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難免會出現生病的情況,這時候看病吃藥還不算什麼,難的是怎麼讓孩子乖乖打針。但凡遇到打針,孩子們輕則嚎啕大哭、重則瘋狂掙扎,然而,有位小男孩卻大為不同。
小男孩"打針"走紅,不哭不鬧全程碎碎念
有位網友曬出了自家孩子打針的視頻,孩子打針的時候不哭不鬧,反而全程碎碎念,讓看到的網友都樂了。
小男孩約摸5、6歲的模樣,準備要打針的時候,他跟很多孩子一樣害怕,步子忍不住往後退。發現自己逃不掉這一"劫",他開始碎碎念,懇求護士:"阿姨別把我扎出血好嗎?阿姨求求你,給我扎不疼。"
孩子這麼乖巧,護士自然沒意見,扎針的動作不僅嫻熟,耗時也非常短。不過,孩子還是發揮了自己完美的演技和碎碎念的功力,全程嘴巴沒停過:"唉呀媽,唉呀媽呀!"扎完針後還沒回過神來:"唉呀媽呀,好嚇人呀,嚇死我了。"
過程中,小男孩並沒有鬧,嘴巴雖然碎碎念但是非常討喜,可以說是既討好了醫生又安慰了自己,實在太可愛了。尤其是,他的表情還非常生動,讓網友忍不住留言:"天生的影帝啊,這表情太到位了。"
孩子害怕打針,家長怎麼辦?
1.不要用打針恐嚇孩子
"你再不聽話警察就要來抓你了""你不聽話就給你打針"……類似的話,很多家長經常跟孩子說。在孩子調皮的時候,家長認為這些話能起到很好的震懾作用,然而留下的更多是隱患。總是被家長恐嚇,孩子會恐懼打針,覺得那是一種恐怖的懲罰。
所以家長不要跟孩子說"再不聽話就給你打針",而是說"寶寶生病了很難受,打針是給你治病的,會讓你更快好起來。",讓他們正確看待打針。
2.別催促、斥責孩子
孩子害怕打針是正常的,別說孩子,就算成年人也可能害怕,因為害怕疼痛是人的本性。孩子害怕打針時,內心是恐懼、不安的,需要家長耐心安撫。這個時候,如果孩子哭鬧,家長別呵斥、催促他們,而是耐心安慰,否則孩子只會更加恐慌,越來越害怕打針。
3.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越關注什麼,感受就會越敏感。孩子打針的時候,他們的注意力全部放在準備要扎針的地方了,越想越是害怕,甚至可能放大自己感受到的疼痛。為了減輕孩子的緊張感,家長可以跟他們說說話,講講他們感興趣的故事,或者在出門前帶上一個他們喜歡的小玩具,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4.客觀告訴孩子打針的痛感
對於孩子來說,打針是一件陌生的事情,這是他們恐懼的原因之一。家長告訴孩子打針的原因後,可以客觀地告訴孩子:打針的確會疼,但只會疼一下。這樣可以讓孩子有一個心理準備,他們打完針後發現跟父母說的一致,就會慢慢接受打針。
今日互動話題:你家孩子害怕打針嗎?你是怎麼讓他乖乖打針的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