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球肘(肱骨外上髁炎)在臨床上較常見,主要是在患者用力抓握和提舉物體時引起的肘部外側疼痛。據統計,有 10%-50% 的網球運動員會發生肱骨外上髁炎。然而,那些長期重複不適當用力活動的工作者也可發生肱骨外上髁炎。
研究發現肱骨外上髁炎實際上是橈側腕短伸肌(ECRB)或伸肌總腱(EDC)的肌腱變性,而不是局部炎症的結果。然而,橈側腕短伸肌處神經肽的發現表明神經性炎症可能是患者出現肘關節外側疼痛的原因之一。
網球肘最常見的病因是前臂伸肌反覆用力牽拉引起的肌腱損傷,特別容易發生在 35-50 歲的患者身上。而年輕或者職業的網球運動員由於過度使用肘關節,增加了發生網球肘的危險性。同時,骨骼肌肉系統的抵抗力缺乏也容易發生網球肘。
有研究者指出網球肘可能是由於肌腱損傷後修復失敗和局部的血管損傷造成的。正常的肌腱修復可被後續的損傷所中斷,而受損的肌腱則繼續破壞肌腱的修復。Cyriax 教授認為肌肉與骨的連接處最容易損傷,因為該處的肌腱纖維相對沒有血液供應。
網球運動員容易發生網球肘既有內在的也有外在的原因。外在原因是使用過重的球拍或把手過小導致不正確的力量作用於伸肌總腱。而內在原因是運動員在反手擊球過程中過度使用腕關節造成相關組織的慢性積累性的微小創傷。
瞬間高強度的用力特別是該肌肉執行離心收縮時容易導致該肌肉的拉傷,例如:打網球時打反手拍的動作。長期低強度、重複性使用產生肌肉疲勞,例如:重複性的握拳動作(像是搬物品、提東西、用力握筆寫字、洗衣及擰乾衣物 )或伸指動作(像是打字、使用滑鼠) 。當肌肉過度使用則會導致肱橈關節產生些微的錯位。
患者主訴有肘關節外側疼痛,並可放射至前臂,用患肢抓握或提舉物體時可加重疼痛。
體格檢查需包括頸椎的檢查,因為 C5-C6 或 C6-C7 的神經根壓迫引起的疼痛可誤診為肱骨外上髁炎。檢查者可通過囑患者活動頸椎和行 Spurlings 試驗觀察是否會引起肘關節外側疼痛。
排除了頸椎問題後,需要對患者肩關節功能進行全面的檢查,包括肩關節的力量測試可評估肩關節各肌肉的收縮能力是否平衡。
肩胛骨的穩定性對網球抽擊很重要,如果沒有一個穩定的肩袖肌群作用力點,肩關節功能將明顯受限。伸腕肌的過度使用和肌腱退行性變性。
接著,需要檢查患者伸腕肌的功能。Lucado 等發現有症狀的網球女運動員的腕屈/伸力量比明顯高於無症狀的女性。網球運動員這種肌肉力量的不平衡很有可能與網球肘的發病有關,而非網球運動員發生網球肘也可能與肌肉不平衡有關。
最後,肱骨外上髁觸診可發現外上髁和前臂的前面有觸痛和壓痛。在肘關節伸直和前臂旋前位伸腕關節或完全屈曲腕關節可發生肱骨骨外上髁疼痛。如果在用力握拳時或伸中指受限時發生疼痛,則橈側腕短伸肌也發生變性。當橈腕關節伸直受限發生疼痛或肱骨外上髁壓痛時表明橈側腕長伸肌受累。
另外,患者經常由於肱骨外上髁的疼痛導致握力下降,是網球肘的穩定和敏感診斷指標,所以還需要通過手持握力計測量患肢的握力。
疼痛點:肱骨外上髁處、伸腕肌(伸腕長肌與伸腕短肌)肌腹、伸指肌。
橈側伸腕長肌與短肌
伸指肌
疼痛機制:握拳時手肘外側(前臂上端)會有疼痛、無力感(握拳困難) 。
評估者用拇指固定受測者的手肘,受測者執行握拳、前臂旋前(pronation) 、手腕上翹(extension)與橈側彎(radially deviation) ,在此同時評估者施與阻力;若在肱骨的外上髁產生疼痛感則為陽性反應。
評估者觸診受測者的肱骨外上髁,評估者被動的將受測者的前臂旋前 (pronation)、手腕完全屈曲與手肘伸直。若在肱骨的外上髁產生疼痛感則為陽性反應。
評估者壓住受測者的中指末端背側,試著要求受測者將中指上翹(extension),若在肱骨的外上髁產生疼痛感則為陽性反應。
1、休息:避免手指重複性活動。
2、急性期冷療:
工具:冰敷袋 / 冰枕;
目的:止血,消炎與消腫;
執行時機:急性疼痛時的前一、二天;
時間: 5-20 分鐘 / 次; 1 天數次,勿將皮膚凍傷;
操作方法:將冰敷袋 ( 或冰枕 ) 置於疼痛處或將冰塊加適當的水置於塑膠袋敷於患部。
3、慢性期熱療:
工具:淺層熱療像是熱敷包、遠紅外線燈、電熱毯、泡 ( 衝 ) 熱水。深層熱療像是醫院或診所所用的短波治療儀;
目的:增加血液循環 → 以提供充分的養份 / 並儘快帶走廢物 → 降低肌肉痙攣 → 緩解疼痛且同時促進組織的癒合;
執行時機:慢性或急性痛第三天起;
時間: 20-30 分鐘 / 次; 1 天數次,勿將皮膚燙傷 ( 溫熱適宜即可 ) ;
操作方法:將熱敷工具置於肌肉緊繃疼痛處。
4、藥物治療:舉凡常用的止痛劑、非類固醇抗炎止痛劑、肌肉放鬆劑、鎮靜劑或常用的肌肉酸痛貼布及藥膏等等。
5、電療:可經皮神經電刺激 (TENS) ( 俗稱低周波 ) 具有淺層止痛功用;幹擾波 (IFC) 具有深層止痛功用。
6、按摩:
方法一:每日兩次按摩,每次五分鐘。大姆指和食指在疼痛部位先縱向順著肌腹按摩,再橫向按摩附近肌腱。
方法二:使用喬立放鬆棒捶打按摩:採坐姿或站姿,左( 右) 手握放鬆棒捶打右( 左) 手前臂背( 橈) 側。捶打時容易誘發食指與中指伸直跳動並請斟酌力道( 會很酸痛) 。
7、輔具:藉由該輔具長期施予一壓力加以壓迫伸腕肌肌腹且當該肌肉用力收縮時擠壓到輔具而輔具施予該肌肉一反作用力原理來降低肌肉的緊繃感。
8、伸展運動:每日至少兩次肘關節的伸展運動,每個伸展動作以持續15-30 秒為原則。
動作1:雙手平舉,手指向下,以健康手的手心壓受傷手的手背,以維持手臂肌肉伸展。
動作2:雙手平舉但手心向前手指朝上,以健康手扳住受傷手手心,維持另一方向肌肉伸展。
9、關節鬆動術:觸診兩手肱橈關節的相對高度( 位置) 並將患側手排列不正的肱橈關節復位。
10、肌內效貼:剪三道肌貼,採用放鬆、加壓、支持的三種貼法,適合於康復期,若比賽採用防護貼法。
治療方法有很還有很多,在這裡就不一一列舉,有興趣的朋友可整理收藏,選擇最有效的方法幫助患者,緩解疼痛後,一定要加強肌肉的訓練!
骨科特殊檢查(一)
骨科特殊檢查(二)
骨科特殊檢查方法
扒一扒 骨科醫生的十八般兵器
57張圖帶你領略骨科的神奇世界!
看完記得分享哦
《HAOYISHENG》為旗下超 100萬讀者誠邀廣大界友分享您的佳作,讓更多醫生受益,歡迎廣大醫師投稿:980151516@qq.com,另如有版權爭議或頻道建議與需要均可在頻道後臺留言或直接加小編QQ(980151516)或者微信溝通,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