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康熙要殺大臣,大臣卻要妻子舉報自己謀反的這位大臣就是納蘭明珠。清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 從皇太極改國號為清開始,一共經歷276年。在清朝兩百多年的歷史長河中,一共出現過12位皇帝。在這十二位皇帝當中,康熙應該是很多人都比較熟悉的帝王。
康熙作為清朝最具有傳奇色彩的皇帝,生母佟佳氏只是皇宮一位不受恩寵的妃子,即便是父親專寵的貴妃董鄂氏也不喜歡他,還在七歲的時候遭遇過天花的侵襲,僥倖撿回了一條命,卻在臉上留下了一些細小的麻點。雖說留下了一點遺憾,到那時卻對這種可怕的疾病有了免疫力,最終成為他登上皇位的重要籌碼。或許是因為大難不死,必有後福。他在八歲的時候就登上皇帝的寶座,十六歲時就用智謀除掉了飛揚跋扈的鰲拜,後為國家統一,果斷執行削藩政策,平定三藩之亂。東北反擊沙俄,籤訂了《尼布楚條約》,確保了東北與沙俄邊境的寧定。在西北親徵葛爾丹,與士兵同甘共苦,最終剿平叛軍。關於三藩之亂、雅克薩之戰、多倫會盟,準噶爾之戰、清統一臺灣之戰和九子奪嫡等歷史重大事件都跟他有關。
康熙在位61年時間,是中國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之一。他在位期間對內大膽任用漢臣,促進了文化和生產力的發展,達到康熙盛世的地步。納蘭明珠作為康熙年間深受皇帝信任的朝廷大員,除了其在議撤三藩、統一臺灣、治理黃河、平定噶爾丹、抗禦外敵等重大事件中起到積極作用之外,最主要的是他能夠猜測到康熙皇帝內心的想法,最後在本該被殺的局面下撿回了一條命。雖說後來沒有被重要,但是安穩躲過了餘下的時光。
康熙十六年的時候,深得皇上信任的納蘭明珠從吏部尚書變為武英殿大學士,擔任實錄、方略、一統志、明史等重要皇家著述的總纂官,不久後又加封太子太師,權傾朝野。成為朝廷重臣後開始獨攬朝綱,利用皇帝對他的信任貪汙納賄,並有結黨營私的行為。等到東窗事發被將打入大牢後,納蘭明珠對他的妻子說:「現在是生死存亡的危急時刻,朝堂中敵對之人這時候絕對不會放過我,可能面臨家破人亡的危機。這時候只要你舉報我謀反,才有一線生機。」
康熙本來是想借貪汙之事處置了獨攬朝綱的納蘭明珠,沒想到牽扯出謀反這樣的大案。此時國家安穩才沒幾年,謀反之事背後牽扯甚大,一旦處理不好可能會引起朝廷的動蕩,那些跟納蘭明珠走得比較近的人也在拼命幫他洗脫罪名,康熙最後也只是罷黜了納蘭明珠大學士的身份,這才撿回了一條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