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打針」走紅,不哭不鬧全程碎碎念,討好醫生又安慰自己

2020-12-25 騰訊網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難免會出現生病的情況,這時候看病吃藥還不算什麼,難的是怎麼讓孩子乖乖打針。但凡遇到打針,孩子們輕則嚎啕大哭、重則瘋狂掙扎,然而,有位小男孩卻大為不同。

小男孩"打針"走紅,不哭不鬧全程碎碎念

有位網友曬出了自家孩子打針的視頻,孩子打針的時候不哭不鬧,反而全程碎碎念,讓看到的網友都樂了。

小男孩約摸5、6歲的模樣,準備要打針的時候,他跟很多孩子一樣害怕,步子忍不住往後退。發現自己逃不掉這一"劫",他開始碎碎念,懇求護士:"阿姨別把我扎出血好嗎?阿姨求求你,給我扎不疼。"

孩子這麼乖巧,護士自然沒意見,扎針的動作不僅嫻熟,耗時也非常短。不過,孩子還是發揮了自己完美的演技和碎碎念的功力,全程嘴巴沒停過:"唉呀媽,唉呀媽呀!"扎完針後還沒回過神來:"唉呀媽呀,好嚇人呀,嚇死我了。"

過程中,小男孩並沒有鬧,嘴巴雖然碎碎念但是非常討喜,可以說是既討好了醫生又安慰了自己,實在太可愛了。尤其是,他的表情還非常生動,讓網友忍不住留言:"天生的影帝啊,這表情太到位了。"

孩子害怕打針,家長怎麼辦?

1.不要用打針恐嚇孩子

"你再不聽話警察就要來抓你了""你不聽話就給你打針"……類似的話,很多家長經常跟孩子說。在孩子調皮的時候,家長認為這些話能起到很好的震懾作用,然而留下的更多是隱患。總是被家長恐嚇,孩子會恐懼打針,覺得那是一種恐怖的懲罰。

所以家長不要跟孩子說"再不聽話就給你打針",而是說"寶寶生病了很難受,打針是給你治病的,會讓你更快好起來。",讓他們正確看待打針。

2.別催促、斥責孩子

孩子害怕打針是正常的,別說孩子,就算成年人也可能害怕,因為害怕疼痛是人的本性。孩子害怕打針時,內心是恐懼、不安的,需要家長耐心安撫。這個時候,如果孩子哭鬧,家長別呵斥、催促他們,而是耐心安慰,否則孩子只會更加恐慌,越來越害怕打針。

3.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越關注什麼,感受就會越敏感。孩子打針的時候,他們的注意力全部放在準備要扎針的地方了,越想越是害怕,甚至可能放大自己感受到的疼痛。為了減輕孩子的緊張感,家長可以跟他們說說話,講講他們感興趣的故事,或者在出門前帶上一個他們喜歡的小玩具,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4.客觀告訴孩子打針的痛感

對於孩子來說,打針是一件陌生的事情,這是他們恐懼的原因之一。家長告訴孩子打針的原因後,可以客觀地告訴孩子:打針的確會疼,但只會疼一下。這樣可以讓孩子有一個心理準備,他們打完針後發現跟父母說的一致,就會慢慢接受打針。

今日互動話題:你家孩子害怕打針嗎?你是怎麼讓他乖乖打針的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小男孩打針「碎碎念」走紅,討好護士又安慰自己,護士都被逗樂了
    導語:兒童往往比成人更容易生病,因為他們年齡小,抵抗力差,所以兒科往往是每家醫院最繁忙的部門。兒科醫生在治療兒童時也需要更有耐心,因為兒童不太可能像成人那樣配合。尤其是當孩子們看到護士阿姨給自己打針時,常常嚇得哭起來。小男孩打針"碎碎念"走紅,討好醫生又安慰自己網上有很多兒童打針的搞笑視頻,這個來自中國東北的小男孩憑藉精湛的演技贏得了眾多網友的喜愛。這個5、6歲的孩子在視頻一開始就表現出對打針的極度害怕。
  • 5歲男孩打針「碎碎念」,一邊安慰自己一邊討好護士,高情商無疑
    家長為了讓孩子不抗拒打針這件事,也是無所不用其極,哄騙、利誘、威脅,各種軟的硬的手段都用上,但效果甚微。5歲男孩打針「碎碎念」,一邊安慰自己一邊討好醫生最近,網上出現了一個打針「碎碎念」的小男孩,用自己的本色演出走紅網絡。
  • 男孩打針「碎碎念」火了,一邊安慰自己一邊討好護士,網友笑不停
    不過打針對於小孩子來說,可以說是最可怕的事情之一了。每次帶著孩子去打針的時候,醫院都是一片眼淚的海洋。前段時間,網上一個怕打針的小男孩因為在打針的過程中一直「碎碎念」火了。這天小男孩到了該去打疫苗的日子,他看起來很害怕,但是又不斷在安慰自己這一切都沒事的。他非常緊張嘴裡一直在碎碎念,活脫脫的一個小「話癆。
  • 男孩打針一直「碎碎念」,表情到位逗笑眾人,網友:天生「戲精」
    01男孩打針一直"碎碎念",表情到位逗笑眾人最近網上流傳著一個東北的小男孩打針的視頻,視頻中的這位五六歲左右的小男孩面對打針也是十分地排斥,但打針的全程卻是憑著出色的演技成了眾多網友的快樂源泉。視頻中的小男孩一開始就對打針表現得十分地排斥,面對護士阿姨,一直在不斷地後退。一邊後退還一邊和護士打商量:"阿姨別把我扎出血好嗎?阿姨求你了,給我扎不疼。"在得到了護士阿姨的保證才怯怯地伸出自己的小手。
  • 小男孩打針自我安慰走紅網絡,網友評論:「這娃將來的成就不低」
    文|中醫李知行 智商高、情商也高的人,春風得意;智商不高、情商高的人,貴人相助;智商高、情商不高的人,懷才不遇;智商不高、情商也不高的人,一事無成。
  • 寶寶打針不哭不鬧,還被媽媽表揚真乖,半年後體檢才知竟然是病?!
    別說打針,就在踏進醫院的那一刻,看見刷白的牆壁和穿白大褂的醫生護士,聞到消毒水的味道,孩子們就會忍不住哭起來。到了打針的那一步,那就需要醫生家長護士齊上陣,固定住孩子的四肢讓他不要亂動,醫生趁機找準位置打針。一個寶寶打完針,周圍的大人都累覺不愛。不過也有孩子例外,比如下圖這個孩子。
  • 寶寶打針不哭不鬧,竟然是件壞事?
    可這到底是寶寶這麼小就能夠克服疼痛感覺,還是他壓根沒啥感覺疼呢?寶寶打針不哭真的好嗎?咱還是先別開心得太早!打針是哭好,還是不哭好,這是跟寶寶的觸覺發展是脫離不了關係的,我們先來看一下寶寶的觸覺是如何發展的?觸覺是人類非常重要的感官之一,它能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和建立與外界的聯繫。
  • 寶寶打針怕疼怎麼辦?直接告訴寶寶打針疼就好了
    最近流感猖獗,去疾控中心給寶寶打疫苗的家長特別多,前兩天帶孩子們去打疫苗,見識了一個七八歲男孩打針時驚天動魄的場景,男孩是被父母一個拉一個拽的託進來的,男孩拼命地喊:「我不打針!不打……」「打針又不疼,你怕什麼?」男孩的爸爸狠狠地兇了孩子兩句。「我好好學習,別打針了行不?期末考試我考第一名!」
  • 打針界「最慘寶寶」走紅,孩子哭得稀裡譁啦,爸爸笑的幸災樂禍
    可愛的寶寶若無其事地拿著自己的奶瓶悠閒地喝著,等到到了護士跟前,孩子用明亮的眼睛看著護士,時不時的還發出一陣笑聲,根本沒有意識到危險即將面臨。就在他開心地喝著奶的時候,醫生終於下手了。眼看著孩子的面目表情發生了巨變,嘴裡的奶突然不香了,扔下奶瓶開始哭。小韻夫妻兩人看見孩子的情況後,大笑不已,一種幸災樂禍的表情看著孩子。
  • 「最慘寶寶」打預防針走紅,孩子哭得稀裡譁啦,爸爸樂得合不攏嘴
    不知道父母們還記不記得孩子第一次打預防針的情況呢?其實,不同性格的寶寶,他們在打預防針後的反應也不同哦!有的寶寶性格比較沉穩,所以他們在打針的時候也會表現得很淡定,看起來「心如止水」,但大多數的寶寶在打針的時候無異於一場「小戰爭」,看起來特別讓人心疼。寶寶打預防針哭得稀裡譁啦,爸爸樂得合不攏嘴有一位寶媽在網上分享了她家孩子成長中的趣事。
  • 打針不哭,那不是勇敢--中國數字科技館
    那個時候我就發現孩子痛覺不敏感,打針、磕碰到都不會哭,孩子爸爸說可能是運動發育遲緩。但是他真的是感覺不到疼痛,我試了好幾回了,有時候我還會故意咬他的手指,咬的越重他反而越開心。雖然說寶寶不怕疼,帶他打針是方便了,可是他這樣,受傷了也會感覺不到啊,好擔心啊。」近日,編輯部收到一位媽媽的求助。
  • 國外醫生是怎麼給娃打針的?寶寶全程樂呵呵,寶媽:我寧願孩子哭
    要說最讓孩子心生恐懼的是什麼,多數孩子會給「打針」投上一票,要是孩子不乖乖聽話,家長一句「再這樣找醫生來給你打針了」就可以讓孩子立即消停,效果立竿見影。前幾天一位「最慘」寶寶視頻讓網友們又心疼又好笑。寶寶6個月,剛好有兩針疫苗要打,於是打針的護士選擇一起上。
  • 5歲男童被虐,不打麻藥接受縫合手術,全程不哭不鬧讓人心疼
    5歲男童被虐,不打麻藥接受縫合手術,全程不哭不鬧讓人心疼現在的小孩子一般都是父母的寶,碰到手裡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誰嚷嚷一下孩子都得跟他急眼.你能想到有這麼一對姐弟,一直被親生父親虐待嗎?因為身體弱年齡小,臉上不能上麻藥.在幾番討論之後,醫生們詢問了小凡的意見,小凡同意無麻藥縫合.難以想像,這樣的痛苦怎麼忍受.臉上和身體多達十幾處傷口,在整個縫合過程中,小凡沒有哭,只有在下針的時候,他的身體後顫抖。在全部縫合結束後,小凡對著醫生說了兩個字:我疼!
  • 「超慫丈夫」陪產被嚇到,碎碎念被孕媽趕出產房
    親貝網小編曾在網上看到一則新聞,說的是有個"超慫"丈夫陪產,當他和妻子進產房的,看到手術室裡全副武裝的醫護人員就被嚇到了。    本來應該丈夫安慰瀕臨崩潰的妻子,卻沒想到丈夫先害怕了,全程閉著眼睛,嘴裡還碎碎念:"你非得讓我陪產,那血我都不敢看"。
  • 8歲女孩因害怕打針逃出醫院嚇壞家長,兒科醫生支招打針小套路
    好在有熱心的群眾及時發現了小女孩並報了警。民警趕到現場時,只見女孩獨自一人坐在路牙子上,一隻袖子捋到手肘,悶聲不響。在民警的詢問下,小女孩才臉帶委屈並奶聲奶氣地說道:「我一個人走出來的。我媽媽帶我打針,我怕打針,我跑出來了……」 最終,在民警的帶領下,小女孩回到醫院附近,見到了正急得直掉眼淚的媽媽。
  • 「緊張丈夫」陪產,全程害怕不敢看,產婦:出去再找你算帳
    再看產婦反過來安慰丈夫:老公別怕,有媳婦呢!兩人的對話把在場的醫生逗笑了,產婦還沒怕陪產的人先怕了。」,全程緊張不敢看 妻子的安慰並沒有讓丈夫放鬆下來,他開始碎碎念:我說不想陪產你非要我陪產,血我都不敢看。
  • 腦洞·精分·神展開·碎碎念
    在神經病喜劇界,我們將這類面目呆滯,眼神空洞,外如行屍走肉,內如狂野脫兔的小青年統一歸結到多語失語碎碎念的行列,給予他們念出高度念出水平,念出自己人生的寬廣空間。雖然多語症碎碎念患者並不危害社會,但當見到「那天夕陽下的奔跑,錘錘及小夥伴們逝去的青春時」即便是最資深的腦洞醫生,也不得不扭過頭去——那畫面太美我們不敢看。  目前令醫療界更為頭疼的問題是,《萬萬沒想到》第一季帶來的連鎖病毒還未散去,第二季又即將來襲,甚至連醫療工作者們也開始將「每天早上從五百平米的床上醒來」和「給你點32個贊」掛在嘴邊。
  • 打預防針是寶寶的「噩夢」,這三個打針「搞笑」場面,你見過嗎?
    反應弧超長的寶寶,把奶爸逗笑在社交平臺上,一位寶媽記錄了自己寶寶第一次去打預防針的情景。當寶爸把他抱在懷裡,醫生拿著長長的針管來到他身邊時,小傢伙還在自娛自樂的喝著奶,小日子過得非常愜意,卻不知道接下來會讓他經歷一場疼痛。
  • 萌娃打針邊哭邊說謝謝,網友:太有禮貌了
    萌娃打針前哭著和醫生交涉:能不能把針頭剪短點6月18日,一位來自內蒙古包頭的網友上傳了一段小朋友打針的視頻,在網絡上走紅。在打針前,小朋友不斷和醫生交涉:能把針頭剪短一點嗎?能快一點嗎?眾網友被小朋友和醫生的對話逗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