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阜陽發生一件有趣的事兒,一名10歲男孩意外被狗咬了,奶奶就帶著她去醫院打狂犬疫苗。然而因為害怕打針,小男孩從醫院逃走了,奶奶找不到就到派出所求助。民警一邊調取監控一邊沿路尋找,終於在十幾個小時後,於在50公裡外的河南平輿縣找到了他。
對於孩子的這番操作,網友紛紛表示:
「馬拉松沒你我不看」
「跑了50公裡可以送體校了」
「身體素質挺好的」
「然後還是被抓回去打針了」
……
其實類似的例子有很多,比如之前看到的一個動圖,真的笑到公雞打鳴。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孩子害怕打針呢?
打針很疼
01
打針本來就是比較疼的事情,雖然對於大人來說,痛感不是那麼強烈,但是對於孩子來說,這已經是很嚴重的事情了。如果是首次打針就還好,畢竟是沒有體驗過;而如果之前打過針,那麼自然會懼怕這個「會咬人的」的東西了。
針太可怕
02
在打針的過程中,難免會讓孩子看到針頭,而針頭往往比較細且鋒利,孩子看到就會害怕。不過這是一種正常的條件發射,並不是孩子膽小之類的原因。另外有些孩子害怕是因為其他孩子打針後哭了,屬於連帶反應。
害怕護士
03
對於孩子來說,護士或者醫生都是陌生人,因為不熟悉他們,所以他們靠近的時候,內心就會產生恐懼感,並且相應的也會害怕打針了。此外醫院也是個陌生的環境,處於這種環境下,他們也會比較害怕。
有病就要醫,害怕打針怎麼辦?
不少家長會忽視孩子害怕打針這件事情,每次碰到反抗就用蠻力摁住,大不了結束了再去安慰。這麼做雖然達到了打針治病的目的,但是解決不了孩子的恐懼,下次打針依然會十分抗拒,並且如果需要掛水,難道一直按到結束嗎?所以還是要想辦何緩解孩子的恐懼。
1.家長不能慌
孩子要去打針,不少家長自己會先緊張起來,而孩子看到你一臉憂愁、焦慮,就會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並且對接下來的打針產生恐懼感。家長們應該表現得自然一些、平靜一些,孩子也就不會當回事兒,自然也不會那麼緊張。
2.解釋打針原因
家長們在要求孩子做事情的時候,最好能告訴孩子原因,不能因為自己是大人就去要求孩子無條件聽從你的命令。在打針這件事情上,可以先開導一下孩子,告訴他:「寶貝,你現在生病了很難受,所以要趕緊打針治病,這樣你就可以快點好起來和其他小朋友玩耍了。」
3.不要欺騙孩子
有些家長覺得孩子打針是因為怕疼,所以就會欺騙孩子說打針不疼,這樣做可以成功一次,但是下次就很難奏效了,並且還可能會讓孩子產生心理陰影,徹底害怕打針。對待打針這件事情,家長們不能過於誇大,也不能欺瞞,而是告訴孩子打針確實會疼,但是只會疼一下,並且不會太痛,這樣孩子才能慢慢接受打針這件事情。
4.要學會鼓勵
當孩子對打針產生恐懼心理時,家長們要學會鼓勵孩子勇敢面對,並且適當地舉一些例子。另外在孩子打完針後,也要積極表揚孩子的勇敢,並且表現出很崇拜的樣子,讓他們獲得成就感,這樣他們就會忽略痛苦,並且為了獲得讚揚,下次也會積極面對打針。
5.自己做榜樣
如果大人生病了並且恰好也要打針,那麼記得帶上孩子,並且在打針的過程中慢慢和孩子講解,告訴他們雖然打針有點疼,但是並不是無法忍受的地步,這麼做也是為了快點好起來。以身作則,讓孩子知道打針是一件稀鬆平常的事情,不需要過分害怕。
作者:美媽
版權歸育兒網所有,
未經許可謝絕轉載。