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壞人多了,而是那些怕打針的孩子長大了

2020-09-05 歲月朝南講

下午無意間刷到這個新聞,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我不禁無限感嘆:

又一起傷醫事件,又一次被曝光的醫患關係;

不知從何時開始,暴力傷醫事件逐漸成為發洩不滿的藉口;

出道10年有餘,也經歷過數次的投訴和不公正對待,讓我很多時候都在思考,是什麼,讓現代人如此仇恨醫療,憎恨醫務人員;

1.仇恨的種子,從打針開始種下;

小時候,你最羨慕哪些同學?

是學習最好的小芳?

是體育最好的小東?

還是從來不怕打針的的小明?

反正,我從小最羨慕的,就是那個不怕打針,不怕抽血,甚至還敢看著人家打針的勇士;

自19世紀世界列強侵入中國後,西醫,開始在中國流行起來,不同於中醫的唯心主義哲學,唯物主義的西醫,似乎能更加快速的解決問題;

中醫的望聞問切,中藥的煎熬蒸煮,耗費時間過於漫長,很難適應快節奏的生活方式;

每一樣快節奏的東西背後,伴隨的都是痛苦的回憶;

而,打針輸液,成了很多人很多年的噩夢;

你記憶最深刻的,是什麼人?

是給你感動的人嗎?也許是,也許不是;但是,給你帶來痛苦的那個人,你一定會記住他很多年;

孩子為什麼怕打針?

從出生開始,打疫苗就能打到上學;

發燒感冒,藥物治不了,打針;

磕磕碰碰,傷口難癒合,打針,縫線,打破傷風;

家長從來不考慮這些打針會不會造成孩子不開心,不愉快,會不會讓孩子記恨醫生;他們追求的,只是孩子儘快康復,恢復健康;

而在孩子幼小的心靈裡,給他打針的護士,醫生,都是穿著白大褂的魔鬼,是帶給他那一陣疼痛的罪魁禍首;

曾經有一句名言風靡全網:你不要試圖和一個女人講道理,因為她本身就是道理;

而,你也不要試圖和一個怕打針的孩子講道理,因為那陣痛苦對他們來講,會是很多年的噩夢!

醫生=打針=痛苦=壞人

這就是孩子的簡單思維邏輯,你的那些大道理,他都聽不懂;

孩子的世界,就像一張白紙,他會通過他的感知積累,慢慢渲染上一點點的色彩;

而這種從小就不讓人愉快的經歷,積累的多了,慢慢變成了仇恨種子,逐漸生根發芽。

2.堆積的壓力無處釋放,一點即燃的暴力傾向;

你走到大街上,隨便抓一個人,你問他幸福嗎?

他會告訴你,痛並快樂著;

成年人的世界,沒有容易可言;

哪一個光鮮亮麗的背後,不是一個個打碎了牙往肚子裡咽的心酸;

生活上,工作中,每時每刻,都會讓人不愉快;

但,你早已不是曾經的少年,曾經那個可以為所欲為的年代,作為成年人,你要一直忍,一直壓抑著自己的火氣;

這就造成了,當每一個人到醫院就醫的時候,表現出來不同的心態;

比如:有人需要同情,有人需要理解,有人需要認可,還有人,需要尊重;

情緒和需求,在每個患病的人身上,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放大;

當它們得不到滿足的時候,被生活各種壓力壓抑的暴力傾向,自然而然的就要宣洩出來;

而人類,還有一種普遍心理,叫做痛苦轉嫁:

憑什麼我這麼痛苦,而你不遭受這種痛苦;憑什麼我要這麼不幸,而不是你;

這種心理狀態,在患病的時候,又表現的特別明顯;

而醫務人員,作為和疾病搏鬥的第一線人員,自然而然的要接受這份痛苦轉嫁;

接受的不好,或者不接受,自然就要承擔隨之而來的暴力後果;

法律的公正嚴肅,槍械刀具的管制,讓這個社會和諧平靜;但,人是有情緒的生物,長時間得不到宣洩的情緒,總歸會在一個點爆發出來。

3.結語:醫患關係

醫患關係,是人際關係的一種,由於種種原因,近些年來愈演愈烈;

過去的2019年,暴力傷醫事件不下10起,醫患關係緊張,一次又一次的上了熱搜,上了熱門;

新冠肺炎,讓這種關係,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緩和;

但是,生產生活的恢復,壓力的再續,暴力傾向的繼續累積,導致這次傷醫事件,絕對不會是結局。

相關焦點

  • 傷醫事件背後,那些怕打針的人
    也許是,也許不是;但是,給你帶來痛苦的那個人,你一定會記住他很多年;孩子為什麼怕打針?從出生開始,打疫苗就能打到上學;發燒感冒,藥物治不了,打針;磕磕碰碰,傷口難癒合,打針,縫線,打破傷風;家長從來不考慮這些打針會不會造成孩子不開心,不愉快,會不會讓孩子記恨醫生;他們追求的,只是孩子儘快康復,恢復健康;而在孩子幼小的心靈裡,給他打針的護士,醫生,都是穿著白大褂的魔鬼,是帶給他那一陣疼痛的罪魁禍首;曾經有一句名言風靡全網
  • 怕打針,是怕疼,怕針,還是對「打針這件事」的恐懼?
    今晨坐在床上,再次想起此事,沒有了前日的可笑和不解,反倒是多了一份覺察和理解。我幡然醒悟,不是因為對他的理解或同情,而是透過他對打針的恐懼,我產生了投情,即,我想到了自己的打針情節。在我的印象中,小時候我是不害怕打針的。我五六歲時,爸爸媽媽下地幹活,奶奶在家織布、紡線、做飯,沒時間帶我和弟弟妹妹打預防針或種牛痘。
  • 孩子怕打針,每次打針都哭鬧、恐懼怎麼辦?醫生教你三招從容應對
    關於打針這件事,作為過來人,可以說,沒有哪個孩子是不怕打針的。但偏偏自從孩子出生之後,就需要打各種各樣的預防針。小一些的寶寶還好,每次打針的時候頂多哼唧一下也就過去了,但隨著孩子的成長,越長大就越不受控制,往往一打針時就會爆發洪荒之力,攔都攔不住。最近在安徽阜陽,就發生了這麼一件令人哭笑不得的事情。
  • 打針有多可怕?孩子因怕打針遠逃50公裡
    ,雖然對於大人來說,痛感不是那麼強烈,但是對於孩子來說,這已經是很嚴重的事情了。不過這是一種正常的條件發射,並不是孩子膽小之類的原因。另外有些孩子害怕是因為其他孩子打針後哭了,屬於連帶反應。 3.不要欺騙孩子 有些家長覺得孩子打針是因為怕疼,所以就會欺騙孩子說打針不疼,這樣做可以成功一次,但是下次就很難奏效了,並且還可能會讓孩子產生心理陰影,徹底害怕打針。
  • 當媽的最怕就是看見孩子打針了,孩子沒哭,媽媽心就痛了
    就看到這樣的一個場景:奶奶跟小孫女在檢驗區排隊等著扎手指,在長長的隊伍前頭,就有那麼一個孩子,在大聲的叫喊著:媽媽,我怕疼!!啊~~~!我不扎手指啊!另一邊,一個中年老母親,以高几度的聲音回應著孩子:痛啥痛!一下就好了!怕痛的就不是好孩子了!坐下!
  • 寶寶怕打針怎麼辦?消除孩子打針硬塊的方法
    寶寶怕打針怎麼辦呢?學齡前兒童怕疼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但是生病後不得不去醫院打針,這可要如何幫孩子緩解怕打針和打針的疼痛呢?如果家長為此感到苦惱,不如就先來看看小編關於寶寶怕打針的應對策略吧。
  • 用盡勸慰方法,為啥孩子還是怕打針?問題可能出在家長身上
    「文/貝貝豆(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要問當媽後最害怕什麼,那估計媽媽都會說:「最怕孩子生病了」孩子生病會很憔悴難受,媽媽看在眼裡疼在心裡,可小孩子身體素質差,難免生病發燒孩子還是怕打針?甚至害怕去醫院?問題可能出在家長身上一、家長「嚇唬」孩子,孩子能不害怕麼很多網友有過這樣的經歷,平常孩子不聽話時就嚇唬,再不聽話就送你去打針。尤其是孩子不穿衣服時、不吃飯時,這招似乎很好使。
  • 孩子聽說要去打針就大哭?你需要這套關於醫生的繪本
    並不是。她從小到大,夜奶、斷奶、上幼兒園,能遇到的問題我家都是反應最激烈的那種。她不怕打針,是因為她知道看病、打針是怎麼回事。她知道那是為了治病,為了讓身體更健康,要配合醫生。因為了解,所以沒有畏懼,而這一切都歸功於這一套繪本《你好,安東醫生》。
  • 用盡了洪荒之力 為什麼寶寶還是怕打針?
    寶寶怕打針怎麼辦呢?學齡前兒童怕疼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但是生病後不得不去醫院打針,這可要如何幫孩子緩解怕打針和打針的疼痛呢?寶寶怕打針的預防方法孩子怕打針,很多情況下是父母製造的「害怕」——「你不聽話,帶你去打針」,是許多家長在孩子不聽話時嚇唬孩子的殺手鐧。殊不知這會給孩子帶來巨大的心理陰影。本來針扎到孩子身上,孩子哭是正常反應,哭並不是害怕打針,而是感覺到疼痛才哭。孩子第一次打針後,有了疼痛感,而家長不斷用這種痛苦來提醒孩子,「你不聽話,帶你去打針」。
  • 狗狗打針的時候能有多怕?嚇到主人騎在它身上,都能跑飛快!
    不論是小朋友還是貓咪狗狗,其實他們都像小孩一樣,每年打預防針的時候都會特別的害怕,坐在車上跟它們說「寶貝我們去醫院打針咯」,得到了這樣鄙視的小眼神,仿佛在質問主人:你的良心不會痛嗎?雖然狗狗們都怕打針,但是各自怕的方式都有不同,比如這隻大金毛,一見主人拿出了針管,就開始擰起鼻子來兇主人,看著這又慫又兇的樣子,算了不嚇你了吧。
  • 孩子為什麼都怕夜晚?天黑請閉眼,有科學依據,原來不是嚇小孩
    小孩為什麼都怕夜晚?恐懼害怕是人與生俱來的能力,從嬰幼兒時期開始,孩子就會因外界因素產生一定的緊張心理,尤其是對一些奇奇怪怪的聲音格外敏感,比如家用電器的聲音、動物叫聲、流水聲、電閃雷鳴等等。尤其是3~6歲的孩子想像力豐富,很容易將腦海裡幻想出來的鬼怪、壞人等,當作是一種切實存在的威脅,這是小孩怕黑的內部原因。而外界因素是孩子害怕黑夜的主要原因,比如通過電視、童話故事、大人編造的謊言等將黑暗與不好的事物聯繫起來,加之缺少辨別能力,很容易當真。
  • 為什麼孩子大多都怕打針?父母的這些行為有問題,難怪寶寶會害怕
    還有孩子們對待打針的態度,從被迫接受到反抗,他們用了五年。1歲↓↓↓三歲↓↓↓五歲↓↓↓哈哈哈!可是爸爸媽媽有沒有想過為什麼孩子這麼怕打針?有的甚至已經成年了,卻還是怕打針。我有一個同學就是如此,上初中的時候,她因為過敏,身上起了很多紅色的疹子,由於她爸媽長期工作忙不在家,我們關係又不錯,周日的時候讓我陪她去醫院看看。到醫院了,醫生說她是因為穿了不適合貼身穿的內衣引起的過敏,要治療的話需要注射維生素B12,她一聽,弱弱地問了一句,能不能不打針?
  • 竟是熊孩子怕打針
    竟是熊孩子怕打針 打針到底有多可怕?
  • 孩子因害怕打針逃出醫院嚇哭家長,學會小套路,讓孩子克服恐懼
    在孩子成長的路上,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苦惱,那就是孩子身體較弱不如大人,每次生病吃藥都見效慢,所以需要打針。讓孩子配合打針真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對於大人們來說,打針都很恐怖,更別提孩子面對打針內心是多地地抗拒了。所以孩子們經常會做一些啼笑皆非的事情來短暫的逃避打針的這個事實。
  • 那些被父母從小吼罵的孩子,長大後都怎麼樣了?第二種最讓人心疼
    當我第一次因為作業舉手打你,你用倔強的眼神看著我的時候; 當我因為你沒做好一件事而嚴厲批評你,你憤怒的摔了房門把自己關進房間的時候; 當我陪著你寫作業卻在後面偷偷用手機看小說,你對我說太不公平了,我那麼辛苦寫作業,你卻在玩手機的時候; 當你第一次在書桌的小本子上寫下媽媽是壞人還藏起來不給我看的時候; ………… 當這一切的一切發生的時候,我才知道我做錯了,我才頓悟我需要改變的不是孩子
  • 熊孩子怕打針逃離醫院50公裡上熱搜:如何教孩子面對生病這件小事?
    最近,一則#熊孩子怕打針逃離醫院狂奔50公裡#的話題登上了微博熱搜。事情是這樣的:最終在孩子失蹤十幾個小時後,警方在 50 公裡外的河南平輿縣找到了他。原來,孩子步行走到河南地界後,獨自乘坐公交車去找姑姑"避難"了。對此,網友紛紛表示:這是有多怕打針!還有網友笑著說,自己寧願打針也不跑50公裡,這也太累了吧。
  • 孩子怕打針逃離醫院50公裡,為什麼很多人天生對打針有恐懼感?
    #孩子怕打針逃離醫院50公裡#最近網上一條視頻爆出,安徽省阜陽市,一名10歲男孩因害怕打針離家出走,最後奶奶無奈尋求民警幫助,通過調取監控視頻,才在50公裡外的河南平輿縣找到了他。不僅很多小朋友害怕打針,就連現在很多成年人一提到打針,也會眉頭一緊,為什麼很多人害怕打針呢?打針最常見的作用就是給人接種疫苗,假如沒有這些疫苗,一個人就可能患上多種致命疾病。有很多重要的醫療程序都有打針這一項,例如糖尿病治療、血液檢查、牙科治療等。由於別的療法不能替代打針,所以克服暈針症(也就是對針頭的恐懼)十分重要。
  • 安徽男孩怕打針狂奔50公裡 打針的噩夢感覺那個瞬間在慢動作
    給予孩子一些獎勵,讓他們心靈不能有所畏懼,以免有什麼心理上的負擔。每個人都避免不了會打針,無論是小時候有接種疫苗,還是生病後需要打針治療恢復。打針對心理確實是一個巨大的挑戰,這對於小孩子來說更是一種是不想面對的事情。
  • 易經忠告:人過四十,害怕的不是沒錢,而是這「五怕」
    一個人二三十歲的時候,多半可以得到父母的幫忙,因為父母還不算太老,還有能力賺錢;一個人五十多歲的時候,事業發展基本定型了,孩子也差不多長大了,身上的擔子在減負。四十多歲的時候,父母慢慢變老,孩子慢慢長大,自己的事業,才慢慢「生根發芽」。能夠在四十歲之前,就成大器的人,很少。俗話說:「樹怕傷根,人怕傷心。」
  • 女人出軌之後,怕的不是被老公知道,而是這些
    ,而是怕這些事情的發生一、 孩子的憎恨女人一旦在外面有了情人,她最在乎的是被老公知道嗎?不,她最在乎的是被老公跟家裡人說了個遍,家裡人覺得,一個女人,身為媽媽,不僅不能給孩子做榜樣,還做了個反面教材,要是孩子知道了,覺得媽媽這樣子做就不對的,心裡憎恨媽媽,以後都不想見到「這樣」的媽媽,更不想跟她說任何的話,那作為媽媽的心裡一定心痛極了,自己的親生骨肉都不幫著自己,還討厭自己…所以,女人出軌後,不是怕愛不了老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