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頭切除術(FHO)與全髖關節置換術(THR)比較

2021-02-16 小動物骨科獸醫賈新生

        FHO是一種不可逆轉的手術,並不推薦這種手術在臨床上積極使用。股骨頭切除手術緩解髖關節炎的'''疼痛,只有在髖關節置換不可選擇的情況下才能進行FHO,能夠提高生活質量。與全髖關節置換(THR)不同,股骨頭切除不能保持生物力學的功能。股骨頭切除是將髖關節股骨頭球狀部分移除,幫助骨盆和股骨之間的分離,以減少股骨與髖臼的摩擦。

       只有當髖關節疾病導致持續疼痛,而其它的治療方法不可行或不能產生滿意結果時才適合股骨頭切除。此手術或是因為經濟支出受到限制的時候才可以考慮的一種手術選擇。手術後肢體因使用而異,因患者而異。大多數情況下股骨頭切除會導致肢體縮短,髖關節運動受限,肌肉萎縮和不可預測的疼痛。

      一般患者體型越大,年齡越大結果越差。年齡大的狗,患有涉及髖關節的嚴重退行疾病,進行全髖關節置換手術比股骨頭切除手術效果更好的結果。股骨頭切除手術後可能需要3-6個月康復訓練,部分病例取決於術後的護理和物理康復治療。股骨頭切除後10天左右,縫合線拆除後就可以開始進行物理康復治療。

      遊泳是比較好的一種物理康復治療措施,因為遊泳康復治療能彎曲和伸展髖關節,有助於增加狗的關節運動範圍和活動力量。股骨頭切除的結果各不相同,客觀數據表明,小型犬和貓在股骨頭切除後並不總能獲得滿意的結果。

    總之無論何時,無論正在考慮任何手術,無論是股骨頭切除還是全髖關節置換手術,都強烈建議首先仔細權衡每種手術的優缺點。雖然在某些情況下,股骨頭可能被你接受。但必須考慮THR的優勢,再做出最終的決定。你應該與獸醫討論兩種手術的優缺點,進行對比後做出最終決定。

      

   人類; 髖關節置換. 髖關節置換又稱作人工髖關節置換,是將人工假體,包含股骨部分和髖臼部分,利用骨水泥和螺絲釘固定在正常的骨質上,以取代病變的關節,重建患者髖關節的正常功能,是一種較成熟丶可靠的治療手段。. 人工關節在國外始於40年代,我國在60年代以後逐步開展。. 早期只置換人工股骨頭,俗稱半髖置換,後發展至全髖關節置換。. 骨性關節炎丶股骨頭壞死丶股骨頸骨折丶類風溼性關節炎丶創傷性關節炎丶良性和惡性骨腫瘤丶強直性脊柱炎等,只要有關節破壞的X線徵象,伴有中度至重度持續性的關節疼痛和功能障礙,其它各種非手術治療無法緩解者,都有進行髖關節置換術的指徵。人工假體的材質隨著科技發展有不鏽鋼丶鈦合金丶陶瓷等多種。

 動物:髖關節置換手術(THR)1957年世界上進行了第一例犬的全髖置換手術,全球手術在五萬例以上,平均成功率90%以上,相當於人的置換水平。在國內置換手術開展非常成熟,將近10年的臨床應用,每年手術量再以驚人的速度上升。

  THR與FHO優缺點比較:

客觀證據表明,在全髖關節置換後,狗的腿部負荷明顯增加。基於已發表的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沒有任何文獻可以客觀的記載FHO恢復到正常水平或THR後的水平,THR相比FHO手術後的腿部功能更好。

FHO手術是嚴重的改變狗的髖關節生物力學。

FHO手術導致狗的腿變短。

FHO後的疼痛緩解無法預測

FHO後的康復時間延長-特別是與THR相比。

FHO之後小型犬和貓不一定比大型犬更好。

FHO肢體功能恢復百分比太低了,這是不可接受的。

獸醫建議治療方法是全髖關節置換術(THR),以解決髖關節疼痛並恢復正常功能。

股骨頭切除術是最後的手段,是作為全髖關節置換的補救手術

小型犬治療髖關節常見手術是FHO,但是各種文獻發表表明結果不理想

迄今為止,THR的最小的狗低於2kg,THR手術成功率95%以上。

相關焦點

  • 西安市紅會醫院開展直接前入路微創全髖關節置換術 讓股骨頭壞死...
    西安市紅會醫院開展直接前入路微創全髖關節置換術 讓股骨頭壞死患者走上快速康復之路 2020-09-15 12: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DAA全髖關節置換 微創解決關節疼痛
    星沙時報訊(記者 陳盼 通訊員 任子豪)近期,長沙市中醫醫院(長沙市第八醫院)本部骨傷科一病區在湖南省內首批開展DAA微創人工髖關節置換術,為眾多髖關節疾病患者帶來了福音。今年70歲的張大叔,患左股骨頭缺血壞死十餘年,因未及時進行有效治療導致左髖關節破壞嚴重,活動受限,嚴重影響生活質量。近日,張大叔來長沙市中醫醫院(長沙市第八醫院)本部骨傷科一病區就診。
  • 中英文字幕:全髖置換術(Total Hip Replacement)
    Total Hip Replacement全髖置換術Overview(概述)During this procedure, your damaged hip joint is replaced with implants that  recreate the ball
  • 【北亞特色技術】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
    關節科湯守營主任考慮到,患者62歲,年齡並不太大,且平時身體素質比較好,沒有糖尿病、高血壓等內科常見病。為了讓患者及時得到有效治療,儘早恢復,為以後可以保持所喜好的運動習慣。湯主任組織關節科醫護團隊,以及麻醉科、心內科、重症醫學科等多科室會診討論,研究手術風險性及安全對策,經過多方面的準備,確定為患者採取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
  • 全髖關節置換
    介紹全髖關節置換術(THA)是骨科手術中最具成本效益且一貫成功的手術之一 。THA可為患有退行性退行性髖關節骨關節炎(OA)的患者提供可靠的結果,尤其是緩解疼痛,恢復功能和全面改善生活質量。涉及髖關節穩定性的軟組織結構包括關節盂唇和關節囊。髂股韌帶(IFL)是囊狀韌帶3個分區中最強的。IFL的功能是限制髖關節的伸展和外旋。其他2個成分是坐股韌帶和恥股韌帶。髖臼唇固定在外緣的周圍,起到維持關節負壓並加深髖臼的作用。
  • 目擊股骨頭壞死雙側髖關節置換術|my399.com
    聽說哈醫大二院骨關節疾病微創外科呂松岑主任可以通過人工全髖關節置換手術的方法來治療股骨頭壞死,並且效果很好,這讓痛苦不堪的張先生看到了希望。10日,他來到了醫大二院骨四科入院,經過詳細的檢查,最終診斷為股骨頭缺血性壞死(四期)。經過醫療小組分析討論,呂松岑主任最終決定對其進行雙側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
  • 初次人工全髖關節置換需要注意什麼?
    目前認為,髖關節置換術的適應證包括:類風溼關節炎,Still病髖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髖關節病,各種類型的晚期骨關節炎股骨頭壞死,化膿性髖關節穩定期,累及股骨近端或髖臼的腫瘤,65歲以上股骨頸骨折。髖關節的活動性感染和身體其他部位的活動感染是全髖關節置換術的絕對禁忌證。相對禁忌證有神經性關節病,慢性腎功能不全,髖部外展肌力4級以下。
  • 初次全髖關節置換術,你需要掌握的 15 個術前細節
    隨著人口老齡化增加,髖部手術逐漸增多,掌握全髖關節置換術,對骨科醫生來說也越來越重要。全髖關節置換術是一種技術含量較高的手術,學習曲線較長,如果掌握不當,術後脫位、感染等併發症較高,給患者經濟和身心均帶來極大傷害。
  • 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
    數個世紀以來,患有髖關節疾病的患者只能在難以承受的病痛中度過餘生,而現代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的出現給醫師和患者都帶來了一種可靠的治療手段,許多原來最終需要拄拐行走或藉助輪椅生活的患者從此可以得到治療。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歷經一個多世紀的發展,已經成為治療關節疾病的標準手術之一,能夠很好地緩解疼痛、恢復關節的穩定劑改善關節功能,已經得到了廣大患者的認同,並被迅速推廣,為家庭和社會減輕了巨大的負擔,很少有一項技術能夠像全髖關節置換術這樣為患者和社會帶來如此巨大的收益。
  • 股骨頭壞死別急著關節置換!青島市中心醫院成功開展人工陶瓷置入術...
    12月9日,56歲的苗女士在青島市中心醫院接受了「股骨頭壞死病灶清除、人工陶瓷置入術」治療,手術成功,現已出院,恢復良好。為了查明病因,苗女士來到青島市中心醫院關節與運動醫學科就診。就診後,通過查體並結合MRI影像結果,孫濤主任診斷苗女士患有「右股骨頭無菌性壞死」。在完善相關輔助檢查,認真分析評估苗女士病情後,孫濤主任決定帶領團隊為她行「右股骨頭壞死髓芯減壓、病灶清除並人工陶瓷置入術」。術中通過微創切口將股骨頭壞死病灶進行徹底刮除,改善股骨頭的血液循環和內高壓狀況,然後將人工陶瓷棒植入。
  • 全髖關節置換手術步驟是怎樣的?髖關節置換多久才能脫拐?
    全髖關節置換手術是對於股骨頭壞死的患者來說最理想的一種治療方式。一般在臨床上進行全髖關節置換手術,首先需要對患者進行麻醉,在麻醉之後要患者擺出相對比較好的體位,將壞死的局部髖關節進行暴露,然後再將已經出現病變的局部組織以及髖關節切掉
  • 全髖關節置換或半髖關節置換治療髖部骨折
    全髖關節置換或半髖關節置換治療髖部骨折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9/30 14:23:09 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Mohit Bhandari領導國際研究團隊,探討了全髖關節置換術或半髖關節置換術治療髖部骨折的療效
  • 雙側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丨重鑄生命堅筋骨
    近日,德昌縣人民醫院新引進的高層次專家安勇主任醫師成功為一名雙側股骨頭壞死近十年的患者實施雙側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術後患者無明顯疼痛感,恢復快,實現了快速康復新突破。2020年11月19日,45歲的羅大哥來我院骨一科就診,經過醫生詢問病史後得知,羅大哥十年前雙髖關節無故出現疼痛,活動受限,逐漸影響走路,嚴重影響了日常工作及生活。
  • 直接前入路全髖關節置換的優勢及學習曲線
    髖關節置換:利用闊筋膜張肌與縫匠肌及股直肌與臀中肌之間的肌肉間隙顯露髖關節作為全髖關節置換手術入路的一種微創技術。方法:檢索PubMed、萬方資料庫、中國知網(CNKI)資料庫1956至2020年收錄的有關直接前入路全髖關節置換的文獻,英文檢索詞為「minimally invasive,direct anterior
  • 【明珠案例】自辦院以來我院已完成幾十例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
    近1年來,在我院骨科秦福、安玉琢主任的帶領下,開展了大量全髖、半髖、人工股骨頭置換手術,帶動了我院骨科的迅速發展,隨著醫改工作的推進及人民群眾對健康需求的增大,骨科團隊不斷探索、開展新技術為群眾服務。今天同時完成三例手術:進口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下肢軟組織感染囊腫切開引流術、VSD持續負壓吸引術和截趾術、痛風石切除術。女性,65歲患者20年前因股骨頸骨折在當地醫院治療,術後出現右側髖關節活動不適,伴輕度疼痛,時有膝關節疼痛。
  • 張家川縣完成首例全髖關節置換手術
    髖關節置換手術,這也是張家川縣首例全髖關節置換手術,全髖關節置換術成功施行填補了張家川縣該手術項目技術空白,標誌著骨科專業技術水平和綜合服務能力又邁上了一個新臺階。  據了解,全髖關節置換術是將人體骨性髖關節的髖臼軟骨打磨去除
  • 關節置換是把整個關節都換掉嗎?全膝和半膝置換有何區別?
    關節置換通常包括全髖關節置換,半髖關節置換,全膝關節置換、單髁置換,人工肩關節、肘關節、踝關節置換等。關節置換隻是去除病變關節的表面軟骨及軟骨下骨,然後換成大小合適的人工假體。 並不是真把全部關節換掉。手術也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恐怖。手術時間平均60-90分鐘左右。半髖置換手術時間更短。術後1-3天即可下地,疼痛緩解非常明顯。
  • 微創全髖關節置換後的影像學評估
    背景:微創全髖關節置換後難免發生併發症,目前臨床常用術後評估的影像學手段多種多樣,各有利弊。目的:介紹X射線片、CT、MRI等影像學檢查在微創全髖關節置換後療效評估方面的應用價值及研究進展。方法:由第一作者檢索 PubMed 資料庫、中國知網、萬方資料庫中2000至2020年出版的文獻,英文檢索詞為「surgical injury,MRI,minimally invasive,muscle trauma」;中文檢索詞為「微創全髖關節置換術,影像,評估,肌肉損傷」,對微創全髖關節置換過程中不同入路的特點及其對髖周肌群影響的影像檢查結果進行總結分析
  • 七旬老人摔倒骨折,人工智慧助力置換全髖關節,術後隔天能行走
    廣醫三院關節外科主任張弛解釋說,「尤其患者曾有腦中風病史,臥床引起血栓的風險更高。而且即使長期臥床,骨折也不一定長好,後期還有股骨頭壞死的可能。所以患者情況需要儘快手術。」多種疾病纏身,手術難度大,專家組快速制定手術方案針對楊阿姨的情況,手術迫在眉睫,在與患者及家屬充分溝通之後,一致決定儘快手術。
  • 人工股骨頭置換術快速解決老人痛苦
    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包括人工股骨頭置換術和全髖關節置換術。人工股骨頭置換術目前主要用在治療高齡患者的股骨頸骨折,該手術操作方便、手術時間短、費用低,術後2天病人就可下地活動。適用於人工股骨頭置換治療的各種股骨頸骨折病人,同樣適用於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區別在於後者手術時間較前者更長,術中創傷更大。臨床上只對術後活動量要求小的高齡病人,或身體一般條件較差的病人,才考慮選擇股骨頭置換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