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醫生是怎麼給娃打針的?寶寶全程樂呵呵,寶媽:我寧願孩子哭

2020-12-03 兒童護理阿曼

要說最讓孩子心生恐懼的是什麼,多數孩子會給「打針」投上一票,要是孩子不乖乖聽話,家長一句「再這樣找醫生來給你打針了」就可以讓孩子立即消停,效果立竿見影。

前幾天一位「最慘」寶寶視頻讓網友們又心疼又好笑。

寶寶6個月,剛好有兩針疫苗要打,於是打針的護士選擇一起上。擼起寶寶的兩邊胳膊,兩個護士一左一右一起扎針,寶寶當下哭都不知道該對著哪邊張嘴。

不少網友表示,這樣打看著太心疼了,就不能一針一針打嗎?

還有的網友說:打一針疼一回,打兩針疼兩回,還是一次疼完,可以少哭一次,挺好的。

每次帶孩子去打疫苗,孩子們哭的撕心裂肺,一個比一個大聲,不哭的寶寶仿佛成了另類,記得有位媽媽問我說:我家寶寶打針都不哭的,是不是痛覺神經有點問題?

相比國內,國外醫生是怎麼給寶寶打針的呢?

寶寶雙手被爸爸抱著,醫生拿著針,針帽也沒脫,在寶寶上下各部位輕輕地戳啊戳,仿佛在給寶寶撓痒痒。

一會兒戳胳膊,一會兒戳肚子,一會兒戳戳寶寶的鼻子,寶寶被逗得嘎嘎笑的,逗了不少時間,才把針打進寶寶的腿上,且在打的時候仍不忘逗寶寶,讓寶寶轉移注意力。

而寶寶打完針了都沒什麼感覺,全程樂呵呵的。

如此溫柔的方式,對於許多看著寶寶哭自己也心疼得直哭的家長們來說,是不是最合適的打針方式?

然後國內的媽媽們看完全程後卻皺起了眉頭:照這個節奏打針,我寧願讓孩子哭。每個孩子打針都要這麼久,我排隊得排到明年去吧?

相信國內的家長們是真不願意看到這種方式,孩子脫衣服晾了這麼久,打完不得感冒了?寧願幾秒完事,來個痛快。

前面兩針一起打的寶寶跟他相比,慘是慘了點了,但是速度也是真的快。

寶寶能不能一次接種幾種疫苗?

有的家長還表示有點奇怪,為什麼寶寶可以一次打幾種疫苗呢?會不會不安全?

世界衛生組織組織有一篇《關於疫苗接種的傳言與事實》文章中就提到:有科學證據表明,同時接種幾種疫苗不會對兒童的免疫系統帶來不良反應。還可以減少去醫院的次數,節約時間和金錢。

寶寶出生後的免疫系統沒有發育完全,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襲,所以可以用疫苗的方式直接保護孩子。一歲以內也是孩子打疫苗最頻繁的時段,幾乎每個月都要往社區醫院跑,如果選擇聯合疫苗,可以減少孩子打針的次數。

比如不少家長選擇的五聯疫苗,雖然費用比較貴,但可以讓孩子原來的接種次數從12次減少到4次,除了減少疼痛的機會,還會減少疫苗的不良反應的發生率。

如果家庭條件允許,家長也可以給孩子選擇。

為什麼不同孩子對疼痛感覺差別那麼大?

有的孩子只要一打針就爆哭,半天哄不好,而有的寶寶則屬於全程不太吭聲的那種。為什麼不同孩子之間差別這麼大?

孩子的疼痛敏感度不一樣有些孩子本身就比其他人對疼痛的感覺更加強烈。

美國一個醫療研究中心的研究所尼克爾.埃默森針對一項116個健康者參與的研究顯示,痛覺敏感度的不同與大腦結構的差異有關。這些相關區域的大腦皮質越薄,對疼痛的刺激越敏感。

有不少家長看到孩子哭,特別是男孩子被疼哭時會說:你看,你還沒有人家女孩子勇敢呢?其實真的可能是因為孩子本身對疼痛更敏感,並不是孩子嬌氣。

2. 針劑不同

藥物在進入體內時,會引起局部刺激導致疼痛,而針劑不同,對皮膚的局部刺激也大不相同。比如許多人打青黴素,就會覺得很痛,而打別的針,可能就沒有那麼大的疼痛反應。

3. 注射技術有關

打針時一般要求是繃緊皮膚,「兩快一慢」,進針、拔針的時候要快,注射的時候藥物對肌肉有刺激,要求注射時比較慢。

所以孩子是否感覺到疼,跟注射護士的注射技術水平還是有挺大的關係的。

如何緩解疼痛?

轉移注意力在孩子打針的時候,家長可以設法轉移孩子的注意力,比如說給孩子一點玩具,或者引導孩子看別的地方,給孩子聽聽歌,說說話等,孩子放鬆了,疼痛度也會下降。

2. 給孩子適當的心理預期

比起跟孩子說「不要怕,打針有什麼好疼的」,可以給孩子一個心理預期:打針會有點疼,像蚊子咬到你那樣,不過護士阿姨很溫柔,一會兒就好了。有這個心理預期,也能減輕孩子的緊張情緒。

3. 局部熱敷

因為藥物的刺激,孩子可能打完後局部有寶,感覺疼痛,家長可以用溫熱的毛巾給寶寶敷一敷,促進藥物吸收,減輕孩子的疼痛。

相關焦點

  • 國外醫生竟這樣給寶寶打針,若在中國,後面的家長估計要怒
    帶孩子看病或是打預防針,對爸媽來說絕對是世紀難題,尤其是3歲之前要頻繁接種各種疫苗,面對哭鬧的寶寶,哄不下又不能吵,難免把父母搞得焦頭爛額。最近,國外一名醫生給寶寶打針的視頻在網上熱傳,視頻中醫生並沒有直接給寶寶打針,而是不停地逗孩子玩。
  • 生完娃總是莫名其妙想哭?知道原因後讓人淚目,心疼寶媽
    不過她卻在微博裡面說最近自己經常崩潰,午睡的時候,突然想到自己不用去產檢了,也看不到自己的主治醫生和護士了,眼淚譁一下就留下來了。面對自己情緒失控的狀態,她說自己徹底見識了產後情緒崩潰是什麼樣的。其實,大多數媽媽都覺得自己自從生了寶寶就莫名其妙的想哭,突然流淚。這種崩潰的感覺可能是毫無緣由,說來就來,那麼到底造成了這種問題呢?
  • 寶媽嫉妒父子的親子時光,但孩子終究要長大,父愛能給娃更多力量
    周末組了個局,和閨蜜說好一起去參加一個活動,但是閨蜜家寶寶(楠楠)要上早教課。她為難的說,最近娃和爹的關係不是很融洽,擔心孩子不跟爸爸。我建議她先和楠楠溝通一下,看孩子是什麼反應。閨蜜和娃說,''媽媽明天有點事,不能陪你去上早教課,爸爸一個人帶你去,好嗎?等你們下課回來,媽媽在家等你''。
  • 小男孩「打針」走紅,不哭不鬧全程碎碎念,討好醫生又安慰自己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難免會出現生病的情況,這時候看病吃藥還不算什麼,難的是怎麼讓孩子乖乖打針。但凡遇到打針,孩子們輕則嚎啕大哭、重則瘋狂掙扎,然而,有位小男孩卻大為不同。 小男孩"打針"走紅,不哭不鬧全程碎碎念 有位網友曬出了自家孩子打針的視頻,孩子打針的時候不哭不鬧,反而全程碎碎念,讓看到的網友都樂了。 小男孩約摸5、6歲的模樣,準備要打針的時候,他跟很多孩子一樣害怕,步子忍不住往後退。
  • 「媽媽,我不要去打針!」娃去醫院總哭鬧,這樣做比哄管用!
    大家好,我是荷包蛋媽媽。冬季是感冒高發期,10個孩子8個都在咳嗽流鼻涕,我家蛋姐也沒能免俗。不過這個「小哭包」還挺讓我意外的,這次帶她看醫生,竟然沒有哭!這一點點小進步,歸功於我之前帶她玩過假扮醫生的遊戲,讓她早早熟悉了看病的流程。(沒看過的寶媽,點這裡複習)今天我把這個遊戲,再詳細演練一次。
  • 寶寶免疫力被破壞,背後「元兇」很可能是寶媽
    ;等到醫生給娃看病治療時,懷裡的寶寶一哭,她的眼淚就會止不住地往下掉。 「寶寶抵抗力強一點,不生病」,可以說是全天下所有寶媽的心願了,不說自己帶娃一趟一趟地往醫院跑,有多辛苦,而是實在害怕聽到,孩子打針輸液時的哭聲,每每聽到都很心疼。
  • 「媽媽,我不要去打針!」娃去醫院總哭鬧,這樣做比哄100句都有效!
    大家可以在家照著玩,說不定,娃還能玩出長大當醫生的夢想~蛋姐醫院開始掛牌營業咯~各位看診的病人不要心急,來「蛋大夫」這兒瞧瞧吧。 既然上崗了,那麼工具就要配全。 為了讓孩子更好地融入角色,我購買了一套兒童醫藥箱,做工精緻,醫療器具也還挺齊全的。 寶媽們都能叫出這些工具的名字嗎?
  • 寶媽親述:我在德國生娃,醫生用「半個皮球」把寶寶吸了出來
    現在寶寶2歲了活潑可愛,各項指標發育正常。剛出生我看到第一眼的時候差點沒把我心痛死,當時哭的比生的時候哭的還厲害。現在說一下當時生娃的悲催經歷吧。當時,在德國生的,現在想想還是在國內生孩子舒服啊。我在德國一鄉村醫院生的。
  • 新加坡寶媽帶寶寶打疫苗,發燒去醫院急診的真實經歷!
    觀察十五分鐘,付錢十點半離開診所在這期間,寶爸負責抱娃(主要是打針時寶媽不忍心看)寶爸全程完全沒有用手接觸任何PC裡面的東西寶媽負責在機器上註冊和付錢不慌不亂,表現得非常專業雖然原則上只允許一位家長進入急診區但是如果真的需要幫把手還是可以給工作人員講寶爸填完調查表要是沒問題還是可以進來一小會兒或者和寶媽輪流在裡面照顧寶寶小提醒:
  • 寶爸帶娃打針,孩子扒著醫院牆壁不撒手,網友調侃:求生欲太強了
    ,相信每次當要帶孩子打預防針時,家長們都要使出渾身解數,才能哄騙孩子乖乖打針,即便如此,孩子們也會哭得昏天黑地,以這樣的方式來宣洩自己的情緒,才能好點。02寶爸帶娃打針,孩子扒著醫院牆壁不撒手網上有個寶爸帶娃打針的視頻火了,視頻中這位寶寶在打針前生動形象地演繹了「
  • 「最慘寶寶」打預防針走紅,孩子哭得稀裡譁啦,爸爸樂得合不攏嘴
    其實,不同性格的寶寶,他們在打預防針後的反應也不同哦!有的寶寶性格比較沉穩,所以他們在打針的時候也會表現得很淡定,看起來「心如止水」,但大多數的寶寶在打針的時候無異於一場「小戰爭」,看起來特別讓人心疼。寶寶打預防針哭得稀裡譁啦,爸爸樂得合不攏嘴有一位寶媽在網上分享了她家孩子成長中的趣事。
  • 娃沾床就哭,抱著才睡咋辦?寶媽牢記「一二三」,寶寶睡覺沒煩惱
    文/宋媽說育兒(原創文章,歡迎轉載分享)對於新手媽媽來說,如何哄寶寶睡覺是困擾著的難題,新生的寶寶常常出現的情況是硬撐著不肯睡,一些專家指出這是因為許多新媽媽的哄娃睡覺的姿勢存在問題。面對許多專家眾說紛紜的意見,很多不明所以的寶媽在各種哄娃睡覺姿勢來迴轉換,導致出了月子以後,孩子一沾床就哇哇哇大哭,抱在懷裡睡覺就能睡著,只要換了其他姿勢就鬧覺,有時連餵奶都哄不好他。
  • 打針界「最慘寶寶」走紅,孩子哭得稀裡譁啦,爸爸笑的幸災樂禍
    孩子是家中的寶,家長生怕孩子磕磕碰碰,時間一長孩子養成了弱不禁風的花瓶。在孩子傷風感冒的時候連針都不敢打,家長一陣頭疼。每次打預防針的時候,就像是打仗一樣,孩子哭得天翻地覆。就在他開心地喝著奶的時候,醫生終於下手了。眼看著孩子的面目表情發生了巨變,嘴裡的奶突然不香了,扔下奶瓶開始哭。小韻夫妻兩人看見孩子的情況後,大笑不已,一種幸災樂禍的表情看著孩子。
  • 寶寶怕打針,一打針就哭鬧,4招讓寶寶勇敢起來
    帶著孩子打疫苗,每一次都能聽到整個醫院都是孩子的哭聲。一聽到要去打針,就嚷嚷著:我不打針,我不打針。那麼如何緩解孩子如此畏懼打針的心理呢?寶寶為什麼這麼怕打針呢?為了孩子健康,接種疫苗是不可避免的,可是小寶貝一打針就開始哭鬧,醫生根本沒有辦法進行。其實寶寶哭鬧的原因主要有三。1、條件反射別說孩子,我這麼大了還害怕呢。害怕是正常的。當寶寶看到一根長長的針頭扎進自己皮膚,先不說疼不疼,就這視覺衝擊就夠刺激的。
  • 「最不搭父子」火了,寶寶打針哭得撕心裂肺,爸爸樂得合不攏嘴
    寶寶打預防針哭得撕心裂肺,爸爸卻在旁樂得合不攏嘴,網友:是「最慘寶寶」沒錯了有位寶媽喜歡拍短視頻,經常在網上分享孩子的成長日常。這天,寶媽分享了一則爸爸帶孩子打預防針的視頻,沒想到竟然火了。尤其是在寶寶哭著的時候還用奶瓶安撫,大家千萬別模仿,這樣很容易嗆到寶寶。
  • 帶寶寶打預防針,每次我都想替他挨那一針
    婆婆和我老公回來之後,我趕快問她們,孩子打針的時候哭了沒有啊,她們說當然哭了,但就哭了一會,就又睡覺了。我聽了,覺得我娃好堅強,真是一個小英雄。醫生說出了月子之後就要給寶寶打第二針了,那個時候我就可以出門了,外面還挺冷,我就穿的暖暖和和的,也把寶寶裹得嚴嚴實實的,因為寶寶剛一個多月,外面又很冷,怕他被冷風吹到。
  • 萌娃打針,被醫生逗得忘記疼痛開懷大笑,網友:這辦法全球通用
    醫生給寶寶打針前哼著有節奏的音樂,並伴隨節奏,拿針管不停點在寶寶身上,寶寶被逗得咯咯直笑,完全沒有了打針的恐懼。趁著寶寶不注意,醫生把針頭扎進了胳膊,寶寶似乎忘記了疼痛,全程不但也沒有哭還開懷大笑,在輕鬆的氛圍下完成了打針。很多人表示這個方法很有趣,可以全球通用,這樣打針的時候,寶寶就不會恐懼了。
  • 「大哥範」奶爸帶娃去打針,跟著寶寶一起哭,網友:白瞎了這身肉
    「大哥範兒」奶爸帶娃去打針,跟著寶寶一起哭寶寶在出生後就會開始不斷接種各種疫苗,為了寶寶的身體健康,家長們自然是不敢耽誤的。不過大多數寶寶在打針的時候都會哭泣,畢竟寶寶們是非常畏懼疼痛的,而面對寶寶的哭泣,家長們往往會有兩種不同的表現。
  • 8月大萌娃醫院打針,表情誇張逗樂醫生,網友:這誰下得了手
    導致不少寶寶,一看到穿白大褂的都慣性閃躲和哭鬧。近日,一個去醫院接種疫苗的萌娃,就因為她的誇張表情在網上走紅,引得無數網友心疼的同時,又實在忍不住笑。一位寶媽在帶寶寶去醫院接種打疫苗時,刻意拍下了孩子全程的表情變化。這個8個月大的寶寶,不僅小臉圓嘟嘟,一雙眼睛也是又大又圓,看起來十分可愛。
  • 有多少父母被迫給寶寶做了這個「小手術」!這樣做只會害了孩子
    醫生,看著娃哭娃不舒服,我心裡心疼的很,輸液來得快。」「道理我都懂,但是總吃藥娃也不見好啊。」接診中常會碰到這樣的場景,小臉蛋蒼白消瘦、平時歡脫的孩子現在整日蔫蔫的,當媽的哪個能不心疼!面對生病的寶寶、面對只能相信醫生的處境,再理性的家長也不敢直接說拒絕。前段時間碰到一位寶媽,雖然內心很牴觸給寶寶輸液,但因為老人的壓力、害怕寶寶病情反覆,最後還是給寶寶輸了液。寶媽說醫生,我真的快崩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