不清楚。
想要更全面地了解聯合疫苗,我們要先從疫苗的基礎知識說起。這種抗原足以激發你的身體產生針對某個疾病的抗體,但又不會讓你染上這個疾病。自從第一支預防天花的牛痘疫苗誕生以來,兩百多年來,疫苗的改進主要圍繞的兩個核心:更安全、更高效。
最早的牛痘疫苗,雖然比較有效地預防了天花這種烈性傳染病,但由於用的是活病毒,是通過直接採集感染動物製備的,存在微生物汙染的風險,並且其中的動物蛋白可能引起過敏的副作用,大約有40%的接種者會出現諸如發熱、頭痛等副作用[7]。而更為嚴重的一點是,對於一些有免疫缺陷的兒童來說,接種活病毒疫苗不僅不能預防疾病,還可能出現全身感染、心包炎、腦炎等問題。每100萬個接種牛痘病毒活疫苗的兒童當中,大約有40-400人會出現這種嚴重副作用[8]。減毒活疫苗孕育而生。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我們現在有許多方式降低疫苗的副作用。例如將病毒通過甲醛處理、或者經過連續多代培養獲得的低毒株,在保持抗原性的同時大大降低致病性,由此製備而來的減毒活疫苗(live attenuated vaccine)安全性相對較高[8]。
圖片來源:zj.zjol.com.cn/news/360
註:咱們小時候吃過的糖丸,也許就是最廣為人知的減毒活疫苗了。糖丸讓數十萬中國兒童免於致殘,2000年,世界衛生組織宣布中國徹底消滅了脊髓灰質炎野生病毒的傳播。
然而減毒活疫苗由於含有活病毒,還是可能引起疾病的風險,據世界衛生組織的估算,全球每年都會發生250~500例因口服糖丸而導致小兒麻痺症的病例[10]。而後來出現的滅活脊髓灰質炎疫苗,由於不含有活病毒,就可以避免這個風險。
最早的疫苗接種方式是單苗接種,即打一針,接種一種疫苗,預防一種疾病。但是像在咱們國家,計劃免疫預防的傳染病就有15種[11],有些傳染病還需要打好幾針,而過多的接種次數對於任何一個國家的疾控部門來說都是件頭疼的事情:
首先,沒人願意天天跑醫院,接種次數太多會導致家長的依從性下降,說的通俗點就是,帶娃跑醫院就得請假,請假就得扣工資,工資被扣就沒錢給娃買奶粉了;再者,如前所說,多次接種可能會導致副作用出現的概率上升,即便是非常安全穩定的疫苗,幾種疫苗接種累積起來,也很難保證寶寶每次都不會出現副作用。這也是科學家們致力於研究聯合疫苗的主要原因。然而,聯合疫苗並非簡單的把幾種疫苗混在一起,不同抗原可否穩定共存、會不會出現效價降低、疫苗中的穩定劑、佐劑和防腐劑比例如何調整,這些都是技術上的難題,這也是聯合疫苗的價格相對幾種單苗價格更高的原因之一。但經過幾十年的研究,目前已經有不少聯合疫苗問世了,例如在咱們國家一類疫苗當中就有一些非常重要的聯合疫苗。聯合疫苗可以在提供多種疾病保護的同時有效減少注射次數,使孩子及時獲得疫苗的保護,建議家長可以提前和接種點的醫生諮詢,提早為孩子做好疫苗規劃。例如二類疫苗中的五聯疫苗是在2月齡開始接種的,因此家長可以在寶寶1月齡時就諮詢醫生並進行預約,在接種B肝第二針時即可儘早安排,能為後期接種的疫苗有序注射騰出空間。作為兼顧安心和高效的疫苗,五聯疫苗是疫苗進化過程中的「優等生」。從1997年上市至今,五聯疫苗已在全球一百多個國家獲得註冊認證,使用超過一億劑[12] 。2011年,五聯疫苗正式獲批進入中國市場,是目前中國市面上首個可以同時預防百日咳、白喉、破傷風、脊髓灰質炎以及b型流感嗜血桿菌感染的聯合疫苗[13]。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百日咳、白喉、破傷風以及b型流感嗜血桿菌疾病約佔5歲以下兒童疫苗可預防疾病死亡原因的30% [13],而對抗這些疾病的有效辦法,便是接種相應的疫苗。使用五聯疫苗,顯而易見的好處是有效降低接種次數,從原來的12劑降低到4劑,減少8劑注射,就意味著家長減少了8次奔波,寶寶也減少了8次出現副作用的可能[14]。實際上,如何讓人們主動去接種疫苗,一直是科學家們努力的方向。就像美國疾控中心說的,Fewer shots, same protection,接種的次數越少,寶寶們就越有可能完成全程的接種;而接種疫苗的寶寶越多,那麼病原體傳播的難度就會越大——這便是群體免疫的概念,這也是天花為什麼滅絕的原因[15]。和糖丸這樣的減毒活疫苗不同,五聯疫苗當中使用的滅活疫苗,儘可能的避免了因為疫苗而導致脊髓灰質炎的可能。另外,五聯疫苗中運用組分純化的方式,提取到細菌中的抗原成分,去除了引起不良反應的有毒物質。而這種技術所製備的抗原,可以帶來更多抗體保護。研究顯示,接種五聯疫苗兒童在完成基礎免疫後一個月,體內的相關抗體水平約是接種共純化疫苗的2倍[16]。
由於確切的預防效果、較低的不良反應率,
五聯疫苗目前已被列入許多國家的免疫接種計劃,在過去二十多年的實際運用當中得到了越來越多的父母認可。在五聯疫苗進入中國的八年間,累計接種超過1100萬劑[17]。疫苗可能是醫學史上最成功的發明之一,它讓許多兒童遠離病毒細菌的威脅,降低了生病和殘疾的可能性。如今的疫苗使用需求和以往也有了很多不同,爸爸媽媽總願意盡一切所能保護孩子。而五聯疫苗的問世,讓家長們有了更便捷、更安心的選擇。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將及時處理。
關注我們,獲取更多養生知識!
(按住圖片 2 秒進行二維碼識別)
點在看,變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